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腰上系著一個寶葫蘆,寶葫蘆吸蓄贛、修、信、撫、饒五江之水,吞吐著浩浩湯湯的萬里長江,這個寶葫蘆就是馳名中外的鄱陽湖。
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面積達3150平方公里,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型氣候,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7.1℃。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五河夾長江水系的呵護,使其“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競爭先;連江通海胸懷廣,滋養(yǎng)生靈歲復年?!庇谑牵?988年這里就建立了國家級的候鳥保護區(qū)。秋末冬初之際,從西伯利亞、蒙古、日本、朝鮮以及中國東北、西北等地的各類候鳥300多種,近百萬只飛來越冬。其中鶴類、小天鵝、白琵鷺、黑鸛等珍禽50多種。鄱陽湖被冠為“白鶴世界”、“珍禽王國”、“小天鵝之鄉(xiāng)”。
湖區(qū)巡航
今年春節(jié)過后,我去鄱陽湖候鳥保護區(qū)都昌探望心儀已久的白色精靈,長壽尊者,在這塊遼闊無邊的濕地之上,目睹百鳥風采。
監(jiān)測船載著一行工作人員在鄱陽湖上航行,前行的目標是都昌的多寶馬影湖自然保護區(qū)。去冬多雨,保護區(qū)水位較往年高,候鳥四散,春節(jié)后水位下降明顯,被淹沒的灘涂都露了出來,保護區(qū)的李局長看看天空說,來得正是時候,今天會給大家一個驚喜。監(jiān)測船上,徠卡單筒望遠鏡早早的架在船艙頂上,兩門600mm的“大炮”一左一右屹立在船頭兩側,密切注視著遠方的星星點點,人們的目光在沙洲、湖畔、天空搜索。巡視船一路向前,水面由窄而寬,離岸越來越遠,視距越前越廣,讓初到咋來的人越來越興奮。
這時,艙頂觀察望遠鏡的師傅傳來信息:注意右邊濕地,零星的鳥兒好像在集中。立時,船上的長槍短炮一起轉移方向,目鏡里成群結隊的鳥兒在水中時隱時現。機靈的大雁踏水低飛;胖嘟嘟的赤麻鴨在岸邊東張西望;白身黑線條的反嘴鷸我行我素;還有圓喙白琵鷺作金雞獨立狀。這些中小體型的鳥兒們在一旁搔首弄姿,顧盼倩影,旁若無人。船上的相機像急速掃射的機槍,點發(fā)、連發(fā)的交叉火力一齊噴響空中,突突突突,吐吐吐吐,突突突突,吐吐吐吐響個不停。被驚動的鳥兒撲撲撲撲嘟——撲撲撲撲嘟——一茬一茬地飛向空中,幾個盤旋后又降落在不遠的水岸,悠然自在,怡然自樂。
白色精靈
中午,船泊在一個開闊航道的濕地旁,前面就是馬影湖候鳥越冬基地。這里湖面遼遠,港灣曲折,水淺草長,大葉藻種類豐富,魚蝦貝類容易捕獲,是大型候鳥越冬的集散地。中飯后我們分為兩組,一組上岸往東,越過灘涂前往天鵝棲息之地;一組渡水向西,那里是鶴類越冬覓食所在。正說著,擔任了望的觀察員興奮地說,前面來了一群灰鶴,準備拍攝。所有的長槍短炮一齊瞄準高翔的鶴群,又是一陣猛力掃射。那鶴十分警惕,原來自東向西款款而來,突然像是發(fā)現了什么,陡地改變方向,振翅朝南遠去。
有了這個插曲,我選擇往東去拍天鵝。
這是一塊露面不久的沼澤地,近水有一座小山,其余是望不到邊的水草地,一行五人,沒有一個敢在這里橫行。大家沿著山腳石子灘一步一瘸的跋涉,終于到達沼澤東邊。靜悄悄的水面了無一物,前面的三個方向,最近的距離也在千米之外。從鏡頭里看去,對面濕地的水草攔腰折斷,江西的紅土粘滿草莖,就是不見天鵝影蹤。突然有人招呼,左前方發(fā)現大群天鵝。我把鏡頭拉到400去分辨,那里的灘涂很特殊,好像有一道高高的白色石壩橫在中段,被正午的陽光照得閃閃發(fā)光。定睛細看,那石壩似乎在晃,我睜大眼睛辨認,居然是由數不清數的“2”字組成,除了天鵝,還有別的嗎?
天哪,這是數以萬計的一道天鵝墻,物距在1500m外,即使600mm的定焦大炮,面對這樣的超遠物距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等待時機。
一陣北風起,耳中傳來了時長時短的隱約“昂——昂——”聲,這是成群天鵝要行動的前奏,大家的情緒一下被調動起來。注意隱蔽,天鵝有所行動。有人輕聲提醒。雖然遠隔千米以外,我們個個好像進入伏擊陣地的戰(zhàn)士,禁聲屏氣,把攝像機、相機的鏡頭,對著前方那棟“白色大壩”,隨時準備拍攝天鵝的倩影。
透過鏡頭,“白色大壩”在向前移動,像水面卷起微瀾;微瀾漸漸擴大長高,跳出水面成為飛躍的波濤;波濤奮勇向前,倏地躍離水面,騰空而起;霎時有千萬支羽箭從水面射向天空,快速擴散,越飛越高,似漫天白云蒸騰空中,剎時遮住藍天擋住日光,直壓頭頂而來;前行的隊伍不斷擴大,數不清的天鵝充滿目鏡。那長長的脖頸和閃動的兩翼不斷變化著潔白的體型,起起伏伏的雙翅,劃出一道道優(yōu)雅的弧線,在空中自由翱翔,一會兒又降落在湖中的濕地上,白皚皚的一片遮沒了衰草。
數以萬計的天鵝構成一道“飛時遮盡云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的風情,只有在鄱陽湖上巡航的人才得飽覽如此美景,享盡大自然演播的難得瞬間!
鳥兒天堂
據鄱陽湖國家級保護區(qū)統計,每年到這里越冬的候鳥,常年保有量已達百萬以上,這是湖區(qū)周邊的人們多年來對鳥兒保護作出重要貢獻的結果。
高水位時保護區(qū)員工送糧到濕地,免除了鳥兒和人爭食的尷尬;低水位時巡視員發(fā)動志愿者拆除野外的天網、粘網、定置網,燒毀捕鳥工具讓鳥們安全覓食過冬;傷病鳥兒有專業(yè)獸醫(yī)治療、飼養(yǎng)再放飛,保護大小候鳥正常生活;保護區(qū)采取“濕地日”、“愛鳥周”“小手拉大手、大手帶小手”等活動,宣傳保護鳥類的法律法規(guī),使愛鳥、護鳥成為鄱陽湖人的共識。
如今候鳥多時能達一百五十萬羽,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
鄱陽湖已經成為越冬候鳥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