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可
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極微小而朦朧的回憶,這個世界只有你能記起,總有一些東西會引起你的回憶,總有一些東西會永遠銘記在心。
那家店的大門還是緊鎖著,上了銹的老柵欄網(wǎng)里墜著一個笨重的大鐵鎖,門里面還是那張寫著“出兌”的紙,兩年過去了,已經(jīng)變得發(fā)黃。秋天又來了,鐵柵欄前堆滿了樹葉,旁邊是一所貧窮的幼兒園。
它是一家小小的倉買店,小得只剩油鹽醬醋之類的日用品和小孩子們的吃的玩的用的,還有一次又一次因為過了保質期而被扔掉的大袋餅干。
它樸素得不能再樸素,蛻落的墻皮斑駁著歲月的痕跡。
走進去,會有琳瑯滿目且落滿灰塵的物品,一個頭發(fā)花白、滿臉皺紋、戴著老花鏡的老奶奶,看著老舊的“大腦袋”電視,邊哼革命老歌邊織毛衣。你走進去,她就會放下毛衣蹣跚走來,粗糙的手壓在破舊的冰柜上,皺紋像海上的波浪在抖動,然后整個胳膊也一起抖動,興奮地,一邊指著貨架,一邊和藹地問:“看看,來點兒什么呀?”如果你買了,她就有抗戰(zhàn)勝利的熱情,如果你走了,她就繼續(xù)織毛衣,織毛衣……
老太太就一個人在這里,開倉買的時間比我年齡還大,兒子在深圳打工,每當問起她的兒子,她的左眼和患白內障的右眼,就會炯炯發(fā)光,然后又緩慢地低下頭,好像是在看她織的毛衣,好像在看難以忘卻的過去,緩慢地說:“哎……過年都不回來啊……”
沒錯,她的記性很好,總能記住那時在院子里踢球的那幾個小男孩,總是用笑臉迎接我們,她說過我們幾個孩子一走進來,愁眉苦臉的她總可以丟掉不愉快的一切,鐵欄桿和紙殼糊的窗戶可以透過太陽,透過她與兒子深深的代溝。
終于,五年級下學期,我開始準備小升初的考試了。
深夜回家時總看到她在流淚。
然后繼續(xù)低下頭織毛衣。
小升初過后,明亮的部分變得黑暗了,黑暗的部分卻明亮起來。我發(fā)現(xiàn)大門被鎖上了,里面的貨架橫七豎八地趴在地上,旁邊幼兒園的一個老師出來,看見了常來光顧倉買的我,他知道我要問什么,便告訴我說,老人的兒子接她去深圳了,老人臨走前拿來一大箱毛衣,說道:“這都是給孩子們的……”之后,就上了出租車。
我在淚光中看見她一只手捂在臉上,晶瑩的淚花落了下來……
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極微小而朦朧的回憶,這個世界只有你能記起,總有一些東西會引起你的回憶,總有一些東西會永遠銘記在心。這篇文章,是一個永遠不會塵封的紀念。
教師點評
這是一篇“講故事”的文章,語言平樸,立意新穎,有細節(jié),有思考,讀之讓人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