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
雞毛怎樣弄下來?
——“挦毛”和“煺毛”
吃雞不能連毛吃,那雞毛怎么弄下來呢?有人說“拔”。這種說法不能說不對,可是失之于籠統(tǒng)。根據(jù)不同的對象和目的,有不同的做法。如果是只長著漂亮羽毛的大公雞,你又需要雞毛做撣子或毽子,就要把雞毛“挦(xi1n)”下來。“挦”不同于一般的拔、扯、揪。它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以后的“扽(d-n)”——快速用力拔。很多人不會寫“挦”,即使見了也不認(rèn)得;該寫“挦”時,有的人寫同音字“嫌”,有的人用義近字“拔、扯、揪”,甚至有的人用“嫌”的形近字“搛”。寫“嫌”是白字,寫“拔、扯、揪”意思不準(zhǔn)確,寫“搛”與原意就相差十萬八千里了,因為“搛”讀“jiān”,是用筷子夾的意思。
母雞的毛也不是“拔”下來的,而是“煺”下來的。“煺雞”要先用開水燙,燙過以后再順著毛根的方向用手捋。這樣不僅省時省力,而且煺過以后,雞身上的大毛、茸毛都干凈了,還不會傷損雞皮。知道寫“煺”的人不多。有人寫“退”,犯了同音替代的錯誤;有人寫“褪”,“褪”有兩個音,讀t&n的意思是向后倒退以脫掉穿著或套著的東西,讀tu#的意思是到了換毛的季節(jié)動物自己掉毛,都與被人脫毛大相徑庭。
洗衣服應(yīng)該用哪個chu???
——“槌”“錘”有別
漢字中有好幾個chu!字,如“棰”“椎”“槌”“錘”,婦女們在河邊洗衣服時該用哪個chu!呢?看到我這個問題,旁邊一個小朋友立刻就說:“當(dāng)然要用木字旁的‘槌了,用鐵錘還不把衣服都錘破了!”
但是,當(dāng)你瀏覽網(wǎng)頁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把“棒槌”寫成“棒錘”的大有人在?!般~棒錘”“棒錘瓜”“棒錘瓶”“棒錘石”“棒錘島”“棒錘山”“生活是個棒錘”“我還是一個大棒錘”“給個棒錘就認(rèn)真”“還拿棒錘當(dāng)針了”“真想給自己一棒錘”等等不一而足,總數(shù)竟達(dá)五萬余篇。
我相信,當(dāng)我們用文章開頭的問題來問這五萬余篇文章的作者時,他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也會像那個小朋友一樣給出正確答案。但是當(dāng)他們自己動手寫文章的時候,卻不肯動腦筋想一想,總是不假思索,大筆一揮,便寫成了“棒錘”??磥恚覀冞€真得時時認(rèn)真,事事認(rèn)真,否則別人還以為我們真是個不會寫字的“棒槌”呢。
文章開頭提到的“棰”和“椎”字,其中“棰”是“短棍”,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讀chu!的“椎”是“槌”和“捶”的本字,如“椎心泣血”,不過現(xiàn)在主要用作讀zhu~,如“椎骨”“頸椎”“腰椎”“脊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