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長
遺傳真的起到?jīng)Q定性作用嗎?
遺傳是影響身高的重要因素,但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視
這似乎是一個眾人都會同意的觀點:高個子的爸媽必然會有高個子的子女;而身高相對較矮的父母,他們子女的身高往往也會矮一些。
長久以來,大家都普遍贊同這個觀點。但近年來有人提出了詳細的分析數(shù)據(jù)和數(shù)學模型,認為遺傳因素在影響身高因素的比重中并沒有人們認為的那么大,僅僅占到大約40%。然而,在各個因素中,這算是極為重要的一個了。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身高天注定”。對于人體的生長發(fā)育而言,后天的營養(yǎng)非常重要。在青少年時期,補鈣是一個永遠不變的話題。牛奶、鈣片、蝦皮等等能夠補充鈣質(zhì)的食品都是家里的常備。這是因為,鈣質(zhì)是否充足對青少年的身高可以說算得上一個決定性的因素。當年,在我們大多數(shù)人心目中,總認為和我們一海之隔的日本國民整體身高不足,但如今,日本國民的平均身高已經(jīng)逐步提升——所謂“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故事正源自于日本,盡管很多人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持懷疑態(tài)度,但是牛奶對于身高的重要作用確實是不容置疑的。另外,維生素D和蛋白質(zhì)同樣是非常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也對身高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能夠通過后天的努力,打破遺傳的瓶頸嗎?
七分天注定 ,三分靠“打拼”
先說說筆者當年做籃球記者時的一段經(jīng)歷吧:
在某年的一次商業(yè)活動上,NBA著名球星勒布朗·詹姆斯需要回答同場幾位小朋友的提問。其中某位小朋友就問:“你是如何能長到這么高的?”詹姆斯答道:“我從小喜歡運動,也會聽媽媽的話多喝牛奶多吃蔬菜。”
這個回答結合勒布朗籃球場偶像的身份來說,實在是太恰當了。他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那些希望健康成長的孩子,多做運動多吃蔬菜才是正道。
但凡對詹姆斯稍有了解的球迷其實都知道,勒布朗的母親格洛麗亞并不是一個身材很高的母親,而自小身在單親家庭的勒布朗,也從沒有傳出過自己生父的任何消息。他能夠獲得超過2米的身高以及超人的身體素質(zhì),除了天賦,就是后天的各種鍛煉和營養(yǎng)。
人們總有這樣的觀點:籃球運動員們之所以能夠去打籃球,是因為他們天生長得高;而體操和舉重運動員們之所以去從事這些行業(yè),是因為他們天生比較矮。這種觀點不能說不對,但是人們卻忽略了一點:經(jīng)常打籃球,尤其是在青少年時期經(jīng)常打籃球的孩子,往往能夠長得更高,而這就是運動的力量。
體育運動的不同項目有不同的特點?;@球、排球、羽毛球這類項目的動作多為拉伸型動作,跳躍類的動作也很多。這些既能夠滿足對抗性、強度也相對適中的運動可以使全身各個部分的肌肉都得到活動和鍛煉,大幅度促進新陳代謝水平,提升骨骼的血液及營養(yǎng),幫助骨物質(zhì)的合成,而這些都是有利于身高的發(fā)育的。
關于身高,還有哪些神奇的小知識?
1.在中國人的老話里,不少人都說男生可以一直長到30歲。其實這種說法并沒有準確依據(jù),一般情況下,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到20歲就基本上停止了,身高也不會有明顯的變化,而女生甚至還會更早地結束發(fā)育。
2.細心的小伙伴一定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身高在早上和晚上會有細微的區(qū)別。一般來說,大家在早上測量身高時,要比晚上測量的時候高出2-3厘米。這是因為:由于重力的關系,人體在白天站立的情況下,會壓縮椎間盤,導致身高變矮;而晚上的長時間平躺睡眠則有助于椎間盤放松和身高的恢復,讓失去的幾厘米又回到自己的身上。
3.去太空中游歷過一番的宇航員們,會因為在太空中長時間不受到重力的影響,甚至可以額外地長高5-7厘米——當然這一切會在他們返回地球之后逐漸回到原有的高度。
4.人類的身高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既不是穩(wěn)定不變,也不是穩(wěn)定地處于上升趨勢。相反,身高在人類的發(fā)展史上一直處于一種反復的狀態(tài)。生活在遠古時期的人們每天都要從事相對繁重的體力勞動,飲食、營養(yǎng)的方面都跟不上,身高平均下來要比現(xiàn)代人低出不少。但是大約1000年前的人類,身高水平就已經(jīng)和現(xiàn)在很類似了,之后又逐漸變矮,再回復到現(xiàn)在的水平。
5.不同地域的人的身高也有很大的區(qū)別,一方面各個地區(qū)的人在種族上并不相同,另一方面大家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也都不同,這些讓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人的平均身高相差極大:歐美人普遍人高馬大,荷蘭男性的平均身高接近184厘米,而相比之下印度尼西亞的男性平均身高就只有15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