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廣告公司Y&R創(chuàng)作了一組名為《如果它們能這么容易構造出來就好了》的圖片,作為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1FAW)廣告內(nèi)容的一部分。這則廣告向人們展示了野生動物的殺戮過程,目的在于通過科技讓人們了解野生動物的脆弱,因為科技可以輕易地構造出任何物體,比如3D打印技術,而野生動物的消失卻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紐約上演辦公樓便利貼大戰(zhàn)
2016年5月17日,紐約堅尼街(CanalStreet)辦公樓上的某個員工在窗戶上用便利用貼拼成了一個“Hi”,僅僅一周時間內(nèi),這個“Hi”便如星星之火,在堅尼街引起了一場便利貼大戰(zhàn)。參戰(zhàn)公司有廣告公司HavasWorld wide 、Biolumina、Cake Group等,各大廣告公司使出渾身解數(shù)紛紛在窗戶上拼貼成了有趣的圖案如小黃人憤怒的小鳥等卡通形象。不過由于房東的限制,這場便利貼大戰(zhàn)只持續(xù)了兩周。
沒了愛情鎖的巴黎藝術橋辦起了雕塑展
巴黎著名的藝術橋去年因不堪70萬把愛情鎖的重負,其欄桿被壓垮,市政府不得不移除這些鎖?,F(xiàn)在鐵絲網(wǎng)被粉刷一新,目前正在舉辦當代藝術家丹尼爾·烏爾代(DanielHourdé)的雕塑展,該展覽將持續(xù)到7月30日。
比利時南部小城蒙斯上演“屠龍節(jié)”
2018年5月,比利時南部小城蒙斯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屠龍節(jié)。屠龍節(jié)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5月22日,冢斯舉行了屠龍節(jié)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環(huán)節(jié)——盛裝巡游和屠龍儀式,將節(jié)日的氣氛推向高潮。
法國火車變身移動的藝術載體
近日,法國國營鐵路公司與美國3M和ADKEYS制造公司合作,在車廂內(nèi)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他們將各種著名的藝術作品描繪在車廂內(nèi),供乘客觀賞。設計中包括凡爾賽宮的鮮花和家具奧德賽美術館的印象主義繪畫等,一幅幅美麗逼真的作品讓乘客的旅途不再漫長枯燥。
都柏林街頭的彩色燈柱
近日,藝術家Andreas Kopp為愛爾蘭都柏林安裝了一個10米高的彩色燈柱,并為其命名為“Marker Tree”。該作品以樹木的輪廓為原型,用金屬制作成樹干的形狀,并在葉簇的地方用彩鋼制作的橢圓形框架代替,遠遠看去就像在空中懸掛著的大糖豆非??蓯?。這些”葉子“的內(nèi)部安裝有熒光燈照明系統(tǒng),不僅在白天令人眼前一亮,到了晚上也十分醒目,隨即成為都柏林的標志性雕塑。
空中大“蠶繭”——《絲翅展亭》亮相倫敦V&A Museum
2016年5月18日,來自斯圖加特大學的建筑師和工程師在倫敦的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A Museum)馬德伊斯基花園內(nèi)搭建了一個仿生建筑——《絲翅展亭》(ElytraFilamem Pavilion),該建筑由40個單獨的六邊形組件構成,每個組件都是通過德國庫卡機器人將玻璃和碳纖維繞線在金屬框架上生產(chǎn)而成。網(wǎng)狀單元格的靈感來源于甲殼蟲前翅上的纖維結構——“翅鞘”,這個細絲結構表現(xiàn)了設計在自然界發(fā)現(xiàn)的輕質(zhì)結構原則。
埃利亞松大型裝置亮相凡爾賽宮
從2008年至今,凡爾賽宮每年都會邀請一位國際知名的藝術家舉辦展覽。2016年6月7日,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在凡爾賽宮展出了自己的鏡像交錯藝術項目,三件與水有關的裝置作品。他的這些作品分別利用了鏡子和燈光,并在花園里用霧氣和水增強了瞬時感和變化感。藝術家希望讓觀眾能在穿梭之際感受到因移動而逐漸形成的景致。展覽將持續(xù)到10月30日。
哈韋沙漠上的彩色巨石陣
近日,瑞士藝術家烏戈·羅迪納(ug0Rondinone)在美國內(nèi)華達州打造了7座約10米高的螢光色石塔,重量超過800噸,是美國近40年來規(guī)模最大的環(huán)境藝術作品之一,也替哈韋沙漠增添了豐富的色彩。該作品取名《七魔山》(Seven Megic Mountains),模仿了英國威爾特郡累爾茲伯巨石陣的樣式,從設計到執(zhí)行共花費了5年時間,2016年5月g日順利竣工,展覽將持續(xù)到2018年5月。
漂浮在水塘中的玻璃球
2016年5月1日,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的玻璃博物館(The GlassHouse)中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她復刻了其1966年為威尼斯雙年展首創(chuàng)的裝置藝術作品《水仙花園》,在玻璃房子附近的水塘中放人了1300顆金屬球。這1300顆鏡面球體可以映出周邊的美景、參觀者以及玻璃屋形成了有互動,多元化的美感。2016年11月30日前觀眾都可以在玻璃博物館看到草間彌生的這件作品。
米格爾的五彩網(wǎng)格裝置
近來,法國藝術家米格爾·舍瓦利爾(Miguel Chevalier)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創(chuàng)造了一個生動的五彩網(wǎng)格裝置,這些網(wǎng)格架構在屋頂之上,以豐富多彩的編織模式不斷變換,既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又通過結構、色彩的對比突出了建筑造型。千變?nèi)f化的五彩網(wǎng)格象征著大自然,以自己的運行方式形成獨特的風景,與城市建筑相得益彰。
街頭壁畫創(chuàng)造“童話王國”
近日,加利福尼亞藝術家安德魯·施考茨(Andrew Schoultz)在菲律賓的Artbgc街頭藝術活動中留下了自己的新作——一幅名為《神之國》的巨幅壁畫。這是他創(chuàng)作過的最大的一幅作品,有8層樓的高度。生動的充滿想象力的畫面,讓路人仿佛置身童話世界。這幅巨畫耗費了一周多的時間,充分展現(xiàn)了藝術家非凡的細節(jié)繪畫能力。
光之林
今年的米蘭設計周上,著名的日本建筑師藤本壯介(sou Fujimoto)為觀眾帶來了一組大規(guī)?;有詿艄庋b置,名為《光之林》(Forest of light)。該裝置圍繞互動與透視的概念
用建筑的形式將“森林”置于空間之中,產(chǎn)生了神奇的光影效果,為游客們的到訪增加了許多樂趣。
草間彌生的南瓜和鏡屋再次來到倫敦
2016年5月25日至6月30日,國際知名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在倫敦維多利亞·米羅畫廊(Victoria Miro Gallery)展出自己的新作。本次展覽是她自2012年在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大型回顧展之后在英國最大規(guī)模的展覽,展出草間彌生的最新繪畫,南瓜雕塑以及著名的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