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應酬、修辭、文化資本:傅山研究中的一些問題

        2016-06-06 11:54:29白謙慎
        大觀(書畫家) 2016年5期
        關鍵詞:書法

        白謙慎

        應酬、修辭、文化資本:傅山研究中的一些問題

        白謙慎

        中國文人藝術家之所以成為文人藝術家,依靠的是文化資本。

        明朝滅亡后,傅山的家境一落千丈。困境中的他,以行醫(yī)、鬻書、賣畫為生。為了應對各種生活中的問題,傅山常常用書法來換取服務。在書寫各種應酬書法時,傅山使用了不少修辭策略。對于藝術史的研究而言,如果不了解這些修辭,將無法比較合理地理解作者的真實意圖。本講還將通過傅山這一個案研究,來討論“文化資本”的擁有和使用,如何使得中國文人藝術家呈現(xiàn)出不同于職業(yè)藝術家的一些特點。

        從傅山到吳大澂,我為什么選擇這兩個人?這種選擇是基于我長期從事的對書法史的考察。我一直是在研究中國古代的精英文化。在西方,研究精英文化不吃香,因為現(xiàn)在是大眾文化興起的時代。這兩個人都生活在動蕩的歷史時期,一個經(jīng)歷了明清鼎革,一個出生在鴉片戰(zhàn)爭之前,五歲時發(fā)生了鴉片戰(zhàn)爭,中國出現(xiàn)了非常大的歷史轉(zhuǎn)折。

        研究傅山是為了關心中國書法史上非常重要的轉(zhuǎn)變,《傅山的世界》中講到,從傳統(tǒng)的帖學——非常精美優(yōu)雅的以二王為主流的書法——出現(xiàn)了向追求古樸、稚拙、殘破的書風的轉(zhuǎn)變。而吳大澂生活在中國進入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面臨的挑戰(zhàn)和問題與傅山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兩個人都是文化精英,但兩者的人生道路完全不相同。傅山是明遺民,沒有做過官;吳大澂做到了廣東巡撫、湖南巡撫,是高官,但他們也同時分享了中國文人文化的很多方面,有很多共同點。比如兩個人都喜歡金石學,都喜歡書法和印章。傅山生活在清朝上升時期,吳大澂生活在清朝衰落時期,更為重要的是,后者的國際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研究這兩個人,我也要回答不同的問題,這是我研究的主旨。

        今天我的題目是:應酬、修辭、文化資本傅山研究中的一些問題。是從藝術社會史的角度展開的個案研究。

        什么是藝術社會史?高居翰先生的書《畫家生涯:傳統(tǒng)中國畫家的生活與工作》就是一個典型,討論畫家如何生活、如何買賣、如何訂作品、如何入錢、如何找?guī)褪?,關心的完全是創(chuàng)作之外的社會因素,我們可以稱之為藝術社會史。傳統(tǒng)的藝術史講的是風格和鑒賞。同樣的藝術作品,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解釋方式,我今天講的比較偏社會史方面,后面講晚清的吳大澂也涉及到一些社會史和文化史的情況。

        應酬書法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李鑄晉先生編的《中國畫家與贊助人》?在西方,藝術界的贊助人非常普遍。比如我是贊助人,請一位畫家畫畫,顏色要用得鮮艷一點,人物要怎樣,可以有很多具體的要求,而這個具體的要求都可能直接寫入合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贊助人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有人說贊助人是趣味的仲裁者。

        但是贊助人問題能不能直接移用到中國藝術史的研究當中?有效性是多少?特別是在研究中國文人藝術的時候,能夠解釋多少問題?要使用贊助人的概念,那么第一點,誰是中國文人藝術的贊助人?這個問題聽起來挺容易,買畫的就是贊助人。買畫的人能否決定藝術家的風格?

        第二點,在西方,贊助人一般是起主導作用。你看李鑄晉先生編的書里,高居翰寫董其昌的贊助人的時候,董其昌的鄰里關系不太好,房子燒了,很多藝術品燒了,高居翰說他到朋友家住,他住到哪個朋友家,哪個朋友就是他的贊助人。這個就麻煩了。董其昌是一品官,有錢有勢,你說招待他的主人會影響他的趣味嗎?所以硬要把贊助人的概念套用到董其昌身上很難。這樣看來,贊助人的概念不能簡單移植,這個概念嚴格來講是有問題的。

        藝術社會史的研究方法到底有沒有用?有用,看你怎么用。有一個學者龔繼遂,是我的大學同學,他后來到美國的華盛頓大學讀書,碩士論文就是寫禮品畫,中文名是“應酬畫”。90年代他把這個概念講給我聽的時候,我非常震驚,我覺得他非常熟悉中國的藝術環(huán)境,熟悉當代藝術家、古代藝術家的生活方式。我們說中國人喜歡應酬,中國人的應酬真是特別多,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互相幫忙,互相走訪。在中國的文人藝術中,用于禮品的藝術品遠遠超過商品,雖然我們沒有辦法統(tǒng)計。明天我會講清代官員,你們無法想象,他們一天寫給別人的作品有多大的數(shù)量,一百多幅。

        徐悲鴻在拍賣行的畫賣得很貴,他生前你問他畫過多少畫?他肯定也賣過,但送得更多。徐悲鴻在巴黎是學油畫的,回國后畫國畫遠比油畫多。為什么畫那么多的水墨畫?理想的說法是改造中國水墨畫,引進一些比例和透視,其實他只有用水墨畫才能滿足那么大量的需求。你畫素描和畫寫意哪個需要的時間多?這就是現(xiàn)實。吳冠中也是學油畫的,他這么多的水墨作品,其實跟大量的需求有關。傅抱石在中央大學教畫的時候,他不賣畫,畫家賣畫價格那么高是當代現(xiàn)象,不要以此影響我們理解古代。

        我們來看這幅畫。畫的上部有傅抱石致王商一的信,信寫于1943年。

        商一吾兄道席,月來未奉簡候,維動履嘉興為頌,上周司徒夫人自山城返此,轉(zhuǎn)示尊囑,可勝拜感。弟暑中三月足不出戶,始者伏案撰稿。邇來頗有涂抹,積畫不少,惟未獲與吾兄平量,斯足憾爾。茲借廢楮,聊將鄙懷。颯颯秋風,還祈珍葆為幸。手此,即候道綏。

        弟抱石上言,癸未雙十后一晚。

        傅抱石的這張畫是民國年間畫給一個叫王商一的人,當時王有點權力。信中說,夏天我三個月沒出門,在家寫作、畫畫,最近畫積了不少,只是沒時間跟你切磋(因為商一也會畫畫),我現(xiàn)在找了一張廢畫(其實不是廢畫,畫得很好,這是客氣話),我在上面給你寫封信。

        這就是我講的應酬,從數(shù)量上講,中國書法和水墨畫,在產(chǎn)量上遠遠多于西方藝術家的作品數(shù)量。在中國古代,社會需要大量的書畫藝術,而這樣的需要主要不是通過買賣來完成的。

        過去有賣畫的,明清都有,但不如現(xiàn)在普遍。應酬書畫是中國傳統(tǒng)書畫創(chuàng)作中的最大宗,這就是提出這個概念的重要性,是我們要關注應酬書畫的原因。因為這是最重要的藝術現(xiàn)象之一。我要圍繞這樣一個現(xiàn)象來談這個問題。

        在我們把應酬書畫作為一個概念的時候,同時也把部分的商品畫納入進來,朋友來了象征性地收點錢,吳昌碩在上海賣畫的時候,朋友去,他說不要看潤格,不好意思。有時候朋友會象征性地給一些費用。我把這些都放到寬泛的應酬畫中。我們還要注意到,一些原本不是用來應酬的作品,以后也可能被用作應酬。一些書家平時的日課習作和嘗試性的作品,因名氣大了,也常有人索要。

        這一幅是傅山的小楷《逍遙游》,非常精彩,寫于1652年左右。我們看看右邊的印章,是他的兒子傅眉、侄子傅仁的印。

        說明什么呢?這幅寫得特別好,就留在家里了。傅山寫字,因為應酬,常常是亂寫的,有些爛字,但不能都那么爛,還得有點好字,他自己留在家里。他快去世的時候托孤,鄰里關系不太好,這件作品其實是送給地方官員,請照顧兩個孫子。他的信札、筆記、藥方,興之所至揮毫自娛的作品,也都會被用作應酬。

        有些不是禮品的東西,經(jīng)過裝裱最后也成為禮品。我們今天說“應酬”,很可能帶有負面的意思。確實,在“應酬之作”中,有大量的是質(zhì)量粗糙的,但是應酬作品的質(zhì)量常常和具體場景和對象有關。

        比方說,沈周給老師七十大壽作的畫、題的詩。畫得非常精彩,也是禮品,所以我們不能簡單說作為“應酬”之作就是粗制濫造。

        ……我常游公門,仰公彌高廬。不崇丘園肥遁七十祀,著作搰搰白發(fā)如秋蓬。文能合墳詩合雅,自得樂地于其中。榮名利祿云過眼,上不作書自薦,下不公相通。公乎!浩蕩在物表,黃鵠高舉凌天風。

        為什么選擇傅山來討論應酬書法?應酬書法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每一個中國的書法家,宋代以后都有這類作品。王羲之那個時代不知道,因為當時等級森嚴,而宋代以后等級沒有那么森嚴,交流多起來了。傅山寫了非常多的應酬書法,而且留下了大量的關于應酬書法的記錄,所以我選擇了他。當然另一方面他名氣大,應酬書法也多。

        傅山生于1607年,死于1684(或1685)年。出生于官宦家庭,家里有土地有錢財。明朝覆亡后,家境一落千丈,開始靠兩件事生存:一是看病,傅山是著名的婦科醫(yī)生;二是賣字畫,雖然賣字畫,但大量的還是禮品,他是士大夫嘛。對賣字這件事,傅山是很不愉快的,曾有一段對自己的書法的評論:

        文章小技,于道未尊,況茲書寫,于道何有!吾家為此者,一連六七代矣,然皆不為人役,至我始苦應接。俗物每逼面書,以為得真。其實對人作者,無一可觀。且先有忿懣于中,大違心手造適之妙,真正外人那得知也!

        沒辦法,到我這代迫于生計開始賣字,寫字的時候不是很高興。送字有一個最大好處,可以選擇同等社會地位的人,喜歡的人才送;但賣字不一樣了,拿錢來,你不喜歡的俗人也可以買。兩種是完全不同的社會操作,這樣他就賣字為生,寫字寫得很多,靠寫字維持生計。

        傅山有寫給老朋友荃老一札,言及以書換米:

        庽中偶爾無米,父子叔侄相對長笑,頗近清虛,未免有待,而此面亦得空易卦也。偶有小金箋十余幅在破案,因憶唐伯虎不使人間造業(yè)錢伎倆,作小楷《孝經(jīng)》十八章,較彼猶似不造業(yè)矣。令兒持入記室,換米二三斗,救月日之枵,若能慨然留而發(fā)之,又復為大陵一場話柄矣,真切真切。

        傅山原本是一個公子哥,改朝換代后,要為很多日常生活操勞,米稍微便宜一點他都知道,比如這個,“聞祁縣米麥價頗賤于省城,欲煩兄量米八兩、麥六兩者”,聽說祁縣米價比太原省城便宜,麻煩買多少。這個米八兩是指八兩銀子,麥六兩,也指銀子。還要買香油,這是付錢的,但服務是老朋友提供。

        另一件傅山致戴廷栻的信札:

        ……弟欲理前約,為嵩、少之游,稱此老病未死,略結(jié)此案。求兄一腳力度我,臨時并欲求勞一得力使者幫之也?!P費欲以一二字畫賣而湊之,不知貴縣能有此迂人否?先此問之。

        傅山這個人還是傳統(tǒng)的讀書人,他喜歡旅行。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喜歡看山川,他要去嵩山旅行,年紀大了,請你給我派一個仆人來,盤費我給你兩幅字,“賣而湊之”。你們縣里有沒有“冤大頭”?他是很玩世不恭的人。這其實透露了一點,他不是非常主動賣字,不是說放一張畫在你那兒,你平時就給我賣了,而是他要去嵩山游一趟,需要錢了,讓朋友幫忙給賣掉。

        傅山再致戴廷栻信札:

        東省李吉老適有信要弟東游,弟即趨其約,似且不果。嵩少之行,吾兄亦復省此勿遽也。弟擬初三日發(fā),但借一好牲口、一仆力扶掖老夫上下耳。資斧不勞經(jīng)紀,極能寬吾兄連日不訾之費。弟復何忍,何忍?《楓閣記》即擬書之,送牲口人到即付之。

        信上說,《丹楓閣記》我給你寫好了,牲口送到的時候我就交給他。這時候禮品出現(xiàn)了。戴廷栻的書屋就是丹楓閣,是山西祁縣非常著名的園林,傅山就給他做了一篇文章,非常幸運的是,這件作品現(xiàn)在還在山西,是一件非常精彩的作品。

        從這里可以看到,這時候傅山報答朋友的幫助主要的方式是書畫。他還幫忙看病。戴廷栻的經(jīng)濟情況比傅山好很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不能稱戴廷栻是傅山的贊助人?不能,他倆是亦友亦師,傅山比戴廷栻年齡大十一歲,戴廷栻向他學藝術,傅山給戴看病,提供各種咨詢。因為戴有錢,特別喜歡收藏,傅山精于鑒賞,在省城又比較有機會。他們這種關系是帶有互相幫助的類型,同時最根本的一點,傅山還是指導戴學習詩文和書法的老師。是傅山的趣味影響戴,所以在這里,西方贊助人的理論不成立,傅山和戴廷栻的關系不是藝術家和贊助人的關系。

        《傅山的世界》封面用的這件作品傅山書《雜書卷》(約1652年),是他寫給楊氏兄弟的。滿族占領中原后,他無家可歸,到處流浪,他借住在好友楊方生家中。他說,“楊五哥、七哥持此卷子要書。村僑無筆久矣,禿穎老掔,盡者結(jié)構”,這兩位就是楊方生的弟弟,這是感謝別人的。

        又一次,他到一個老朋友的家里,老朋友已經(jīng)去世,老朋友的孫子接待了他,住了好幾個月,怎么感謝別人呢?寫了張扇面,所以可以看到傅山的書法是他感謝的方式,用于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非常多。一般來說,傅山都是給有錢人寫字,可能也會給老百姓寫字,就是他的鄰居。他有一首詩:

        龐內(nèi)施鞋,漫為四首鳴謝。藎郎原言欲換字也。

        說與黃冠做,心防俗樣分。繡煙針腳隱,香粉笏頭熏。

        仿佛女冠子,莊嚴老道君。魯風休沒盡,添個兗州云。

        懶漫伸教度,殷勤制得來。何斯野老足,當彼美重臺?

        澤雉從容步,仙鳧戢翼回。暖深瓜徑曳,寒盡葛霜猜。

        藎郎叫他老婆給傅山做了雙鞋,做完后想換傅山的字,傅山一高興字也寫了,詩也做了,什么都有。

        禮品交換和金錢交易是不同的,后者銀貨兩訖,你不欠我,我不欠你,不會帶來人情的往還,沒有長期的人情培養(yǎng)。但禮品不一樣,中國的語境中,禮品很大一部分是培養(yǎng)人際之間的關系,是大家一種長期互動。

        打個比方,你有一個鄰居,你幫他,他幫你,你年紀大了,走不動了,他也來幫幫你??扇绻阋郧懊看味几跺X,你年齡大了,走不動了,你沒錢了,你怎么找人幫忙?所以長期的社會投資,在社會的服務業(yè)不是很發(fā)達的情況下,是我們維持生活的方式,也帶來人間的溫暖,所以中國是人情社會就是這個原因。但人情社會也有問題,老送禮,別人送茶,你用不了,過一段時間也就壞了,這是一個很不方便的事情。所以有人喜歡錢,錢好啊,不會壞,不會發(fā)霉,而且你想買什么就買什么,很方便。我曾經(jīng)拜訪一個出名的老先生,家里的月餅盒茶葉盒堆得山一樣高,很麻煩。

        所以清代中期的鄭板橋就開出了一幅很著名的潤例貼在家門口:

        大幅六兩,中幅四兩,書條對聯(lián)一兩,扇子斗方五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蓋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現(xiàn)銀,則中心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猶恐賴賬。年老神疲,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

        這個已經(jīng)商業(yè)化了。但對于文人來說,在大多數(shù)的時候,還不是買賣的。

        中國人買字就說“買某某的字”。求字卻有一個很好聽的詞:我求您的“墨寶”。這有幾層意思:我求您的字,是我仰慕您的名聲和才能;您賜我墨寶,是看得起我;我會把您的字當寶貝,好好珍藏。

        由于傅山的名氣大,求字的人很多。為此,他常常感到苦惱。傅山有一札向戴廷栻訴說寫字之苦:

        老人聽著寫字,生頭痛矣。勉強寫后,兩眼角如火燒,少選膠膏之,徑不能開一縫,其苦如此,非誑言也。即以字論,尚成半個字耶!有命即書壞扇二柄,非弟罪也,若有人非,請分任之。

        有的時候,就是“胡亂塞責”。傅山常會發(fā)一些坦白得有些玩世不恭的感嘆:

        西村住一無用老人,人絡繹來不了,不是要藥方,即是要寫字者。老人不知治殺多少人,污壞多少綾絹扇子,此輩可謂不愛命、不惜財,亦愚矣。

        他這個人比較有戲劇性,大量的條幅,現(xiàn)在都被珍藏在各大博物館,都是在心境并不愉快或是眼睛只能開一條小縫的時候匆忙完成的,其實藝術的質(zhì)量是不高的,但人家不在乎,好壞不論,要的是傅山的名。應酬太多了,他開始對出名一事有了自己的體會。他在為友人作的一個冊頁上這樣寫道: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何人不識君”常笑此兩句。知己遍天下,尚有已哉!何人不識,與鴉噪鮑佐何異!

        “知己遍天下”,那還了得?鮑正為湘東王佐,好交游,無日不適人,人為之語曰:無處不烏噪,無處不逢鮑佐。(《廣博物志》)這種現(xiàn)象現(xiàn)在在北京特別多,今天跑新聞記者,明天跑官,這個開幕式,那個座談會,北京人叫“混臉熟”,那個時候就是這樣。

        傅山在另一則筆記中也說:

        交游一道,不如不交游好。真可與交,不見面亦交。若匪人,日夕傾倒,何益于我?徒陪卻好工夫耳!

        他老發(fā)這樣的議論,你就可以知道,這給他帶來多大的苦惱。世俗的應酬太多,逼得傅山逃到山里去。傅山晚年常住在山中。洪洞范翼有一首詩題為《謁傅公他先生歸,賦此就正》:

        傳云險絕處,高士隱其中。斷峽愁飛鳥,梵堂愛老翁。畏人甚畏虎,常色亦???。不意桃源路,偶然為我通。

        (原注:先生居東山古廟)

        “畏人甚畏虎,常色亦??铡2灰馓以绰罚既粸槲彝?。”范翼是個高官的兒子,顯貴如范翼者,要見傅山也不那么容易。最有意思的是說傅山“畏人甚畏虎”。

        中國書法中的修辭問題

        “修辭”在這里指不同的社會場合運用語言的技巧,一種對他人的說詞。這說詞的字面意義,可以和它所要說的那件事情一致,也可以有所差別,或完全背離。因此,它可以是真話,也可以是套話、空話,乃至假話,或是幾者的混合。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用修辭,同事的小孩兒長得不漂亮,你肯定不會說你小孩兒長得有問題,你總會強調(diào)某一方面,他真機靈。我們有時候說一些善意的謊言,就是不想傷害別人。

        舉兩個傅山的例子。傅山真是特別會修辭,他是語言大師。

        第一個例子,戴廷栻五十歲生日時,傅山專門作詩為賀。傅山致戴廷栻一札談及此事:

        文誕不欲外構世俗,草草以村老所能之技,為臺丈作今年九囗詩二十四韻,亦不能漫移之他人者,幸教我。

        話說得很平淡尋常,“草草以村老所能之技”為友祝壽,但筆鋒一轉(zhuǎn),“不能漫移之他人者”,寥寥數(shù)字,點明這是專門為老友作的。老友的盛情,呼之欲出。

        第二個例子,傅山為王錫予書十二條屏。現(xiàn)在在山西省博物館,前面他寫了小序:

        王季子用予將沖寒破浪,壽賢仲六十于海陵,屬友兄令器征字老夫。瞠乎村僑,鈔謄無策。感天倫之盛事,嘆友誼之無窮。即事漫書,得四十韻。

        王家小兒子叫用予,他家老二,請認識我的朋友來求字。我的住處不便,“鈔謄無策”,但是“感天倫之盛事,嘆友誼之無窮。即事漫書,得四十韻”。上來就點名了誰要他寫的,干什么用的,托誰干的,四個人全部都出來了。

        后面寫了一個長款:

        老臂作痛,焚硯久矣。喜好友子弟見過,數(shù)道高誼如云,感嘆無喻,遂不覺欲枯之臂頓輕。篇中用事,皆用予為龍門文子之雅,不能忘之,遂并三致意焉。是足為錫予詞丈發(fā)噱滿引者耶?

        長款什么意思?我手臂作痛,封筆了,很長時間不寫字了,是老朋友的兒子來了,說他王家兄弟多么的孝悌,高誼如云,我被他深深感動破例而書。這個不容易吧?所以你看傅山多會講話。“欲枯之臂頓輕。篇中用事,皆用予為龍門文子之雅,不能忘之,遂并三致意焉。是足為錫予詞丈發(fā)噱滿引者耶?”錫予就是這個受書之人。王錫予是山西太原人,在江蘇泰州做鹽的買賣,買賣應該蠻大。所以你看四個人之間的關系,書寫者傅山給了弟弟面子,給了令器面子,給了王錫予面子。怎么給王錫予面子呢?錫予詞丈,“詞丈”這個詞不是亂用的,大家知道商人過去地位很低,不為人看得起,跟今天不一樣,士農(nóng)工商,我是士你是商?。?/p>

        插一個晚清的例子。葉昌熾(1849-1917)在日記里曾這樣寫道:

        夜蒲生來談,越州有羅姓,藏書畫至二萬軸,人稱萬軸羅家。其先為鹽商,紀綱故士流屏不與齒。

        我們看到,即使在19世紀的下半葉,士大夫?qū)ι倘耸詹丶乙廊怀钟形幕系膬?yōu)越感,依憑著政治地位和文化優(yōu)勢,他們操持著藝術收藏和品鑒的話語權。

        但是這個王錫予出身世家,棄學經(jīng)商,所以他用詞丈來形容,說明你是有教養(yǎng)的人,這個稱呼一下子就不一樣了。不過,我關心“修辭”,其實還是為了理解我們應該怎樣了解中國古代書法家書寫作品時的“創(chuàng)作意圖”。

        中國傳統(tǒng)書論對書法的解釋,常常是說“書,心畫也”,字如其人。這個人人品高潔,他的字寫得高雅。這個還比較簡單,但如果要特別情景化,這樣是不行的,剛剛說過了,書畫史上有大量的作品是應酬作品,我們就要問了:應酬作品是否還是“心畫”?如果我們認為書法是心畫的話,我們又如何來重建書寫環(huán)境和理解創(chuàng)作的意圖,亦即如何來理解心畫呢?

        不能說“心畫”完全不能解釋。唐代書法理論家孫過庭寫過一本非常著名的《書譜》,表現(xiàn)主義的理論在這里出現(xiàn)了:

        寫《樂毅》則情多怫郁,書《畫贊》則意涉瑰奇;《黃庭經(jīng)》則怡懌虛無,《太史箴》又縱橫爭折;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超……涉樂方笑,言哀已嘆。

        高興了就會笑,不高興了就會哀嘆,這是直接抒情的書法。這在中國的書法史中有著很深遠的影響。

        孫過庭所希望建構的就是書寫時的心態(tài)和書法的視覺效果之間的關聯(lián)??墒怯幸粋€問題,比如,在書寫描述蘭亭雅集的文字時,則思逸神超。這件作品的文字,已為我們了解書法家創(chuàng)作時的心態(tài)提供了文字上的依據(jù)。他舉的例子都是文本內(nèi)容,就告訴我們高興不高興,離開文本,我們還能根據(jù)書風倒過來分析書寫者的心境嗎?打個比方,“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臺北故宮藏王羲之《奉橘帖》),你說他是高興時寫的還是不高興時寫的?送橘子是拍馬屁還是很不情愿的?還是很高興的送給喜歡的人?這給我們造成了挑戰(zhàn),如果你回答不了的話,那我會說,你說寫《蘭亭序》時高興,是《蘭亭序》的文本內(nèi)容本身高興。我剛剛已經(jīng)說過了,文本修辭常常有不一樣的一面,常常有掩飾事實的一面,常常有言行不一的地方。

        我們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傅山喜歡寫唐代杜甫的《秋興八首》,第四首:“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蕠骄佑兴?。”一看這個跟傅山的政治背景很相似,這樣解釋好像沒什么話講。

        傅山《七言詩軸》

        我們來看傅山怎么講的。故宮博物院有一個傅山書章草杜甫的《秋興》詩冊頁,最后有傅山的一段小記頗耐人尋味:“此八首,老夫不知寫過幾百過矣。又要寫之,亦知《秋興》也厭我抄謄矣?!彼紵┝?。或曰:“此八首人還多見之,省得若別寫杜詩,則人或以不見四九人心不成山伯訪洗凌侵也?!贝蟾乓馑季褪钦f,你不寫這個東西他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像我們現(xiàn)在很多作家一寫字就是“月落烏啼霜滿天”,寫得也還好,從這里可以看到,文本的選擇不見得如我們所想的那樣。

        傅山頻繁地書寫杜詩,和杜詩在明末清初文壇的地位有關。杜詩在明末就已成為文壇最流行的古典詩作,金圣嘆稱杜甫之律詩和《莊子》《史記》《水滸》《西廂記》等為“才子之書”。所以,寫的人很多,傅山也不例外。

        第二個例子。我們研究書法,對修辭的判斷,一定要熟悉當時的習俗和套話。我先舉兩個晚清的例子。

        這是吳大澂寫的對聯(lián),上款稱“聘甫四兄”,請問:聘甫是誰?吳大澂為什么叫他“四兄”?是不是排行老四?這個人排行老四,吳大澂認不認識他?回答是:不一定。那時候求人寫字有一個習慣,要稱:幾兄幾兄。

        據(jù)世稱“三代帝師(道光、咸豐、同治)”的祁寯藻記載,吳大澂去拜訪他,祁寯藻是大官了,吳大澂帶去了自己的字,“蘇郡吳孝廉大澂以《西銘》《東銘》篆屏見贈,請為書‘莊敬日強’四字”。稱贊吳大澂“篆頗有法度,小印‘清卿’,行二,書畫多藝之士,有志于道”。所以,祁寯藻要回贈吳大澂書法,落款就是“清卿二兄”,稱人要稱字號,不能稱名字。

        我們來看傅山的例子,傅山的好友魏一鰲,是河北保定人,托傅山為自己的一個好朋友,名叫“淄川”的人寫幅字。傅山在寫給魏一鰲的信中說:“與淄川作字即奉命,但題后須及尊意,不知當如何書,又不諳此君性情何如。尚求一教。”類似的例子在明代就有。

        如果魏一鰲告訴傅山說,這個人喜歡讀書,傅山就寫了特別漂亮的話稱贊淄川,讓淄川特別有面子,其實傅山并不認識這個叫淄川的人。這給我們研究藝術史提出很大的挑戰(zhàn),有時候如果光看題款,就會覺得傅山連這個人讀書好他都知道,一定很熟,其實傅山并不認識這個人。

        傅山賀王毓青五十二歲得子詩卷,2010年嘉德公司拍賣這件手卷,4800萬人民幣成交。詩卷上說明是寫給好友王毓青的。這條信息是我考證的,我從另外一個詩里考出來的。那么,他認識王毓青嗎?不知道。

        傅山的朋友閻若璩是清初考據(jù)學的大學問家,閻的父親閻修齡六十歲時,閻家花錢請了很多文人作壽序慶賀。彼此也都不認識。

        怎樣來判斷是否修辭,難度很大。背景研究是關鍵,需要對研究對象非常熟悉。而要做到這點,需要長年關注一個相同的研究課題。

        文化資本

        為什么我會研究文化資本的問題?其實也和高居翰先生提出的問題有關。高居翰先生的《畫家生涯:傳統(tǒng)中國畫家的生活與工作》開篇就提到,他要“調(diào)整我們對中國畫家的印象”。他說,過去那些關于中國畫家的傳記,商人、富人、當官的人來求畫,不畫;和尚來求畫,就畫;窮人來求畫,就畫,不要錢,這是吹牛。他說得有道理,不少文人畫家是喜歡錢的,沒那么高大。但調(diào)整后,中國文人藝術家還能叫文人藝術家嗎?和職業(yè)畫家有區(qū)別嗎?這是我要回答的問題。這就是我要引入文化資本觀點的緣由。

        文人藝術家和職業(yè)藝術家是有區(qū)別的,區(qū)別在于文人藝術家是文化資本的擁有者,你不擁有它,就是一個工匠;你擁有它,你就是士。差別那么大。而且還有一套行為規(guī)則,畫畫的方式、交往的方式都不一樣,高居翰先生也意識到不一樣,但他提得不徹底。為什么會有美化藝術家的傳記?我后面會提到這個問題。

        我在研究傅山的時候發(fā)現(xiàn),傅山會自覺地應用他的文化地位應對各種政治和社會的問題,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另外還基于對現(xiàn)實生活的觀察,我有機會接觸一些前輩,可以觀察到文化資本的一些東西。所以我通過傅山的例子,來觀察文化資本的產(chǎn)生、積累、增長、轉(zhuǎn)換、應用。先講產(chǎn)生、積累、增長。

        簡單介紹一下傅山本人。官宦家庭,皇族遠親。他的曾祖朝宣長得很漂亮,被寧化王的女兒看上,硬被拉入王府入贅。傅山為此憤憤不平,但這樣一來,傅家跟皇家沾上了光,他爺爺和爺爺?shù)牡艿芸既×诉M士。在山西,明清的進士很少,他家有兩個,不得了。17世紀30年代傅山的老師受到冤枉,傅山帶領山西學生到北京去,成功營救出老師,這樣,傅山才三十多歲時就已經(jīng)被認為是山西文化界的祭酒,并有了一定的名聲。

        另外這個人確實有才華,我們知道他會寫字,會畫畫。記憶力特別好。他在三立書院讀書的時候遇到一個馬生,記憶力特別好,兩人就比賽背文章。從早到晚背短文,馬生一天背了三十多篇,傅山背了五十多篇。甲申國變后,傅山失去了以往的政治經(jīng)濟特權,家庭的財富又受到戰(zhàn)爭毀滅性的摧損,但是他所具有的文化資本并沒有隨著經(jīng)濟和政治資本的損失而損失。他以才華、家世和實際行動贏得的文化聲望卻不斷提高。

        這里有幾件事:

        首先,1654年至1655年的“朱衣道人案”。在此案中,因為涉及反清,傅山被抓到監(jiān)獄,呆了一年被放出來,此事對他極為重要。

        其次,1660年到1670年代,他在山西從事學術活動,和全國的一流學者一起。

        第三,1678年到1679年,博學鴻儒特科考試,他也被迫到北京去了。當時全國有一百八十多位學者被薦舉。

        第一個“朱衣道人案”?!爸煲碌廊恕笔潜粍e人咬出來的,咬出來他就被抓進去,抓進去后他知道咬他的人已被殺頭了,所以他在嚴刑拷打下一直堅持自己無辜。同時他的朋友開始營救他,魏一鰲在關鍵時刻出面作證。在監(jiān)獄的時候,他不知道自己生死,就一直念佛、誦經(jīng)、寫經(jīng)。今天我們可以看到,傅山的抄經(jīng)作品大概有五件左右留傳下來,其中三四件是監(jiān)獄里寫的。

        這件就是監(jiān)獄里寫的,乙未二月。今年就是乙未年,寫于三百六十年前,農(nóng)歷七月份的時候他被放出來。

        傅山《五律詩軸》

        戴廷栻也不知道還見得到見不到這位老兄——這么著名的書法家,于是把最好的紙送到監(jiān)獄里去,請他寫字。你看這是什么紙,金陵胡正言印的十竹齋箋紙,傅山上來就寫,他在監(jiān)獄里等待朝廷對他案件作最后的裁決。

        由于有友人營救,傅山于1655年七月出獄。但是,和他一起被捕的其他三位涉案人士蕭峰、朱振宇、張锜,都受到了殘酷的懲罰:蕭氏被處絞刑,朱、張二人杖刑后流放三千里外,唯有傅山未予判刑。

        傅山因為名氣大,被放出來了,所以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文化資本的重要性。傅山到底有沒有參與反清活動?參與了,只是程度多深不知道。

        魏一鰲的傳記中記載:

        值青主遭意外之禍,受刑下獄,昏惑中,夜夢有“魏生”二字,醒告其弟與其子,俱不解。及再審問,官詰其有無證人。青主忽及公,強指以為證。兩司因命李王御六傳公至。詢的否?公不顧利害,極以青主之言為然。撫軍遂據(jù)之密疏以聞。后竟得白以出者,“魏生”之夢始驗也。

        魏一鰲不在太原,在平定為父親守喪?!肮活櫪Γ瑯O以青主之言為然。”這明顯是為他說話,而且實際上說的不是實話,就是幫他開脫。

        傅山出獄后知道那三個人因為反清的活動都被判刑了,他說從此他逃脫了。犧牲是光榮的事情,他有羞恥心,在給魏一鰲信中說:“總是無恥丈夫,那堪自對,是有出獄口占之句,曰‘有頭朝老母,無面對神州’也?!彼运麑嶋H上是知道怎么回事。

        這件事非常重要,在傅山的傳記和魏一鰲的傳記中,都會提到“朱衣道人案”。傅山因參與反清活動而入獄,最終釋放,也極大地提高了他的聲望。其他的原因入獄是沒有這樣的資本的。試想一下,如果曼德拉沒有坐過二十七年的監(jiān)獄,他會有那么大的道德上的感召力和政治上的號召力嗎?

        第二個事件涉及山西學術圈。1660年至1670年代顧炎武他們來到山西,很多名人很巧也到山西來,跟傅山交往。因為政治上抗爭不行,精神上抗爭也不可能,所以他們做文化事業(yè)。

        可以看到,傅山的書法這時候受到了碑拓的影響,結(jié)字非常寬博,好多字沒有鉤。這段時候傅山的書法風格也發(fā)生了變化。

        第三個事件,博學鴻儒特科。1878年康熙皇帝平定三藩,展示了雄才大略。當時南方文人和清政府的關系依然緊張,所以康熙搞了一個博學鴻儒的特科,由官員推薦。當時推薦了一百八十多人,被推薦的人中不少級別很高的。顧炎武被推薦了,他堅決不參加,說再逼我,我就自殺。傅山被推薦了,也不肯參加,但傅山所在地的縣官怕?lián)熑危桶迅瞪接门\嚴奖本┤?。到崇文門外,考試的時候,他稱病,不去。這是著名的事件,我們看到傅山的形象始終比較一致。其實傅山如果接納清政府給予的一切,生活境遇會好很多,在清初的時候當一個遺民要付出好多代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個事件讓傅山在清初的聲望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

        順治、康熙兩朝官員劉體仁,人稱潁川劉公勇先生,被認為是“天下俊雄秀杰之士”,清初愿棄官從學于孫奇逢。后來又專程赴松莊拜訪傅山,“相對賦詩移日,其高寄如此。故無纖塵集其筆端,而一往奇邁之氣時時溢于篇幅”。

        時人以認識傅青主,受其影響為幸事。當時已經(jīng)是這樣的情勢了。文化資本能不能轉(zhuǎn)化成日常生活中的能力,當然能了,名氣大了,這么多人請他寫字,這么多人保護他跟這個有關。

        所以我又再回到上面的話題:在中國社會中,文人藝術家和職業(yè)藝術家有沒有區(qū)別?當然有區(qū)別,職業(yè)藝術家畫得再好,也不可能得到這么高的尊重,這是我要強調(diào)的一點。造成區(qū)別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文化資本的有無。

        我再舉個例子,傅山擁有了這個東西后,即使接受過許多漢官的慷慨幫助,并積極主動地維持和這些漢官的關系,他依舊有相對的獨立性,仍然保持著獨立人格。

        比如仕清漢官楊思圣在山西任按察使期間,曾和傅山有交往。楊思圣離開山西后,傅山還專程趕去為他看病。但楊思圣去世后,有人請傅山為楊的傳記提供他在山西當官的政績,這時候,傅山拒絕了。

        有一件傅山致申涵光的信札,故宮博物院館藏。信中說,楊思圣在山西任官時,我正好到江蘇去了,不太知道他的政績。其實這是托詞。你的朋友中這么多人都認識楊,你了解了解還不能嗎?但是申涵光為什么不從楊在山西其他的朋友那兒打聽?這是因為他的朋友名氣沒有傅山名氣大,引用無名的人說楊思圣政績好,沒有用,人家要的就是傅山的名氣。傅山當然知道,就是不給你。

        我在《傅山的世界》中講到傅山為魏一鰲寫的十二條屏,什么都可以寫,就是不寫你做官,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

        為什么中國文人的傳記里反復強調(diào),不愿意給當官的和商人畫畫?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的一首詩《過訪査二瞻》有這么兩句:“留僧不惜盤餐奉,索畫須攜襥被來?!笔裁匆馑寄兀亢蜕械轿壹襾砹?,我好吃好喝招待;可一個俗人來求畫,請帶著鋪蓋卷,哪天能得到不知道。這是不是在編造神話?一定程度上是的。八大山人的傳記也有如此記載。

        當我讀到這樣的文字時,我更會把它理解為作者期望那些擁有社會資源的人們——無論是政治權力還是經(jīng)濟實力,對擁有文化資本的人們予以足夠的尊重。也提醒文人自己,在應對社會的種種所求時,維護自己的獨立性,保持自己的尊嚴。而不是像有些學者那樣認為,中國文人在編造自己高雅形象的神話。

        最后,我來概括一下今天講課的內(nèi)容。在中國古代藝術史上,文人的藝術經(jīng)常以禮品的形式出現(xiàn),那些以禮品為主的書法我稱之為應酬書法。應酬書法是中國書法創(chuàng)作和消費中最大的一宗。在研究這些應酬書法時,我們要注意其中的修辭現(xiàn)象。中國文人藝術家之所以成為文人藝術家,依靠的就是文化資本?!拔幕Y本”的多寡使得中國文人藝術家們能夠不同程度地應對生活中遇到的種種挑戰(zhàn),并保持相對的獨立性。(據(jù)現(xiàn)場實錄整理)

        猜你喜歡
        書法
        書法篇
        大理文化(2022年8期)2022-09-27 13:38:02
        書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書法欣賞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書法
        娘子關(2022年1期)2022-03-02 08:18:42
        書法
        娘子關(2021年6期)2021-12-16 01:18:44
        書法
        娘子關(2021年5期)2021-10-20 03:16:06
        書法欣賞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3:18
        書法
        娘子關(2021年3期)2021-06-16 10:56:32
        書法
        書法欣賞
        吐魯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精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免费中文熟妇在线影片| 天堂а√在线最新版中文|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亚洲桃色蜜桃av影院| 日本免费视频| 东北寡妇特级毛片免费|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粉色|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 亚洲精品久久区二区三区蜜桃臀| 日本少妇高潮喷水xxxxxxx|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98精品国产高清在线xxxx| 日本师生三片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孕妇作爱| 亚洲AV小说在线观看| 日本a爱视频二区三区|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的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作者|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3 |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不卡| 伊人久久综合狼伊人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无码伊人久久大蕉中文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一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99福利网| 久久婷婷国产色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网址你懂的| 免费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精品黄av电影| 欧美在线三级艳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