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
那個日子對我有特殊的記憶——1993年春天的一天下午,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副社長何啟治“破例”讓他的部下孫順林給我送來最先發(fā)表在《當代》雜志上的《白鹿原》,這是他們出版社要重點推出的長篇小說,要馬上出版發(fā)行。中央臺的“小說連播”節(jié)目與人民文學出版社有著長期合作的特殊友誼,人文社為廣播、為受眾提供的優(yōu)秀作品最多。
真的,不知是什么神奇的力量,陳忠實的《白鹿原》讀來一氣呵成,心里暗暗贊嘆我的第二故鄉(xiāng)黃土地出人才!我以為《白鹿原》應該是中國文壇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我便以最神速的時間,一邊送審,一邊聯(lián)系李野墨,一邊做錄音前的案頭準備。
我和李野墨連續(xù)奮戰(zhàn),在出版當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就錄制播出了《白鹿原》42集的小說連播節(jié)目,陳忠實他們在進京參加研討會時,在火車上已發(fā)現(xiàn)了盜版的《白鹿原》。而在那次作品研討會上,出版社把最大的宣傳功臣歸功于廣播,因為廣播的影響力使作品當月銷售達5萬冊。
我清晰地記得,那次在文采閣召開的作品研討會開了整整一天,令人難忘。這亦是我十多年來參加作品研討會絕無僅有的一次,從上午開到下午,從一層會議室開到二層平臺,一直開到夜幕降臨,大家仍不舍離去……
我還清晰地記得,在我們決定錄制《白鹿原》時,陳忠實先生給我寫來的信,他認為這是最高的創(chuàng)作報酬,信中這樣寫道:“……你對《白鹿原》一書的由衷之情令人感動,這是我所期待的最高的創(chuàng)作報酬。在我來說,從開初構思到作品完成到發(fā)表面世,唯一縈繞于心的期待莫過于此,其實恐怕也是可以稱為作家的所有作家的全部創(chuàng)造理想所在。評論家的評論重要,普通讀者的喜歡才是最重要的。我非常看重這一點。能使你震撼首先恐怕不容易,因為你所涉獵的長篇太多了,關鍵在于使你震撼以后的結果太重要了也太珍貴了。你可以通過你的工作而使《白鹿原》一書得以與無以數(shù)計的聽眾交流,這不單是我所無能為力的,雜志的編輯和書的編輯都無法企及,雜志與書的發(fā)行量再大也不可企及,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著眼,我也由衷地向你致以最虔誠的謝意……”
后來,陳忠實先生留給我的是一幕幕印象深刻的畫面:我每每去西安,我們都會以各種方式進行文學交流。記得在1997年,全國小說連播研究會沿黃河長江拍攝“小說連播”50周年的專題片時,當時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的社長、編輯和我們同行,在抵達西安去延安大學時,陳忠實專程派了司機開車并由陜西作協(xié)的副主席莫伸陪同,送我們?nèi)パ影泊髮W,并到文匯山去拍攝路遙的墓地,又去拍攝壺口瀑布,回到西安又與陜西的作家、評論家們一起座談。就在同年年底,陳忠實給我寄來的賀卡封面上是:文學依然神圣!賀卡里面寫著,詠梅:史詩借您飛翔。因為我們4集電視專題片的名字就是《飛翔的史詩》。
后來凡是我在陜西文學界要辦的事情他都給予支持和幫助。在我們“小說連播60周年”征文中,他還給我們寫來了《添了一份踏實》的征文,也就是在這篇征文中,我得知了陜西人民廣播電臺里我們的同行朋友王晨,剛剛給他錄制完成了《白鹿原》的關中方言小說連播節(jié)目。
也就在這次征文中,我還獲悉了生活在最底層的趙凱,由于收聽《白鹿原》,聯(lián)系上了責任編輯何啟治,由此又開始了何啟治和趙凱延續(xù)至今的特殊的師生情緣——癱瘓的趙凱得到了救助治療已能走路,還成為愛好文學的真正作者了。
“文學依然神圣!” 這句話是陳忠實先生留給我最深刻的最難忘的一句話,它道出了陳忠實先生對文學的全部理想和追求、他的生命的全部價值和意義。當我今天連續(xù)不斷地獲悉他去世的消息時,我耳邊和眼前出現(xiàn)的就是他的這句話,更幸運的是,他一直把我視為他的“鄉(xiāng)黨”。我永遠不會忘記,在我告別廣播生涯時,在我的220萬字三卷體的《天籟文庫:中國長篇連播歷史檔案》的座談會上,他發(fā)來了賀信《致葉詠梅》,并由李野墨為他宣讀。
致葉詠梅
陳忠實
詠梅鄉(xiāng)黨:
您好。誠摯祝賀您編著的220萬言的《天籟文庫:中國長篇連播歷史檔案》出版。
我稱您為鄉(xiāng)黨,想您不會驚詫。您在陜西生活多年,熟悉陜西人的語言習俗,把同鄉(xiāng)人不稱鄉(xiāng)友或老鄉(xiāng),而稱鄉(xiāng)黨。我稱您鄉(xiāng)黨,不僅出于你有陜西生活的閱歷,更在您對陜西這方地域的深厚而又深情到愈久彌新的情結,我便想以陜西人的習俗稱您為鄉(xiāng)黨了。
我確鑿感知到您對這方地域的情結,還有對這方地域的文學的關愛,路遙的杰作《平凡的世界》和拙作《白鹿原》,都是得您的慧眼賞識,并借助您的天籟之音,及時傳播到陜西和陜西以外廣闊的世界,與數(shù)以萬計的讀者實現(xiàn)交流,這是任何傳統(tǒng)的和新生的傳媒都難以替及的。我在致您的信中和為慶祝貴臺“小說連播”六十周年所寫的《添了一份踏實》的短文里,記述并表達了那種感人的情景和我的真實的感動。然而,那僅僅是我一個人的真實體驗。您和貴臺的“小說連播”的視野是面對中國文學,熱情到傾心傾情的關注,把好作品及時輸入中國廣泛的讀者聽眾,且不受閱讀條件和時空的限制,不僅讓作家的作品得以傳播,而且讓無以數(shù)計的讀者得到聲情并茂的聽覺和心理的愉悅。應該說,您的用心用力和貴臺持續(xù)六十余年的《小說連播》,對于作家和聽眾,都是功莫大焉。
您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成立七十周年之際,編著出版的220萬言的《天籟文庫:中國長篇連播歷史檔案》文集的出版,以“歷史實錄、歷史回響、歷史再現(xiàn)”了中國長篇連播小說的輝煌成就,顯現(xiàn)著感人的足跡,更為小說連播未來的發(fā)展提供了具有示范意義的參照,同時,面對這套珍貴的大著,足以見得您對小說連播事業(yè)的傾情和專注,辛苦在您都忘記或者說不惜了,我卻要向您表示慶祝的同時,說一聲辛苦了,詠梅鄉(xiāng)黨。
祝座談會成功舉辦。
陳忠實 2010.12.25 西安
……一瞬間,多少往事歷歷在目:那是新千年的第二個春天,我們?nèi)珖≌f連播研究會在西安古城召開,陳忠實先生作為陜西省作協(xié)主席出席了我們的開幕式。我們在路遙去世的五周年、十周年、十五周年等紀念活動中相遇……記得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文學專題節(jié)目里,需要有他五分鐘的訪談錄,我委托省臺采訪錄音,陳忠實先生不僅談得好,時間上也毫秒不差,他懂我們廣播。
今夜無眠,我不知怎樣表達自己的哀悼之情,我仿佛又聽到了那次我們聚會時陳忠實先生唱的《送戰(zhàn)友》,那次讓我吃驚的是他用深情的歌喉演唱了這首歌:“送戰(zhàn)友,踏征程;默默無語兩眼淚,耳邊響起駝鈴聲。路漫漫,霧茫茫;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樣分別兩樣情。戰(zhàn)友啊戰(zhàn)友,親愛的弟兄;當心夜半北風寒,一路多保重?!瓚?zhàn)友啊戰(zhàn)友,親愛的弟兄;待到春風傳佳訊,我們再相逢?!?/p>
記得英年早逝的路遙,在他去世時,陜西作協(xié)讓我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今晚八點半》,點播他生前最喜歡的俄羅斯民歌《草原》為他送行。今夜,我想為陳忠實先生點播他生前唱過的《送戰(zhàn)友》為鄉(xiāng)黨陳忠實送行。
著名演播藝術家李野墨說,他唯一的遺憾是限于當年的環(huán)境,小說沒有能夠完整地呈現(xiàn):“當時特殊的形勢以及播出時間的限制,沒有能將這本書的全貌展現(xiàn)給聽眾,我其實一直希望把這本書完整地錄一遍,這個愿望還沒有實現(xiàn),陳先生就離我們遠去了,不過我想還會有很多人懷念他?!笔堑?,陳忠實的送別會就去了各界三萬人。
中央臺文藝之聲已于5月2日起重播《白鹿原》,我想這也是廣大聽眾的心愿,聆聽《白鹿原》是對陳忠實先生最好的紀念。“文學依然神圣”這句陳忠實的話,是一個作家對時代、對文學事業(yè)最深切的呼喚,也是他連同《白鹿原》留給這個世界最好的禮物。它告訴世人:陳忠實的離去絕不是一顆星辰的隕落,而是他正用文學精神的火炬點亮無數(shù)顆新星冉冉升起,是他正用生命理想的火炬照亮無數(shù)前行的人,這支民族之魂的火炬將燃亮整個文學界的新征程!
2016年5月28日修訂
責任編輯 楊新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