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盧鈞”與“爐鈞”辨析

        2016-06-23 13:21:15
        許昌學院學報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鈞窯鈞瓷景德鎮(zhèn)

        王 忠 全

        (中州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0)

        “盧鈞”與“爐鈞”辨析

        王 忠 全

        (中州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0)

        長期以來,關(guān)于“盧鈞”與“爐鈞”以及“北方爐鈞”與“南方爐鈞”之概念,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氨R鈞”作為鈞瓷衍生的唯一支派,又稱“盧瓷”、“盧鈞”,而“爐鈞”則因清雍正時期在景德鎮(zhèn)燒制而得名。經(jīng)考證研究,可得出以下結(jié)論: 盧家在神垕具有相當久遠的燒制鈞瓷的歷史,而非從清光緒年間的盧振太才開始燒制鈞瓷;鈞瓷在明代并未斷燒,“盧鈞”早于“爐鈞”而存在;景德鎮(zhèn)所謂“爐型窯”即為“火爐中所燒”的說法是誤解,“爐型窯”實為盧家早在明代就使用的“推拉式風箱窯”的變種;景德鎮(zhèn)“爐鈞”之名的形成與“盧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盧鈞”與“爐鈞”是上下傳承關(guān)系。

        盧鈞; 爐鈞;“北方爐鈞”;“南方爐鈞”

        凡研究鈞瓷之人,一涉及“盧鈞”和“爐鈞”這兩個概念,就會感到一頭霧水,再加上“北方爐鈞”與“南方爐鈞”兩個概念,就更無從下手。所謂“盧鈞”與“爐鈞”以及“北方爐鈞”與“南方爐鈞”這些基本概念,至今仍是鈞瓷發(fā)展史上未破解的謎團。而破解這些謎團的關(guān)鍵,首先就是要搞清楚何為“盧鈞”、何為“爐鈞”,如果這兩個概念捋順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盧鈞”是從鈞瓷中派生出來的一個重要且唯一的分支,它以獨特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與審美視覺,在歷史上享有“可與宋鈞相媲美”的盛譽,習慣上人們稱之為“盧瓷”或“盧鈞”,而“爐鈞”則因清雍正時期在景德鎮(zhèn)燒制而得名。長期以來,關(guān)于“盧鈞”與“爐鈞”以及“北方爐鈞”與“南方爐鈞”之概念,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就目前來說,認為“南方爐鈞”起源于大清雍正年間而“北方爐鈞”即“盧鈞”產(chǎn)生于光緒年間的觀點,在學術(shù)界占據(jù)主導地位,這樣算來,景德鎮(zhèn)“爐鈞”竟比神垕“盧鈞”早了二百多年。問題是如果說神垕“盧鈞”是由鈞瓷中派生出來的話,那么,景德鎮(zhèn)“爐鈞”又是從哪里派生出來的呢?難道是景德鎮(zhèn)的獨創(chuàng)嗎?筆者查閱了很多這方面的文章、書籍,發(fā)現(xiàn)它們幾乎都沒有涉及這一最基本的問題。那么,景德鎮(zhèn)“爐鈞”究竟師源于誰呢?

        一、關(guān)于“盧鈞”之概念

        就“盧鈞”而言,“盧”為姓氏,“盧鈞”就是盧氏家族所燒的鈞窯器。據(jù)后補盧氏家譜記載,清光緒時期,神垕鎮(zhèn)窯工盧振太及其子盧天福、盧天增、盧天恩等,在鈞瓷燒制方面造詣很深。他們當年所燒的鈞瓷送到開封、上海等地,古玩店都將其當成宋鈞賣,價格極高。后人們得知這些鈞瓷均為盧家新燒,一些古玩商們恐敗壞名譽,便在門口掛出了“謹防盧瓷”的牌子。這足以證明盧家所燒的鈞瓷在當時已達到了以假亂真(宋鈞)的程度。直至今日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仍將盧家所燒的鈞瓷當作宋鈞收藏展示??梢?,瓷界所說的“唯盧鈞可與宋鈞相媲美”之說還是很有根據(jù)的。

        這里面涉及兩個關(guān)鍵問題。

        (一)盧家究竟何時開始燒制鈞瓷?清光緒年之前的盧家究竟居于何處?做何營生?

        相傳,清光緒年間盧振太攜家人從河南密縣來集鎮(zhèn)遷到了禹縣神垕鎮(zhèn)。對于這一說法,不僅盧氏家譜沒有記載,禹州(縣)志沒有涉及,而且現(xiàn)在幾乎所有的學術(shù)著作、論文等也都沒有去認真考證,所以這始終是一個謎。

        那么,盧家是何時與鈞瓷結(jié)緣的呢?關(guān)于這一點至今幾乎找不到任何原始資料記述。普遍流傳的說法是:盧振太是在清光緒時期從密縣遷到神垕的。一次,他在耕田時從地里發(fā)現(xiàn)了一些十分精美的宋鈞瓷片,進而對鈞瓷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于是便開始研燒鈞瓷等等。按照這種說法,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第一,盧振太并非因鈞瓷而從密縣來集鎮(zhèn)遷到禹縣神垕鎮(zhèn)的,他來神垕鎮(zhèn)就是種地的;第二,盧振太是在耕田時因偶爾發(fā)現(xiàn)了宋鈞瓷片才對鈞瓷開始感興趣的。

        這就是所謂二者的關(guān)聯(lián),但這個關(guān)聯(lián)是否成立呢?這是我們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如果是為了種田,盧振太大可不必帶著老婆孩子從密縣來集鎮(zhèn)遷到禹縣神垕鎮(zhèn)這望天收的崗地生活;再就是不管盧振太有多聰明,他也不可能因為在耕地時偶爾撿到一些宋代鈞瓷瓷片,憑興趣短時間就燒出了“可與宋鈞相媲美的瓷器”。

        我們知道,從唐花釉出現(xiàn)到北宋時期鈞瓷燒成,至少經(jīng)歷了二三百年的時間。據(jù)此,如果我們大膽推測,至少盧家在清之前的很長一個時期就開始以宋鈞為藍本燒制鈞瓷了。為搞清這一基本事實,筆者做了以下調(diào)研。

        一是筆者專門拜訪了神垕的盧家后人盧玉梅女士。據(jù)她介紹,當年盧家的老墳就在今天的新峰六礦所在地。1970年,政府劃撥給新峰六礦上千畝土地,其中就包括盧家祖墳所占的將近100畝的墓地。100畝是什么概念?即便從光緒元年1875年算起,到1970年也僅有95年的歷史,那么,僅憑盧家盧振太這一條線怎么會占100畝大的墓地呢?按人均墓地20平方米計算,100畝可掩埋3000多人,如果僅僅幾十年,這個數(shù)字很難成立。據(jù)介紹,當時遷墳時,盧家只遷了近代以后的一些祖墳,包括盧振太以及盧振太之上的大片祖墳全部被礦上推平。而且,早在20世紀60年代,盧氏家族墓地已無空余,這之后去世的族人都埋在了政府為他們重新規(guī)劃的墓地??梢姡R氏家族從光緒年間遷來之說難以成立。對于盧玉梅的說法,時任神垕鎮(zhèn)黨委書記現(xiàn)年八十多歲的范文典老先生也如是說。

        二是在研究這一問題時,筆者有幸從神垕鎮(zhèn)鈞瓷大師苗長強家存放的苗氏家譜中查到:苗家十一代先祖苗之和迎娶了當時居住在神垕鎮(zhèn)的盧氏為妻,十一代是一個什么概念?起碼也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吧。按當時締結(jié)姻親門當戶對的通例,盧家亦應是當?shù)氐拿T望族,況且盧氏只是盧家的女兒,那么她的父親、爺爺及向上還有許多代應該都生活在神垕。盧家在神垕鎮(zhèn)的歷史決非從盧振太才開始,而是相當久遠。

        三是從神垕鎮(zhèn)的傳說上講,唐代時神垕鎮(zhèn)窯工盧青與盧紅兄弟二人巧遇畫圣吳道子(號道玄,今禹州鴻暢鎮(zhèn)人,鴻暢鎮(zhèn)與神垕鎮(zhèn)距離約兩公里),他們在神垕共同探討如何燒制鈞瓷。我們知道,古人作畫,用的是礦物質(zhì)研磨的顏料,吳道子對于如何配比顏色釉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他將作畫用的原料技藝傳授給窯工盧青、盧紅兄弟二人,用于燒制瓷器,應該說是有根據(jù)的。因為鈞瓷所使用的原料幾乎全部由當?shù)氐牡V物質(zhì)組成。時至今日,禹州的鈞瓷還有“道玄瓷”的說法。我們大膽地將這個傳說與盧家祖墳關(guān)聯(lián)在一起,假若唐代盧家就有族人在神垕鎮(zhèn)燒造鈞瓷的話,那么如上所說,盧家祖墳能占上百畝地也就比較靠譜了。

        四是“盧鈞”之說由來已久,最起碼在清代已經(jīng)叫響,當時所謂的“謹防盧瓷”實際上就是“謹防盧鈞”。作為一個瓷種,能以姓氏命名的在歷史上不多見,尤其是在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鈞瓷”這個大概念下又出現(xiàn)“盧瓷”的稱謂,進而形成唯一正宗且被人們普遍認可的鈞瓷流派,可以說,如果它沒有獨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的歷史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五是前年筆者曾在許昌的古玩市場買到過兩塊鈞瓷瓷片,它們是同一件方式花盆上的,可以縫縫相接。經(jīng)觀察,這兩塊瓷片胎質(zhì)疏松,透氣性強,與宋鈞的胎質(zhì)緊密區(qū)別很大,所以可以判斷,它帶有典型的“粗大明”特征;同時,這兩塊瓷片,孔雀綠釉與胭脂紅釉的融合與流動非常美妙,清新自然(見圖1),帶有我們今天所說的“盧鈞釉”的典型特征。由此可以證明盧家族人明代時很可能在神垕燒制過鈞瓷。

        基于以上研究筆者得出兩點結(jié)論。

        其一,盧家決非從盧振太這一代才開始在神垕燒制鈞瓷,其祖上早就開始在神垕燒制鈞瓷了,之所以后來會有“盧鈞”一說,這與盧家長期在燒制鈞瓷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分不開的。

        圖1

        其二,盧家不是靠種地為生的農(nóng)戶,而是世代以燒制鈞瓷為生的匠人,正是有了盧家前面許多代的技術(shù)傳承和經(jīng)驗積淀,才有了后來清光緒時期盧家鈞瓷的輝煌。

        (二)明代鈞瓷是否斷燒?

        這是我們研究這一課題不可回避的問題,因為它與明代神垕鎮(zhèn)盧家是否燒制鈞瓷以及清代雍正時期景德鎮(zhèn)“爐鈞”的形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在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鈞瓷作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曾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歷史。金元時期,全國各地仿鈞成風,以致形成了龐大的鈞窯系。但到了明代,隨著陶瓷中心的南移,北方瓷業(yè)處于衰退期,而這一時期,景德鎮(zhèn)瓷業(yè)異軍突起,形成了一枝獨秀的局面。正基于此,不少研究者認為,明代為鈞窯的斷燒期,也就是說明代沒有鈞瓷。其理由有兩點:一是元末戰(zhàn)爭使神垕的窯工喪失了燒制鈞瓷的基本條件,并導致大量窯工南遷;二是明代第十六位皇帝為明神宗,其名為“朱翊鈞”,因鈞窯犯了君名之諱,故明代鈞瓷斷燒。這些理由看似無可挑剔,但筆者不敢茍同。

        首先,說元末戰(zhàn)爭導致鈞瓷斷燒幾乎不可能,因為金元時期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包括內(nèi)蒙古在內(nèi)都在仿燒鈞瓷,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鈞窯系,雖說受戰(zhàn)爭影響,但戰(zhàn)爭影響沒有想象的那么大,更不會因為局部的戰(zhàn)爭而使鈞瓷斷燒。

        其次,鈞瓷因犯了明神宗朱翊鈞(1563—1620)“鈞”字之諱而斷燒的說法也從未見史書記載。我們可以推斷一下,明朝是1328年建立的,而明神宗則是1563年才出生的,這中間已經(jīng)歷了235年的歷史,所以即便是明神宗時期斷燒的,那么明神宗之前的兩百多年難道也斷燒了嗎?據(jù)禹州(縣)志介紹,明神宗即位,因避諱改“鈞州”為“均州”,只是金字旁的“鈞”改成了土字旁的“均”,從一定意義上講,瓷源于土,這并不影響鈞瓷本身的屬性。所以,把所謂明代鈞瓷斷燒的罪名強加于明神宗的頭上,既不客觀也不公正。同時,如果一定要說避諱的話,那么為什么江蘇的宜興和廣東的石灣還一直在燒仿鈞瓷器呢?宜興仿鈞始于明代中期,最初是為了彌補紫砂胎體表面粗澀的缺陷而施鈞釉燒制,據(jù)明代王穉登《荊溪疏》所記:“宜興古陽羨也,一名荊溪……蜀山黃黑二土,皆可陶……近復出一種似均州者,獲直稍高……陶者甬東人,非土著也。”*見王穉登著《荊溪疏》,清順治重修刻本?!毒暗骆?zhèn)陶錄》曰:“明代燒造為江南常州府宜興人歐之明所制,形式大半仿鈞故曰‘宜鈞’?!?見清藍浦著《景德鎮(zhèn)陶錄》,1928年上海神州國光社影印本。從這些記載中可以了解宜興仿鈞之大概。其實,明代時,景德鎮(zhèn)也開始仿鈞,謂之“窯變器”,明后期,廣東石灣窯的仿鈞,謂之“廣鈞”。

        那么,明代的神垕又是什么情況呢?明萬歷高濂《遵生八箋》載:“均州窯,有朱砂紅、蔥翠綠(俗所謂鸚哥綠)、茄皮紫,紅若胭脂,青若蔥翠,紫若

        墨黑,三者純無少變露者為上品。”*見高濂著《遵生八箋》之《燕閑清賞箋》,清嘉慶重訂本。萬歷就是明神宗的年號,這里明確記載的就是均州窯。同時他所記載的這些色彩,不同于傳統(tǒng)宋鈞里藍外紅的特點,而與盧鈞釉色極為吻合。

        另有這樣一條記載也可作為我們研究這一問題的突破口。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學者方以智先生在《通雅》一書中,有這樣一條記載:“其曰鈞州,有五色,即汝窯一類也。窯變則時有之,報國寺觀音,窯變也?!?/p>

        “報國寺”位于北京城西。始建于遼代,明代早期塌毀,成化二年(1466)重建,改名慈仁寺,俗稱報國寺。也就是說重建的報國寺中有一尊類似汝窯一類的五色窯變釉觀音塑像供奉在那里,而且說得很清楚是來自均(鈞)州的五色窯變釉瓷器,這說明明代時鈞州仍然在燒制鈞瓷。

        對于報國寺供養(yǎng)的觀音塑像,清乾隆時期英廉所編《欽定日下舊聞考》也有記載:“(大慈仁寺)寺后有毗盧閣,為當時北京盧溝橋行騎歷歷可數(shù)。閣下瓷觀音像高可尺余,寶冠綠帔,手捧一梵字輪,相好美異,僧云得之窯變,非人工也?!?見英廉等奉敕編《欽定日下舊聞考》,1988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校點本。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寶冠綠帔”,說的就是釉色??梢?,報國寺中的這尊窯變釉鈞瓷觀音塑像成于明代,至清乾隆時期仍保存完好。

        此外,1980年,考古工作者曾在神垕鎮(zhèn)西大街辦事處院內(nèi),發(fā)現(xiàn)了一座明代古鈞瓷窯址,在此出土了相當一部分這一時期燒制的鈞瓷瓷片,并同時出土了一件刻有“天啟六年”和“祁造”的陶范。另外,鄭州收藏家李經(jīng)謀先生就藏有一件刻有“天啟年制”(圖2)的鈞瓷盤。天啟年間是什么時候?“天啟”為明神宗的兒子明熹宗朱由校的年號。這說明一直到明代后期神垕鎮(zhèn)一直在燒制著鈞瓷。而另一“祁造”的陶范則說明,神垕鎮(zhèn)在明代不僅有盧家在燒造鈞瓷,而且還有祁家和更多的家族在燒造鈞瓷。

        圖2

        我們證明明代鈞瓷沒有斷燒的事實,目的就在于說明從宋代到清代鈞瓷一直在傳承、發(fā)展著,只是規(guī)?;虼蠡蛐?、或官窯或民窯而已。如是,清光緒時期盧家能夠燒出“可與宋鈞相媲美”的瓷器也就再自然不過了,因為他們本身就不缺乏鈞瓷技藝的傳承。

        我們今天之所以要這樣證明,就在于要說明鈞窯從宋代到清代數(shù)百年間一直薪火未斷的事實,正是有了鈞窯這數(shù)百年的技術(shù)傳承和經(jīng)驗積淀,至清光緒時期,無論是盧家的鈞窯或是其他家的鈞窯,其燒造技術(shù)與工藝水平皆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只是盧家的鈞窯燒得可能更好一些,以致好到可與宋鈞相媲美的程度。因而,我們完全有理由這樣說,盧氏和其他姓氏的先輩們早就在神垕這片熱土上從事著燒制陶瓷的活動,這個時間可以上溯到唐宋甚至更遠的歷史時期。

        二、關(guān)于“爐鈞”之概念

        “爐鈞”作為瓷器的一個品種最早記載于乾隆時期的《南窯筆記》和清人唐英的《陶成紀事碑》中。

        《南窯筆記》是這樣解釋的:“爐鈞一種,火爐中所燒,顏色流淌中有紅點者為佳,青者次之?!惫视腥藫?jù)此解釋為:因在爐型窯中采用還原工藝燒制而稱之為“爐鈞”。但究竟何謂“爐型窯”至今沒人能夠說得清楚。

        《陶成紀事碑》則將“爐鈞釉”釋為“如東窯、宜興掛釉之間,而花紋為流淌變化過之”。據(jù)此,還有人認為“爐鈞”與宜興仿鈞有傳承關(guān)系。

        我們知道,雍正瓷器素以精細典雅的藝術(shù)風格而著稱,特別是顏色釉瓷的燒造品種繁多,制作精良。爐鈞釉是清代雍正時期仿燒的低溫窯變花釉品種之一,盛行于雍正、乾隆兩朝,這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從傳世的景德鎮(zhèn)爐鈞釉瓷器來看,其工藝精湛,釉色美妙。據(jù)分析,爐鈞釉以銅、鈷、鐵等元素為呈色劑,燒成后釉呈紅、藍、綠、紫、青等色,釉層肥厚,釉面自然垂淌,相互熔融,形成彩斑或條紋等窯變效果。但其釉層不透明,開小細片,器足涂釉,內(nèi)底一般有款。同時期景德鎮(zhèn)還燒有仿鈞窯變釉,這種瓷器內(nèi)壁釉面為柔潤的潔白色,外壁多以紅色為主,有淺藍色細紋,紅藍掩映,釉水有的成旋渦狀,有的成花朵狀,開片自然,偶有流釉現(xiàn)象。

        從一定意義上講,景德鎮(zhèn)所燒的“爐鈞”或“仿鈞窯變釉”等器物雖然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仍然屬于仿鈞的范疇,就其風格或品相上講,與傳統(tǒng)宋鈞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宋鈞以藍色乳濁釉和銅紅窯變釉形成的幻化莫測的藝術(shù)形式而聞名于世,開顏色復合釉之先河??梢哉f宋鈞那種厚重典雅的風格和寶光內(nèi)蘊的品質(zhì)對后世影響極大。

        但我們今天所要搞清楚的不僅僅是景德鎮(zhèn)爐鈞本身所具有的特點,更重要的是景德鎮(zhèn)爐鈞究竟從何而來這樣一個事實,也就是說要查清“爐鈞”的身份。任何事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都有其自身的因果關(guān)系,爐鈞當然也不例外。筆者認為談景德鎮(zhèn)爐鈞必談一人,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又必談一地。所謂一人是指乾隆時期的唐英,所謂一地則是指鈞瓷發(fā)源地禹州的神垕鎮(zhèn)。

        唐英(1682—1756),字俊公,隸漢軍正白旗,沈陽人。雍正六年,監(jiān)江西景德鎮(zhèn)窯務(wù),協(xié)助年希堯燒造瓷器。雍正十三年接替年希堯職務(wù),任管理淮安扳閘關(guān)稅務(wù),兼領(lǐng)陶務(wù)。唐英在職將近三十年,先后為雍正和乾隆兩代帝王燒制瓷器。他潛心鉆研,躬身力行,與窯工們同吃同住,為清代陶瓷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據(jù)考,康熙時期熊氏督窯期間就開始仿汝、官、哥窯燒制,史稱“熊窯”。雍正即位后對鈞瓷情有獨鐘。據(jù)《清檔》雍正記事雜錄記載:“雍正七年八月初七……郎中海望持出菊瓣式宜興壺一件,奉旨交給年希堯照此款式做鈞瓷,將霽紅、霽青釉色燒造”。同年,唐英根據(jù)雍正諭旨,為仿燒鈞瓷,專門派吳堯圃到禹州神垕學習鈞瓷配方及工藝。吳堯圃是安徽人,長期客居景德鎮(zhèn),能仿古法自為窯器,產(chǎn)秘色瓷,與唐、熊、年三窯并稱,謂之“吳窯”,足見其陶瓷造詣極深。臨行前,唐英專門作詩贈與吳堯圃:

        絮落花飛春已暮,幾欲留春春不住;離筵黯黯趁春開,春風引客均(鈞)州路;山山水水幾許長,帆墻云樹愁蒼茫;谷城黃石峴首淚,酒材詩料攜輕裝;丈夫出門各有道,知己情深在懷抱;此行陶冶賴成功,鐘鼎尊罍關(guān)國家;玫瑰翡翠倘流傳,搜物探書尋故老;君不見,善游昔日太史公,名山大川收胸中;陶鎔一發(fā)天地秘,神工鬼斧驚才雄;文章制度各有別,以今仿古將毋同;不惜驪駒三疊唱,內(nèi)顧無憂行色壯。荊襄一水游有方,不比天涯成孟浪。荷香蒲綠掉歸舟,倚閭白發(fā)颙颙望。*見唐英著《陶人心語》,顧棟高編定。

        唐英在詩中反復囑咐吳堯圃要到河南取真經(jīng)。以下兩句最值得關(guān)注:一句是“此行陶冶賴成功,鐘鼎尊罍關(guān)國家”?!按诵刑找辟嚦晒Α?,說明唐英對吳堯圃到均州(鈞州當時稱謂)神垕鎮(zhèn)學習制作鈞瓷充滿期待;“鐘鼎尊罍關(guān)國家”意思是說具有端莊大氣造型和厚重典雅風格的鈞瓷是關(guān)乎國家政權(quán)的禮器,來不得半點馬虎。再一句“玫瑰翡翠倘流傳,搜物探書尋故老”。“玫瑰翡翠倘流傳”是指鈞瓷自然流動所形成的窯變釉色,即紅似玫瑰,綠如翡翠。單就這種釉色而論,這就是典型的“盧鈞釉”而不是“宋鈞釉”;所謂“搜物探書尋故老”說的就更明白了,要找到鈞瓷的實物和鈞釉的配方,就必須到鈞瓷的故鄉(xiāng)神垕鎮(zhèn),因為只有均州才是鈞瓷的原產(chǎn)地。試想如果此時均州的鈞瓷斷燒,唐英還會派吳堯圃到均州去學習嗎?從這首詩中可以深諳唐英對吳堯圃均州之行的重視程度,其中有囑托、有要點、有方法、有目的,可謂語重心長。這一點,我們從圖1所示的明代兩塊盧鈞釉瓷片中,也能找到這種“玫瑰翡翠倘流傳”的感覺。因為這種感覺與傳世宋鈞那種 “里藍外紅”的特點差距很大。明白了這些,我們就知道了唐英希望吳堯圃到鈞州去干什么了,就是要學習盧家燒制鈞瓷的配方及工藝。

        如是,這就為我們判斷江西景德鎮(zhèn)“爐鈞”的由來提供了重要依據(jù)。也就是說盧家早在明代就已經(jīng)能夠燒造“玫瑰翡翠”般的釉色了,而這個釉色也正是雍正皇帝所喜愛的釉色。這一點從景德鎮(zhèn)所燒傳世爐鈞可以看出,它并沒有跳出這兩種主要的釉質(zhì)成色,只是景德鎮(zhèn)與神垕鎮(zhèn)因當?shù)卦牧喜煌鵁龅男Ч杂胁顒e而已。神垕鎮(zhèn)稱這種釉色為玫瑰紅、翡翠綠,景德鎮(zhèn)稱這種釉色為霽紅、霽青(見圖3)。了解了這些也就明白了唐英派景德鎮(zhèn)的頂尖瓷器高手吳堯圃到神垕取經(jīng)的真實意圖。同時,將圖1明代的兩塊盧鈞瓷片與圖3的這件爐鈞釉燈籠瓶相比較,即可看出二者當有師承關(guān)系。

        圖3 爐鈞釉燈籠瓶(清乾隆)

        鈞瓷之源在鈞州,景德鎮(zhèn)要仿燒鈞瓷,一定要到鈞州的神垕來學習。而神垕的盧家技術(shù)又最全面,所以他們在學習中就難免會有盧家鈞窯這個概念。盧家鈞窯對爐鈞來講影響甚大,實際上盧家所使用的鈞窯就是“風箱式小窯爐”,這種小窯爐直徑一米三左右,其窯爐中間只能裝一個匣缽,匣缽里要么裝一件大點的坯胎,要么裝兩到三件小點的坯胎,周邊堆滿藍炭,用人工推拉式風箱催火,炭盡器成。此種燒制方式成功率極低,“十窯九不成”,但偶爾出一件珍品,其價格也相當高。時至今日,這種窯爐在神垕作為傳統(tǒng)燒制技藝仍有保留,如當代鈞瓷藝人李和振所建的幾個風箱式窯就是這種窯,只是原來推拉式風箱催火變成了小電動鼓風機催火。所以,吳堯圃在神垕取經(jīng)時,不僅要學習盧家的鈞釉配方,同時也一定會學習盧家的這種用“推拉式風箱窯爐”的燒制方法,而這種窯爐應該就是《南窯筆記》中所記載的所謂“爐型窯”??梢姡@種過去無人明白的“爐型窯”實際上就是“推拉式風箱窯爐”的別名而已。當吳堯圃把在神垕學到的技術(shù)帶到景德鎮(zhèn)后,很明顯,作為清代官窯他們都不可能把仿燒的鈞瓷叫作“盧鈞”,因“盧”為姓氏,而作為皇家御窯,不可能以“盧”姓來命名,但他們又離不開從“盧家”所學的工藝與配方,于是景德鎮(zhèn)就有了所謂的“爐型窯”和“爐鈞”之名,這應該就是“爐鈞”之概念的由來。在當時皇家御窯能用“盧”之諧音“爐”作為瓷器之名,已經(jīng)是對“盧家”最大的認可或者說是恩賜了。

        由此而論,清乾隆時期《南窯筆記》所解釋的“爐鈞一種,火爐中所燒”,應該是站不住腳的。何為“火爐中所燒”?瓷器不通過火爐中高溫燒造就不能稱其為瓷器。我們可以想象,為什么景德鎮(zhèn)的“青花”和“粉彩”不叫“爐青花”或“爐粉彩”呢?可見,“爐鈞”之名與“盧家”是有很深淵源的。

        三、結(jié)論

        了解了“爐鈞”與“盧鈞”之名的由來,也就基本弄清了景德鎮(zhèn)“爐鈞”的本源,“盧鈞”才是其正宗的鼻祖。二者在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上有所不同,這是由歷史的原因、地域的原因、原料的原因和人為的原因所造成的。

        中國陶瓷藝術(shù)大師晉佩章先生在世時曾說過:“五六十年代,神垕藝人到景德鎮(zhèn)去,那里的藝人都遠接遠迎,為什么?因為景德鎮(zhèn)的鈞瓷是從神垕學的,所以他們才尊稱神垕的藝人為老師?!睍r至今日,在神垕的近二百個窯口中,起碼有五十多個窯口還在燒制“盧鈞”,而且非常紅火。當然,至于“盧鈞”的叫法是否科學,我認為是不科學的。因為不管是盧家燒的“盧鈞”或張家燒的“盧鈞”,雖然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但如從科學意義上講,它們都屬于鈞瓷,所以只能叫鈞瓷,而不應叫“盧鈞”。

        當然,“盧鈞”的稱謂之所以能夠從明清保留至今,這里面既有歷史的定位,也有現(xiàn)實的公認,但更多的是人們對盧家在鈞窯發(fā)展史上和新中國成立后所保留下來的鈞瓷燒制工藝和鈞釉配方的尊重。盧鈞作為鈞瓷的一個支派,是我們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的一部分,確實值得后人永遠敬仰和珍惜。

        責任編輯:師連枝

        2015-12-22

        王忠全(1954—),男, 中州大學副研究員,研究方向:中國秦漢史及鈞瓷收藏。

        J509

        A

        1671-9824(2016)04-0027-05

        猜你喜歡
        鈞窯鈞瓷景德鎮(zhèn)
        因為有你
        ——省景德鎮(zhèn)老年大學校歌
        景德鎮(zhèn)頌歌
        心聲歌刊(2023年5期)2023-10-10 13:31:34
        不忘你,景德鎮(zhèn)
        心聲歌刊(2023年5期)2023-10-10 13:31:34
        問一聲,景德鎮(zhèn)
        心聲歌刊(2023年4期)2023-08-18 12:49:38
        蝶戀花 劉紅生 鈞窯 43cm x 31cm 2023年
        寫意泥性·黃河印跡·鈞窯瓷板
        王亞珂收藏鈞瓷欣賞
        不看鈞瓷,不懂風華絕代
        王金合 鈞瓷精品欣賞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紅瓷器和鈞窯瓷器
        收藏界(2019年4期)2019-10-14 00:30:44
        青青草亚洲视频社区在线播放观看| 午夜精品射精入后重之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久 | 公粗挺进了我的密道在线播放贝壳| 亚洲日本欧美产综合在线| 婷婷开心五月综合基地|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草逼福利视频| 蜜桃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乱人对白|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音影先锋色天堂av电影妓女久久| 蜜桃传媒免费观看视频|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a片| 欧美亚洲另类自拍偷在线拍 | 国产精选自拍视频网站| 女人脱了内裤趴开腿让男躁| 欧美极品少妇性运交| baoyu网址国产最新| 日本午夜剧场日本东京热|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久久久天堂国产精品女人| 国产91对白在线观看| av男人的天堂第三区|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被暴雨淋湿爆乳少妇正在播放| 青青草手机免费播放视频|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午夜男女爽爽爽在线视频| 日韩激情网| 久久精品女同亚洲女同|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免费一级高清淫日本片| 国产美女冒白浆视频免费| 国内自拍速发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91久久精品无码人妻系列| 九九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色综合久久中文娱乐网| 精品乱码卡1卡2卡3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