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凌蓓
列夫·托爾斯泰曾言:為了要活得幸福,我們應當相信幸福的可能。電影《當幸福來敲門》驗證了這句名言。
影片取材于真實故事——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的奮斗經(jīng)歷。一戶在最低生活線上掙扎的人家,一個對丈夫徹底失望的妻子,一個事業(yè)失敗的丈夫,一個天真的孩子。情節(jié)簡單得無以復加:不甘沉淪的丈夫被妻子拋棄,即使流落街頭,依然對生活充滿希望,不曾停止追求成功的步伐,終于苦盡甘來,美夢成真。
克里斯·加德納,一心一意要讓自己和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每天馬不停蹄地提著儀器穿梭在大街小巷,推銷所得卻只能維持家庭最基本的支出,孩子只能寄托在連“happiness”都會拼錯的托兒所。儀器賣不出去的時候,他連房租都交不起,甚至需要靠賣血來維持生活。最讓人尷尬的是,因為皮包里沒有錢,他為了賴掉十八元的車費,居然在街頭逃竄,狼狽不堪。
但是你無法取笑這樣的一個男人——即使在最落魄的時候,他都沒有放棄心中的夢想,他高大的身軀永遠是孩子心中一堵垮不掉的防護墻?!皠e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當人們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對你說你也同樣不能?!闭f這句話的人,如果是一個成功者,他可能是做秀;但克里斯此刻潦倒不堪,因為拖欠旅館的租費,剛被房東掃地出門。
“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wèi)它?!边@樣的男人頂天立地,注定會得到幸福?;蛟S可以說,幸福自始至終都像一面迎風招展的旗幟,指引著不肯倒下的人奮勇前進。
反觀現(xiàn)在,有多少人,一路走來,忙忙碌碌中忘卻了心中的夢想?又有多少人,只當夢想皆為虛幻,遙不可及,不曾為之奮斗?又有多少人,天天勵志,可遇到挫折就萎靡不前?捫心自問,我們的內心,是否還駐扎著一個夢想,一個存在多年仍初心不改的夢想,一個似乎虛無縹緲但“我心匪石,不可轉也”的夢想?夢想還是要有的,生活的最終目的不就是實現(xiàn)夢想,獲得幸福嗎?
無論何般困窘,我們都不應該忘記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人可能遭遇種種不平等,但每個人在追求幸福上始終是平等的。在《當幸福來敲門》中,克里斯父子的故事便是對此最好的詮釋。
我們都無法得知幸福什么時候會來敲門,但不忘初心,幸福終會敲響你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