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延春
佛家有云:“人,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問的是人生終極價值到底在哪里?追溯到歷史潮流的深處,當(dāng)年司馬光殘燭下流淌的辛墨酸淚,隨著歷史古道執(zhí)著地流淌,蕩滌著歷史變遷中的成敗故事,內(nèi)化于歲月,外化于自然,鑄成永久的歷史銘碑,巍峨而嚴酷地矗立在仕途的每個路口,隨著歷史的風(fēng)雨咆哮著歷朝歷代的吶喊,千言萬語直抵人們的心靈,驚濤駭浪拍打著人們的靈魂。歷史是真實的,如江河奔流,淘洗著萬事萬物,那么真情,又那么無情。千年歷史一層層剝開,透露出更多有血有肉的故事,遐思悠悠,述說著歷史對人生的思考和啟迪。
一
歷史長河穿越時空,發(fā)出深沉的叩問。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biāo)識,諸如先秦諸子百家,漢唐氣象、宋明風(fēng)韻等,文脈浩瀚無涯,內(nèi)涵博大精深,構(gòu)成了民族的精神高地。歷史走過了一代代春秋,回眸人生五千年,年年花相似,歲歲人不同,千秋萬代的人們都有屬于自己的人生寫照,諸多歷史人物閃耀在歷史的天空,映照著人類前行的通途??鬃拥暮茋@、莊子的逍遙、屈原的投江、蘇東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他們的千古文采,雖然得益于撞南墻而回望的文人意氣,而其政治理想偉大,政治成就渺少的巨大悲情,卻出人意料地激發(fā)了奇異的想象力,引發(fā)了歷史不絕的解讀與共鳴。他們?nèi)松腔鄣牧α看┩笟q月的風(fēng)霜雪雨,放射出與日月同輝的光芒,在歷史長河里掀起了層層巨浪,以強大的引力牽動著人類歷史文化的繁榮昌盛,以磅礴之勢推動著人類歷史的蓬勃發(fā)展。文化的沉淀是歷史,流動的歷史是文化。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潛藏著深厚的為政之道 ,洋溢著純樸的民生向往,如同春風(fēng)化雨,充盈著人間的千流萬溪,激蕩著仕途的洶涌波濤。
歷史潮流翻騰著歷朝歷代的春風(fēng)秋雨,仕途更不乏驚濤駭浪,時而坦坦蕩蕩,時而坎坎坷坷,變化深不可測。遇到明智者,人才可能找到發(fā)揮才華的位置;遇到自己都不是人才的人,其結(jié)果會怎樣?古人說:“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庇行v史悲劇的根子是否在這里?失掉一座城池可以奪回來,誤了一個將才不再是一座城池的事,恐怕幾十座城池也保不住。這是歷史銘刻的教訓(xùn)。李白離開長安時悲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面對滄海世道,他對天長嘯:“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人生一輩子,世世代代總要留下點東西給后人,寫在歷史上的功績是一種記載,留在心中的愛意是一種永恒。李白確實嘗到了仕途中行路難的酸甜苦辣,這種難以品嘗的人生滋味伴隨他走過了一生。不管他怎么對天長嘯,也不管他怎么喊得地動山搖,在孜孜以求的仕途奔波中苦不堪言,最終沒有揚起濟滄海的風(fēng)帆,但李白命運多舛而詩情萬長。
時光流過了千百年,他走過的路還有人在走,李白云帆上的傳世誓言也成為不少人的座右銘,似乎真的要舞長風(fēng)、破險浪、濟滄海。有凌云之志,有篤定之行,才能走好人生旅程,邁向更高更遠的境界。有些人在濟滄海的航行中創(chuàng)造了諸多奇跡,因此,歷史五彩斑斕;有些人中途夭折了,因此,歷史也注解了問號。歷史有近有遠,近在昨天,散發(fā)著故事的芳香;遠在幾千年,閃耀著遠古的記憶。歷史有長有短,長如江河,奔騰著人間的大勢;短如小溪,述說著人間的冷暖。有的猶如一顆星,孤冷地掛在心頭還在眨著眼睛;有的成為燎原之火,一直燃燒到現(xiàn)在還在繼續(xù)燃燒。人們應(yīng)仰望一顆星,因為她透視著歷史的蒼穹;更應(yīng)關(guān)注燎原之火,因為她能燒紅歷史的天空。在歷史的銀幕上不斷地演繹著這種景象,昭示著人們?nèi)绾慰创龤v史?只有懂得歷史,才能創(chuàng)造歷史,義無反顧地抓住長風(fēng)破浪的大好機遇,從容不迫地隨云帆高張,踏驚濤駭浪,自然會有直掛云帆的波瀾壯闊,也必然會展示濟滄海的遼闊美景。
滾滾長江水,日夜向東流,流著歷史的燦爛,流著人們的夢想,濺起一朵朵起承轉(zhuǎn)合的歷史浪花,承載一帆帆興衰往復(fù)的歷史。欲窮千里目,雁歸來;欲飲大海水,聽潮歌。人生是一個漫長旅程,明凈自己雙眸,欣賞明月清風(fēng),用雙腳踏出屬于自己的一路風(fēng)景?!洞髮W(xué)》云:“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边@段話是聰明者的人生要訣,從哲學(xué)角度闡述了做人的道理。一個人走在人世間,生命之火因信念而星火燎原,生命之舟因拚搏而破浪前行。人生際遇種種,歷史蹉跎歲月,歲月蹉跎人生,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心。當(dāng)這些一起涌進心靈的時候,人們會這樣說:人生真難,自然真好;人間真雜,前景真美。人們要明白蹉跎的歲月,更要認清蹉跎的人生,吃透“知止而行遠,知止即明智”的道理。人生不可能疾行,遇到坎坷的時候,要學(xué)會驀然回首,學(xué)會抬頭遠望,學(xué)會低頭看路。因為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風(fēng)順,腳踏風(fēng)云萬里行,不時會襲來暴風(fēng)驟雨!
人生常常因事物變化引起一些思考。江河流水,年復(fù)一年,匯集大海,洋溢著萬般情懷,述說著千般理道。每一朵浪花在太陽升起的時候,真實地閃爍著自己的光彩,想必在大海里乘風(fēng)破浪時會得出結(jié)論。一個有智慧的人,看見潮頭拍打著剛剛出浴的太陽,他會覺得人世間如此精彩,人生如此燦爛,前途如此光明。當(dāng)如火燃燒的云霞,一朵朵飄過所有仰望者心頭的山峰,舉目遠眺,海闊天空,氣象萬千,天地景色,讓人心曠神怡,又讓人無比感動。當(dāng)情感融入鮮活的景色,即使一棵小草也會劃動歲月四季常新的風(fēng)光,給人生更多深刻的感悟,還有更多難忘的痛楚。人們走在風(fēng)光中會悟出這樣的道理: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水秀千里沃土,浪吟萬卷風(fēng)流。
二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有志者和苦心人是成功者的兩大精神支柱,有志者看遠方,苦心人用真功。蒲松齡名聯(lián):“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一名聯(lián)給歷朝歷代的仁人志士實現(xiàn)理想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也從謀略上闡述了一些深刻的人生道理。透視歷史痕跡,縱觀人間萬象,在荒唐的歲月里,人們在痛苦中等待時機;在沸騰的歲月里,人們在拼搏中保持憂患。在有志者眼里,不會放過任何勇敢奮進的機遇;在憂思者看來,不會放棄任何前進中的問題。他們都是人世間有智慧的人,都是人生事業(yè)中的強者,眼中的世界越激烈,胸中的激情越昂揚。
歷史不管發(fā)展到什么地步,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有通天大道,又有幽深羊腸,有過五關(guān)斬六將的得意,也有走麥城的失意,順境氣沖斗牛常人為之,受到挫折時笑出聲來才是英雄。人世間成敗論英雄,對于自信其能力的人,沒有所謂失??!對于懷著百折不撓意志的人,沒有所謂失?。τ趧e人放棄而他仍然堅持的人,沒有所謂失??!對于每次跌倒立刻站起來的人,沒有所謂失?。∵@樣的閃光人生,本身就顯示著驚世的英雄氣概,如同一往無前的激流,給世代的人們帶來強烈的心靈震撼和靈魂沖擊。人生做任何事,是否不達目的不罷休,這是測驗一個人品格的一種標(biāo)準。人生路走在大地上,實際是一條堅定前行最終延至深遠的精神恒途。道路不在長,只怕沒有恒心和毅力;困難不在大,只怕沒有勇氣和決心。堅忍是人生中一種極為可貴的德行,一個成功的人,必須做本色人,說誠心話,干真實事?;仨鴼v史風(fēng)雨的一波一折,英雄無定論,有些人成時是英雄,敗時也是英雄。
這讓人想起了韓愈,他無論為文為官,無論是進是退,無論是榮是辱,始終愛民如子,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唐元十四年,韓愈貶任潮州刺史,不到八個月,使當(dāng)時的蠻荒之地潮州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后人贊道:“不虛南謫八千里,贏得江山都姓韓?!碧斓夭谎?,萬物生焉,草木如有知,能不憶韓郎?韓愈虔誠的心,映照天地,凝聚成中華民族的氣度和風(fēng)骨。梳理一下歷史脈絡(luò),沿著韓愈走過的這道浩浩蕩蕩的歷史文脈,走來了白居易、李商隱、范仲淹、歐陽修……漫漫長夜里是誰唱響民生的歌謠?清新早晨里是誰呼出幸福的吶喊?鄭板橋愁酒孤燭中“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的愛民情懷,蘊含著對老百姓的深深掛念,跳動著老百姓的心靈訴求,隨著歷史的風(fēng)雨飄過千年,至今還吟唱著感人肺腑的歌。民聲民意是一個人仕途的生命所在,也是一個民族強大的關(guān)鍵所在。站在時代的潮頭,回顧朝代的更替,透過歷史煙云的筆墨軌跡,應(yīng)用心靈去感悟人間冷暖的哭聲笑聲,用心去聆聽那歷史竹林里傳來的風(fēng)聲雨聲……
尊重歷史為智者,智者不惑;開創(chuàng)歷史為勇者,勇者不懼。每個人都想透視人間,感悟人生,因為感悟人生是一種智慧的自省, 也是一種心靈的覺悟。歷代的人們走過千山萬水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山的存在,讓人們永葆謙遜和恭敬的姿態(tài),知道一些事物必須敬仰;海的存在,讓人們永存勇敢和進取的精神,知道一些事物必須敬畏。敬仰和敬畏是兩種不可戰(zhàn)勝的強大力量,是智者和勇者合二為一的偉大形象。但是,山再高,比不過人的心高;海再深,比不過人的智深。每個人在敬仰山、敬畏海的同時,要深刻理解這一哲學(xué)道理,敢于做立高山之巔峰遠看朝陽噴薄欲出的人,敢于做踏大海之深藍遠看航船激流勇進的人。人生路途之遙遠,踩著別人的腳印,走不出自己的路。
氣清更覺山川近,心遠愈知宇宙寬。人生要有一顆寬厚的心,最重要的是讀懂自己的心,不懂自己的心難以懂天下,何況歷史那么博大精深,歷史是不可能完全讀懂的,讀懂自己的心也很難。仰望星空,沐先賢之遺風(fēng),發(fā)古今之教訓(xùn),念生命之真諦,縈千古之憂思,會讓人們得到許多的歷史啟示和現(xiàn)實感悟。當(dāng)這些精神財富融入人生長河時,會吹來一絲絲暖人心肺的春風(fēng),會激起一層層啟人心智的浪花,人生之路在通途與挫折交錯中更加燦爛。從韓愈的為官之道可以看到,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心不治何以治事?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站在歷史的風(fēng)口浪尖,面對人間的暴風(fēng)驟雨,得間處論地談天,俱是水中撈月;拂意時吞冰嚙雪,才為火內(nèi)栽蓮。
三
站在歷史涌來的潮頭,風(fēng)云在心中飄過千年萬載,東方升起的太陽天天在解讀。李白在《猛虎行》里說:“心藏風(fēng)云世莫知?!彼颜麄€人世間藏在心里,誰也無法準確把握他人生風(fēng)云的真諦,但卻看到他千杯萬盞的暢飲陶醉了人世間,風(fēng)云中時而咆哮著滄海的波濤。如此看來,人生在世,必須要有大眼光、大胸懷、大智慧,才能頂天立地、馳騁天下。宋朝無門和尚有一首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風(fēng)花雪月作為四季的象征,心中無牽掛,便成為人間最美好的景色。人生也如此,事事都是客觀存在的,事事也都是由心決定的,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掛礙和郁悶?
人們常說,要拿得起,放得下。如果說拿得起靠的是能力,那么放得下則要靠心態(tài)。美好的音樂只有在靜時可抵達于耳,流動于心。心存快樂,便覺得處處都有悅耳的歌聲。人生都有這樣的體驗,當(dāng)生命的旋律響徹長空的時候都能聽到自己心跳,因為那是人生本能的呼喚。莊子:“萬物無足以撓其心,故靜也!”心靜一切都靜,心樂一切都樂,如果能修煉一顆心,總有風(fēng)花雪月。歷史事實證明,一個人心有多大,人間就有多大,只是看你能裝下多少?人世間煙云伴風(fēng)雨,心定不在乎煙云飄飄而過。智慧人生喜歡仰望藍天,藍天可以告訴你理想的向往;喜歡腳踏實地,道路可以告訴你人生的踏實。真誠地把一顆心捧于天地間,天藍藍,地青青,踏萬里江山,看萬里行云,自然而然會看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色彩斑斕。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視野,賈誼“察盛衰之理、審權(quán)勢之宜”的智慧,蘇軾“一衰煙雨任平生”的豁達,這些為人之要、處世之道、治理之策,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神財富,獲得這些精神財富的重要路徑就是修心養(yǎng)性。小成憑知,大成靠德。道德是靈魂生命的力量。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為堯舜。大其心容天下之揚,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包容是一種高尚的品格,更是一種崇高的精神?!渡袝防镏v:“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比祟愋闹袑Φ赖露加幸环N天然的質(zhì)樸追求和精神向往,都希望通過擇善而走上一條通向道德與崇高的通途,所以古人講:“德潤古今,道濟天下!”古人還講:“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币粋€有道德的人對道德的崇尚超過了對名利的追逐,自古以來就不乏淡泊名利者,當(dāng)下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一點?
憑良心做事,許多事將隨歷史的遠去而漸漸遠去,也有許多事只有隨歷史的漸漸遠去才會更加清楚。詩人說:天上有星辰燦爛,內(nèi)心有良心照耀;良知是靈魂的聲音,良知的覺醒就是靈魂的偉大。人性中最根本的是良知,良心上的責(zé)任,就是良知良能,人生要盡這份責(zé)任。一個人歷經(jīng)滄桑后要有淡泊名利的豁達,翻越千山萬水后要有“一覽眾山小”的境界。一盞燈能燒毀黑暗,面對難以預(yù)測的歷史和難以把握的機遇,心中有一盞屬于自己的燈,人間哪里有暗夜?人生哪里沒有光明之路?老子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末世,為了保持心境的安寧,他超然世外,寄情于山水,感受大自然的潔凈與遼闊,體味到了人生的真諦。老子的生存智慧與哲學(xué)思想是與自然水性相通的,甚至直接就是對水性的體悟。而老子能做到這些,來自于對歷史的深切透視和人生感悟,根本的是修煉一顆平靜如水的內(nèi)心。
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有心路。心路拒絕膚淺,因為路上有陽光,也有陰霾;陽光中有歡笑,陰霾中有憂傷,但冰川不會因你的歡笑而融化,也不會因你的冷漠而消失。莊子說:“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毕胍幌胱匀痪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有誰想到瀑布后面的千溪萬流?歲月和命運如湍急的流水,澤積而長成河,站在瀑布后面看瀑布,會覺得天空更高更藍,流水更清更長。人生五光十色,現(xiàn)實中怎么看?如果站在古人的肩膀上看人生呢?可能會得到更加準確的人生答案。振葉尋根,探流溯源。一個人要善于從事物的歷史源頭找問題的根子,要學(xué)會用智慧者的眼光看人生。腳下的路在變,心不變?nèi)松囊磺卸疾粫?。走過自己人生的春夏秋冬,花開花謝,鴻雁往飛,青山依舊,碧水長流。做一個智慧之人,還是從老子、莊子那里多學(xué)點東西,修煉自己的內(nèi)心,理清自己的心路,想必人生到處都是好時節(jié)。
四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敝腔凼侨祟惙睒s昌盛的先導(dǎo),這個道理誰都懂,而其中的深刻內(nèi)涵有幾人能懂?老子的意思是說,認識別人是一種智慧,認識自己才是高明的。古人云:“知己莫乎吾?!币粋€人難以預(yù)知自己遇到的困難,也難以控制自己的境遇,最能做到的就是調(diào)和心態(tài)、保持狀態(tài)。自足者不足,自明者不明,敗莫敗于不自知,一個人最難得的是自知。汪國真:“如果你是種子,何必為還沒有結(jié)果而著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靜靜地微笑,沉默不語。”沉默比喧囂更有力量。人間很復(fù)雜,做一個真正的人所應(yīng)追求的是,不因貧困而摧眉折腰,不因騰達而腆肚挺腰,不因求功利而點頭哈腰。艱難打不倒人,誘惑卻能化掉人。做人要做出自己來,面對艱難困苦,歷盡風(fēng)吹雨打,仍橫刀立馬;面對誘惑媚欺,冷看酒綠燈紅,仍質(zhì)樸如水?!墩撜Z》講:“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边€講君子要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得思義?!闭嬲鲆粋€“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德才俱佳、品格高潔的君子。千百年來,中華文化的血脈里沉淀和賡續(xù)著君子品格與風(fēng)范,人們尊崇與追求君子品格,提高人生境界,向往全面自由發(fā)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而當(dāng)下有多少人沒有長久?孟子講:“養(yǎng)天地之正氣?!彼炎约航?jīng)歷生活的磨難歸納成八個字:“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边@是人生哲學(xué)完整的八個字。千百年來,這八個字橫掛在歷史的天空,昭示著人們?nèi)ニ伎?、去踐行、去為自己找一條光明之路。憂患,使人生機盎然,造就人;安樂,使人意志消沉,毀滅人。還是古語講的好,君子遵道而行。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心正氣盛,春風(fēng)滿面,挺直腰板走大路,路邊的野花不要采,太陽送給你的永遠是笑臉。
一個人在人間滄海里要想乘風(fēng)破浪,靠的是底氣,有了好的心態(tài)才能底氣充盈,沒有咬定青山的堅韌,沒有寵辱不驚的超脫。沒有蘭心傲骨的冷峻,如何能有樂觀豁達、舉重若輕的底氣?心中又怎么能有移山撼海的威力?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張良:“無故加之而不怒,猝然臨之而不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寵辱不驚是一種從容,是人世間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有底氣的人往往沉默不語,沒有底氣的人往往喧囂狂妄。一句話可以玩轉(zhuǎn)地球,一只拳頭力氣再大也打不動地球,看來智慧太重要了。歷史如是說,沉默是智慧的沉淀,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可以汲取智慧,給人力量。歷史智慧與現(xiàn)實方位契合在一起,可以指引未來,堅定信心。白雪皚皚下覆蓋著萬物,當(dāng)春天來臨的時候,他想說什么,大地知道,沒有人敢去否定他的結(jié)論。春天是從冬天的懷抱里走出來的,而冬天又是在對春天的守望中熬過來的。當(dāng)大地生機盎然的時候,給冬天的答案,年復(fù)一年就是這么寫下來的。真理的語言流淌在天地間如一條河,站在河邊的人們,既要看到春風(fēng)吹得滿山綠,更要看到春雨潤物長久時,春風(fēng)春雨滋潤著一草一木。人生也會相逢許多季節(jié),誰都想有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欣喜,這取決于一個人自身的修養(yǎng)和磨礪。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松?!币粋€人的頑強氣概,蘊含著智慧的靈氣,在人生道路上奔波,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歷史是人寫出來的,道路是腳踏出來的,每個腳步都在書寫人生歷史。腳下的路有限而天無邊,看你能走多遠?眼中的景有限而心無邊,看你能想多寬?為了生存而滿足現(xiàn)狀,他的天空只有眼前那么大;為了人生而不滿足現(xiàn)狀,他的天空將是充滿陽光的蒼穹。由此想來,汪國真說的種子有其深刻的人生含義。看到底誰是種子?到底誰能開花結(jié)果?自己沒有必要去解釋。人生有成功也有失敗,成功者悅,失敗者也不必憂傷。因為一切終結(jié)往往在循環(huán)中形成另一種結(jié)果,因為成功與失敗是同一邏輯的不同表征,發(fā)現(xiàn)失敗運行的內(nèi)在機制,也就踏上了走向勝利的遠航之旅。
《將進酒》就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的自信與散淡情懷,不知激勵過多少有志者意氣風(fēng)發(fā),踏上了人生征程,也不知安慰過多少沉淪與失意者孤獨的內(nèi)心。激勵也好,安慰也罷,根本的在于把握人生的度,走正人生的路。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只怕立志不堅。有志者站在精神的高峰上,滾落的眼淚不再是往日的憂傷,而是融入大海波濤的誓言。風(fēng)勁帆滿海天闊,俯指波濤更從容。有志者都想得志,光耀人生。羅貫中稱贊:“英雄者,胸懷大志,腹具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古今究竟有多少人能掀起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智者都喜歡回顧歷史,思緒穿越幾千年悠長的歲月,春華秋實中有熱血噴涌,有眼淚橫飛,也有笑聲朗朗。知道歷史的故事多了,理解歷史的道理深了,就會感到自己走進了歷史,許多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融入了靈魂,還原成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歷史故事,也由此知道了自己是誰?他人是誰?自己的歷史位置在哪里?當(dāng)歷史走進現(xiàn)實,明智者明白,推動歷史的核心要素是人的靈魂的崇高,這不僅是一種風(fēng)格概念、一種精神氣韻、一種靈魂色彩,更是一種偉大心靈的回聲。從“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到“人間正道是滄?!?,有多少人想起“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的王昌齡?有多少人想起“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飛?有多少人想起“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辛棄疾?有多少人想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又有多少人想起“臨難不顧生,身死魂飛揚”的歷代將士……萬死不辭的英雄壯舉史不絕書,不辱使命的絢麗篇章綿延至今。歷史昭示,信仰的荒漠立不起偉大的民族,信仰的頹廢難成棟梁之才。一個強大的民族,要有共同捍衛(wèi)的信念天空,每個人都應(yīng)該是天空中的星辰。
五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這是對古今圣賢風(fēng)貌的真實寫照,也是古今圣賢的人生秉性。諸葛亮在《誡子書》里為子孫規(guī)劃的追求理想路線圖,竟然是一個簡單的靜字:“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笨磥盱o字體現(xiàn)著人生致遠的真諦,也是諸葛先生對子孫們寄予的厚望。明代錢琦《錢子語測》中說:“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不靜則燕居閑暇,亦沖然糜寧?!边@些名言是他們對人生的總結(jié),將歷史文化特定的符號鐫刻在蒼茫大地上,像熾熱的地火一樣,在歷史的長河里滾滾地奔涌著,唱響古往今來的歌,伴隨著歷史的脈搏,永遠放射著真理的光芒。
一個人的命運與民族的命運緊緊相連,滴水之微可以匯聚成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人之命在元氣,國之命在人心。人是歷史的產(chǎn)物,離不開歷史文化的養(yǎng)育。文化的記憶、感悟和影響是一種滲透到骨子里的精神力量,決定著一個人靈魂的圣潔和高尚,影響著一個民族的現(xiàn)在和未來。文化是高山,厚重深遠。文化是大海,容納百川。文化是流水,源遠流長。文化是雨露,滋潤人心?!洞髮W(xué)》里講:“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碧煜聼o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誠意所達到的程度,決定修德所能達到的高度,一個沒有真誠的品德和素質(zhì)的人,難以形成內(nèi)在統(tǒng)一的完備的自我。修身養(yǎng)德是一種實踐,說到底是一種內(nèi)心世界的沐浴,是一種精神靈魂的洗禮,更是一種人生智慧的釋放。
蕓蕓眾生怎么能處之泰然?太陽的光芒能融化冰冷的凍土,而一絲絲春風(fēng)卻喚不出人們想說的話。凡成大事的智慧者,說話深思熟慮,做事有的放矢。處之泰然,成就了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的怡然自得;成就了陶淵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超然境界;成就了柳宗元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的自然情趣;成就了吳均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的人生豁達……當(dāng)下聰明人多,但智慧者卻是海天片羽。有些人自我感覺聰明了一輩子,到頭來一事無成,回過頭來看一看,自己并不是個聰明人,更不是一個智慧者。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此山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孔子深刻體察過寄情于山水者的不同文化心態(tài),寫下了“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名句,一直被歷代人傳誦,并融入人生思考,載入人類史典。在這個世界上,有智慧的人都說人生如水。山水有愛更有情,一個人與大自然對話,心扉永遠是敞開的,因為大自然從不說假話,人類對大自然的態(tài)度就是對人生的態(tài)度。《警世通言》里早就說過:“話須通俗方傳遠,語必關(guān)風(fēng)始動人。”大自然是有生命的,失去情感的風(fēng)景是蒼白的,風(fēng)景沒有生命失去的是大自然的魂魄,而人的魂魄哪里去了呢?
天人合一,是人類發(fā)展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水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一個偉大的人走在繁雜萬變的世象中,把自己當(dāng)成一個普通的人,才是一個偉大的人,其本質(zhì)在于自己的人格魅力,也就是做事風(fēng)格、為人品格、生活態(tài)度等散發(fā)出來的一種特殊力量,更在于民意民聲。這些不朽的精神財富,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不是刻意秀出來的,而是真實自然地流淌出來的。一個偉大的人物可以影響一代人或幾代人,甚至影響一個民族。寧靜致遠,是對智慧之人來說的,并不是誰都能理解它的深刻意蘊。靜是心境,遠是前景,沒有好的心境怎么會有好的前景?人間萬象,處處有奇觀,生活在人世間,理解人,感悟事,總有一些道理看得出來,卻說不出來,想想那些獨領(lǐng)風(fēng)騷的人物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比如,有文采的思想家可以讓大海氣勢磅礴,有思想的文學(xué)家可以讓高山巍峨撐天,當(dāng)有文采的思想家和有思想的文學(xué)家融為一體的時候,展現(xiàn)給人間的將是高山流水。想想他們就會感悟到,靜氣鎮(zhèn)天地,致遠競千帆。人生永遠在路上,多一份冷靜,立一個志向,每天都會迎接新的曙光,或許會發(fā)現(xiàn)另有一片屬于自己的晴朗天空。
六
萬里江山萬里景,山立地,景示人,人為峰。劉墉《方向》中有一段話:“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個奮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這座山矗立于人生旅途的前方,成為人們前行中不滅的希望之燈。在希望之燈照耀下勇往直前,會遇到各種景觀,往往是暴風(fēng)驟雨過后賜予的是一道彩虹,凜冽寒風(fēng)過后迎來的是一道朝陽。人生遇到這種景觀,千山萬水永遠在腳下。實現(xiàn)理想需要有實踐力量的人,明天還照樣這么走,只要心血澎湃,昭示陽光日日有,生活天天都燦爛。
山是一種象征,自古以來人們心中有多種多樣的山,展示著獨特的風(fēng)貌,高揚著人生的豪歌。杜甫在浣花溪邊寫下感人的詩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睔v史爬過了一山又一山,安如山是風(fēng)雨中巍然的大山,是杜甫仁愛博大的胸懷。宋朝包拯終生恪守“清心廉為本,公正大如山”。贏得了天下黑包公的美譽,被歷朝歷代官場所敬頌,被歷朝歷代老百姓所贊揚。歷朝歷代的人們站在這座山峰上,傳誦著“為道為法為則守先待后,不淫不移不屈知命達天”的人生鐵律,世間蕩起公正的昂揚正氣。看看那浩渺無邊的風(fēng)起云涌,看看那百態(tài)世間的喜怒哀樂,千百年歌唱的民生歌謠與江山同在。遼闊天地,山水景色如畫,而如畫的景色中最美的是人,心中有山,就會有輕舟必過萬重山的堅定信念和美好前景。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染紅了一代又一代,染紅了一年又一年。一年四季的收獲季節(jié),濃淡相宜的景色,讓人釋懷,讓人坦然,而翻越一座座承載歷史重托的高山,更多的是從歷史中反思人生的路該怎么走?一座山,歷經(jīng)海潮千百年的沖刷,巍峨地聳立入云端,見證了民族曾經(jīng)的苦難與輝煌;一棵樹,歷經(jīng)風(fēng)雨千百年的洗禮,蒼老地挺立于山峰,記錄了大地曾經(jīng)的滄桑與繁榮,把歷史刻進了山的脊梁,嵌進了樹的年輪,昭示著歲月與大自然同行。人們心中要有一座民族的山,她是一代代人為之奮斗的目標(biāo)。流逝的歲月如巍巍高山,人生的命運如滔滔江河,淚水浸透心靈,汗水彌漫天空,山積而高成峰。每一座山,給人以致遠的寧靜,給人以強烈的震撼,給人以長久的關(guān)注,給人以默默的思考,給人以無止境的探索。攀登之路的磨難本身就是一種風(fēng)景,有些人伴隨日月星辰的歲月更迭,千百年來被人敬仰而歌頌,以宏大的氣魄鑄造出融入心壁的精神。這樣的人生,一筆蘸盡黃河浪,總有寫不完的人生故事。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孔子看來,與其明天登天成仙,不如今天立地成人。自古以來,有多少風(fēng)流人物云煙過眼,唯剩下滔滔波濤依舊流淌,一朵朵云煙在歷史的天空上顯現(xiàn)著什么?一朵朵浪花在歷史的長河里述說著什么?風(fēng)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自然見真理,滄桑見真諦。有些人可能曇花一現(xiàn),有些人可能星光燦爛,其結(jié)果不僅自有歷史評說,而在于人生腳步在大地上留下了什么。登上高高山峰,看萬山春色,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在滾滾的歷史潮流中,真正敢于笑出聲的人,并不是登天成仙的人,而是立地成人的人。這是一種追求和向往,更是一種艱辛和奮斗。
攀登之路上崇山峻嶺,當(dāng)一個人滿懷喜悅領(lǐng)略“會當(dāng)凌絕頂”的成功美景,他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山道彎彎,肯定爬山越嶺;荊棘叢生,肯定披荊斬棘。而得到了什么,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別人無法知曉。奮斗中冒風(fēng)險可能會失敗,但不敢冒風(fēng)險肯定會失敗。只有站在高山頂上,才知道過耳的風(fēng)何等激烈。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成功之路是推進人世間前行進步的必由之路,成功者肯定是那站在山頂上的人。
七
立名者,行之極也,功到深處劍自吟。人生在于靈魂寓所,生活在于精神家園。感天地之有序,嘆宇宙之無窮,人走在天地間,前方的路很遠。人生的春夏秋冬時有喜怒哀樂,不怨風(fēng),不怨雨,不怨霜,不怨雪,不怨聲載道,明月依舊,陽光依舊,人也依舊。歷史潮流從遠古奔流而來永不停息,世上能有幾多愁?人生能有幾多愁?歷史在許多人的生命中烙下了傷痕,如果有內(nèi)心深處的熱愛,如果有博大胸懷的寬容,能否愈合那洋溢著人間滋味的傷痕?有的詩人說,楊柳從不怨東風(fēng),壯志能消萬古愁;還有的詩人說,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詩人的激情具有“能自立于天地之間”的感動力量?!白蛞刮黠L(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將有志者的人生引領(lǐng)至最高境界,而這三個階段又有多少人走過?吟詩如讀人生,而人生一定能釀出意達千秋的詩句。
群山有高峰也有低谷,高峰有其獨特的品格,低谷有其獨特的涵養(yǎng)。因此,哲學(xué)家講:謀大事者,善于站到高處看天下,才具有莽莽蒼山高聳入云的眼界;勇于潛到深處探滄海,才具有滾滾黃河?xùn)|流歸海的胸懷。人生應(yīng)傾力在歲月的足跡中發(fā)現(xiàn)新鮮的價值,精心在變遷的環(huán)境中萌發(fā)深刻的思考;走在大自然中頭腦要清醒,登高峰有自己的姿態(tài),踏低谷有自己的智慧。其實,萬事萬物都是大自然的一枚棋子,在這個棋盤上要扎實走穩(wěn)每一步,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動。切不可走馬觀花,隨手繪景色,輕率點春秋。人間所有事物都處在變化運動中,如流水滾滾向前,但一個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有位詩人說過:“人生不發(fā)行往返車票,一旦出發(fā)了,就再也不會歸來了。”人生沒有回棋,絕對不可能讓人悔棋,一定要把人生路走好。
莊子有傲人才華和鴻鵠之志,卻毅然舍棄世俗繁華,與野間和自然相伴,超越人間的種種欲望,突破生命的種種束縛,最后達到了天地與我為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他逍遙于天地間,升華后得到的比任何人都多。這種境界常人難以做到。由此想到,或許走的路越遠,翻閱的歲月越長,才會愈加深刻地體會到,人生有一些東西遠比物質(zhì)的富足和虛榮心更加可貴。為什么有人的靈魂如同陽光一樣,點亮了歷朝歷代的萬家燈火,使一代代人感慨,如春雨般滋潤著一代代人的生活。春雨潤物細無聲,奧秘就在這里。這是大自然和人世間的必然規(guī)律。
回過頭來看看歷史長河的風(fēng)韻,歷朝歷代的歌聲被風(fēng)舉著穿越歷史隧道,波瀾壯闊,蕩氣回腸,令人悲喜難禁,回味悠長而深沉。無私奉獻,體現(xiàn)的是一個人的精神風(fēng)貌和高尚品質(zhì),心底無私天地寬,道出的是亙古不變的人生真諦。今人似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歷史的峰回路轉(zhuǎn)中有些東西貫穿歲月,跟隨著歷史長河里飄來的春風(fēng)秋雨,滋養(yǎng)著千秋萬代,也闡釋著深刻的人生道理,展示著一代代人的理想意境和價值追求。
季節(jié)之河承載著人們多彩的日子,浩浩蕩蕩地流過春夏秋冬。過去的歲月有許多東西是永遠忘不掉的,因為它已經(jīng)深深地刻進了歷史,使人永遠銘記。一些高尚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愫,把人們帶進了慷慨壯闊、永遠明澈的意境。歷史學(xué)家講,傳統(tǒng)文化亙古常新,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丟掉傳統(tǒng)意味著滅亡。這是在歷史長河里淘出的永遠閃光的金子。每個炎黃子孫,都應(yīng)勿忘昨天的苦難與輝煌,無愧今天的責(zé)任與使命,不負明天的夢想與追求,讓人生腳步連接昨天的承諾和明天的憧憬,踏實地往前走。要明白,讓整個人生在追求中度過,必定有許多美好的時刻,這是人生最快樂的事。當(dāng)一個人知道自己的目標(biāo),整個世間就會為他讓路。在人間的滔滔洪流中,有些東西不管是否看到了前景,但要有“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超前眼光。渴望到杏花村里喝一杯酒嗎?哪怕是一醉方休!
八
低沉中的人生,往往蘊含著雄才大略,世代震動著人間脈搏。曹操:“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辈苎┣邸都t樓夢》卷首有詩云:“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只有歷經(jīng)滄桑后豁然開朗的人,才有這種吞吐人間滄桑的大孤獨。人生往往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才能獲得人世間的真知灼見,在特定的歷史時空里,有些事只有心知。在人類進程中有地位的人,是因為他們對人世間的事看得透切,并對人類做出了貢獻。一位哲學(xué)家說過:“如果能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誠實不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人生追求至美至善的境地,靈魂須有至美至善的境界,他們的人生見解,潛移默化地凈化著人們的靈魂廟宇,豐富著人們的精神世界,總有那么幾句話點燃一個時代的激情,總有那么一種情感在人們的心中引起共鳴。真摯的情懷永遠不會失去本色,悠久的歷史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無數(shù)人們的心中,烙下的就是這份濃濃的家國情懷。她是一棵人世間的常青樹,千秋萬代一年四季都在開著花、結(jié)著果。
歷史有時直接讓人們感受到一種人世滄桑,體驗到一種人類命運的壯闊和艱難,進而產(chǎn)生一種悲愴的情感,也讓人們的心靈沐浴著縷縷陽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為官八十余日終于棄官歸鄉(xiāng)而“居南村”,過著“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普通農(nóng)人生活,村落與田園養(yǎng)育了他的生命,滋潤了他的內(nèi)心世界。他正是以這種自尊和知足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謙遜禮讓而不落魄,淡泊名利而不低沉,坦然自適,內(nèi)心和諧,找到了人的本分,展示了人的本性,造就了他“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物我兩忘的超然心境。陶淵明自語:心為形役。其實,人的心常被欲望所驅(qū)使,要清靜自由,必須學(xué)會放棄,給心留出空間,讓思想能夠自由馳騁,讓喧鬧的內(nèi)心漸趨安寧。哲學(xué)家把千年世事滄桑融入滾滾長江,深思歷史的足跡,解讀人類的真諦。詩人撥云尋意古道,倚樹聽韻流泉,點點滴滴總關(guān)情。相信哲學(xué)家的話,體驗詩人的情,仰首前行?!爸两駵婧I?,無處不馨香?!碑?dāng)誓言化作了滄海上的浪花,人生之路風(fēng)光無限。
人生一世,如同奔波在連綿群山中,有時會呈現(xiàn)出“橫看成嶺側(cè)成峰”的奇特景象,無論經(jīng)歷怎樣的艱難與曲折,面對怎樣的遭遇與困難,智慧之人總是以陽光心態(tài)看待人生,勇敢奔赴風(fēng)云征程,攀登流水高山。激情是靈魂的青春,沒有激情,難干事,更難成事。正如木心所言:“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世上一切事物發(fā)展的過程中變化莫測,但有其自己的規(guī)則,沒有哪個錯誤會決定人的一生,人的一生中肯定要犯錯誤,他知道錯在哪就是人生新的起點。不管人類發(fā)展到哪一步,對與錯在歷史的記載中都形成了經(jīng)典,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在于它穿越時空并作為歷史的實例哲學(xué),觀照著現(xiàn)實和未來,滲透于人間習(xí)俗。人要學(xué)會未雨綢繆,善于在前人智慧中獲得啟迪,不斷校正人生的路標(biāo)。人生沒有繞不過去的山、過不去的坎,付出的艱辛與獲得的幸福同等,坦然面對一切,心靈就會自由。
思接千載有所得,目極八方有所悟。在歷史中探幽可以踏進真理的河流,感悟到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現(xiàn)實中追問可以看到山水的景色,透析事物發(fā)展蘊含的道理;在追求中遠望可以看到未來的陽光,展望事物發(fā)展的前景。亙古至今,人類時而天高云淡,時而烏云四合,幸運的是不時會有一束束光芒撕開沉重的天幕照亮前程。這光芒不是來之天外,而是來自于人的創(chuàng)造,落到具體人身上,就是一個人對這種大勢的認知,也是一個人對這種境遇的探索。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睔W陽修:“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痹娙苏f什么只有自己心里清楚,誰也無法探尋他復(fù)雜際遇的底色,誰也無法理解他內(nèi)心世界的奧秘,但應(yīng)理解一個個遠去的靈魂。一代代詩人已經(jīng)走了,而詩卻千年萬年開著花。人們從他們的詩中應(yīng)該悟到,該去的留不住,該來的就像花兒堅信春天一定會到來,并一定在春光中開放。辛棄疾告訴人們:“事如芳草春長在,人似浮云影不留?!比藗兿嘈胚@一點,當(dāng)你感受到冬去春來意境的時候就會明白,春天為什么那么姹紫嫣紅?秋天為什么那么碩果累累?
九
佛像矗立于天地間,永遠展露嘴角那一抹淡然微笑,溫柔無聲俯瞰世間滄桑,似乎在向人們承諾什么?信佛的人或許自己心里清楚,而其他人呢?悲涼人生既能告訴人們深刻的道理,也能讓人警醒。古往今來,詩風(fēng)詩雨激起世間千重浪,懷抱著人間冷暖飄過了一春又一秋,無數(shù)振爍千古的詩篇胸次凝正氣、吐之翰墨香。翻閱歷史檔案,歷史細節(jié)意味深長。細節(jié)決定歷史,歷史也體現(xiàn)在一個個生動的細節(jié)之中,飛逝的光陰,帶走了一代代人的壯麗韶華,但他們的音容笑貌并不遙遠而陌生?;仡櫄v史,當(dāng)人們遇到“江楓漁火對愁眠”的清冷,天上的星星會靜靜地看著草地上的露珠,相望中會發(fā)出一種別人無法理解的感慨。天長地久,天上的星星數(shù)不盡,而地上的露珠呢?
一顆星,只有盡其可能地發(fā)光,才能閃耀在蒼穹,否則就會燒焦自己。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蓖鰢蓿监l(xiāng)情,從心里汩汩地流出來,帶著心頭的血,也帶著靈魂的懺悔。但歷史讓人不可能發(fā)牢騷,因為她是一面鏡子,站在鏡子面前就會清楚,既然把自己心中的“愁”化作了一江春水,只能隨波逐流于千古。
人世間愁情如秋雨,最折磨人生的還是心愁。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亡國、家破、人去的寡婦,往往心潮似海,愁怨未語淚先流,兩行淚水到天明。夜夜相思,又下起如愁思如淚水如啜泣的細雨打著庭院的梧桐葉。借物憑景吐情抒愁,愁雨悲愴地打著淚水,愛有多深?情有多濃?愁有多重?淚凝露珠點點滴滴,心似潮水波濤洶涌,飲盡千秋波濤欲休還說。淚水能否把人生的底色沖洗出來?愁思能否把人生的前景描繪出來?用淚水浸泡愁思會怎樣?恐怕是淚水長流愁更愁!思悠悠,恨悠悠,念人間天地之悠悠,星月日日托起殘陽,江河依舊萬古流。
人間酬勤不酬怨,怨者只能是驚浪似浮霜。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位詩人感于浩茫宇宙下生命之短促,世事之不測,壯志之難酬,留下了千年的孤獨郁憤。人生有各種際遇,身受同感的人甚至真的獨愴然而涕下!頭腦清醒的人卻想,天地之大,人世之遠,陳子昂是古人,還有誰想做陳子昂?想一想那歷史背景,詩人心中述說的人間冷暖和世事滄桑,畢竟是搏擊于歷史潮流!
剝開每個歷史情結(jié),其中的故事讓人思緒萬千,激起靈魂深處的歌吟。許多故事背后沒有幽默的微笑,往往是更多無言的悲涼。夜半更深,一聲長簫飄來,撥動多少人的心弦,攪動多少人的夢境,吹簫的人到底是誰?那悠揚的簫聲,飄蕩著月色的孤獨,滴落星星的清冷,那一絲絲千古不變的幽情有幾人能聽懂?夜色如江,月光如水,簫聲如濤。逝去的歲月會重新開花結(jié)果嗎?心靈的泥土是否能承載起郁郁蔥蔥的天涯芳草?長簫吹過了幾千年,當(dāng)簫聲被歲月化成了水,歷史長河里飄過來的歌聲,從古唱到今,述說著人間冷暖,滋潤著萬事萬物。
蒼茫大地永不老,白日山河萬年長。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碧咸祥L江水,奔騰向東流,在波浪滾滾的歲月之中,有多少英雄豪杰銘刻在史冊。清心寡欲方得道,人到無求品自高。洪應(yīng)明:“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睔v史坐著時光的船遠航,時光走多遠,歷史就有多長,在時光的沖洗下,歷史的真面目永遠沐浴在燦爛的陽光里。博大悠遠的中華文明,涵養(yǎng)了講信修睦、善待他人的傳統(tǒng)思想,造就了海納百川、兼容并包的處世哲學(xué),催生了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文化理想,留下了強不凌弱、富不侮貧、協(xié)和萬邦的精神傳承。讀古書,通古人,天下事天下人說,誰家不聊天下?誰人知天下?許多道理艱辛奮斗之時必然,歷盡滄桑之時悟然,看不透每一朵浪花,悟不透每一聲風(fēng)濤,人生只會收獲一份份遺憾??v觀穿越歷史的春風(fēng)秋雨,感悟激蕩人間的處世之道,偉人遠行,哲思永存。歷史人物帶著哲理的風(fēng),踏著人類的脈搏從歷史遠處走來,把歷代詩人的墨吹成了雨,滴滿了千江萬河的心,日日夜夜唱著永恒的歌。人間因希望的堅守者而免于沉陷,歷史因黑夜的拉纖者而持續(xù)向前。人生跋涉,道路漫長,未來很遠,目光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