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主編
1
某電視綜藝節(jié)目來了一位男嘉賓,號稱自己是個吃貨。“有時候,專門為了吃飛到一個地方,點一桌菜,自己一個人吃。”場上趕緊有女嘉賓附和:“我也是,我也是,點好多想吃的,每個吃一點?!边@畫面,頗有當年慈禧用膳時的既視感:面前擺了幾百樣菜,老佛爺雨露均沾。
節(jié)目現(xiàn)場一派有情人相見恨晚的融洽,倒是主持人保持清醒:認為愛吃是個人興趣,但節(jié)約關乎品德?!板X是你的,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可資源是社會的。”
2
在臺灣學習的時候,發(fā)現(xiàn)很多臺灣學生喜歡用舊物。一部破手機,大陸早五年前就淘汰了,還在口袋里揣著。
聊天時,臺灣同學說,你們大陸學生好有錢,個個用新款的蘋果手機。也許問話的人沒有惡意,我卻感到汗顏,因為我知道,這動輒幾千塊的高科技,沒幾個大陸學生是自己掙錢買的。倒是我認識的這些臺灣朋友,每天放了學去打工,一個月能掙兩三千。越掙錢越知道掙錢不容易,所以這些孩子都一頂一地“摳門”:出門很少打車,搭公交地鐵,騎自行車或者小摩托;很少大吃大喝,即便聚餐,也都非常簡單;什么都講回收和反復利用。
在連個垃圾桶都不容易找的臺灣,誰要是一桌菜剩下一半,反倒會讓人瞧不起。
3
工作原因,去拜訪一個老總W。談到一件事需要記錄,他隨手從一疊紙里抽出一張。這紙一面有字,一面空白。我特別看過去,桌角碼著整齊的一疊紙,都是無字的面朝上。干凈又整潔,應該是秘書定期整理收納,但這件事,必然是有人授意秘書這樣做的。
那一刻,我對W的印象好似突然拔高了一個程度。節(jié)約,其實不是節(jié)約錢,也不完全是節(jié)約資源,節(jié)約,是對自己欲望的控制。
4
很多人習慣把節(jié)約跟小氣畫上等號,這大概是貧窮年代留下的烙印。其實“節(jié)約”,就是節(jié)制,有約束。這恰恰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品質。節(jié)約的人,與人友善,遇事圓融,與自然和睦相處,讓人舒服,讓自己舒服。而順帶的,因為節(jié)約,人變得簡樸、謙虛,而這些,潛移默化地體現(xiàn)在一個人的身上,成為有教養(yǎng)的一種表現(xiàn)。
(作者系廈門大學碩士,清華大學NBA,糖豆學院創(chuàng)始人)
【素材運用】正如節(jié)目主持人所言,愛吃是個人興趣,但節(jié)約資源卻是人人都應保持的品質;臺灣學生一頂一地“摳門”,不是缺錢花,而是懂得資源的有效利用;老總W用二次紙,看似隨心,實則有意。個人的節(jié)約,惜物愛人,是真正的悲憫情懷,更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和教養(yǎng);社會的節(jié)約,體現(xiàn)的是則物盡其用,更能實現(xiàn)循環(huán)利用的高效和綠色。其真正的實質是改變了人的內心,讓心有猛虎的現(xiàn)代人學會謙虛、體諒、樸素。
【速用名言】
1.君子憂道不憂貧。
——春秋時期教育家 孔子2.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美國詩人 愛默生
【適用話題】節(jié)約;教養(yǎng);品質;價值觀
(特約教師 康哲峰)
【同類素材庫】
莫言少年時想當作家,是因為聽說“腐敗”的作家一天三頓都能吃餃子。等到聲譽日隆,他最大的享受仍是在家吃夫人包的餃子。2012年12月9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莫言與夫人杜勤蘭在當?shù)厝A人華僑舉辦的歡迎宴會上,與眾人一起包餃子,他說:“今天是我來瑞典吃得最好的一次,感覺像回到了家里?!痹跊]有成名之前,吃一頓餃子也許是他對自己最好的獎賞;成名之后,依然能夠保持這種樸素的品質,并大方地將這種樸素展示出來,這就不能不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