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葛玉芳
“爸爸,你看!這是我做的書。”
“奶奶,快來看,這本書是我的好朋友樂樂做的,里面還有他的照片呢?!?/p>
這樣的情景經(jīng)常會在我們幼兒園上演。每次入園或離園的時候,總有爸爸媽媽圍在一起:“啊!原來還可以用布來做書!”“這首詩歌編得不錯,這位家長肯定也很愛看書……”
我們集團的山水園區(qū)以文學為辦園特色,讓幼兒和家長一起來欣賞自己喜愛的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自己獨特的書。
別林斯基說:“文學有巨大的意義,它是社會的家庭教師?!碑敽⒆訌奈膶W作品中獲得某種認識之后,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情感、情緒的變化,即由認識而動情,再由動情而移性。在不知不覺中,幼兒的性格情操得到陶冶,思想感情得到凈化,道德行為得到規(guī)范。
因此,文學作品有極大的教育啟示作用,而我們也一直用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呈現(xiàn)和傳達文學作品。
活動一:我們家的故事書
為了讓文學特色活動配合我們的教學活動,我們邀請了爸爸媽媽一起來制作圖書。這些圖書主題豐富,包括環(huán)保、親情、友愛、勇敢等。隨著書的制作,這些理念也深入孩子們的心田。有些家長選擇記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滴趣事,或者改編故事、兒歌。當然,最重要的是,孩子們有自主選擇的權利,為故事、兒歌畫上相應的圖片。
小雨:果果,這棵大樹是我畫的,旁邊的字是我媽媽幫我寫的,因為我還不會寫字。
果果:哦,我們的歌和《爸爸去哪兒》里面的歌是一樣的,但是我爸爸把我們自己的故事編在了里面。
在制作圖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孩子來動手畫畫、做些手工,還需要家長來記錄孩子們的奇思妙想。所以,幼兒園展示的每一本書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活動二:愛的圖書漂流集市
幼兒園每月舉辦一次圖書漂流集市。孩子們可以從老師手中換取“代金券”,然后“搶購”自己喜歡的圖書。
大班的圓圓小心地牽著小班的紐扣妹妹,一邊走一邊叮囑:“小紐扣,一張‘代金券換一本書,你可別弄錯了。”小紐扣看著大姐姐,很認真地點點頭。
經(jīng)過幾次活動,婷婷已經(jīng)懂得購書規(guī)則,她拿著“代金券”,走到書攤前,不緊不慢地問:“阿姨,我能翻開看看再選嗎?”“當然行,你可以慢慢挑?!睍鴶偳暗哪俏粙寢屛⑿χ鸬?。
金剛小朋友則早早地把自己的好朋友豆豆拉到一旁,讓他“回購”自己拿來的圖書;大班的糖糖體貼地和媽媽一起推銷自己的圖書,不停地告訴小伙伴,書里面如何有趣,偶爾還復述書中精彩的部分。她甚至還想了一個好辦法來吸引顧客——搭售自己制作的漂亮書簽,其他小朋友看到后自然爽快下單。
集市中,孩子們常常因為一本書而成了好朋友。一次,中班的樂樂看到了書架上的《我的房子》,拿起書準備在地上把房子立起來,一旁大班的陶陶也很喜歡這本書,他主動和樂樂說:“我?guī)湍隳?,這個房子里有什么???”一句問話讓大家有了研究的興趣,之后越來越多的孩子圍過來一起討論起“房子里究竟有什么”。
開展圖書漂流集市活動,有效地利用了我們的家園資源,通過圖書交換提高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在圖書買賣的過程中,孩子們能夠體會到勞動的快樂,并通過圖書交換了解了日常生活中商品交換的規(guī)則;同時,培養(yǎng)了幼兒的節(jié)約意識,我們幼兒園孩子的圖書傳閱率大大提高,形成了“大班傳小班”的傳統(tǒng)。
活動三:老爸老媽故事會
很多小朋友經(jīng)常在家里聽爸爸媽媽講故事。把爸爸媽媽請到幼兒園來講故事會怎么樣呢?不同的爸爸媽媽講故事的方法不同,挑選的圖書喜好也不一樣。我們把會講故事的家長請進幼兒園,給孩子們講故事,讓他們體驗到和“別人的老爸老媽”的親子閱讀樂趣。
每周五,老爸老媽故事會都會在“寶貝書屋”開講,孩子們可以自主選擇參與。
上一期是強強爸爸講的《阿拉丁和神燈》,在進行了簡短的故事介紹后,強強爸爸就在“寶貝書屋”里搭起了“高山”“叢林”和“大?!?,自己則穿上了“魔法師”的衣服。歡呼聲中,孩子們異常團結,前后夾擊,很快便打倒了“魔法師”,拿回了神燈。強強爸爸并沒有完完整整地講述故事,而是對故事進行了改編,最重要的是創(chuàng)設了故事表演情景,讓孩子們在具體的情境中體驗,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心情變化,在共同對抗“魔法師”中學會團結互助。
這一期,小亞媽媽走進了我們的“寶貝書屋”,孩子們馬上都圍了過來,爭先恐后地推薦小亞媽媽讀他們選的書。
妞妞:小亞媽媽,可不可以講我手上的這本書,因為它很恐怖的。
月月:小亞媽媽,可不可以講這本書,因為它好玩。
奇奇:我的書是剛買的,小亞媽媽,可以講給我聽嗎?
小亞媽媽:我想先來講《恐龍》的故事,因為我?guī)Я丝铸垬幼拥囊路?。聽完故事,我們還可以來表演這個故事,你們愿意嗎?
小亞媽媽的話立刻激起了孩子們的熱情,“我要聽這個故事,我看過恐龍電影……”,“我要演一只可愛的恐龍。”
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講故事技巧,講的故事有不同的主題內容。像這次,有些孩子很少接觸關于恐龍的故事,對恐龍有排斥感,但是小亞媽媽用表演的方式,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其他家長通過交流,也能了解這些技巧,便于他們在家開展親子閱讀。那些美麗的童話、動人的傳說,極大地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力;故事會中的交流也有助于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活動四:走進少兒圖書館
除了在幼兒園開展文學系列活動,我們還帶領孩子們走出幼兒園,來到市少兒圖書館,感受圖書館里的閱讀氛圍。
活動中,我們邀請家長志愿者來為孩子們展示書中的故事。志愿者把孩子們分成5組,小朋友們都給自己的小組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分別是:愛心組、花朵組、蘋果組、草莓組、方正組。家長志愿者經(jīng)驗十足,早做足了準備。小果爸爸帶來了五角星,用來獎勵認真聽故事的小朋友;韜韜媽媽在展示的時候高舉起書,讓每一個寶貝都能方便地看到書里的畫面。
聽完故事,孩子們又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參觀了少兒圖書館。甜甜爸爸通過演示,讓孩子們了解了借書、還書的步驟;小蕊媽媽認真介紹了少兒圖書館的一些讀者須知,還有圖書的分類,讓孩子們知道了圖書館里原來有好多不同種類的書。
當然,孩子們除了了解借書步驟、圖書分類,還能夠在書的海洋中感受閱讀的樂趣和魅力。圖書館的書類型多,內容豐富,家長之間能夠彼此交流閱讀心得,推薦繪本;孩子在和志愿者的互動中愛上了圖書館。樂樂自豪地對小伙伴妮妮說:“這個圖書館,我和媽媽現(xiàn)在每個周末都會來的。”妮妮也回應:“下個周末,我也要和媽媽一起來?!?/p>
活動五:精彩童樂會
童樂會是我園一直在開展的傳統(tǒng)特色活動。在童樂會中,孩子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再現(xiàn)喜愛的文學作品的內容。
童樂會現(xiàn)場,一群小鴨子跟著鴨媽媽在池塘里游泳,這是小班的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表演的親子童話——《丑小鴨》。中班的孩子則改編了經(jīng)典詩歌,將生活知識、文明規(guī)則用《三字經(jīng)》的方式朗誦。午餐前,好多孩子都會念著“吃飯前,勤洗手,吃飯后,要漱口”,主動地跑去衛(wèi)生間洗手。
大班的哥哥姐姐們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了經(jīng)典童話。大一班的孩子們用動感、新穎的舞蹈表演了《皇帝的新裝》;大二班的孩子們則以班級Party的方式演繹了《灰姑娘》舞會時溫暖感人的場景;大三班的孩子們表演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更是別出心裁,全班用夸張的語言、整齊的動作表演“芝麻開門”的景象尤其深入人心。大膽的表演讓孩子愛上了自己扮演的角色,自信地展現(xiàn)自我,把自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演繹了出來。
隨著文學特色活動的開展,孩子們的視野不斷拓展,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不斷發(fā)展,文明禮儀、同伴交往等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我們不斷地將文學融入到幼兒園整體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讓孩子們在書香校園的濃郁氛圍中浸潤成長,讓更多的家長和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到文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