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樟柯:執(zhí)著于記憶與當下
《山河故人》票房:3222.0萬
這是賈樟柯時隔九年再次在國內(nèi)發(fā)行故事片,他激動地表示:“《山河故人》重新回到國內(nèi)是一次勝利,也是我個人的節(jié)日?!?/p>
《山河故人》中,賈樟柯分別以“昨天、今天、明天”的三段式結(jié)構(gòu),描繪一個巨大的社會轉(zhuǎn)型時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價和命運發(fā)生的轉(zhuǎn)變。是從山西縣城,到大洋彼岸的澳洲,這種空間地景的更替、語言的轉(zhuǎn)換,都是有意味的形式,是一幅近30年每個中國人都遭逢的普遍性的生命體驗,這都是賈樟柯眼中當下的中國。
賈樟柯的影片最動人的地方是他的鏡頭永遠都在關注被時代洪流裹挾的個體生命,講述時代變遷下普通人的命運變化。他的鏡頭既不回避,也不美化,只是如實地記錄著這個正以超速度行走在現(xiàn)代化進程的當代中國的真實風貌,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的境遇,用影像觀察和表現(xiàn)這些個體的存在。從這一點上來說,《山河故人》依然秉承著這一母題。
很早之前的賈樟柯就被冠以“販賣中國元素,迎合西方審美”的名聲,《天注定》也一度將他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渡胶庸嗜恕分械谌糠值摹澳缸討佟?,在西方媒體中就很受歡迎,他們愛它的跳躍、荒誕與浪漫。但這很難讓一直受傳統(tǒng)教育的中國人用跳躍性思維去接受它,甚至,這已經(jīng)跳脫出了賈樟柯電影中的時空。
賈樟柯的電影還是帶有明顯作者電影的印記,這也是為什么他的電影在歐洲特別是新浪潮起源的法國如此受歡迎的原因。雖然,在國內(nèi),賈樟柯也有大量的追隨者與愛好者,但是他離普通觀眾的距離還是有點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