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聞進
摘 要:由于城市規(guī)模和相應綠化任務的不斷加大,園林施工單位常常要打破常規(guī),在非正常季節(jié)下進行綠化施工。杭州東方花城市政景觀綠化工程就是在高溫多雨的條件下進行苗木栽植工作,為了符合設計要求,體現綠化效果.盡早發(fā)揮樹木的功能作用,反季節(jié)栽植技術成為了本次綠化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技術措施。本文將介紹園林綠化工程中反季節(jié)栽植的技術并對其在本項目中的運用和實踐進行研究。
關鍵詞:園林綠化;反季節(jié)栽植;成活率;樹木移植
中圖分類號: S68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7-100-2
1 項目背景
項目位于杭州市濱江區(qū),總景觀面積約為4.5萬平方米,施工總工期為150日歷天,按照施工進度安排,綠化種植工程恰好處于8月及9月這兩個高溫多雨季節(jié)。而為了遵循苗木的自然生長規(guī)律,一般的綠化施工都是安排在春秋兩季進行,因此,要提高苗木種植的成活率,按時保量完成施工任務,我們需要運用苗木的反季節(jié)栽植技術。
2 反季節(jié)栽植技術
植物正常生長有賴于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達到的動態(tài)平衡。苗木移植的過程破壞了植物根系,打破了其固有的平衡,因此一般苗木的移植都是在植物的休眠期進行移植,此時植物的各種生理過程比較緩慢,蒸騰作用丟失的水分較少,被切斷的根系能利用這段時間進行愈合,為植物進入生長旺期提供良好的條件。
反季節(jié)栽植正處在植物的生長旺季,地上部分蒸騰作用很大,水分流失很快,而地下部分根系受損,不能及時補充水分,植物極易因此而失水死亡。反季節(jié)栽植技術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方法及措施,使苗木移植后能順利成活,其技術核心就是保證植物內部水分的代謝平衡。
3 反季節(jié)栽植技術在本項目中的運用
通過對反季節(jié)栽植技術的分析,不難發(fā)現反季節(jié)栽植的主要矛盾就在于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散失。苗木移植后能否順利建立起新的代謝平衡,主要從減少蒸騰作用和促進水分吸收兩方面進行考慮,再在具體操作上加強管理,便能保證苗木移植后的成活率。
本項目最顯著的環(huán)境特點就是溫度高,高溫會加劇植物的蒸騰作用,而施工期正值雨季,土壤含水量過高會影響根系萌發(fā),也會造成既有根系缺氧死亡。因此移栽過程中補水防澇成了保證苗木成活的重點。
3.1 移栽前的準備
①統籌安排科學完整的移栽方案。苗木移栽在本項目中是一項重要的工程,在工程動工前要根據其他項目的進場時間規(guī)劃出準確的苗木進場時間,再根據這個時間來詳細安排苗木采購、機械準備、現場種植、后期養(yǎng)護的具體時間。要做到每個環(huán)節(jié)有專人負責,保證時間、質量,互不影響,使整個過程順利進行。
②提前處理好現場土壤。種植土是保證植物正常生長的關鍵。土壤的溫度、濕度、含氧量、營養(yǎng)成分、鹽堿水平等都會對新栽植的苗木產生影響,決定著新栽植的苗木根系能否順利恢復并萌發(fā)新根。
對于反季節(jié)栽植的苗木,其種植土壤必須保證足夠的厚度,土質要疏松肥沃,透氣性好,排水優(yōu)良,鹽堿度適合特定苗木需求等等。本項目現場有幾個區(qū)域土壤達不到要求,需要進行土壤改良,通過客土改良、培土與摻沙和施有機肥甚至換土等措施,最終達到了種植土的要求。
③選擇適合的苗木。反季節(jié)栽植相對普通栽植對苗木的要求更高,苗木選擇上要盡可能挑選植株健壯、根系發(fā)達及無病蟲害的苗木。一般來說,移植苗比原生苗好,容器苗比非容器苗好,就近選苗比跨區(qū)域選苗好。移植苗經過一次或多次移植,須根發(fā)達,適應性強,再次移植能迅速適應新環(huán)境;有些工程項目需要全冠苗和本身就不易成活的特殊樹種,這種情況最好選擇容器苗以免對植物根系再造成過多損傷;同區(qū)域就近的苗木生長環(huán)境更接近栽植后的環(huán)境,相對跨區(qū)域的苗木更能適應新環(huán)境,較容易迅速成活。
3.2 移植
①斷根及假植。對于準備時間較充分的綠化工程項目,一般提倡對反季節(jié)栽植的苗木提前進行斷根處理,時間一般對移栽前的1~2 年的春季或秋季。苗木的斷根即圍根縮坨,利用樹木根系的再生能力,通過斷根刺激,促使樹木形成緊湊的根系和新生大量的須根。
我公司長期從事園林綠化工程承建,與周圍地域綠化公司及苗木供應商均有長期合作,綠化工程中常用苗木都會提前斷根預留,為本項目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然而有些苗圃儲苗量有限,很多苗木斷根后需要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假植。假植一般采用硬容器法,即對在休眠期的苗木進行斷根處理后將其放在特定容器中進行囤苗,容器一般選擇花盆、木框、柳竹筐等。等到種植苗木時,可視具體情況選擇脫離容器或者不脫離容器種植。
②修剪。為了使反季節(jié)栽植的苗木順利成活,在起苗前應對苗木進行適當修剪,目的是減少苗木的蒸騰作用,適當修剪枝干也有利于苗木的運輸,但要注意修剪應適度,盡可能不破壞主干及樹型,以免破壞苗木的景觀效果。夏季氣溫高、土質疏松、土球小、帶根系少時應重剪;而土質好、土球大則可適當輕剪。可摘葉的要摘去部分葉片,但不能傷害幼芽。由于樹木存在著頂端優(yōu)勢,為了盡量減少蒸騰量,促進側枝生長,可根據綠化造型要求,摘去部分樹葉與頂芽,以便在移植后促使萌發(fā)新葉。修剪時要使刀口平滑,之后要對刀口處涂抹防腐劑。
③運輸。反季節(jié)栽植的苗木起挖并包裝之后,要第一時間裝車運載。裝車時,要將樹枝樹干用草繩、草包或者抹布包好,以免擦碰傷及苗木。在運輸過程中為了避免根系失水,可對土球噴灑適量的水,使其保持濕潤,也可以防止土球松垮,同時也不能忽視對樹身的噴水,要保證草包與草繩的濕潤度。若需長途運輸,盡量在下午起苗,晚上運輸,第二天早上進行栽植,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減少苗木枝葉的水分蒸發(fā),特別是對于蒸騰量較大的落葉闊葉樹種,要盡量做到隨起隨栽。
④栽植。種植苗木前先開挖種植穴,種植穴的深度及大小要根據栽植苗木土球的大小來決定,清除土中的瓦礫、石塊、樹根等,挖好后將有機肥放入其中當作基肥使用。將苗木放入土穴中時要注意樹勢,將較豐滿好看的一面朝向觀賞面。待苗木定位后應將草繩抽出后填土。每填土30cm左右時要用木棍搗實和踩緊,使回填土和土球或根系接觸緊密。填土完畢后,在種植穴周圍做好高出地面10~20cm的圍堰,并立即澆水,水要澆足澆透,以使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觸。
3.3 栽植后的養(yǎng)護管理
①澆水及控水。反季節(jié)栽植苗木在栽植當天要澆足定根水,2-3天要澆二遍水,5-10天內澆第三遍水。每次澆水都要確保澆透,以使土壤與根系緊密結合。三次水澆透以后可以視土壤干燥情況決定是否補水,有的樹種可以在水中加入生長素,可以刺激新根萌發(fā)。
下雨之后,若種植穴內有積水需要及時開溝排水,以免積水導致根部腐爛。雨季澆水之后要注意及時控水,容易積水的地方更要及時排水。
②裹干、搭棚。對于新移栽的苗木,樹干需要經過裹干處理,既可以儲存一部分水分使樹干保持濕潤,又可以避免風吹和日曬,減少水分蒸發(fā),減少高溫或低溫對樹干的損傷。一般采用草繩、蒲包、苔蘚等具材料進行裹干,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保濕性和保溫性,一般用來包裹樹干和粗壯的分枝。
本項目苗木移栽后正值炎夏,為避免陽光直射,我們?yōu)榉醇竟?jié)栽植的苗木搭遮陽棚,以降低棚內溫度,減少樹體的水分蒸發(fā)。搭棚采用塑料遮陰網,對于孤植樹可以按株搭建,對成行成片種植的區(qū)域可以搭建大棚。
③施肥。合理施肥有利于根系萌發(fā),樹勢恢復。苗木移植初期,根系吸收肥料的能力較差,宜采用葉面噴灑肥料的方式進行根外追肥,一般半個月左右一次,若遇降雨要重噴一次。等根系萌發(fā)后,可進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傷及新根。
4 總結
反季節(jié)栽植技術雖然成本較高,但對于綠化工程來講具有重大的意義。本項目因工期安排,綠化工程剛好處于炎熱的夏季,又經常降雨,利用反季節(jié)栽植技術大大提高了苗木成活率,降低了反季節(jié)施工帶來的工程損耗。此外,反季節(jié)栽植為園林綠化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性,可以大大地延長綠化可施工的工期,增加綠化施工年工程量,加快了城市綠化、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腳步,為城市環(huán)境的改善及優(yōu)化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參 考 文 獻
[1] 梁玉君.非適宜季節(jié)樹木移植的技術研究與探討[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9-26.
[2] 撖雪梅,劉銀鴿.探討園林施工中的反季節(jié)種植技術[J].城市建筑,2015(18):183.
[3] 丁宏升,張瑜.芻議反季節(jié)栽植技術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5(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