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硯雪
摘 要: 本文首先講述高校教學管理系統(tǒng)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然后分析目前部分高校的信息化程度,從各個教學和管理的角度著手對信息化具體實施的方式方法提出幾點建設,為今后提高高校教學管理人員工作效率和正確率提供了方法。
關鍵詞:教學管理系統(tǒng) 信息化 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276-01
引言
教學和教學管理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管理信息化,就是以現代計算機軟件和硬件技術,通過網絡平臺、多媒體技術等多種信息化手段,科學、合理、高效地協(xié)調配置教學的各種資源進行教學管理的過程。教學管理信息化是學校管理現代化和智能化的核心部分。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具有現實性和開拓性的課題,是每個學校建設的首要目標,對提高教學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實現對學生在校的優(yōu)質服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首先,隨著國家招生政策的放開,高校在校生日益增多,各系部課程設置也越來越復雜,教學方法也多種多樣,各教學行政部分需要處理的事務也空前復雜多樣,難度越來越大。因此,高校相關管理部門必須要打破傳統(tǒng)的思維,積極努力的接受并適應高效率、高質量、高準確度的信息采集、存儲、分析、處理、傳播和反饋等工作,走“科學化、規(guī)范化、信息化”教學管理的道路。
其次,促進教學管理事務的公開化和民主化。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在促進教學管理思想和理論的創(chuàng)新的同時也促進了教學事務管理的方式方法的改革,給整個學院管理方法的改革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促使教育教學管理形成數字化、開放化、民主化的學校教學管理的新格局。借助教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網上平臺可以在任何時間向社會、家長、教職員工和學生發(fā)布信息,讓家長和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充分了解學校的教學、管理等方面的情況,改變了以前的那種封閉、僵化的管理模式,促使公眾參與和監(jiān)督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
最后,各管理部門實現教學信息和學生信息資源的共享,使得數據統(tǒng)一化、標準化。教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建成,能促使信息資源的集中管理和分散操作模式的形成,使日常教學管理、排課選課、作業(yè)提交和批改等事務向科學方便快捷的方向發(fā)展,實現了所謂的“無紙化”。將傳統(tǒng)的手工操作發(fā)展成了“自動化”。減少了工作的重復率,錯誤率。節(jié)省了大量的管理上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為各部門歷史數據的儲存、查詢及更新提供了方便。教學管理人員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真正的教學過程的管理當中,充分體現了以教育教學為本。
二、高校信息化建設現狀分析
近幾年,隨著計算機相關產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各個高校也加大了信息化建設的投資力度。包括校園網基礎設施、教務信息系統(tǒng)、網上辦公系統(tǒng)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2008年教育部對全國10個省市自治區(qū)的高校進行的抽樣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建設、應用系統(tǒng)建設、標準規(guī)范建設、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情況以及這五個方面的應用情況。調研結果為:高校已經全部建設了校園網絡,有50%以上的學校統(tǒng)一建設的網絡教學或輔助教學平臺,電子校務各項業(yè)務信息化程度也比較高。如今各大高校已經制定了信息化建設的中長期建設規(guī)劃,信息化建設的內容逐漸豐富。但由于各大高校內部各部門的分管工作和管理機制不同,至今沒有一套統(tǒng)一的模式來參考。因此,各大高校的信息建設中都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
1.對信息化建設重要性認識不夠:大部分高校對信息化建設的緊迫性沒有充分認識,沒有將信息化建設作為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投入。
2.高校信化建設投資不合理:不講究投資效益,不重視總體規(guī)劃,重基礎建設輕軟件應用已成為當前高校信息化建設中的通病。
3.信息化建設的獨立化:學校內部各部門在信息資源的開發(fā)上各自為政,缺乏必要的規(guī)劃和協(xié)調,導致了各部門有自己的信息系統(tǒng);另外,由于應用的軟件系統(tǒng)不一致、數據標準不統(tǒng)一,使大部分信息資源庫成為信息孤島,嚴重地存在著學生信息的互操作性和共享性等方面的問題,給學校的教學管理人員帶來了很大的負擔。
4.管理信息化建設的人員缺乏專業(yè)性:信息化系統(tǒng)管理的前提是專業(yè)化,要推行高校信息化建設,離不開一支懂管理的人才隊伍,也就是離不開教學管理要專業(yè)化這一基本前提。只有這樣,信息系統(tǒng)的管理過程中才不會舍本逐末,真正做到通盤考慮,粗細兼顧。
三、高校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實施
1.加大軟硬件投入,提升校園網帶寬學校應將學校局域網提升至域管理,在各方面的軟硬件得到改善。升級服務器機房內web服務器以及域控制器,形成web服務器的資源整合以及校園網的安全問題。進一步提升校園帶寬,爭取達到千兆網絡。另外,加強校園網站的建設,將各項功能完善,建設特色平臺,聽取意見,加強管理。
2.加大力度建設學院的教務信息管理系統(tǒng)和學生信息管理系統(tǒng)。數據字化校園的建設基礎工程是信息資源的數字化。這就要求各個部門的數據要標準化,統(tǒng)一化、共享化。從新生入學注冊環(huán)節(jié)、學費交納環(huán)節(jié)以及以后的選課環(huán)節(jié)、成績查詢模塊直到最后的畢業(yè)審核環(huán)節(jié),這些子系統(tǒng)由教務處、學生處、財務處等多個職能部門共同來完成。想要建立一套針對學生的完整的信息系統(tǒng),要通過多次調研,反復測試,各個部門的全力配合,當然更需要的學校堅定的投資力度。只有這樣,才能把各個部門的行政管理人員從每天重復的數據錄入、手工作業(yè)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它有意義的工作當中。
3.努力建設一支信息化的教職工隊伍。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是一個學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專業(yè)課教師應該適應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逐步開展教學資源庫建設,微課程的開發(fā)與建設,精品課程視頻的建設。促進教育、教學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高教育教學和學習的效率,全面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讓學生隨時隨地的能學習,真正體會翻轉課堂帶來的好處。
4.教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只有和教學工作中日常業(yè)務工作緊密銜接,才是“活”的信息系統(tǒng)。因為信息系統(tǒng)平臺的使用范圍比較廣泛,在設計教學管理系統(tǒng)時不能只考慮教學管理人員,還要充分考慮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需求,將教學資源與教學系統(tǒng)融合,創(chuàng)建溝通交流的平臺;做到能夠讓師生互相評價打分、學生可以隨時通過網絡在系統(tǒng)中查詢考試成績、申請選修課,搜索下載相關教育教學資源等,真正實現教學管理系統(tǒng)服務的多元化。
四、小結
高校教學管理的信息化是實現高等教育現代和跨越式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通過對國內高校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問題的分析,可以總結出,當前高等學校的信息化建設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全面實現信息化,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我們要敏銳的抓住和利用信息化帶來的技術成果和國家給予的發(fā)展機遇,大力推進高等學校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增強綜合國力,早日實現國家現代化。
參考文獻
[1]伏秋平,《對高校信息化建設的若干思考》[J].《教育信息化論壇》,2006(11):11
[2]熊偉,王振旗等《高校信息化建設進程中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15):15
[3]劉維奇《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論壇》2009(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