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增(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齊齊哈爾分院,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6;作者:cjf69@163.com)
?
優(yōu)質粳稻墾稻12號、綏粳4號混種高產栽培技術
劉傳增
(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齊齊哈爾分院,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6;作者:cjf69@163.com)
摘要:針對墾稻12號、綏粳4號的特征特性,本文分析闡述了2個品種混合種植的原理,將2個品種按1∶1的比例混合種植,并提出了混種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粳稻;混種;栽培技術
墾稻12號是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以墾稻10號為母本、墾稻8號為父本雜交,經系譜法選育而成的優(yōu)質粳稻;綏粳4號是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綏化農科所、綏化市優(yōu)特水稻綜合開發(fā)研究所1985年以[蓮香一號×(R12-34-1)]F2為母本,(松前×吉粘2號)F5為父本雜交育成的香粳品種。墾稻12號與綏粳4號在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推廣應用面積很大,將二者混合種植,不僅克服了墾稻12號莖稈軟、易倒伏,以及綏粳4號分蘗力較弱的缺點,而且保留了墾稻12號分蘗力強、米質優(yōu),以及綏粳4號稻米的香味,優(yōu)化了群體結構,提高了水稻的產能及品質。
1.1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2年在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齊齊哈爾分院試驗田進行。試驗品種為墾稻12號、綏粳4號,4 月18日播種,采用468孔缽體秧盤育苗。設墾稻12號、綏粳4號、墾稻12與綏粳4混種3個處理,5月26日人工擺栽,插植規(guī)格30.0 cm×13.2 cm。試驗采用大區(qū)對比法,不設重復,每區(qū)面積200 m2。
1.2調查項目
1.2.1生育期
記載各處理播種期、出苗期、始穗期、齊穗期、成熟期。
1.2.2株高、分蘗數(shù)及植株傾斜角
每區(qū)連續(xù)定點20叢,成熟期調查其株高、分蘗數(shù)及植株傾斜角,計算平均數(shù)。
1.2.3產量及穗粒結構
成熟期各處理調查有效穗數(shù),每區(qū)查30叢,計算每叢平均穗數(shù),以平均穗數(shù)為標準,取代表性植株5叢,測定其每穗總粒數(shù)、每穗實粒數(shù)、結實率及千粒重。每區(qū)實收,曬干換算成標準含水量后計算產量。
2.1混種的可行性分析
墾稻12號生育日數(shù)133 d,從出苗到成熟需活動積溫2 400℃,株高96 cm,長粒型[1]。綏粳4號生育日數(shù)134 d,需活動積溫2 450℃,株高95 cm,長粒型[2]。所以,這2個品種都是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早熟組品種,生育期相近(表1),混種時田間管理不影響其正常生長發(fā)育;二者株高具有一致性(表2),生育進程具有同步性,不影響光能利用率;籽粒均為長粒,相差無幾,不影響稻米的商品性。
2.2混種的優(yōu)越性分析
墾稻12號分蘗力較強,米質優(yōu),糙米率81.9%~82.9%,整精米率69.2%~73.8%,堊白粒率0~8.0%,直鏈淀粉含量18.1%~19.7%,膠稠度72.0~79.2 mm,粗蛋白質含量6.3%~8.7%,食味評分80~86[1]。墾稻12的缺點是莖稈較軟,群體稍大容易倒伏。綏粳4號分蘗力較弱,但具有稈強抗倒并且稻米富有香味的優(yōu)點。如果單獨食用綏粳4號稻米,香味過于濃郁。如果把2個品種混合種植,既保留了墾稻12的高分蘗力、米質好的優(yōu)點,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其稈軟易倒的缺點,使水稻群體結構更趨于合理,提高了水稻的結實率,增強了群體的稻谷產量(表3),改善了稻米的品質,實現(xiàn)水稻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栽培。
表1 墾稻12、綏粳4號的生育時期
表2 墾稻12、綏粳4號的株高、分蘗特性及植株傾斜角
表3 墾稻12、綏粳4號混種的產量性狀
3.1培育壯秧
3.1.1選地做床
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質疏松肥沃的地塊,建永久性50 cm高臺苗床地,大棚缽體或秧盤育苗。
3.1.2床土配制
床土選用旱地土或者本田土堆積隔年用,按3份旱田土或本田土過篩,與1份充分腐熟過篩有機肥混拌均勻,用質量好的壯秧劑直接配制床土。配制好的營養(yǎng)土裝進秧盤(或缽體),機械插秧裝秧盤土層厚度2.0 cm。
3.1.3種子配比
種子清選時將墾稻12號與綏粳4號按1∶1比例混拌均勻,然后選擇晴天將種子攤成3~5 cm厚度晾曬1~2 d,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及發(fā)芽勢。
3.1.4浸種催芽
用0.25%戊唑醇按種子量的2%(每kg戊唑醇加清水0.4~0.5 kg稀釋配成藥液)進行拌種,用智能溫室浸種催芽。
3.1.5精量播種
提前7~10 d扣棚提溫,最佳播種期為4月15-20日,盤育機插秧每m2播芽種750 g。覆土1 h后未返潤的干土地方用細噴壺澆水補底墑。
3.1.6秧田管理
出苗期到1.5葉齡,苗尖下1 cm處溫度控制在22℃~25℃,不超過28℃,棚內懸掛溫度計。1.5~2.5葉期,苗尖下1 cm處溫度控制在22℃~24℃,不超過25℃。早晨葉尖不吐水珠、中午葉片打卷時需澆水。用pH值4.0~4.5的酸水,配合土壤殺菌劑,各噴施1次。2.5葉齡到插秧,苗尖下1 cm處溫度控制在20℃,要加強水分管理,防止干旱。如果立枯病或青枯病發(fā)病嚴重要灌大水或抓緊移栽。
3.2本田施肥
中等肥力地塊每hm2施入肥料總量500 kg,其中尿素225 kg、二銨125 kg、硫酸鉀150 kg,施肥時期為水耙前,每hm2施入尿素90 kg、二銨125 kg、硫酸鉀75 kg。
3.3合理插秧
當平均氣溫在13.5℃以上時插秧較為適宜,黑土區(qū)插秧適期為5月15-25日,插秧規(guī)格30.0 cm×13.0 cm,每叢3~4株,基本苗數(shù)在100苗/m2左右[3]。插秧深度不超過2 cm。
3.4本田管理
3.4.1科學追肥
返青期每hm2追施尿素67.5 kg,7月上旬于水稻倒2葉露尖期追施尿素67.5 kg、硫酸鉀75 kg。
3.4.2合理灌水
花達水移栽,灌護苗水至最上展開葉葉枕;返青后3 cm淺水增溫促蘗;6月22日左右莖蘗數(shù)達到計劃莖數(shù)的80%,分蘗末期黑土區(qū)曬田控無效分蘗;劍葉生長期遇17℃以下低溫灌深水護胎;抽穗揚花期灌3~5 cm淺水為宜;乳熟期干濕交替;黃熟中后期、9月初停水。
3.4.3化學除草
在水整地耙耢后水未澄清時,用12.5%的農思它乳油每hm23 kg甩施,保持水層3~5
cm,或者用30%的阿羅津乳油600~750 mL毒土法均勻撒施。插秧后10~20 d,根據(jù)苗情、草情進行第2次滅草,選擇安全性高的殺稗劑,稗草葉齡在1.5葉期以前用酰胺類除草劑;稗草葉齡在2.1葉期以前用有機磷類除草劑,如50%瑞飛特等,與防治闊葉雜草的除草劑如太陽星等混配,采用毒土法或噴霧器甩噴。
3.4.4防治病害
7月上旬至8月中旬,氣溫26℃~28℃,低溫寡照、陰雨連綿的氣象條件下容易發(fā)生稻瘟病,防治藥劑可選用40%的富士一號,每hm2用量為1.5 kg,稀釋500倍液噴霧,或用25%的施??嗣縣m2用量1 500 mL。
參考文獻
[1]黃少鋒,劉華昭,李建華,等.優(yōu)質高產水稻新品種墾稻12特征特性與栽培技術[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07(4):116.
[2]高存啟.優(yōu)質香粳稻綏粳4號及栽培技術[J].中國種業(yè),2004 (3):64.
[3]高存啟.應用葉齡診斷技術建立綏粳4號不同栽培密度的研究[J].中國稻米,2008(1):52-54.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the Mixed Cropping in Suijing 4 and Kendao 12
LIU Chuanzeng
(Qiqihaer Branch,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Qiqihaer,Heilongjiang 161006,China;Author:cjf69@163.com)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endao 12 and Suijing 4,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principle of the two rice varieties of mixed planting with the ratio of 1∶1,and put forward th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mixed planting.
Key words:japonica rice;mixed planting;cultivation techniques
中圖分類號:S511.0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8082(2016)02-0093-03
收稿日期:2015-10-02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省長基金項目(2009HSJ-A-3);黑龍江省農科院青年基金重點項目(ZD007);齊齊哈爾市農業(yè)攻關項目(NYGG-201403);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齊齊哈爾分院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QFY2010A003);黑龍江省農科院青年基金重點資助項目(ZD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