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云霞,蔣玉蓮,李燕飛,陳枝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蠶業(yè)技術推廣總站,南寧市530007)
桂蠶N2原種冷藏浸酸種適宜浸酸范圍分析
莫云霞,蔣玉蓮,李燕飛,陳枝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蠶業(yè)技術推廣總站,南寧市530007)
通過采用不同的浸酸時間和鹽酸刺激量處理,調查桂蠶N2原種催青蠶卵發(fā)育情況、蠶種孵化成績,找出該品種冷藏浸酸種浸酸的適浸范圍。根據(jù)催青的發(fā)育情況及蠶種孵化調查成績得出,桂蠶N2原種在標準的鹽酸液溫47.8 ℃(118 °F)、比重1.092~1.093條件下,中系品種NC9C×NC99R、NC99R×NC9C適宜的浸酸時間范圍為5′00″~5′30″;日系品種NJ7×NJZ、NJZ×NJ7適宜的浸酸時間范圍為5′45″~6′15″。
桂蠶N2;原種;冷藏浸酸種;適浸范圍
桂蠶N2(商品名壯蠶一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蠶業(yè)技術推廣總站(以下簡稱廣西蠶業(yè)總站)選配育成的第一對抗家蠶血液型膿病的強健性夏秋用的家蠶新品種,2012年通過廣西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審定[1]。該品種通過近幾年的示范推廣飼養(yǎng),表現(xiàn)出蠶兒發(fā)育快、齊一,對葉質適應性強,抗高溫多濕,抗病抗逆性強的特性。在夏秋季特別是5月至8月飼養(yǎng),其抗高溫多濕、抗膿病的優(yōu)勢更顯著,有高產穩(wěn)產,飼養(yǎng)成功率高的表現(xiàn)。桂蠶N2推出后供不應求,為廣大蠶農所喜愛。為了更好的供應市場,滿足廣大蠶農的需要,廣西蠶業(yè)總站加大了桂蠶N2原種繁育工作,以滿足普種繁育需求。
廣西蠶業(yè)總站蠶種管理中心冷庫在配合做好新品種推廣工作同時,積極做好新品種在蠶種保護、蠶種冷藏、人工浸酸孵化等方面的技術探索。在兩廣二號原種保護冷藏浸酸的技術指標基礎上,設計桂蠶N2原種冷藏浸酸種在標準的溫度、濃度下,以不同的浸酸時間和鹽酸刺激量進行浸酸處理,調查新品種原種催青蠶卵發(fā)育情況、蠶種孵化成績,找出新品種冷藏浸酸種浸酸的適浸范圍,為以后的桑蠶原種出庫浸酸工作技術處理提供參考。
1.1 試驗時間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
1.2 試驗地點
廣西蠶業(yè)總站蠶種管理中心冷庫。
2.1 試驗材料
桂蠶N2 雜交原種NC9C×NC99R、NC99R×NC9C、NJ7×NJZ、NJZ×NJ7,由廣西蠶業(yè)總站原種場提供。
2.2 試驗方法
材料準備:2014年秋制春用原種在溫度24 ℃,相對濕度為75%條件下保護25 d,溫度13~15 ℃,相對濕度為75%的中庫保護10 d,3.5~4.5 ℃低溫冷藏120 d。2015年春制秋用原種在溫度25 ℃,相對濕度為75%條件下保護4 d,溫度13~15 ℃,相對濕度為75%的中庫保護12 h,3.5~4.5 ℃的冷藏80 d。
原種冷藏到期后分別在春、秋兩季進行蠶種浸酸處理。浸酸處理鹽酸的液溫47.8 ℃(118 °F)、比重1.092~1.093,浸酸時間:中系品種NC9C×NC99R、NC99R×NC9C設定4′30″、4′45″、5′00″、5′15″、5′30″、5′45″和6′00″共7個處理;日系品種NJ7×NJZ、NJZ×NJ7設定5′15″、5′30″、5′45″、6′00″、6′15″、6′30″、6′45″共7個處理;每個處理14個卵圈。原種浸酸后在相對濕度80%~85%,溫度25 ℃的條件下平溫催青后調查蠶種發(fā)育情況及蠶種孵化成績。
3.1 試驗結果
3.1.1 蠶種發(fā)育情況調查 NC9C×NC99R、NJ7×NJZ發(fā)育較快齊一、點青早。NC9C×NC99R、NJ7×NJZ的見點時間比NC99R×NC9C、NJZ×NJ7早8~10 h,秋季時間相差稍長;NC9C×NC99R、NJ7×NJZ的點青時間為6~8 h,NC99R×NC9C、NJZ×NJ7相對較長,需要8~10 h;同一品種不同處理的見點時間相同,點青時間一致。不同品種正交和反交的蠶種飽滿度上相同處理間差異不明顯。品種內刺激量從低到高比較,卵面直觀上看,相臨兩個處理的差異不明顯,但刺激量大、浸酸時間長的兩個處理跟刺激量小、浸酸時間短的處理相比,蠶種發(fā)育至反轉期卵面較平,點青后不夠飽滿。
3.1.2 孵化成績 從表1、表2可以看出,1日孵化率方面,NC9C×NC99R、NJ7×NJZ這對發(fā)育相對快的原種1日孵化率比較高,NC9C×NC99R在92.05%和95.66%之間,NJ7×NJZ的1日孵化率接近90%,在88.23%和90.55%之間。NC9C×NC99R春季的1日孵化成績相對高,接近95%,卵面一致;秋季稍有起伏,刺激量輕的處理個別圈有雜花現(xiàn)象。而發(fā)育較慢的品種NC99R×NC9C、NJZ×NJ7的1日孵化率成績偏低,只有30%左右。4個品種的不同處理的2日孵化率均可達到95%,且孵化成績比較平穩(wěn)處理間孵化成績比較接近。
表1 中系原種的孵化成績
表2 日系原種的孵化成績
3.2 分析
3.2.1 試驗催青中4個原種見點時間和點青時間上存在的差異是品種親本固有性狀差異所決定的,生產中可以根據(jù)具體品種來調整出庫時間,發(fā)育慢的品種可以通過提前出庫浸酸來達到同期羽化的目的。蠶種催青過程中,卵面的飽滿度從直觀上看無明顯差異,說明本試驗浸酸處理的鹽酸剌激強度在蠶種的承受范圍內。本試驗設定的浸酸處理時間取值區(qū)間不大,盡可能接近生產,浸酸時間開差為1′30″,參照兩廣二號原種正常浸酸時間中系5′15″、日系6′00″作為中間值,相鄰兩處理時間相差15 s。7個處理中,蠶種催青后期發(fā)育至反轉期、點青期,中系品種6′00″、日系品種6′45″的卵面均表現(xiàn)為卵面較平、不飽滿,說明浸酸刺激量偏大,生產中應盡量避免,防止浸酸刺激過度造成蟻體虛弱,飼養(yǎng)發(fā)育不齊。
3.2.2 同一品種相同處理春、秋兩季浸酸孵化成績比較接近,說明該品種原種的滯育卵冷藏種和冷藏浸酸種的適浸范圍相同,但秋季浸酸處理的卵圈間孵化成績稍有差異,個別卵圈有雜花現(xiàn)象,可能與蠶種入庫前發(fā)育的整齊度相關,春制秋用冷藏浸酸種庫外保護時間較短,蠶種的卵齡差對蠶種后期出庫浸酸孵化成績影響較大。蠶種產卵時間如果開差大,入庫時蠶種滯育程度不一致,導致出庫時蠶種解除滯育的程度不同,浸酸時對鹽酸刺激的敏感度不一致,后期發(fā)育出現(xiàn)差異。一般來說入庫前保護時間越短,卵齡差的影響越大,保護時間越長卵齡差的影響越小,保護10 d以上蠶種基本不受影響。
3.2.3 2日孵化率都在95%以上,超過桑蠶原種孵化率92%的國家標準,適用孵化成績均勻。說明在本次試驗浸酸的鹽酸刺激強度范圍內,4個品種的孵化率成績可以達到國家標準,滿足生產需要。結合催青蠶卵發(fā)育情況,桂蠶N2原種的冷藏浸酸處理時鹽酸的比重為1.092~1.093,溫度為 47.8 ℃(118 °F)的條件下,中系品種NC9C×NC99R、NC99R×NC9C浸酸適宜時間范圍為5′00″~5′30″,以5′15″為最佳;日系品種NJ7×NJZ、NJZ×NJ7浸酸適宜時間范圍為5′45″~6′15″,以6′00″為最佳。
3.2.4 發(fā)育較快的兩個原種NC9C×NC99R、NJ7×NJZ的1日孵化率接近或超過國家標準要求,生產中可以改變催青方式,采用兩段催青法,通過后期高溫,增加積溫促進蠶種發(fā)育,提高1日孵化率。1日孵化率低的兩個原種NC99R×NC9C、NJZ×NJ7可通過提前0.5 d出庫增加胚子發(fā)育積溫的方法,結合兩段催青法提高原種孵化率。
4.1 桂蠶N2原種的冷藏浸酸種浸酸處理在鹽酸的比重為1.092~1.093,溫度為 47.8 ℃(118 °F)的條件下,中系品種NC9C×NC99R、NC99R×NC9C浸酸時間范圍為5′00″~5′30″;日系品種NJ7×NJZ、NJZ×NJ7浸酸時間范圍為5′45″~6′15″。由于本次試驗鹽酸的比重和溫度都是按照正常生產的標準下進行,試驗處理設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還可以在鹽酸的濃度和溫度上設不同的處理,進一步研究探索新品種桂蠶N2原種冷藏浸酸種的適浸范圍。
4.2 試驗中原種在催青時品種發(fā)育表現(xiàn)出的差異,對原種出庫對交品種安排上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發(fā)育同步的品種作為對交品種出庫更有利于種場對交調節(jié)處理;發(fā)育不同步的品種作為對交品種出庫時,應根據(jù)品種催青發(fā)育的差異適當調整出庫日差或出庫時間,做好對交調節(jié)。
[1] 石美寧,閉立輝,顧家棟,等.家蠶抗血液型膿病新品種桂蠶N2的選育[J].廣西蠶業(yè),2012,49(4):1-12.
S882.3;
A;
1006-1657(2016)03-0021-3
2016-4-27;
2016-5-23
信息]莫云霞(1972—),女,本科,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蠶種保護冷藏浸酸工作。E-mail:15191980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