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錢鈺玲
雖說“心病還需心藥醫(yī)”,然而這“心病”卻不只表現在心里和臉上。莫名原因的持續(xù)疼痛、低燒、嘔吐,這是怎么啦?難道是中招“癌癥”?
老太低燒、疼痛、嘔吐……難道得了癌癥?這竟只是為引起關注
雖說“心病還需心藥醫(yī)”,然而這“心病”卻不只表現在心里和臉上。莫名原因的持續(xù)疼痛、低燒、嘔吐,這是怎么啦?難道是中招“癌癥”?NO!這是人體為引起關注,而發(fā)起的反抗,醫(yī)學上稱為軀體形式障礙。
奇怪:老太全身都是病,但就找不到病因
來自蘇北60多歲的王阿姨,一直以來身體很好,一月前忽然出現左肩部持續(xù)性疼痛,逐漸延伸到左手臂、腰部及右腿疼痛,近日又覺得頸部及頭部疼痛,還出現惡心、嘔吐,到當地醫(yī)院治療,癥狀沒有明顯緩解,反而病情加重,連站立都很困難,精神狀態(tài)也遠不如一個月前。
前幾天,王阿姨又出現低熱及小便困難,但是始終找不到病因。為進一步的診治,在南京工作的女兒把王阿姨接了過來,并住進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神經內科。在了解病史及就醫(yī)經歷后,王阿姨的主管醫(yī)生、神經內科任慶國博士對她進行了縝密細致的問診查體,全面有針對性的安排了自身免疫指標、腫瘤指標、激素水平、顱腦和脊髓的影像學檢查及肌電圖等檢查。然而各種檢查結果都未顯示異常,可癥狀依然存在。究竟是什么疾病會出現這么多癥狀,但各項檢查卻未見明確的器質性病變呢?
解疑:原來都是心病在“使壞”
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病情,任醫(yī)生多次與王阿姨和她的女兒交流溝通。原來,王阿姨作為一名教師,長期工作壓力較大,丈夫和女兒又都在外地工作,不能常陪伴左右,許多事情不能夠及時排解疏泄,也得不到身邊人的關注。在了解完王阿姨的病情后,醫(yī)生們仔細分析、逐一排查,猜測是否是由于情緒引起的軀體癥狀呢?
心理精神科李英輝主治醫(yī)師給王阿姨做了相關評估,原來一切的癥結就是軀體形式障礙。王阿姨在加用了調整情緒藥物及適當的心理誘導疏通治療后,全身多處疼痛不適感逐漸好轉,自己能大小便了,體溫也恢復正常了。
溫馨提醒:多問候一下家里的老人吧!
從門診和住院患者來看,性格內向敏感的人更容易發(fā)生軀體形式障礙,他們多多少少都伴有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又不善于情感表達和情緒釋放。工作上的壓力、獨居的孤獨、家庭的矛盾等是這一疾病的誘發(fā)因素。女性因為性格不及男性開朗,所以發(fā)病率要多于男性。
軀體形式障礙的表現多樣,以情緒低落、抑郁悲觀、思維遲緩、對工作沒有熱情、精力不足等為主要表現,此外,還有一些表現為頭痛、頭昏、肢體麻木等軀體化癥狀?,F階段有研究表明,中年人情緒障礙的發(fā)病率很高??赡苡捎谧优嘣谕馇髮W或工作,且自身作為社會階段承上啟下的中堅力量,要承受更大更多的壓力,如果不及時疏導,這些壓力將日益蓄積。對于空巢老年人,長時間的獨居,受關注程度低。他們就通過身體的疼痛表現出來,希望以此來引起子女的注意和關心。
因此,建議子女經常問候父母,讓其父母感到關懷和溫暖。若發(fā)現父母出現情緒低落、不明原因的病癥,應引起注意,及時對身體及心理的檢查,并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