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勤,吳 遜(重慶市長壽區(qū)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重慶 401220)
131I 治療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骨密度的影響
向 勤,吳 遜
(重慶市長壽區(qū)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重慶 401220)
目的 探討131I治療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骨密度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131I治療的40例甲亢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期健康體檢的患者40例為對照組,觀察131I治療效果,比較兩組股骨頸、髖關節(jié)和L2~3部位的骨密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131I治療后3、6、12個月血清TT3、TT4、FT3、FT4水平逐漸降低,TSH水平逐漸升高,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隨訪12個月,總體有效率為90%(72/80)。觀察組治療前及治療后3、6個月股骨頸、髖關節(jié)和L2~3部位的骨密度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觀察組治療后12個月時3個部位的骨密度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且治療后6、12個月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結論131I 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的臨床療效確切,有效率高,且能顯著改善患者骨密度。
131I;甲狀腺功能亢進;臨床療效;骨密度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是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的一類常見疾病,主要是由于甲狀腺合成和分泌過多的甲狀腺激素所致,可以引起機體神經(jīng)、消化和循環(huán)等系統(tǒng)的興奮性升高及代謝亢進[1,2]。近年來,甲亢引起的骨質(zhì)疏松也呈現(xiàn)高發(fā)生率,可能與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增強破骨細胞活性,促進骨吸收,引起礦物質(zhì)代謝紊亂等有關[3]。目前,除了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多采用131I治療。131I治療甲亢安全而有效,經(jīng)濟而簡便,但其對甲亢患者骨代謝的影響仍沒有定論。本研究分析131I治療前后甲亢患者骨密度的變化,并與健康患者進行比較,以探討其對甲亢患者骨密度的影響,以便指導臨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131I治療的40例甲亢患者作為觀察組。所有患者均符合甲亢的診斷標準[4],且排除引起骨代謝異常的急、慢性疾病,131I治療前被告知相關風險后均簽署治療方案選擇同意書及知情同意書。其中男38例,女42例,絕經(jīng)后12例;年齡(25~65)歲[(47.2±3.5)歲];病程(1~8)年[(4.6±1.3)年]。選擇同期進行健康體檢的患者4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齡(24~66)歲[(46.5±2.8)歲],絕經(jīng)后女性11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絕經(jīng)后女性比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
1.2131I的治療方法 治療前停止服用影響甲狀腺攝碘率的食物與藥物,時間持續(xù)至少2周以上。依據(jù)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甲狀腺 B 超、甲狀腺131I攝取率和131I在甲狀腺的有效半衰期計算出131I的治療劑量,131I的治療劑量={[每克甲狀腺組織計劃量(1.48~4.40)MBq×甲狀腺質(zhì)量(g)]/24 h最高131I攝碘率(%)}×100。所有患者均在空腹狀態(tài)下一次性服藥,2 h后才能進食,并且在服用131I的1 個月內(nèi)不能用含碘的藥物或食物。
1.3 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觀察組治療前及治療后3、6、12個月測定血清TT3、TT4、FT3、FT4和TSH水平。結合激素水平及臨床表現(xiàn),參照131I療效的評價標準[5],分為痊愈、好轉(zhuǎn)、無效、甲減。治療有效率=(痊愈+好轉(zhuǎn))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骨密度:治療前及治療后3、6、12個月使用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Medi X90,法國Medi Link公司)測量所有受試者不同部位(股骨頸、髖關節(jié)和L2~3)的骨密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的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131I治療的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131I治療后3、6、12個月血清TT3、TT4、FT3、FT4水平逐漸降低,TSH水平逐漸升高,較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隨訪12個月,觀察組中24例(30%)痊愈,48例(60%)好轉(zhuǎn),8例(10%)無效,4例(5%)甲減,總體有效率為90%(72/80)。見表1。
表1 觀察組治療前后甲狀腺功能的變化
a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 0.05
2.2 兩組患者各部位骨密度的比較 觀察組治療前及治療后3、6個月股骨頸、髖關節(jié)和L2~3部位的骨密度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觀察組治療后12個月3個部位的骨密度接近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觀察組治療后3、6、12個月3個部位的骨密度逐漸上升,其中6、12個月的骨密度較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部位骨密度的比較 (g/cm2)
a與對照組比較,P< 0.05;b與觀察組治療前比較,P< 0.05
骨代謝的調(diào)節(jié)與很多因素相關,如降鈣素、甲狀旁腺素、1,25二羥基維生素D3、甲狀腺素、雌激素等。正常生理條件下,這些激素協(xié)同調(diào)節(jié)骨代謝的正常進行,但是在某些病理條件下,可導致多種代謝性骨病。據(jù)統(tǒng)計,近半數(shù)甲亢患者伴有礦物代謝紊亂和骨質(zhì)疏松癥癥狀,國際臨床骨密度測量學會已把甲亢和抗甲狀腺藥物均列為影響骨密度的重要因素[6]。本研究觀察組的骨密度值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可以導致高骨轉(zhuǎn)換性、負鈣平衡、促骨吸收因子增加、TSH水平受到抑制等,從而引起骨量減少和骨質(zhì)疏松,甚至并發(fā)骨畸形和病理性骨折,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7]。因此,要選擇合理的治療方式在治療甲亢的同時,也需關注其對骨密度的作用。
目前臨床上治療甲亢的方法包括手術治療、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和131I治療[8]。其中131I治療具有簡便、療程短、副作用小、費用低和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勢,美國已將其作為治療甲亢的首選方法[9]。經(jīng)過131I治療后,觀察組甲狀腺激素水平逐漸下降,TSH水平逐漸上升,本研究觀察組中治療總體有效率高達90%,也驗證了131I治療的效果。通過對患者的12個月隨訪,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骨密度水平呈逐漸上升趨勢,并接近正常對照組水平,與文獻報道結果一致[10]。131I治療可以降低血清甲狀腺素水平及升高TSH水平,阻斷甚至逆轉(zhuǎn)了上述甲亢引起骨質(zhì)疏松的部分機制,恢復正常的骨代謝反饋,促進骨丟失扭轉(zhuǎn)。但觀察組治療后3個月的骨密度水平較治療前并無明顯改善,考慮與治療時間過短,骨密度恢復較長有關。同時早期131I治療可破壞甲狀腺組織,引發(fā)短暫性的甲狀腺激素升高,也會進一步加重骨量減少[11]。此外,甲亢緩解時間、年齡、性別對131I治療改善甲亢患者的骨密度有一定的影響。本研究由于樣本量較小及隨訪時間有限,并未對相關因素進行亞組分析。佘立群等[12]按照甲亢患者131I治療后臨床緩解時間進行分組分析,發(fā)現(xiàn)臨床緩解時間<6個月及9~12個月的患者骨密度水平有所改善,但仍低于正常水平,臨床緩解時間>18個月的患者骨密度水平接近正常。本研究觀察組治療后12個月的骨密度水平已接近正常水平,可能與研究的樣本量、年齡及性別組成、輔助性治療等有關。王勇等[13]比較了不同年齡及不同性別甲亢患者131I治療前后骨密度的變化,發(fā)現(xiàn)男性患者和青年患者較女性和老年患者骨密度改善更加明顯。在本項研究中,隨訪還發(fā)現(xiàn)有患者對131I治療無效或出現(xiàn)甲減癥狀,對于該類患者需注意加強抗骨質(zhì)疏松的治療。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131I 治療甲亢患者的臨床療效確切,有效率高,并且能顯著改善患者骨密度,在臨床治療甲亢的過程中值得推廣應用。但是,需要關注治療后甲減發(fā)生的可能性,必須時行抗骨質(zhì)疏松的相關輔助治療。
[1] Bahn Chair RS,Burch HB,Cooper DS,et al.Hyperthyroidism and other Causes of Thyrotoxicosis:Management Guidelines of the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nd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igists[J].Endocrine Practice,2011,17(6):456-520.
[2] Joslin EP,Lahey FH.DIabetes and hyperthyroidism[J].Annals of Surgery,2014,22(2):52-63.
[3] 綦一澄,李曉麗,王燕燕,等.骨橋蛋白在Graves病中的表達及其免疫致病機制的研究[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13,29(8):683-687.
[4] 中華醫(yī)學會內(nèi)分泌學分會《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編寫組.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甲狀腺功能亢進癥[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7,46(10):876-882.
[5] 蔣寧一,匡安仁,譚建.131I治療Graves甲亢專家共識(2010年)[J].中華核醫(y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2011,30(5):346-351.
[6] 張夢媛,任安.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硬骨素與骨代謝的關系[J].天津醫(yī)藥,2014,42(9):908-911.
[7] 馬文杰,易茜璐.甲狀腺疾病與骨質(zhì)疏松關系的研究進展[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2,39(4):418-421,432.
[8] 李鵬.131Ⅰ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臨床觀察[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8,14(3):245-246.
[9] 邢家騮,丁勇,方毅.131I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進展[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3,12(2):265-268.
[10]張建功.甲亢131I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水平與骨質(zhì)含量關系的研究[J].青島大學學報,2012,19(4):44-49.
[11]徐文媛,韓晶,薛曉鳳.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使用~(131)I治療對骨代謝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4,29(3):220.
[12]佘立群,廖國榮,鄒德環(huán),等.甲亢131I治療前后骨密度測定的臨床分析[J].中國骨質(zhì)疏松雜志,2004,10(2):215-217.
[13]王勇,丁勇,邢家騮,等.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131碘治療前后骨密度的變化[J].臨床薈萃,2015,30(1):74-77.
R 581.1
A
1672-6170(2016)05-0129-03
2016-02-11;
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