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英奎
今年是吉林省群眾藝術館六十周年華誕。六十年來,省藝術館做了很多事,但稱得上驚天動地的史冊留名的事,無外乎是上下同心協(xié)力創(chuàng)辦了面向大眾全國公開發(fā)行的純文學雜志《參花》。當時吉林省文化局和省群眾藝術館對創(chuàng)建刊物情有獨鐘,嘔心瀝血,精耕細作,澆“花”育“苗”,履園丁之責,功績卓著。省藝術館1956年成立,《參花》雜志1957年創(chuàng)辦??梢?,其在局(廳)領導心目中的位置?!秴⒒ā冯s志面對特殊情勢,發(fā)表群眾文藝作品,服務群眾文化活動,“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參花》雜志曾創(chuàng)造過幾個輝煌期。數以百萬計文學愛好者在這里走上了文學大道,數十萬計作家在這里走上了文壇,數十萬計詩人在這里走上了詩界?!秴⒒ā放c中國文壇某個時期轟轟烈烈的文學現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我說,中國的文學現象,《參花》雜志成為其中的一個中心或重要的一級臺階,并不是夸???。
現如今呢?在全國三十多個省級群眾藝術館,我通過館辦刊物和有關報紙間接地了解到,天津市館文學創(chuàng)作是一絕,浙江省館和重慶市館理論研究是一絕,江蘇省館課題是一絕。館辦刊物北京市館資金投入最多是一絕。所謂一絕,他們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絕”。一絕簡言之,超出本省,輻射周邊,情系群眾,影響九州,不僅僅代表本省,也代表著全國某項業(yè)務的熱點焦點沸點。天津市館難道不是全國文化館界文學創(chuàng)作的“三點”嗎?
此時此刻,我們《參花》雜志是否可以毫不愧疚地稱之為一絕呢?因為,我們領略了《參花》雜志之稀貴。目前,全國僅有五家群眾藝術館有公開出版的刊物(少數民族群藝館出版的刊物不在列),而《參花》以旬刊出版,一月三刊,對于全國文化館界來說,找不到第二家了?!秴⒒ā冯s志59年來,發(fā)表作品數萬篇(首),累計已發(fā)行777期,發(fā)行近三億冊,讀者數以億計。我們品味《參花》雜志,點點滴滴涌動著曾是作者或讀者的感恩情結。有的作家、詩人每每談到在《參花》雜志發(fā)表處女作時,激動之情溢于言表。有時看到他們這樣興奮,我們真覺得《參花》雜志蠻可愛的。
如今,參花雜志社在非常有遠見卓識的新社長領導下,在作家徐文主編辛勞帶領下和全體職工的努力下,《參花》在文學期刊被冷落時期,依然堅守純文學陣地,讓《參花》依然在文藝的百花園中靜悄悄地開放。
《參花》雜志的發(fā)展,過去與現在一以貫之的是領導重視是關鍵。刊物得以發(fā)展,得益于社長既有品牌意識又有全國純文學創(chuàng)作平臺的格局胸懷,得益于《參花》團隊對事業(yè)的摯愛、深情、奉獻、堅守?!秴⒒ā冯s志將沖破某些地方、某些角落的文學死寂,激活全民閱讀的渴望,對于激勵廣大“老、中、輕、少”文學作者創(chuàng)作,弘揚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正能量,對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對于復興文化館站文學創(chuàng)作的母體功能頗具現實意義。
面對落實“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和貫徹“創(chuàng)新 協(xié)調 綠色 開放 共享”方針的新時期,《參花》雜志有幸適逢好時代。我們真誠希望上級領導、社會各界人士,包括文化館站新老朋友們,都能行動起來,多多地給《參花》雜志一束束關懷的陽光、一滴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水、一捧捧公共文化服務的土、一絲絲中國夢的風,讓她的中華文化根扎得再深一些,讓她厚德的莖長得再粗一些,讓她的葉脈長得清晰可見,讓她周邊環(huán)境再環(huán)保一些,讓她長得再高一些,讓她的籽再成熟飽滿一些,讓她天天向上的純文學之花開得四方羨慕八方喝彩,芬芳四溢,更加瑰麗吧!
(責任編輯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