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宇峰
摘要:慕課平臺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在線課程開發(fā)模式,從2013年進入中國網絡平臺以后,我國的各個高校紛紛參與其中?,F(xiàn)階段,慕課平臺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網絡課程教育平臺。隨著慕課平臺的發(fā)展,很多學科間的界限變得相對模糊,教學系統(tǒng)也更加多元化、明朗化。以此為契機,注重培養(yǎng)專門的藝術類設計人才的藝術設計類課程,可以借助慕課平臺,實現(xiàn)自身的突破與推廣,全面促進藝術設計類課程的大眾化進程。本文將以此為研究對象,希望可以有效促進我國藝術設計課程在慕課平臺上的大眾推廣。
關鍵詞:藝術設計類課程;慕課平臺;大眾化推廣
1本文概念的界定
慕課平臺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在線課程開發(fā)模式,其是英文MOOC或者MOOCs的音譯。其主要的內容是由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世界各個頂尖的大學開設免費的網絡課程與教育,慕課平臺突破了原有的課程體系、地域劃分、學校歸屬等方面的界限,促進了現(xiàn)代社會的新的教育革命的開展,在慕課平臺中學生可以盡情地學習任何一門想要學習的知識。慕課平臺打破了大學的藩籬,促進了新的教學革命的開展。
我國正處在“互聯(lián)網+”時代,社會上各個行業(yè)都搭乘上了互聯(lián)網的順風車,開啟了新的發(fā)展契機。在這種發(fā)展狀態(tài)的作用下,教育事業(yè)也不能落于人后,而慕課平臺,顯然是教育與互聯(lián)網的一次有效結合。促進教育發(fā)展,國家應多開發(fā)如慕課平臺這樣具有示范意義的網絡教育平臺。
2藝術設計類課程借助慕課平臺的大眾化推廣
(1)在慕課平臺上設立藝術設計類課程的專門鏈接與瀏覽頁,藝術設計類課程具有專門化的特點,所以相較于外語類課程、文學類課程,非藝術專業(yè)的課程的學生對其瀏覽相對較低,所以建設中藝術設計類課程往往放在最后進行建設,鏈接與瀏覽頁建設不夠完善。即使有學生想要瀏覽網頁,但是硬件上的不完善,阻礙了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獲得,同時阻礙了藝術設計類課程的推廣。
(2)在慕課平臺上實現(xiàn)師生資源共享,建立網上溝通體系。藝術設計類課程的學習者相對較少,主要是因為課程技術性要求較高,很多學生即使熱愛藝術設計類專業(yè)但是往往在學習上不得其法,在慕課平臺上的學習也就相對比較緩慢。這就要求在慕課平臺上建設師生的資源共享體系,保障雙方的教學相長。同時,建設師生的交流與溝通平臺,實現(xiàn)雙發(fā)在網絡上的面對面。學生在學習之中如果有了什么問題,可以及時詢問相關的課程老師,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回答。這樣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與課程之間的粘性,保障課程的學習率,降低其棄學率,有效促進藝術設計類課程在慕課平臺上的大眾化推廣。
(3)在慕課平臺上強化藝術設計類專業(yè)的課程體系的建立,提高上傳慕課平臺的課程的連接新,將各個網絡課程做到內容的連接,保持課程體系間的內在邏輯,建立對于課程內容的討論平臺,及時做到反饋與修改。突破原有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摒棄以內容為歸屬的課程建設。注重課程中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將培養(yǎng)目標確定為依據課程的實際內容進行分配、實施、保障,最終促進學生操作技能的提高。在單一問題上,學生的學會與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樂于參與以后課程的學習。
(4)藝術設計類課程可以在慕課平臺上建設系列課程。以主干課程與分支課程為基礎,全面建設某一課程體系的建立,實現(xiàn)單一課程的全面化、多元化。有效降低全面開設課程所帶來的資源浪費,集中力量建設某一課程體系,利用主干課程來表現(xiàn)藝術設計課程的學科發(fā)展,以分支課程來表現(xiàn)與其他學科新興學科間的融合,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慕課平臺的作用。保證在慕課平臺上的藝術設計類課程的課與課之間緊密聯(lián)系,便于零基礎的學生學習課程內容,也就有效促進了藝術設計課程的大眾化方向。
(5)在慕課平臺上建設藝術設計類課程的知識樹與學習導航系統(tǒng)。將整個藝術設計類學科按照內在的邏輯性,劃分為具有聯(lián)系的知識點。以此為基礎全面建設課程體系的知識樹,構建藝術設計類課程的網絡化知識體系,從而以此為基礎對于其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在對于上文的單一課程體系建設的基礎上,保證各個課程體系的建設程度與之一致。從而進一步進行了查缺補漏,也避免了原本知識的碎片化所帶來的不良后果與影響。以學習導航系統(tǒng)為基礎,可以有效促進藝術設計課程體系的知識明朗化,便于學生對內容的學習與掌握,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成果,提高非專業(yè)學生對于課程知識與內容的掌握。
(6)在學科推廣中,借助慕課平臺的視頻功能,強化視覺教育的直觀性,提高類“手把手”教學,將設計類課程的實驗室、實驗設備(如模型制作設備、3d打印機等)、實踐課程共享,提高資源共享,實現(xiàn)教育的功能化以及藝術設計類專業(yè)的實用性。同時,為了全面、多元地促進藝術設計類專業(yè)課程,視頻內容應將藝術、科學、技術等多個方面進行交叉的融合,采用工程技術素質訓練,計算機技術培養(yǎng)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藝術素質的再訓練與提升。
(7)目前我國的慕課平臺與國外一樣,擁有兩個發(fā)展方向,即為以高校為依托的免費課程體系和以企業(yè)與高校合作的計費體系。往往會形成高校免費課程中實用性較差,重視理論的現(xiàn)象。面對這一窘境,學校尤其是專業(yè)內部應該與企業(yè)聯(lián)合,鼓勵設計公司、生產企業(yè)加入設計類慕課平臺,建立其資源。這樣保障了實用性資源的供給,也可以有效加強學生的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