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長江
(甘肅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甘肅 天水 741025)
準格爾旗煤礦采掘場防排水設計
朱長江
(甘肅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甘肅 天水 741025)
[摘要]通過對準格爾旗煤礦的地質地形條件、礦層賦存條件結合其水文地質條件、安全生產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根據(jù)礦山防排水設計的原則,通過對坑內匯水量的計算,選出了與之相匹配的排水設備。
[關鍵詞]地質條件;防排水;排水設備
露天礦的防排水工作影響著礦山的安全和礦山的生產順利進行,解決不好露天礦的防排水問題,會直接影響礦山的人員、材料、設備等的安全和礦山的正常生產。準格爾旗煤礦的地質地形條件一般,地形相對比較復雜,采掘場面積較大,所以要更加重視該礦山的防排水工作[1]。
1礦區(qū)基本情況概述
1.1礦區(qū)簡介
準格爾旗煤礦位于位于東勝煤田勃牛川普查區(qū)東部及其東側外圍,行政隸屬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川掌鎮(zhèn)。
礦田位于鄂爾多斯高原東北部,受黃河支流向源侵蝕的影響,礦田內地形切割甚劇,“V”字型沖溝呈樹枝狀分布,屬典型的侵蝕性丘陵地貌類型。礦田總體位于峁梁之上,四周被溝谷切割和包圍,地形十分復雜。區(qū)內一般標高1 290~1 360 m,相對高差70 m左右。
礦區(qū)位于東勝煤田東南部,構造形態(tài)為一向南西傾斜的單斜構造,傾向200°~260°,傾角1-3°,由于發(fā)育寬緩的波狀起伏,使巖煤層產狀沿走向和傾向均有變化。礦區(qū)內沒有發(fā)現(xiàn)斷層和明顯褶皺,也無巖漿巖侵入,故礦區(qū)構造復雜程度屬于簡單類型。
1.2氣候與水系特征
礦田的氣候特征是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春季干旱多風,秋季涼爽多雨。全年降水量小且集中,每年7、8、9三個月為雨季;年蒸發(fā)量是降水量的7~8倍。無霜期短,結凍期較長,屬于干旱的高原大陸性氣候。
礦田位于東勝煤田區(qū)域性分水嶺“東勝梁”南側,礦田四周溝谷屬于勃牛川和納林川的上游。勃牛川位于礦田西側,納林川位于井田東側,二者均為黃河支流。礦田正處于勃牛川流域和納林川流域分水嶺壩梁之處,其西側的溝谷由東至西匯入勃牛川,而中東部溝谷由西至東匯入納林川。上述溝谷除勃牛川和納林川常年有溪流之外,其余均為季節(jié)性干谷。
2水文地質條件分析
2.1工程地質特征
礦區(qū)內可采煤層的頂板以粉砂巖、砂質泥巖和砂巖為主,底板以泥質巖類、粉砂巖類為主,巖石質量等級為中等。礦區(qū)內6-1、6-2兩煤層的頂?shù)装宥鄬儆谲浫鯉r類,個別為半堅硬巖類,巖體各向異性,巖層抗壓強度低、穩(wěn)固性差,礦井實際開采過程中常出現(xiàn)頂板掉渣、掉塊現(xiàn)象和局部片幫現(xiàn)象,根據(jù)原普查報告初步確定該礦區(qū)圍巖層狀巖類、工程地質條件中等礦床。
2.2礦區(qū)水文地質
礦區(qū)內地下水的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在煤田深部亦接受側向徑流的補給。由于區(qū)內地表水體不發(fā)育,地下水的徑流條件較差,大氣降水成為區(qū)域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第四系潛水直接接受大氣降水及地表水的滲入補給,中生界承壓水在深部則以接受側向徑流補給為主。礦區(qū)內無地表水體及較大溝川,一般對煤礦開采不會造成大的水害。
3采掘場防排水設計
3.1坑內排水系統(tǒng)
由于露天礦由移交至達產時期過渡時間較短,因此兩個時期共用一套排水設施即可,設計按照達產時期選擇排水設備,本設計坑內排水擬采用坑底儲水、移動式泵站排水方式,管路沿端工作幫明設排至地表的澄清池內進行沉淀處理。
3.2坑內匯水量計算
露天礦坑內匯水主要為礦坑匯水區(qū)內的降雨徑流量和煤層裂隙含水層的涌水兩部分??觾扰潘當M采用坑底儲水、半固定泵站排水方式[2]。降雨徑流量計算如下:
1)暴雨設計頻率采用二十年一遇,P=5%;
2)正常降雨量采用多年雨季日平均降雨量為2.73 mm;
3)暴雨降雨量采用地質報告中的數(shù)據(jù);
4)徑流系數(shù)的采取:
正常降雨徑流系數(shù)αa=0.3
暴雨降雨徑流系數(shù)采掘場 αb=0.4;
5)坑內匯水面積根據(jù)各時期工程位置平面圖量得:
達產時期:F=0.42 km2;
6)正常降雨匯水量采用下式計算:
Qa=F·H·αa
式中:Qa為坑內正常降雨徑流量,m3/d;
7)匯水面積;
達產時期:F=0.42 km2;
αa為正常降雨徑流系數(shù),αa=0.3;H為多年雨季日平均降雨量,2.73 mm。
8)正常排水量計算
9)暴雨徑流量
坑內暴雨匯水量采用下式計算:
QT.5%=F·H5%.T·αb
式中:Q5%.T為T日坑內暴雨徑流量,m3; F為匯水面積, 達產時期:F=0.42 km2;T為暴雨歷時,d;αb為暴雨徑流系數(shù), 采掘場αb=0.4;HT. 5%為頻率為5%時,T天最大暴雨量 ;HT.5%由H1d。5%推算而得;
經查表得H1d。5%=71.9 mm。(根據(jù)全國水文手冊查得)
移交時期及達產時期的降雨徑流量計算結果見表1。
表1 坑內降雨徑流量計算成果
3.3排水設備的選擇
3.3.1排水設備選擇的原則
因正常排水量和暴雨排水量相差較大,故分別選擇正常排水泵和暴雨排水泵,設計確定排水設備及材料時兼顧適用性和通用性,正常排水泵設有備用泵,暴雨排水不設備用泵。
露天礦移交時期至達產時期的過渡中,隨著采掘場位置的推進及延伸,要求在新的位置重新布設集水坑和排水管路;移交時期和達產時期使用一套排水設備即可,能夠滿足兩個時期的防排水要求。
因正常徑流量(降水徑流及地下水涌水量)與暴雨徑流量相差較大,故分別選擇正常排水泵和暴雨排水泵(根據(jù)降雨徑流量成果表的水量及采掘場深度選擇相應水泵型號)[3]。
3.3.2選型計算
正常水泵必須的流量: (達產)Q1=(6.2+17.2)×1.2=28.08 m3/h;
暴雨時期水泵必須的流量:Q2=155×1.2=186 m3/h
水泵必須的揚程: (達產)H1=(65+5.5)×1.2=84.6 m
3.3.3設備選型
1)根據(jù)流量及揚程計算,達產時期正常時期排水泵:MD46-30×3型離心式排水泵選用2臺。流量46 m3/h,揚程100 m,功率22 kw。其中1臺備用。
2)根據(jù)流量及揚程計算,暴雨時期排水泵:MD280-43×3型離心式排水泵選用1臺。流量240 m3/h,揚程90 m,功率110 kw。
根據(jù)選擇的排水電泵選擇排水管道,移交時期正常排水管路選擇和達產時期正常排水管路選擇焊接鋼管DN50×3,采用焊接的方式連接;暴雨排水選擇卷焊鋼管DN200×6,排水管路采用焊接的方式連接。
4結語
準格爾旗煤礦礦區(qū)構造相對簡單,但地形相對比較復雜,采掘場面積較大,露天礦坑內匯水主要為礦坑匯水區(qū)內的降雨徑流量和煤層裂隙含水層的涌水兩部分。通過分析決定對坑內排水采用坑底儲水、半固定泵站排水方式,并通過對坑內降雨徑流量計算,根據(jù)達產期和暴雨期的排水要求,分別選出了相應的排水設備和備用設備,保證了礦山在雨季的正常生產。
參考文獻
[1]周遠生.煤礦在用主排水系統(tǒng)檢驗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J]. 煤礦機械.2012(10).
[2]王潤和.黑岱溝露天煤礦防排水措施[J].中國煤炭.2009(06).
[3]周遠生.煤礦在用主排水系統(tǒng)檢驗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J].煤礦機械.2012(10).
[收稿日期]2015-11-23
[作者簡介]朱長江(1979-),男,山東濟南人,講師,主要從事礦山爆破方面的教學及研究工作。
[中圖分類號]P641.4+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1184(2016)03-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