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寅 旭
?
蘊藻浜特大橋施工安全風險分析
邵 寅 旭
結合蘊藻浜特大橋工程實例,對該大橋在施工中存在的風險進行了準確識別與評價,從施工方案與人員配備兩方面,提出了施工安全風險管理措施,確保了該橋梁的安全施工。
橋梁,安全風險源,風險管理,風險評價
橋梁是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跨越障礙的通道,是供鐵路、道路等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交通線路時修建的建筑物。目前,我國鐵路橋梁的建造技術取得了很多先進成果,橋梁施工技術日臻成熟。但跨越既有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因各地區(qū)特點的不同,施工管理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和較大的安全隱患。由此,應如何確保既有線橋梁施工的安全是本論文討論的重點,也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最為重要的核心內容。
所謂“安全”,是指人類在生產(chǎn)、生活中,人員、財產(chǎn)等避免遭受不可承受的損害。鐵路行車安全風險管理是指對鐵路運輸系統(tǒng)行車范圍內所涉及的各專業(yè)、各崗位、各設備等有可能發(fā)生對運營安全秩序的穩(wěn)定造成影響或損害的風險因素,這就需要我們通過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強對可能發(fā)生的風險源進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以保證運營系統(tǒng)秩序的長期穩(wěn)定。
工程施工安全風險分析一般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價和風險管理,風險識別是對存在于項目中的各種風險源或是不確定性因素按其產(chǎn)生的背景原因、表現(xiàn)特點和產(chǎn)生后果進行定義、識別,并對所有的風險因素進行科學的分類。因此,做好風險識別工作需要根據(jù)具體的對象,采取有針對性的識別方法和手段,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安全風險分析研究。
新建上海至南通鐵路(南通至安亭段)位于長江口,途經(jīng)江蘇省南通市,蘇州市所轄的張家港市、常熟、太倉和昆山等四縣市和上海市嘉定區(qū)。根據(jù)本項目建設特點的不同,劃分為本線工程、聯(lián)絡線工程和樞紐相關配套工程。本標段營業(yè)線施工范圍DK130+294.68~HFXDK4+538,線路長度36.05 km(單線)。其中安亭至黃渡段在臨近既有京滬線增建三、四線(營業(yè)線里程K1424+868~K1430+850),三、四線路基4.233 km,安亭蘊藻浜增建Ⅲ,Ⅳ線特大橋長度均為2.027 km。
本文以新建滬通鐵路蘊藻浜特大橋施工為依托,對蘊藻浜特大橋施工進行安全風險研究,對施工中所存在的風險進行準確的識別和正確的評價,以確保工程項目安全、順利完成及后期安全運營。所以安全風險識別是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前提和基礎,任何項目在實施前都要先做好安全風險的識別與評價工作。
3.1 自然環(huán)境原因的安全風險源識別
因本工程位于上海地區(qū),軟土地基分布較為廣泛,含水量大,壓縮性高,強度低,最厚可達38 m;其氣候特點為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降雨量充沛,氣候較為濕潤,夏季常出現(xiàn)暴雨、大風等極端天氣,到冬季時,常伴有霜雪天氣,臺風時常光臨,自然地理環(huán)境異常復雜。由于蘊藻浜橋段的施工過程基本上經(jīng)歷了這些惡劣天氣,所以樁基礎施工、承臺施工時基坑和圍護結構的安全穩(wěn)定性便存在較大風險,以及防護棚架的施工安全穩(wěn)定性也是重要的自然環(huán)境原因安全風險。
蘊藻浜特大橋現(xiàn)場及鋼桁梁拼裝圖見圖1。
3.2 施工方案及影響既有設施安全風險源分析
安亭至黃渡增建三、四線線路長度5.982 km,受蘊藻浜通航凈高要求,增建三、四線在跨越蘊藻浜時與既有線并行,該區(qū)段民房廠房集中、道路密集,人流、車流量大,施工干擾大,便道修筑困難,且線路多次跨越既有線,線間施工空間小,施工安全風險高。蘊藻浜特大橋跨既有蘊藻浜河采用1-128 m鋼桁梁拖拉橫移法施工,在既有線路兩側通航繁忙的蘊藻浜頂推法拖拉橫移架設128 m鋼桁梁,臨時支墩設計及施工、鋼桁梁拼裝、頂推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較高。蘊藻浜特大橋抬升高度對既有電網(wǎng)產(chǎn)生影響,對周邊居民日常生活用電造成困擾;臨近河岸一側30 m處有地鐵運行,蘊藻浜橋的施工及地基處理時對地鐵正常運行穩(wěn)定性造成影響。
3.3 人員構成原因的安全風險源分析
從施工全過程及風險識別理論上來分析,人員構成原因的安全風險源始終貫穿于工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施工工序與人員設備的使用情況和種類、數(shù)量有密切關系。因為所有的工程施工都是落實到施工人員的具體掌握與操作上的,若操作及管理不當,則給工程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那么就有必要對參與工程建設的所有人員進行嚴格管理,將可控的人員安全風險降到最低,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蘊藻浜特大橋既有線施工人員構成原因安全風險源識別表
4.1 自然環(huán)境原因的安全風險源評價
根據(jù)前述的自然環(huán)境原因的安全風險源識別所得出的結果,本工程自然安全風險源主要是樁基礎塌陷、承臺失穩(wěn)及支架倒塌。按照風險源發(fā)生的概率將經(jīng)常發(fā)生的風險源定義為高度風險源、概率等級定義為5級,將時常發(fā)生的風險源定義為中度風險源、概率等級定義為4級,將偶爾發(fā)生的風險源定義為低級風險源、概率等級定義為3級。具體見表2。
表2 既有線蘊藻浜施工自然環(huán)境原因安全風險評價表
4.2 人員構成原因的安全風險評價
在前述人員構成原因安全風險源識別的基礎上,按照風險評價的理論和方法,對人員構成原因造成的風險進行評價,將此類風險分為5類,計算出風險評價值和風險等級,為下一步風險管理提供依據(jù),具體見表3。
表3 既有線蘊藻浜施工人員構成原因安全風險評價表
5.1 跨既有線蘊藻浜施工方案安全風險管理
為確保既有線鐵路行車及施工安全,在合理優(yōu)化施工場地的前提下優(yōu)化鋼桁架頂推,以最大程度減少對既有鐵路的擾動,從根本上消除隱患。為降低跨蘊藻浜1-128 m鋼桁梁施工安全風險,本工程采用在距營業(yè)線20 m處拼裝鋼桁架,先縱向行拖拉就位后橫移至設計位置,以減少對既有京滬線運營風險。采用鋼桁架頂推法施工,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證了橋梁結構承重的要求,降低了施工復雜度,在安全施工下縮短了工期。此施工方案解決了既有線存在的四大問題:老線進行臨時撥接,新線拖拉橫移至鋼桁梁上;既有電力網(wǎng)不受施工影響;大跨連續(xù)鋼桁梁有效的避開了地鐵,地鐵運行不受鋼桁架搭接的影響;蘊藻浜航道升級為7級。營業(yè)線施工期間,施工要加強與鐵路運輸各部門間的溝通,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及時了解相關工程的動態(tài)進度信息,為鐵路安全運營提供動態(tài)信息技術支持。
蘊藻浜特大橋施工方案現(xiàn)場鋼桁梁拼裝,見圖2。
5.2 跨既有線蘊藻浜人員配備安全風險管理
由上述安全風險源和風險識別了解到人員構成原因的安全風險源始終貫穿于工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為了做好各等級風險的管理工作,確保施工安全和既有鐵路行車的絕對安全,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施工前,編制施工安全專項方案,并投入足夠的施工技術人員及防護人員,對其加強營業(yè)線施工安全教育培訓,建立健全營業(yè)線施工管理和作業(yè)制度。
2)現(xiàn)場施工時,施工負責人、安全防護員均應到施工現(xiàn)場進行安全防護。
3)嚴格落實“施工不行車,行車不施工”,以及應先施工“全封閉、全隔離、全監(jiān)控”的要求,強化營業(yè)線施工安全防護措施。
本文通過對跨既有線蘊藻浜特大橋施工安全風險分析,通過風險源識別、風險評價和風險管理,對本工程實踐中的各種安全風險源進行梳理和分析,找出重點風險源、確定風險等級并進行有針對性的防控。做風險評估要以經(jīng)驗為先導,從經(jīng)驗中提取有價值部分,使之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對安全風險的評估應該層次化,要從方案、技術以及管理這三個層次來開展工程安全技術研究。
[1] TB 10203—2002,鐵路橋涵施工規(guī)范[S].
[2] 王卓甫.工程項目管理[M].第3版.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5.
[3] 上鐵建發(fā)[2009]51號,滬寧城際鐵路臨近、上跨橋梁施工安全管理方法[Z].
Analysis on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of Yunzaobang super major bridge
Shao Yinxu
Combining with the Yunzaobang super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example, this paper made accurately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to the existing risk of bridge in construction, from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and personnel configuration two aspects, put forward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ensured the bridge safety construction.
bridge, safety risk source, risk management, risk assessment
1009-6825(2016)12-0169-02
2016-02-19
邵寅旭(1986- ),男,工程師
U4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