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講“個人品牌時代到來”,但是這和網紅其實是兩個層面的東西,甚至可以說,網紅只是你個人品牌其中的一個屬性或者渠道。同樣,網紅IP化和明星網紅化也是兩個不同層面的東西,前者像是渠道撬動內容,用網紅的渠道去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而后者則是在內容基礎上增加了網紅這一個渠道。就比如,很多人都在說的雷軍和賈躍亭正在成為新的企業(yè)家網紅,前提是他們即便之前不是網紅,他們的身份、職位、財富等等就已經形成了他們的個人品牌。
個人理解,網紅IP化的運作,其實是一個由渠道打內容的過程,跟大多數渠道商想要品牌化一樣,是一個“逆向”的運作,其實并不會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這一方面取決于你的內容究竟是什么,是否有足夠好的潛力,如果你是一個靠打擦邊球直播的網紅,那么你的IP化就很難,而像Papi醬這樣,本身內容帶有價值觀屬性的,則易于IP化;另一方面則取決于你是否有好的平臺去進行IP化。
這里涉及到對于IP的定義,很多人的理解都有所偏差,認為所有出名的、經典的東西都叫做IP,其實不然。比如,都知道國產IP最著名的是《西游記》、《三國演義》,它們之所以被稱為是IP,主要是因為有很多以它們?yōu)轭}材的游戲,如果沒有這些游戲的存在,它們頂多可以被稱作是有IP的潛質,我們稱之為“準IP”,而并不能叫做IP。
還是回到Papi醬身上,對于她而言,通過網紅這一身份,已經讓她形成了一定的個人品牌,那么下一階段則是,如果把個人品牌進行IP化——很顯然,Papi醬目前的那些短視頻的潛力遠沒有她個人IP化的潛力和空間更大,畢竟一個3分鐘左右的視頻很難有足夠多承載IP化得內容。因此,雖然不清楚羅振宇當時以什么理由說服Papi醬接受投資,但相信IP化運作一定是最大的籌碼。
對于在電視和互聯(lián)網行業(yè)廝混多年的羅振宇來說,他有足夠的資源和平臺去幫助Papi醬進行IP化運作,現(xiàn)在網上流傳的表情包相信還是Papi醬無心插柳的IP內容,未來Papi醬可以去參加電視錄制、可以籌拍電影、可以推出基于個人品牌的延伸品,這些其實都是羅振宇所擅長的東西。
基本上可以這樣下個結論,如果個人想要成為網紅,可能會成功,但是如果想把網紅這一身份轉移到個人品牌并且充分的進行IP化運作,那么這個可以說單靠個人很難達到好的效果?;蛟S你可以進行某部分的IP運作變現(xiàn),就像咪蒙給電商導流,但很難進行系統(tǒng)的IP化。如果你的網紅身份沒有足夠的平臺去進行IP運作,那么你的個人品牌也就僅僅停留在網紅階段。
所以,未來基于公司或者平臺的網紅或許會成為主要的方式,它不僅可以給你足夠的資源,同時可以讓你權益變現(xiàn)最大化。更甚者,未來個人品牌也會成為企業(yè)進行招聘的一個主要的標準,這一點以后可以慢慢說。
網紅經濟大爆炸
Papi醬拍賣事件之后,我已經不止有一個同學在微信里表示有志成為網紅的想法。顯然,如果說之前網紅賺錢這個事還只屬于大多數普通人概念里的東西,而這次的2200萬則徹底的讓網紅概念落地,與之相伴的則是大量人開始涌入網紅市場。
實際上,即使在Papi醬以前,網絡直播市場的火爆已經為網紅形成了一個主要的渠道。在較低的市場門檻和巨大ROI回報的反襯中,像是游戲,或者是女主播這些,很多人已經吃到了直播的紅利。
但是,這與papi醬利用微信公眾號所形成網紅不同,直播市場僅存在于一個相對封閉的人群中——只有觀看直播的人可以看到,大多數并沒有通過直播這一渠道向公眾號、微博導流,而Papi醬的成功,則開始讓這些直播的人意識到,原來可以有一個更大的可能。
“網絡直播—>微信公眾號—>個人品牌—>IP運作—>社群運營”,我們已經隱隱約約地看到了這一條完整的產業(yè)鏈成型。在產業(yè)鏈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完成變現(xiàn),只不過越往后變現(xiàn)的力度越大。
可以預計,不久的將來,網絡直播將會成為他們在網紅之路上必選的一條路。包括臉書CEO扎克伯格都表示,“網絡直播這件事從來沒有令人這么興奮”。這也可以理解,包括騰訊、樂視、今日頭條在內的各大平臺,無不在今年把網絡直播作為戰(zhàn)略級的發(fā)展項目。
然而,這其中涉及到的一個邏輯是,是否有足夠的用戶去支撐不斷上漲的網紅數量?這里就相關網紅在未來是否會像現(xiàn)在微博、微信公眾號一樣是一個“贏者通吃”的中心化市場。如果從作為網紅的中間階段——個人品牌上——而言,個性化需求的增長對于金字塔低端的網紅而言是一個利好的消息。畢竟就像前文所說,網紅粉絲的數量和忠臣度是呈現(xiàn)反比關系的,數量越多,單個粉絲的忠臣度會越低。
Papi醬的成功,其實證明的是網紅金字塔頂端的商業(yè)邏輯,而如何將金字塔底部的網紅進行商業(yè)價值變現(xiàn),或許對于羅振宇和楊銘來說,是下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Papitube”的任務之一。
闌夕在關于Papi醬2200萬價值如何兌現(xiàn)時,用了韓寒100冊限量圖書賣988元的例子,預測或許麗人麗妝能夠像購買韓寒100冊限量圖書的人那樣,在羅振宇和Papi醬身上得到更多意料之外的“10克金箔”。
但從行業(yè)發(fā)展的角度,我并不希望這種事情在papi醬身上重演。畢竟那10克金箔,只是一個偶然性的個體事件,對于整個行業(yè)的長線發(fā)展并沒有起到太大作用,它本身并不符合正常的商業(yè)邏輯。我倒是希望能看到,這次羅振宇能夠真的拿出價值2200萬元的策劃,讓我們耳目一新。
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打開新媒體營銷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