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晨
?
妙手仁心,再造健康美麗的雙手
——專訪上海市第九人民醫(yī)院手外科主任王斌
■文|陶晨
手是作為人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自人類進化為直立行走以來,解放了雙手,從原始社會的漁獵、制作工具和武器,到現(xiàn)代社會的各行各業(yè),都離不開這雙手。如果人手部的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那是肢體殘疾中最為嚴重的情形之一,生活、學習和工作都要受到極大的影響,雖然經(jīng)常有報道,很多意志堅強的殘疾人士可以用腳替代手的功能,但是如果能保住這雙手,同時得到有效的功能恢復和美觀的整形手術機會,將是最理想的情況。
上海市第九人民醫(yī)院手外科主任,學科帶頭人王斌,就是這一領域的專家,他擅長手足部先天畸形、肢體瘢痕攣縮、腫瘤、創(chuàng)傷診治、手部美學整形,腕骨無菌性壞死診治、拇手指再植再造、軟組織缺損的精細修復等。王斌主任醫(yī)術精湛,作為著名的專家學者,他絲毫沒有端起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充滿愛心,急病患所急。在繁忙的診療和手術間歇,始終耐心地為患者和家屬解釋手術過程、預期效果。他和他的團隊遇到貧困的患者家庭,還經(jīng)常自掏腰包,為家屬支付醫(yī)療費用。記者看到,在好大夫網(wǎng)站王斌主任的主頁上,患者家屬充滿感激的留言、情真意切的點贊,還有患者家屬間互相激勵的評論,這些正能量的文字讓人瞬間忘卻了還有“醫(yī)患矛盾”這回事!
正像王斌主任的留言——“把畸形和傷痛留給我們,帶走健康和美麗的雙手!希望我們攜起手來,互相激勵,共迎挑戰(zhàn),見證精致與精誠的美學手外科理想!”這是一位極富責任感和精神追求的好醫(yī)生!
這次采訪是記者第三次見到王斌主任。去年7月,已接受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美滋潤心專項基金資助,成功進行先心病手術的云南騰沖女孩谷彬彬再次來到上海,此行,她在“上海市慈善之星”秦志剛老師的四處奔波下,終于聯(lián)系上了王斌主任。那天谷彬彬在秦志剛老師和記者的陪同下,來到九院,王主任看到谷彬彬的手,在平靜的觀察中透出一絲激動,他對我們說:“這個手術可以做,是最新的技術,叫半跖骨復合組織游離移植拇指再造手術,是從腳上取一半的跖骨下來移植到手上,重建掌骨,從而恢復重要的拇指抓握功能,目前這個技術尚未發(fā)表,是我們首創(chuàng)的,已有成功的病例。”聽到這里,谷彬彬母女和我們都興奮起來,懂事的彬彬激動地留下了熱淚。王斌主任高超精湛的醫(yī)術為先天拇指發(fā)育不良的谷彬彬帶來了成功整形的希望。
在采訪中我們了解到,拇指發(fā)育不良是手外科和整形外科的難題。3B型以上的拇指發(fā)育不良幾乎沒有特別有效的保指手段,一般都推薦使用示指拇指化手術,這也意味著孩子將面臨只有4個手指的窘境。面對沒有功能但有指甲的拇指,棄之可惜,留之無用。九院手外科為3B型以上的拇指發(fā)育不良創(chuàng)造了嶄新的術式,據(jù)王斌主任主頁文章介紹:“手術設計靈感來源于一次歐洲出差,在佛羅倫薩靜坐時,忽然靈光閃動,在壯麗的風景前用油畫棒作出了手術設計!該手術復雜,揉和了整形外科的組織移植與手外科功能重建的精華,為手及上肢先天畸形的矯正創(chuàng)造了新的術式?!蓖醣笾魅沃t虛地說:“其實,這一切來自手畸形患兒父母的執(zhí)著追求,為孩子畸形矯正不離不棄的勇氣,激勵著我們作出更多的努力!”遇見王斌主任,是谷彬彬的幸運,更是成千上萬手畸形患兒家庭的幸運!
在我國,出生缺陷的總發(fā)病率是4%—6%。按照我國每年出生人口2000萬統(tǒng)計,我國每年出生的先天殘疾兒童總數(shù)高達90萬左右,新增的殘疾兒童有80萬—120萬例,每30秒鐘會有一個出生缺陷兒出生。目前,出生肢體畸形已經(jīng)超過了唇腭裂的出生率。
據(jù)了解,上海市第九人民醫(yī)院的手外科王斌主任及其團隊和上海華山醫(yī)院的手外科方有生副主任團隊承擔了全國所有手外科三分之二的手術量,光王主任手中每年接診的病例就有4000多例,由于床位的數(shù)量有限,實際接受手術的是1200多例,也就是說按工作日算,王主任平均每天要做將近4臺的手術,幾乎沒有時間到門診接診新的病人,王主任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在手術臺上度過的!
在王主任的病人中有一位才氣橫溢的女孩小勤,她來自江蘇,因為母親在懷孕時感染了紅眼病病毒,小勤出生時手部有缺陷。她自小喜愛書法,于是母親就請了一位書法老師指導女兒,小勤天資聰穎,加之后天勤奮,經(jīng)過多年的勤學苦練,已加入當?shù)乜h級市的書法家協(xié)會,成了小有名氣的青年書法家。母女倆從江蘇慕名而來,找到了王斌主任,成功接受了手部整形手術。術前,小勤已寫得一手好字,手術后她的書法技藝又上了一個臺階,這都得益于王斌主任追求完美的整形醫(yī)術。小勤馬上要參加省級的書法比賽,如果這次得獎就可以加入江蘇省的書法家協(xié)會。王斌主任的精湛醫(yī)術助力青年書法家成就更高的藝術夢想!
還有一件事,讓王斌主任印象深刻。兩年前,勞累了一天的王主任剛下班,走到樓下時接到護士的電話,一位重度燙傷女孩的母親前來求助。女孩來自四川,跟隨父母在江蘇打工,在5歲時不慎掉入了一個大滾鍋內,除了頭面部,身體其他地方全部燙傷,而且瘢痕組織嚴重黏連,阻礙了身體的正常發(fā)育,手臂無法伸展,原來的照片觸目驚心。王斌醫(yī)生為小女孩精心設計了手術,術后,女孩的生長發(fā)育已經(jīng)不會受到影響,但是瘢痕修復手術還要做到成年,讓我們?yōu)樗8?,整形修復之路順順利利。而她的存在,只是每年因意外傷害事件而造成身體缺陷的兒童的縮影,這個人群的數(shù)量每年都在增加,王斌主任站在了救助這類兒童的第一線,他看到很多家庭由于手術費用放棄了治療的機會,對一個家庭來說,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放棄孩子就等于放棄了全部。目前,先天性的唇腭裂和先天性的心臟病已受到較為廣泛的關注,王斌主任在采訪的最后,向我們提出,慈善界能否建立一個意外傷害兒童救助基金來幫助那些家庭重拾信心,拯救孩子的未來。這位極富社會責任感的醫(yī)生在為那些特殊的孩子代言!
患者家屬留言摘錄:
“每次手術前王主任都會和我們交流一下手術方案,術后第一時間給我們看效果圖,一天幾臺手術下來,從早上做到下午,但結束之后,還會來病房看一下孩子的情況,非常盡心盡責。遇到王主任,是我們孩子不幸中的萬幸。愿這位妙手仁心的醫(yī)生造福更多的寶寶!”
“我一定要多給王教授一萬個贊。正是由于王教授的幫助,給了孩子一個幾近完美的手。讓孩子可以有一個完美的人生!”
王斌主任真情流露:
“寶貝,你翹起大拇指的樣子蠻帥的!做醫(yī)生美就美在這與寶寶們的重逢——兩周前還是復拇畸形的寶寶,一拆線就翹起了大拇指,一直欣賞著,所謂富態(tài)、福態(tài),那個舒服……”
“我忽然覺得自己必須屬于他們。成千上萬的寶寶帶著畸形而來,能擁有正常的小手走向未來,我應該高興,應該為他們祝福!”
——摘自好大夫網(wǎng)站王斌主任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