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康寧
樗樓脞語(六)
葉康寧
吳翌鳳《遜志堂雜鈔》:“嘉靖中,朱吉士大韶,性好藏書,尤愛宋時鏤板。訪得吳門故家有宋槧袁宏《后漢紀(jì)》,系陸放翁、劉須溪、謝疊山三先生手評,飾以古錦玉簽,遂以一美婢易之。蓋非此不能得也。婢臨行,題詩于壁,曰:‘無端割愛出深閨,猶勝前人換馬時。他日相逢莫惆悵,春風(fēng)吹盡道旁枝?!恳娫娡锵?,未幾捐館。”這個故事流傳很廣,黃丕烈《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亦云:“朱承爵字子儋,據(jù)《列朝詩集小傳》,知為江陰人。世傳有以愛妾換宋刻《漢書》事。其人亦好事之尤者。唐女郎何幸,而為其所珍重若斯。”所記故實大致不差,只是誤“朱大韶”為“朱存爵”了。葉德輝在《書林清話》中引用吳翌鳳所記,并評曰:“夫以愛妾美婢換書,事似風(fēng)雅,實則近于殺風(fēng)景,此則佞宋之癖,入于膏肓。其為不情之舉,殆有不可理論者矣?!?/p>
《天祿琳瑯》載王世貞作宋槧《漢書》跋,云:“余平生所購《周易》《禮記》《毛詩》《左傳》《史記》《三國志》《唐書》之類,過三千余卷,皆宋本精絕。最后班范二書,尤為諸本之冠。前有趙吳興小像,當(dāng)是吳興家入吾郡陸太宰,又轉(zhuǎn)入顧光祿。余失一莊而得之?!卞X謙益《牧齋有學(xué)集》亦有記:“趙吳興家藏宋槧兩漢書,王弇州先生鬻一莊得之陸水邨太宰家?!惫蕦嵰嗖徊睿皇钦`“顧光祿”(即顧從禮)為“陸太宰”(陸完)了。
《牧齋初學(xué)集》有《跋前后漢書》,云:“趙文敏家藏前漢書,為宋槧本之冠,前有文敏公小像。太倉王司寇得之吳中陸太宰家。余以千金從徽人贖出,藏弆二十余年,今年鬻之于四明謝象三。床頭黃金盡,生平第一殺風(fēng)景事也。此書去我之日,殊難為懷,李后主去國,聽教坊雜曲,‘揮淚對宮娥’一段凄涼景色,約略相似?!标P(guān)于此事,陳寅恪在《柳如是別傳》中有段精彩評說,云:“牧齋平生有二尤物。一為兩《漢書》,一為河?xùn)|君。其間互有關(guān)聯(lián),已如上述。趙文敏家《漢書》雖能經(jīng)二十年之久‘每日焚香禮拜’,然以筑阿云金屋絳云樓之故,不得不割愛鬻于情敵之謝三賓,未能以之殉葬,自是恨事。至若河?xùn)|君,則奪之謝三賓之手,‘每日焚香禮拜’達(dá)二十五年之久,身沒之后終能使人感激殺身相殉。”
1935年2月,江南大災(zāi),“客歲兇荒,百年來所未有,江南被災(zāi)之烈,無過于溧陽宜興,兩縣饑民麋集常州,流亡載道,慘不忍睹?!卞X名山與同人設(shè)局施濟,結(jié)果賑款不濟,特地趕到上海,利用各種渠道,廣泛發(fā)布“鬻書助賑”的消息。2月30日的《申報》上就有《錢名山鬻書助賑》的新聞,曰:“常州錢名山先生來滬贈書助賑。寓七浦路無錫旅滬同鄉(xiāng)會。為期五日。本月二十六日起。三十日止。昨為第二日。天雖陰雨。求書者甚形踴躍。晚間猶對客揮毫。良以錢君不常來滬。此次鬻書助賑。事屬善舉。故求者踵接?!睘榱思ぐl(fā)人們的同情心,錢名山還賦成辭意悲切的絕句四首,并書成屏條,其一:“破棉敗絮掩胸膺,雪宿霜棲凍不勝,誰似周王營百堵,神州何事不中興?!逼涠骸把┖筇一ㄕ昭勖鳎似枰鄰?fù)吐黃英,來鴻竟是無歸思,愁看春郊寸麥青?!逼淙骸艾嵨擦麟x幾斷魂,繪圖誰倩鄭監(jiān)門,同胞直是清平話,欲喚橫渠起九原?!逼渌模骸安D懷中食乳嬰,朝來街尾走皇亭,流民未合為詩料,老淚清宵濕管城?!?/p>
錢名山對聯(lián)
1926年,河南被災(zāi),書畫收藏家吳寶煒發(fā)起河南籌賑金石書畫展覽,共征集到書畫金石古籍等八百一十八件,俱為“明清之前物,現(xiàn)代名家之作悉未收入”。捐助收藏品大都是藏界屈指可數(shù)的大佬,計有羅振玉、傅增湘、陶湘、章鈺等二十余家。這次展覽會借用天津日租界的日本花園工會堂展出,因為展品珍稀,還對外出售門票。
民國宿儒葉鋆生撰《中國人文小史》,寫到《書道》一章,特別提及《佩文齋書畫譜》。他說:“至關(guān)于研究書道的書,則以《佩文齋書畫譜》為最著名。凡書道上的書體、書法、書學(xué)、書品以及歷代書家傳記,均詳明其書中?!?934年蹈海自沉的北大才子孫以悌作《書法小史》,也說:“案頭常置《佩文齋書畫譜》一部,讀書之暇,時一翻檢,近來尋流溯源,忽有所解?!鄙趁虾憽督倌甑臅鴮W(xué)》,開篇說:“書學(xué)是中國最早設(shè)科的一種藝術(shù),六藝中不就有一藝是書嗎?它的歷史固然很悠久,關(guān)于它的書籍也很不少,我們只要翻開《佩文齋書畫譜》卷首所開的纂輯書籍一瞧,就令人有望洋之嘆?!?0世紀(jì)30年代,俞劍華計劃寫一部繪畫史,他的主要參考書就是《佩文齋書畫譜》。差不多同一時期,傅抱石編《中國美術(shù)年表》,書畫部分的資料也“多取之于《佩文齋書畫譜》《宋元明清畫家詳傳》《美術(shù)叢書》及諸繪畫通史”?!杜逦凝S書畫譜》也是海外藝術(shù)史學(xué)者了解中國書畫的主要資料,如英國人波西爾著《中國美術(shù)》,第十二章《畫》,一再提及的參考書就是《佩文齋書畫譜》。民國初年的書店里,《佩文齋書畫譜》是常見書,價錢也不算太貴。魯迅在1913年2月9日買了一套《佩文齋書畫譜》,計三十二冊,花了二十元。據(jù)韋力說:“魯迅所藏為是書的初版本,即清康熙四十七年靜永堂刻本。”至于后來翻印的鉛印本和石印本,價錢更便宜。如潘伯鷹所說:“這部書有各樣的鉛石印本,書坊里易買?!?/p>
明崇禎年間十竹齋彩色套印本《十竹齋畫譜》
新浪博主煞風(fēng)景集說:“近三十年中,湖州出過幾個文化名人,數(shù)得上的,費在山、徐重慶,還有就是嘉興人而僑寓南潯的吳藕汀?!辟M在山,字遠(yuǎn)志,號崇堂,別署秋鄰,湖州人,1933年生于上海。他曾經(jīng)做過湖州王一品筆莊的負(fù)責(zé)人,和現(xiàn)當(dāng)代的很多書法名家都有交游。陳白羽說他“與湖筆的生產(chǎn)、銷售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對于現(xiàn)代書家而言,費在山正是現(xiàn)代筆工群體的代言人。作為筆工的費在山,與現(xiàn)代書家群體有著密切的交往,得到了眾多著名人物的認(rèn)可和幫助?!?/p>
明崇禎十七年十竹齋彩色套印本《十竹齋箋譜》
費在山書札
鄙篋存有費在山先生手札一葉,是寫給王福穰的,錄于茲,與諸位同賞。
福穰鄉(xiāng)先生:
歲首恭唯,吉祥如意。
掛歷頃已由內(nèi)人赴郵局領(lǐng)到,拜收謝謝,仿宣紙本幾可亂真,印刷術(shù)又見新招,可喜可喜。
拙著查明已在廿日寄出,可能還在途中。若再隔幾天還未收到,當(dāng)再寄奉一冊,雖印量少僅限二百冊,但朋友間送送還富足有余。
“舊疾已隨除夕去”,望新歲能有新心態(tài)。
并頌
歲首安吉恭儷安,嫂夫人不另了
鄉(xiāng)小弟費在山載拜
庚辰歲朝
《百年旅游詩詞》征稿不詳何事?因用建設(shè)銀行報社的信封,乞告是湖州人游外地所作之詩,還是湖州人游當(dāng)?shù)刂??編何小平,與您有關(guān)否?或系徐亦儒兄所薦。又及。
費在山在書法上下過不少功夫的。據(jù)他自己所說:“一九六二年至王一品齋工作,夙好(書法篆刻)復(fù)萌。得鄉(xiāng)先生沈尹默、東臺高二適、茂林吳玉如諸前輩函授古文書法;海寧錢君匋、西泠韓登安、山陰單孝天諸先生指導(dǎo)篆刻門徑,得以漸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