張芳
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教授編了一首《話療歌》來概括聊天交流的好處:說起話療真奇妙,防病治病皆有效。一聊雙方誤解消,二聊大家心情好;三聊能治血壓高,四聊能把腫瘤消。話療疏解郁悶氣,話療提高抵抗力。天天話療三四起,家家快樂甜如蜜。
怎樣才能把閑聊變成最好的心理話療呢?
選對場合。不少老人喜歡在公園晨練時交談,是因為此時環(huán)境輕松,身體會不自覺地啟動安逸系統(tǒng),整個人放松下來就會變得健談。在心理學(xué)上,營造放松氛圍正是突破交流堅冰的一種方式。家人間的交流,建議放在晚飯后的時間。喜歡熱鬧的老人,則適合約上三五好友在茶館、咖啡廳小聚。
挑對同伴。熟人或有共同興趣的人更容易找到共同話題,比如,老年人可選擇老友或一同參加活動的同齡人作為聊伴。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雙方都有所收獲的溝通,才具備良好延續(xù)的基礎(chǔ)。
擺對心態(tài)。溝通的關(guān)鍵之一是擺對心態(tài),不能過分以自我為中心。無論聊什么都不是為了炫耀自己,挖苦別人,即便情緒宣泄也應(yīng)當(dāng)把握分寸。因此,無論說什么,最好先換位思考,特別是在談別人的事時,應(yīng)當(dāng)設(shè)想一下對方是否能夠接受,是否暴露了他人隱私。
找對話題。家庭瑣事、社會趣聞、政治娛樂、過往舊事,以及永不褪色的吃、穿、住、用、行都可以成為侃的話題。但建議找到共同的興趣,話題由小到大,最好能從別人說起,而不是從自己說起。
用對技巧。交談中,不要輕易否定別人,應(yīng)當(dāng)多贊美;不要一個人說起來沒完沒了,而應(yīng)該引導(dǎo)別人參與表達;適當(dāng)?shù)臅r候,可以表達疑問或引申對方的觀點,表明你在用心聽,在跟著思考。
說到底,談話技巧是練出來的。心理學(xué)家提醒,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閑談環(huán)境,并積極參與其中,才能摸索出嫻熟的“侃”技,并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