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亞丁
大家都熟知周扒皮《半夜雞叫》的故事。地主周扒皮為了讓長工們能夠早早起來勞作,就用木棍去捅雞窩,嚇得公雞鳴叫不止,長工們以為天亮了,紛紛起來做工,為周扒皮掙錢。在科技不發(fā)達的時代,人們通常是隨著雞鳴起床勞作的。所以,公雞就充當了舊時代里的鬧鐘。
問題來了,為什么人們要依靠公雞報時呢?公雞為什么能夠準點報時呢?它腦袋里有時鐘嗎?它只有在破曉的時候才打鳴嗎?
除了在夜間覓食的鳥類以外,絕大多數(shù)白天覓食的鳥類都是夜盲癥患者,雞也不例外。一般情況下,雞在夜里睡覺。在夜里,隨時都有可能受到攻擊,所以雞感到非常不安。到了清晨,雞的眼睛又能夠看到東西了,便興奮得不得了。為了表達這種興奮的心情,公雞就“喔喔喔”打起鳴來。這也是公雞對光刺激的一種本能反應。長年累月,早上打鳴已成為公雞的一種習性?,F(xiàn)在,即使將公雞放到黑暗的地方,到了清晨,它還是一樣要打鳴的。此外,公雞的大腦里有個叫松果體的組織,松果體分泌褪黑素,褪黑素水平下降,公雞就會打鳴。當有光線照進眼睛的時候,如晨光乍現(xiàn),褪黑素的分泌就會受到抑制,公雞就會不由自主地鳴叫起來。
在古代,公雞夜間大多是可以安然沉睡的,只有一些太過敏感的公雞會在遇到滿月的時候鳴叫。古代戰(zhàn)爭頻繁,在戰(zhàn)亂時期,被聲音和火光驚擾的公雞半夜鳴叫的概率很大,于是,古人也會以“雄雞夜鳴”為戰(zhàn)爭的兇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工照明的普及讓晝夜沒有了明顯的差別,于是,在很多地方就有徹夜雞鳴不止的現(xiàn)象,這些大概就是路燈惹的禍。
公雞不僅僅是在破曉的時候才打鳴,在平時也會鳴叫,而且公雞的鳴叫聲高低與其體內(nèi)雄激素的水平高低密切相關,雄激素水平越高,公雞鳴叫聲就越宏亮。事實上,公雞鳴叫還是一種對主權的宣告,用來提醒其他家庭成員它擁有至高無上的家庭地位;另一方面也是警告其他公雞,它還很強壯,所以不要打它家眷的主意。此外,公雞也是一種很好斗的動物,它通過打鳴來告誡其他公雞,不要到它的領地來,否則就不客氣了。
此外,公雞還是一種社會性很強的動物,特別是家養(yǎng)的公雞,要擔負很多指揮和決策性任務,它總是有一大堆家庭瑣事要處理。如當公雞發(fā)現(xiàn)了食物,它便會發(fā)出鳴叫聲呼喚妻兒前來分享。如果發(fā)現(xiàn)的是蚯蚓或者豆子這樣的美食,它的鳴叫聲就會比較高。反之,如果發(fā)現(xiàn)的是吸引力不高的米粒時,它的鳴叫聲則顯得沒有那么高了。公雞打的鳴有不同的含義,因此,鳴叫的方式也有很大區(qū)別。如果同學們經(jīng)常側(cè)耳傾聽,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