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穎
氟西汀聯(lián)合小劑量利培酮治療抑郁癥臨床應用與觀察
遲穎
目的 觀察氟西汀聯(lián)合小劑量利培酮治療抑郁癥臨床應用。方法 選取80例抑郁癥患者作為本次觀察的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40例。其中實驗組患者運用氟西汀聯(lián)合小劑量利培酮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氟西汀單種藥物進行治療。2組抑郁癥患者經過治療后,對其HAMD得分及治療情況進行觀察。結果 2組抑郁癥患者經過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2.5%(37/40);對照組患者為62.5%(25/40)。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HAMD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討論 氟西汀聯(lián)合小劑量利培酮能夠有效的對抑郁癥患者進行治療,不僅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還能降低患者的HAMD得分,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值得進行臨床推廣使用。
氟西??;小劑量利培酮;抑郁癥患者;HAMD
在臨床心理疾病中,抑郁癥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持久且明顯的不明因素的情緒低落是抑郁癥的主要臨床癥狀,其癥狀較為嚴重,嚴重的會伴有自殺傾向[1]。通常抑郁癥患者自控能力較為低下,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對患者身邊的朋友及親人都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對抑郁癥患者進行治療。在傳統(tǒng)的抑郁癥治療中,通常會采氟西汀進行治療,但其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并且治療效果欠佳[2]。本篇文章主要闡述了兩種治療方式對抑郁癥患者進行治療,并將其治療結果進行對比。
1.1 一般資料 選取丹東市第三醫(yī)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抑郁癥患者作為本次觀察的對象,經患者同意,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在實驗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25~55歲,平均年齡(40.52±14.82)歲。在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24~56歲,平均年齡(40.32±15.12)歲。2組抑郁癥患者均經過臨床診斷,均確診為抑郁癥患者。2組抑郁癥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癥狀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對比性。
1.2 方法 實驗組患者運用氟西汀(山西仟源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985)聯(lián)合小劑量利培酮(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160)進行治療,服用藥物劑量為:氟西汀每天20mg,利培酮每天2mg。對照組患者采用氟西汀單種藥物進行治療,劑量為氟西汀每天20mg。2組抑郁癥患者在治療前后均記錄其哈密爾頓憂郁量表(HAMD)。治療時間均為5周。
1.3 觀察指標 2組抑郁癥患者經過5周治療后,記錄其漢密爾頓憂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的得分情況,依據漢密爾頓憂郁量表的得分情況,將患者的治療結果分為4個等級:治愈即患者的漢密爾頓憂郁量表得分較之前下降75%以上;顯效即患者的漢密爾頓憂郁量表得分較之前下降50%以上,75%以下;有效即患者的漢密爾頓憂郁量表得分較之前下降25%以上,50%以下;無效即漢密爾頓憂郁量表得分較之前下降低于25%??傆行?(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抑郁癥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2組抑郁癥患者經過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2.5%(37/40);對照組患者為62.5%(25/40)。經過對比,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χ2=10.323,P<0.05)。見表1。
表1 2組抑郁癥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2.2 2組抑郁癥患者的哈密爾頓憂郁量表得分對比治療前,2組患者HAMD得分相接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316,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HAMD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022,P<0.05)。見表2。
表2 2組抑郁癥患者的哈密爾頓憂郁量表得分對比(x±s,分)
在臨床上,抑郁癥的發(fā)病因素通常較為復雜,造成抑郁癥病發(fā)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大腦去腎上腺素代謝紊亂及多巴胺功能失調等。由于抑郁癥發(fā)作較為容易,并且其發(fā)作屬于反復性的,因此,在精神科臨床治療中,抑郁癥是最為重要的一種疾病[3]。在醫(yī)學上,抑郁癥患者可分為兩大類[4]:即患者自知與不知。但患者自知又會選擇逃避,不及時就醫(yī),導致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而患者不知則誤以為只是偶然現象,同樣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盡早的治療對于抑郁癥患者來說十分重要。
在抑郁癥的常規(guī)治療中,最為常見的治療藥物為氟西汀[5],氟西汀能夠對5-羥色胺的再攝取進行強力且準確的抑制,進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有相關研究證明[6],患者經過治療后,病情雖有緩解,但其軀體癥狀的存在率在80%以上,證明了單種藥物的治療效果欠佳。經過專家的不斷研究[7],氟西汀聯(lián)合利培酮的治療方式逐漸得到廣泛的使用,利培酮擁有拮抗精神病的特征,而且還能對5-羥色胺2A受體的作用進行阻斷。氟西汀與利培酮都有鎮(zhèn)靜作用,能夠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8]。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2.5%,治愈患者5例,顯效患者20例;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62.5%,顯效患者10例,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證明了氟西汀聯(lián)合小劑量利培酮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
綜上所述,氟西汀聯(lián)合利培酮能夠有效的對抑郁癥患者進行治療,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的哈密爾頓憂郁量表得分,并且較單種藥物的治療效果更佳,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何益梅.氟西汀聯(lián)合小劑量利培酮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7):155-156.
[2] 汪琳.氟西汀合并小劑量利培酮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的效果觀察[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2,10(2):403-404.
[3] 劉明輝,孟云鳳.氟西汀聯(lián)合喹硫平治療難治性抑郁癥對照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1,17(3):219-221.
[4] 蔡業(yè)清.新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抑郁癥的臨床效果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4,20(10):131-132.
[5] 孔繁曄.喹硫平與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女性生殖激素、骨密度和體質量指數的影響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117-118.
[6] 崔雋,黃艷,崔心哲,等.賽樂特合并小劑量思利舒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20(22):442-443.
[7] 崔向波,袁利明,王莉麗.帕羅西汀聯(lián)合利培酮治療難治性抑郁癥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125-126.
[8] 楊力.單用利培酮片和合用小劑量阿立哌唑片治療女性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1):115-11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1.095
遼寧 118000 丹東市第三醫(yī)院心理二科(遲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