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亦琦
安息日的夕陽
地中海畔的雅法老城是一個具有4000多年歷史的港口城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夕陽西下,經(jīng)過千年風化的石灰?guī)r呈現(xiàn)出淡黃色的寧靜與質樸,在碧海藍天的環(huán)抱之下搭配出最完美的蔚藍與金黃。
沿著特拉維夫海邊散步,老城里的私人藝術博物館Ilana Goor Museum用藝術的表現(xiàn)力為古城增添了新的生機。這棟屹立在山頂?shù)牡S色巖石房子是一棟歷史遺跡,它曾是朝圣者前往耶路撒冷路上的第一家猶太人旅館,十九世紀時,這里是一家香水香皂工廠。石屋里藏著以色列藝術家Ilana Goor包羅萬象的設計作品,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500多件藏品,從雕塑到燈具、家具、鍋碗瓢盆,風格迥異,妙趣橫生。歷史與摩登可以融合,傳統(tǒng)與新思在這里交集這便是特拉維夫給人的第一印象。
到達特拉維夫的那天正值周五(安息日前夕)。恪守傳統(tǒng)的猶太人會在安息日前夕太陽落山后嚴格遵循教義,熄火斷電,足不出戶,休養(yǎng)生息。商鋪餐館市場也都紛紛關閉,甚至有的公共場合還會關閉電梯。
安息日前夕的傍晚,一陣警鳴拉開了安息日的序幕。我們所住的丹酒店(Dan Hotel)送來安息日蛋糕,并且告知客人,第二日的早餐將在統(tǒng)一區(qū)域提供,食物也以生冷沙拉和面包等輕食為主。而當晚,如果想要外出用餐,也只能去一些外國人開的西餐廳填飽肚子。
嚴格遵循教義的猶太人會做出一些在我們看來不可思議的舉動:斷電斷網(wǎng),手機關機。安息日倒是治療“手機病”的好方法。在安息日來臨前,如果沒有及時將家中的電燈或電扇關閉,他們會向街邊的路人求助,請他們幫忙把家里的電源關閉。
在現(xiàn)代化的海港城市特拉維夫,人們對傳統(tǒng)的遵守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多元的理解。安息日前夜的街道的確相比平日冷清了許多,而特拉維夫的夜生活依然意興闌珊。夜幕下的羅斯柴爾德大街附近,一些個性獨特的live House和潮流酒吧依然向游客和年輕人開放,忙碌了一周,新派的年輕人會三五成群,在午夜的白城盡享音樂與啤酒帶來的釋放與歡愉。
沙漠的底色
相比神圣的耶路撒冷和都會感十足的特拉維夫,內蓋夫沙漠似乎并不為中國游客所熟識。穿越壯闊的沙漠,在擁抱自然中訪古尋幽,你會發(fā)現(xiàn)宗教魅力以外的另一番自然魅力。
從特拉維夫出發(fā),驅車一小時進入內蓋夫沙漠地帶,烈日當空的天氣變了卦,天空忽地暗下來,落下黃豆大的雨點。原本熱辣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濕潤的土腥味。
“哈哈,你們可真是神靈眷顧的幸運兒!”望著突如其來的雨點,向導跑到雨中興奮地大笑。
突如其來的大雨是沙漠帶給我們的見面禮。久旱逢甘霖,在沙漠的語境里,雨是吉兆。而在猶太人的解讀中,雨被視作神賜予人類的智慧。在沙漠中淋淋雨,被視為智慧的眷顧。
內蓋夫沙漠中埋藏著目前已知的最古老地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測定地表中鈹?shù)耐凰睾堪l(fā)現(xiàn),內蓋夫沙漠的沙漠地表在180萬年以來幾乎沒有變化。先前已知最古老的地表位于美國內華達州沙漠,而它的年齡只及內蓋夫沙漠這片“沙漠地表”的四分之一。
想領略以色列的地質奇觀,不能錯過震撼人心的“雷蒙天坑”(Makhtesh Ramon), 這是世界最大的石灰?guī)r侵蝕河谷,長40公里,最寬處9公里,像一只靜置于沙漠中的大碗。全世界一共有7處這樣的地質奇觀,5處在以色列。搭乘本地大叔的越野吉普在天坑中穿越,是觀賞天坑的最佳游覽方式。
內蓋夫沙漠中的阿伏達特國家公園(Ein avdat)是一座天然的地質博物館。石灰?guī)r組成的地質奇觀是以色列戶外愛好者的最佳徒步路線。沿著砂巖小路前行片刻,便會發(fā)現(xiàn)沙漠中的一處潭淵。正如《圣經(jīng)》中所說,沙漠的高山是野山羊的庇護所。行走其間,還會偶遇藏在樹枝上飽餐的野山羊。
歷史上的阿伏達特(Avdat)是香料之路中最主要的要塞之一,香料之路的商貿意義堪比中國歷史上的絲綢之路,駝隊馱著也門出產的香料、香水和食鹽,穿越沙漠來到港口城市加沙再轉運至歐洲,由此衍生出香料之路沿途的城郭驛站和生產生活場所。阿伏達特原是納巴泰人的定居點,今天的斷壁殘垣依然可以找尋到劇院、教堂、倉庫,作坊、蓄水工事等遺跡。望著靜謐荒涼的阿伏達特遺址中矗立著駱駝商隊的鐵藝塑像,不難想象曾經(jīng)香料之路上的市井繁華。
馬薩達精神與死海不死
傳說大約兩千年前,羅馬統(tǒng)帥狄杜進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邊,下令處決俘虜來的奴隸。奴隸們被投入死海,并沒有沉到水里淹死,卻被波浪送回岸邊。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將俘虜扔進海里,但是奴隸們依舊安然無恙。狄杜大驚失色,以為奴隸們受神靈保佑,屢淹不死,只好下令將他們全部釋放。
這是中學課本中對于“死海不死”傳說的記載,死海不僅是世界最深的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水中的高鹽分和礦物質能夠治療慢性病和清潔皮膚,即使不會游泳,也可以漂浮其中。死海是令人放松舒適的天然床榻,向導告訴我們,有天夜晚,她在死海漂浮,不知不覺竟睡著了,醒來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快漂到對岸的約旦。
在猶地亞沙漠與死海谷底交界處的巖石山頂,是希律王昔日的宮殿堡壘遺址,這里固若金湯、易守難攻,從今天的考古遺址依然能找到昔日堅固的屋舍,寬敞的糧倉,因地制宜的儲水系統(tǒng)以及馬賽克圖案拼接的奢華浴室,可見當時修建工程之艱巨,裝潢工藝之繁雜。
作家畢淑敏曾經(jīng)在游記中寫到: “馬薩達是以色列死海邊高昂的頭顱?!惫?3年,猶太人反抗羅馬人侵略的最后戰(zhàn)役就發(fā)生在馬薩達。逃離羅馬人追殺的近千名猶太男女占領了死海附近的馬薩達希律王山頂宮殿并構筑防御工事。當最后的自由之地無法保全,城堡中的967名猶太人選擇了集體自殺的悲壯結局。馬薩達戰(zhàn)役之后,猶太遺民開始了在世界各地長達19個世紀的流浪。遺存至今的馬薩達是猶太人心中的悲情圣地,這里也是每年猶太成年禮儀和新軍誓師大典的舉行之地。
告別馬薩達繼續(xù)追溯猶太人的故都舊夢,不可錯過的是宗教人士高山仰止的圣城耶路撒冷。圣經(jīng)中所描繪的傳奇史跡,哭墻下坦誠的傾訴祈禱,猶太人依戀故土的民族情結,讓旅行中的每一步腳印都會留下一份感動。而感動背后,是信仰的純粹及信念的堅不可摧。
在耶路撒冷,流傳著一首名為《金色的耶路撒冷》的民歌。而在這座充滿靈動與光彩的沙漠之國,耶路撒冷金就像是這片土壤的神圣底色。
“以色列是一個值得一去再去的國度?!甭眯薪Y束時,我們的向導這樣說,“每一次到訪,這里的自然環(huán)境、歷史遺跡和城市文化都會呈現(xiàn)出新的面貌,而這些所見所聞必將觸發(fā)你的所思所想”。
一場以色列之旅,值得付出更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