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閣
(上海發(fā)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 上海 200240)
?
環(huán)保技術
燃煤電站煙氣SCR脫硝控制系統(tǒng)改進
馬立閣
(上海發(fā)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 上海 200240)
摘要:介紹了煙氣SCR脫硝工藝及反應原理,對其噴氨控制傳統(tǒng)方案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進行了改進。工程實踐證明:改進后的串級-前饋控制方式控制效果良好,既滿足了環(huán)保排放標準,又降低了電廠脫硝運行成本,提高了脫硝控制系統(tǒng)的自動投入率。
關鍵詞:煙氣脫硝; 分散控制系統(tǒng); 噴氨流量控制
噴氨流量控制是煙氣SCR脫硝控制系統(tǒng)的主要任務,其控制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脫硝系統(tǒng)的運行效果,影響到電廠環(huán)保指標的考核。噴氨不足,會引起鍋爐排煙中氮氧化物排放質量濃度ρ(NOx)超標;噴氨過量,氨逃逸率增大,不僅會增加脫硝運行成本,還會引起二次污染。噴氨量控制既要滿足ρ(NOx)排放指標,又要控制氨逃逸率不超標,在脫硝控制的工程實踐中存在一定難度,因此研究如何準確控制噴氨量對電廠SCR脫硝系統(tǒng)經濟穩(wěn)定運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由于噴氨流量控制對象具有大滯后、時變的特性,以脫硝效率或出口氮氧化物排放質量濃度ρ″(NOx)為被控量的單回路控制方式,經常存在ρ″(NOx)波動大,容易超標,氨逃逸率高等問題。筆者對此進行原因分析,提出簡單有效的改進方案,改善了系統(tǒng)控制品質。
1SCR脫硝技術工藝及反應原理
煙氣SCR脫硝反應原理見圖1[1]。
以液氨作為還原劑原料,典型的煙氣SCR脫硝工藝系統(tǒng)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還原劑制備系統(tǒng),即氨區(qū);另一個是反應塔系統(tǒng),即SCR反應區(qū)。液氨由液氨槽車運送,利用液氨卸料壓縮機將其送入液氨儲罐,再經過蒸發(fā)器蒸發(fā)為氨氣;通過緩沖罐和輸送管道進入SCR區(qū),經過空氣稀釋混合后,通過噴霧裝置在SCR反應器上方與煙氣充分混合;再通過反應器內觸媒層進行還原反應,完成脫硝過程。
SCR原理是將還原劑噴入燃燒產生的原煙氣中,兩者在反應器中進行充分接觸;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還原劑NH3優(yōu)先選擇性地與煙氣中的NOx反應,將煙氣中的NOx還原為無毒的氮氣和水,其主要反應式為[2]:
4NH3+4NO+O2→4N2+6H2O
(1)
4NH3+2NO2+O2→3N2+6H2O
(2)
煙氣中的NOx主要由NO和NO2組成,其中NO體積約占NOx總體積的95%,NO2體積約占NOx總體積的5%。因此,化學反應式(1)是脫硝反應的主要反應方程式。
從上面的反應過程及原理來看,主要影響脫硝反應的因素有:反應溫度、催化劑的特性、空氣速度、氨氮摩爾比n(NH3)/n(NOx)等。這些影響因素中,在脫硝控制系統(tǒng)中唯一可調的是氨氮摩爾比,理論上1 mol NH3可以近似處理1 mol的NOx,在工程實踐中需要根據(jù)環(huán)保要求、設計脫硝效率、催化劑實際運行性能來確定不同的氨氮摩爾比,并根據(jù)煙氣中NOx的脫除總量不斷調節(jié)噴氨量。
2噴氨流量常用控制方式
SCR噴氨控制有兩個主要指標:一是控制SCR裝置ρ″(NOx)在一定值,滿足環(huán)保排放的標準要求;二是控制氨逃逸率在一定范圍,防止造成二次污染。目前應用較多的典型控制方式是ρ″(NOx)定值控制方式和固定摩爾比控制方式。
2.1 出口NOx質量濃度定值控制方式
圖2為ρ″(NOx)定值控制原理圖。
由圖2可知,該控制方式是以ρ″(NOx)為被控量的單回路控制方式,ρ″(NOx)設定值與實際測量值的偏差經過PID控制器輸出,控制噴氨調節(jié)閥的開度,從而控制噴氨流量的多少。此方法的優(yōu)點是控制方案簡單,易于調試,在鍋爐排煙NOx總量穩(wěn)定的情況下可以基本滿足要求。但在負荷變化、入口NOx質量濃度ρ′(NOx)變化等干擾因素的影響下,ρ″(NOx)容易超標,氨逃逸也容易過大,克服干擾的能力較差。
ρ″(NOx)為出口NOx質量濃度,mg/m3;φ″(O2)為SCR出口O2體積分數(shù),%;ρ(NOx)為出口NOx質量濃度設定值,mg/m3。
圖2ρ″(NOx)定值控制原理圖
2.2 固定摩爾比控制方式
固定氨氮摩爾化控制原理見圖3。固定摩爾比方式是基于脫硝效率和催化劑脫硝能力的控制方式。
ρ″(NOx)為出口NOx質量濃度,mg/m3;F(NH3)為氨氣質量流量,kg/h;R為氨氮摩爾比n(NH3)/n(NOx)設定值;P為機組負荷,MW;ρ(NOx)為出口NOx質量濃度設定值,mg/m3。
圖3固定氨氮摩爾比控制原理圖
利用固定的氨氮摩爾比R來控制所需要噴入的氨氣量,SCR反應器ρ′(NOx)乘以煙氣流量得到ρ(NOx)信號,該信號乘以所需R就是基本氨氣流量信號。此信號作為給定值送入PID控制器與實測的氨氣的流量信號比較,由PID控制器經運算后發(fā)出調節(jié)信號控制SCR入口氨氣流量調節(jié)閥的開度以調節(jié)氨氣流量。這種控制方式只考慮了脫硝效率,未考慮ρ″(NOx)的變化,在ρ′(NOx)比較低的情況下容易引起過度脫氮,不能實現(xiàn)按需脫硝。
2.3 影響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
以上常用的兩種控制方式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控制效果不夠理想。影響噴氨流量控制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SCR脫硝被控對象是一個大滯后、時變過程,常規(guī)單回路控制方法難以滿足系統(tǒng)對SCR脫硝控制品質的要求。滯后環(huán)節(jié)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從噴氨調節(jié)閥動作到氨氣和煙氣中NOx進行催化還原反應是一個大滯后過程;二是ρ″(NOx)測量信號反饋存在較長時間的滯后。
(2) 負荷變化、燃燒狀況變化、ρ′(NOx)變化的擾動影響。負荷或燃燒狀況變化時,由于燃燒過程的滯后,ρ″(NOx)不能及時地發(fā)生變化,控制系統(tǒng)不能及時地進行調整,對負荷等變化響應較慢,容易引起ρ″(NOx)排放超標。
(3) 噴氨量自發(fā)性擾動的影響。氨氣壓力的變化、氨氣溫度的變化、噴氨調節(jié)閥的故障等因素都會影響噴氨量變化。
(4) 氨氮摩爾比R=n(NH3)/n(NOx)的影響。氨氮摩爾比與脫硝效率及氨逃逸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3],見圖4。
氨氮摩爾比R越大,脫硝效率越高,但同時氨逃逸率也會增高。如果NH3不足,會導致NOx脫除率降低;如果過量會導致氨逃逸率變大,不僅浪費,還會造成二次污染,影響下游設備。
(5) 煙氣分析測量裝置定期吹掃的影響。煙
氣分析測量裝置測量需要定期吹掃,吹掃過程中NOx測量波動較大,對控制系統(tǒng)連續(xù)投入自動帶來一定困難。
從以上分析來看,SCR氨氣流量控制策略的優(yōu)化需要考慮如下幾個問題:(1)ρ″(NOx)反饋存在較長時間的滯后問題;(2)控制系統(tǒng)對負荷變化、ρ′(NOx)變化等擾動的響應問題;(3)煙氣分析測量裝置定期吹掃對控制的影響問題;(4)氨氣逃逸率的控制問題等。
3控制方式改進
針對上述問題,對常用控制方式進行了改進,采用傳統(tǒng)的串級-前饋控制方式,兼顧脫硝效率和ρ″(NOx),其控制原理見圖5。
ρ′(NOx)為入口NOx質量濃度,mg/m3;φ′(O2)為SCR入口O2體積分數(shù),%;ρ″(NOx)為出口NOx質量濃度,mg/m3;φ″(O2)為SCR出口O2體積分數(shù),%;ρ0(NOx)為出口NOx質量濃度設定值,mg/m3;P為機組負荷,MW;F(NH3)為氨氣質量流量,kg/h;p(NH3)為氨氣壓力,kPa;T(NH3)為氨氣溫度,℃。
圖5串級-前饋控制方式原理圖
串級-前饋控制方式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改進:
(1) 應用串級PID控制,改善系統(tǒng)的滯后、延遲問題。
由于ρ″(NOx)控制存在延遲,而NH3流量的控制滯后小,反應快,可提前預報ρ″(NOx)的變化。因此構成以ρ″(NOx)為主參數(shù),NH3流量為副參數(shù)的串級控制系統(tǒng)。在串級控制中,副回路的任務是盡快消除NH3流量的自發(fā)性擾動和其他進入副回路的各種擾動,對SCR的ρ″(NOx)的穩(wěn)定起粗調作用。
(2) 采用基于物料平衡的前饋信號,改善負荷變化等擾動的響應性問題。
引入氨基本需求量前饋回路,根據(jù)測得的機組負荷P、ρ′(NOx)、氨氮摩爾比R計算得出氨氣的基本需求量:
(1)
由于前饋控制是按擾動變化的大小進行調節(jié)的,調節(jié)作用在擾動發(fā)生的同時產生,而不是等到擾動引起被調量發(fā)生波動后才產生。此前饋控制及時克服了機組負荷、ρ′(NOx)的變化等干擾因素的影響,提高了噴氨量控制對機組負荷變化的響應速度,增強了系統(tǒng)調節(jié)的及時性。
(3) 由于脫硝反應器催化劑的特性所限,鍋爐負荷穩(wěn)定的情況下,也將會出現(xiàn)波動,引入ρ″(NOx)的微分信號作為動態(tài)前饋補償,通過副控制回路對這種波動進行修正。
(4) 解決煙氣分析測量裝置定期吹掃帶來的干擾問題。
因為A、B側煙氣的ρ(NOx)相差不大,利用A、B側煙氣分析測量裝置定期吹掃校準不同步,在A側吹掃時,可以利用B側的ρ(NOx)值代替A側值,為了不帶來擾動,需要進行差值疊加。若A、B側同時吹掃時,保持測量值不變,并保持調節(jié)器的輸出不變,采用變PID參數(shù),減弱吹掃時PID控制器的積分作用,防止因為吹掃前控制偏差的存在,引起PID控制器的繼續(xù)較大幅度調節(jié),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煙氣分析測量裝置定期吹掃校準導致的波動。
(5) 氨逃逸率的控制改進。
為了控制氨逃逸率不超標,此方案加入了氨逃逸率超限時閉鎖氨流量調節(jié)器輸出增加的控制措施,限制噴氨流量增加,進而控制氨逃逸率進一步增大。
(6) 氨氣壓力控制的改進。
在負荷變化時,為了提高氨氣壓力控制對負荷變化干擾的響應速度,保證噴氨控制氨氣流量的穩(wěn)定控制要求,在原有的氨氣緩沖罐壓力控制回路中引入了氨氣流量信號作為前饋信號,提高了氨氣壓力在負荷變化時控制的穩(wěn)定性。
4投運效果
改進后的串級-前饋控制方式,在實際的脫硝改造工程中得到應用。以南京某熱電有限公司2臺330 MW燃煤機組脫硝改造工程為例,工程采用ABB Symphony Plus DCS控制系統(tǒng),對脫硝系統(tǒng)采用集中控制方式,SCR區(qū)控制站納入主機DCS控制系統(tǒng),氨區(qū)控制站通過遠程I/O方式與主機DCS連接。
2014年6月17日—18日機組投運后的控制效果見圖6。
在負荷從271 MW降到232 MW時,噴氨流量及時響應了負荷的變化,ρ″(NOx)及氨逃逸率也控制在設定的范圍內,ρ″(NOx)控制在50 mg/m3左右,氨逃逸率也控制在3×10-6以內,滿足環(huán)保排放要求。
5結語
改進的串級-前饋控制策略,以ρ″(NOx)為被調量,以煙氣中的NOx流量為主動流量,氨氣流量為從動流量,引入基于物料平衡計算基本氨需求量的前饋信號,有效地解決了ρ″(NOx)因慣性大反饋延遲、對負荷變化等擾動響應速度慢、煙氣分析測量裝置定期吹掃干擾等問題。改進后的控制方式是一種按需脫硝的控制模式,通過設定ρ″(NOx)達到排放要求,相對固定摩爾比控制方式可以防止過度脫氮,降低電站脫硝運行成本。
參考文獻:
[1] 趙毅. 燃煤電廠SCR煙氣脫硝技術的研究[J]. 電力環(huán)境保護,2009,25(1):7-9.
[2] 李云濤,鐘秦. 低溫NH3-SCR反應機理及動力學研究進展[J]. 化學進展,2009,21(6):95-96.
[3] 劉武標. 影響火電廠煙氣脫硝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J]. 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3,39(1):47-48.
Improvements on Control System for SCR Flue Gas Denitrification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s
Ma Lige
(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CR flue gas denitr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reaction principle, problems existing in traditional method of SCR ammonia injection control were analyzed, to which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proposed and taken. Engineering practices have proved that the improved cascade-feedforward control method has a good control performance. On the premis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denitrification cost of the power plant is reduced, while the automatic input rate of the control system is improved.
Keywords:flue gas denitrification;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ammonia injection flow control
收稿日期:2015-11-04
作者簡介:馬立閣(1978—),男,工程師,主要從事電站及工業(yè)過程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工作。E-mail: malige@speri.com.cn
中圖分類號:X7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086X(2016)03-0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