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英國特約記者 潘亮
①
②
漫步于泰晤士河畔,就在《環(huán)球時報》記者打算從倫敦橋步入北岸時,一只腳踩紅十字盾牌的白龍赫然進入視線。龍的下方刻著“CityofLon?don”字樣(如圖①)。“我們難道不正在倫敦市嗎?”記者話音未落,就被同行的一位朋友給打斷了:“那你可有所不知,此倫敦非彼倫敦,我們現(xiàn)在要進入的可是倫敦市的‘城中城’,過了河便不再是倫敦,這條橋頭龍就是界碑!”
倫敦最“高富帥”的地區(qū)
普通意義上,人們說的倫敦市是由33個郡組成的大倫敦,而CityofLon?don則是其中最小的一個。它位于大倫敦市中心泰晤士河北岸,面積只有一平方英里,也被當?shù)厝岁欠Q為“平方英里”。正是在這最小卻最古老的這一平方英里上,羅馬人在2000年前征服大不列顛時建立起倫敦最初的城邦。如今在這兒還能看到羅馬遺跡“倫敦墻”。
難以令人想象的是,這個方圓不到兩公里的寸金之地上,有著全球最大的國際銀行業(yè)務量、外匯交易量、國際股票交易和債券發(fā)行量。近2000家國際機構的30萬多金融精英每天在此上下班。為方便和大倫敦區(qū)別起見,外界已經習慣將這里稱作“倫敦金融城”。金融城不僅是英國的經濟心臟,更在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奪得第一把交椅。游人無論站在哪個地點遠望倫敦中心,都無法忽略金融城的高度。自英國第一座摩天樓42號大廈在此落成之后,金融城一直是倫敦摩天大廈最為密集的地區(qū)。21世紀以來“小黃瓜”大廈、“奶酪刨”大廈、“對講機”大廈都逆金融危機寒流而上拔地而起,預計2018年建成的主教門22號大廈更將以278米身高刷新金融城高度。在金融城工作著約30萬金領,他們能在彈指間影響全球數(shù)十億人的經濟生活,巨額而密集的財富讓這里成為倫敦最“富有”的地段。有統(tǒng)計顯示,金融城內超過50個族裔平時交流使用超過300種語言,這些來自全球各地的金融精英幾乎都畢業(yè)于國際頂尖學府,他們西裝革履,外形干練而風度翩翩,被當?shù)厝艘暈?ldquo;帥翻了”的上班族。金融城樓高,錢多,人帥,因此也有了倫敦“最高、富、帥地區(qū)”的冠名。
英女王進城要獲市長批準
除了高富帥,金融城還享有其他郡所不能相比的特權。它雖是大倫敦區(qū)的一部分,但在很多方面保持高度自治。金融城擁有自己獨立的市長、法庭、警察和財稅系統(tǒng)。金融城不但在城垣邊界樹立了腳踏紅十字盾的龍形界碑,就連城內的交通安全柱都是刻有龍紋的紅白黑。
金融城市長的全稱是“最尊貴的倫敦市長大人”,其地位僅次于英國女王,是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位,集權貴、財富、地位、榮譽于一身。金融城市長存在的歷史超過800年,比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任何一個組成部分都要悠久。每年9月舉行的市長選舉絕對是英國的年度大事,新任市長巡游時,會坐上保存在倫敦博物館的精致雕花鎏金馬車,前后還有英國皇家衛(wèi)隊、皇家樂隊甚至國外花車陪行,場面十分壯觀(如圖②)。倫敦人都知道金融城市長更多是一個名譽頭銜,但是僅憑他身上的大紅袍和頭上那頂超拉風的三角帽,從衣著上已將穿著西裝騎車上班的“大倫敦”市長甩出幾條街。除了平日辦公用的市政廳,金融城市長還擁有專屬的市長官邸,進入這座威嚴的建筑,記者發(fā)現(xiàn)里面除了法庭,囚禁室外,還擁有數(shù)量驚人的會客室、辦公廳、宴會廳等,裝飾華美堪比王室宮殿。
按照英國王室憲章的規(guī)定,英國國王必須獲得金融城市長允許才能進城。每當女王進城之時,金融城市長會奉上代表金融城主權的寶劍,以表認可君主對金融城的轄權。因此從很多層面上來講,金融城更像是一個隱藏于大倫敦中的獨立王國,而不僅限于表層語義里的“郡”。201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時,也專門在金融城市政廳發(fā)表演講并接受了金融城市長的宴請。
避稅天堂還是經濟引擎
金融城歷久彌堅的成功背后,有專家指出這里正成為世界上崛起速度最快的避稅天堂。過去五年內,大量超級富豪涌入金融城,他們正利用非定居者的納稅身份逃避巨額稅款。金融城幾乎成了英國國內一個完全由金融業(yè)掌控的王國。面對批評,金融城市長秘書查普曼先生告訴記者:金融城的成功得益于它匯聚全球金融機構的凝聚力、承擔全球金融業(yè)務的影響力以及開放革新的魄力。金融城在經濟危機中對創(chuàng)造就業(yè),吸引外資以及支撐本國生產力上做出的貢獻是舉足輕重的。金融城也一直利用自身優(yōu)勢致力開展慈善事業(yè),為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不可否認有人在鉆法律的空子避稅,但金融城絕不是無情的“金融大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