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陳紅艷 通訊員 范焦樂
走紅的“日記本”和“馬健”的故事
——紹興兩新黨建基層創(chuàng)新掃描
□本刊記者 陳紅艷 通訊員 范焦樂
一本泛黃的本子,封面印有一個醒目的黨徽。這本子叫“書記紀事簿”,紹興廣大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幾乎人手一本。隨意翻開,一則則重要的“小事”印入眼簾。
“我們都在清理各通道的一些雜物,但是有一位員工卻在鬧情緒……”
“今天班前會,我特別火,會上語氣太重了,有點后悔……”
讓每個黨員聯(lián)系相關車間片區(qū)、職工群眾,撰寫“黨員紀事”;讓每個黨組織書記撰寫“書記紀事”,記述兩新組織重要工作、重大活動、黨群組織重要會議及日常聯(lián)系出資人、黨員職工動態(tài)信息;紹興市委“兩新”工委“雙強紀事簿”,動態(tài)記述兩新組織“黨建強、發(fā)展強”的工作和故事,為“民情通”這一廣為人知的基層黨建工作品牌賦予了新的內涵。
“抓好基礎性工作,從強化兩新組織黨組織政治屬性做起,這是2016年我們大力倡導的?!苯B興市委組織部兩新黨建處負責人對此深有感觸,“與此相得映彰的另一項工作——青年菁英培育計劃,則從強化黨組織實質作用發(fā)揮角度來抓,目的是為了探索推進黨的工作在青年職工群體中的有效覆蓋?!?/p>
一邊是抓基礎,一邊是強服務,“民情通”與青年菁英培育計劃這兩件“重要”的小事,卻帶領紹興兩新黨建工作邁起了大步。
“5月7日,多么痛的領悟。短短幾天內,紹興印染行業(yè)就有4家走了火,雖無重大人員傷亡,但都造成嚴重經(jīng)濟損失……”
這是浙江寶紡印染有限公司黨總支副書記李瑞宗的日記,字不算好看,文字也很樸素,卻深深打動了我。
3年時間,李瑞宗即將寫完第二本“黨員紀事簿”,受訪時他坦言,作為公司副總,不可能天天寫日記,更不可能隨時隨地記錄,大多時候是在一陣子的忙碌之后,梳理、思考、回味。“不光記問題,還寫寫管理。文筆不好,寫給自己看看的?!彼猿?。仔細翻閱李瑞宗的日記,幾乎每周都有,不少日記都有黨總支書記高建章的點評。
浙江寶紡印染有限公司是“黨員日記”的始發(fā)地。3年前,寶紡印染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借此契機,黨組織班子成員會上決定設立“黨員聯(lián)系點”,讓公司30多名黨員分片聯(lián)系所在車間、班組人員。聯(lián)系工作怎么開展?“我提倡大家寫日記,從最小的事做起?!备呓ㄕ禄貞?。
每個黨員一本“黨員日記本”,不求每天記,不在乎錯別字,不硬性考核,不追求形式,但高建章定期檢查,有好建議就采納、獎勵。
“隨性”的“日記本”不經(jīng)意間“走紅”了。先是在馬鞍鎮(zhèn),接著是柯橋區(qū),這正是紹興市“兩新”工委總結黨組織發(fā)揮政治優(yōu)勢做好群眾工作的案例。
一則《關于以黨建為引領深化聯(lián)系服務職工群眾開展兩新組織民情通工作的通知》中明確寫道,推動黨委(總支)下屬支部負責人撰寫“雙強紀事”,深入開展以合理化建議等為載體的“黨員紀事”工作。
這則通知,既是文件,也是行動方案。對如何做好“紀事”類工作作了詳細解釋,如黨組織書記(專職黨務工作者)撰寫的“書記紀事”要主題鮮明,重點突出,要素完整(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黨員紀事”主要作為兩新組織黨組織日常開展的合理化建議等工作的載體,引導廣大黨員經(jīng)常性聯(lián)系走訪身邊工友,收集匯總職工群眾對推動企業(yè)科學發(fā)展的意見建議和在生產(chǎn)、生活中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訴求。
這項工作在紹興基層黨建中素有傳統(tǒng)?!懊袂橥ā惫ぷ魇墙B興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進基層治理現(xiàn)代化的重要抓手。近些年,兩新組織黨組織在廣泛聯(lián)系和服務職工群眾,團結帶領廣大職工為推動兩新組織科學和諧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如何進一步發(fā)揮兩新組織黨組織的黨建引領作用,構建起一個聯(lián)系服務職工群眾工作長效機制,亦是一大課題。兩新組織民情通工作體系應運而生。
“這是一項抓基礎的工作,通過‘雙強紀事簿’等這一類載體,加強兩新組織黨組織密切與黨員、職工群眾和出資人的聯(lián)系,形成網(wǎng)上網(wǎng)下聯(lián)系服務職工群眾長效機制,有利于形成合力,增強凝聚力?!苯B興市委組織部兩新黨建處負責人表示。
據(jù)了解,“日記本”之外,紹興各級兩新組織黨組織各顯奇招,衍生出了各式各樣的特色載體。諸暨市葆元實業(yè)有限公司黨支部探索“說說心里事”工作室,全體黨員輪值,認真聽取員工的傾訴,積極和員工溝通;臥龍集團黨委推行黨員“三解”責任制,要求黨員干部與責任區(qū)內員工交朋友,了解員工思想、工作、生活狀況,幫助員工思想解惑、生活解憂、工作解難;嵊州中巨建設有限公司則將“民情通”的平臺延伸到了微信平臺,鼓勵公司黨員以隨手拍、隨手記的形式開展即時學習與交流,拉近相互之間的距離。
馬健,1990年出生,就職于浙江大公律師事務所。雖非黨員,他的口中卻時常蹦出“兩學一做”、社會組織黨建這些名詞,對黨務工作顯得非常精通。
作為律所黨支部品牌活動“大公分享會”籌備組主力成員,眼下,他正策劃著在下期“分享會”上單獨開辟“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模塊。
立足青年律師較多的實際,浙江大公律師事務所創(chuàng)新形式,豐富內容,創(chuàng)設“大公分享會”,以此進一步增強黨組織對青年律師的吸引力和號召力,服務員工成長成才,提升隊伍整體素質?!按蠊窒頃笔加?015年8月,主旨就是學習傳達當前方針政策、理論熱點,交流探討專業(yè)知識、技能方法,目前已成功舉辦15期。
“大公分享會”的平臺儼然是年輕人的舞臺。比如90后馬健,日常喜歡自己研究一些應用軟件,在某一期“大公分享會”上,還是職場菜鳥的他依然有機會給大家?guī)チ艘惶谩霸V訟可視化”的課程。這堂課由于大受好評,為此他又有機會走進紹興律協(xié)諸暨分會,給更多的人分享。
馬健的故事,也是眾多紹興兩新青年黨員的故事。從引領青年筑夢、追夢、圓夢為切入點,以不斷提升黨建工作對青年群體的吸引力、影響力和凝聚力為目標,紹興市從2013年起開始啟動青年菁英培育計劃。所謂青年菁英培育計劃,就是在兩新組織生產(chǎn)經(jīng)營、管理實踐和技術一線中發(fā)現(xiàn)和培育各類具有一技之長的青年菁英,推動形成各類青年組織(自組織),廣泛開展各類生活,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濃厚氛圍。
“為青年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讓青年為社會做更多有益的事?!碧崞疬@項計劃,紹興市委組織部兩新黨建處負責人如是評價,在他眼里,這項工作的最大意義在于,“以黨建為引領,突出青年組織(自組織)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功能,而這難道不是黨組織實質性作用發(fā)揮的最好途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