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微
寫外貌不用“有”
三年級下冊有一篇習(xí)作練習(xí)是《我的小伙伴》。寫人的文章對大家來說是個難點,如何寫好人物的外貌更是難上加難。大家最習(xí)慣的就是用上一連串的“有”字。翻開習(xí)作本,“我的好朋友陸勝禹又高又壯,胖乎乎的臉蛋上有一雙調(diào)皮的大眼睛,有一個微微翹起的小鼻子,有一張厚厚的嘴唇,看起來可滑稽了”,“沈彤妍是個漂亮的小姑娘,她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fā),一張瓜子臉上有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小小的鼻子下是一張紅紅的小嘴??蓜e小看這張小嘴巴,唱出的歌可好聽了”,每次寫人物的外貌,一連串的“有”總是甩也甩不掉。
于是,作文評講課上,有了我和同學(xué)們的第一個約定:寫人物外貌不用“有”。上面的段落去掉“有”,重新組織,會發(fā)現(xiàn)文章不但很通順,而且有意思了很多:
“陸勝禹是一個機(jī)靈、淘氣的同學(xué)。他胖乎乎的臉蛋上長著一雙調(diào)皮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好像兩顆水靈發(fā)亮的黑寶石。只要他一眨眼,準(zhǔn)出鬼點子。在他那黝黑的臉上,不論是鼓鼓的肉臉蛋,還是厚厚的嘴唇,或是微微翹起的小鼻子,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他的身高和體重可都是班里的‘NO.1?!?/p>
“沈彤妍是我們班出了名的小美女,她那白皙的臉兒讓人看了就忍不住想親上一口。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像是會說話似的……”
寫“說”不出現(xiàn)“說”
寫人物對話,大家都喜歡用“我說” “他說”“我接著說”“他又說”,冒號、引號一用到底,讀起來單調(diào)乏味。其實課文里關(guān)于人物的對話形式有四種:一是提示語在前,二是提示語在后,三是提示語在中間,四是沒有提示語,獨句成段。不同的提示語有著不同的表達(dá)效果,在寫對話時不能采用單一的形式,否則會顯得呆板僵化,了無生趣。多種對話形式的穿插使用,會使敘述更緊湊,更能表現(xiàn)人物特點。有時一兩個對話單獨成段,作文會顯得文學(xué)味和可讀性更強(qiáng)。比如寫《文具盒里的爭吵》,我們約定:寫“說”不出現(xiàn)“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
首先發(fā)言的是鉛筆:“小主人每次寫字都要用到我,我的本領(lǐng)肯定是最大的……”
自動鉛筆越聽越不自在,一蹦三尺高,大聲嚷道:“你有什么好得意的,你總歸有用鈍的時候,我寫出來的字一直是細(xì)細(xì)的,你的本領(lǐng)肯定沒有我大!”
“自動鉛筆啊,要是沒有我,看你怎么寫出那細(xì)細(xì)的字,你只有死路一條。”鉛芯不甘示弱,開口反駁。
“是??!是?。∥蚁鹌ひ卜浅Y澩U芯的說法。”橡皮挺著圓滾滾的肚子,一臉的不服氣,“再說了,要是小主人用你們鉛筆、自動鉛筆寫錯字,不還要靠我橡皮來‘救助嗎?”
對話描寫不能用“說”后,自然而然就要關(guān)注角色的表情、動作等細(xì)節(jié)描寫,文章也就豐富得多。
動詞連著動詞用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波三折的文章才好看。大家不怕寫作文,可交上來的作文總是少那么點兒勁:“顧同學(xué)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拼命地把倪同學(xué)的手腕往下壓;倪同學(xué)也不甘示弱,鉚足了勁堅持著。就這樣,他們倆僵持了足足有一分鐘。”
我讀了又讀,看出了端倪:一定要學(xué)會一波三折地使用動詞。于是,我們第三個約定就是:動詞要連著動詞——連續(xù)使用動詞,看誰一連串的動詞用得多,用得妙!
還等什么?快動筆吧:
“顧同學(xué)咬緊牙關(guān),憋住呼吸,幾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使勁地把倪同學(xué)的手腕往下扳;倪同學(xué)也緊閉雙唇,皺著眉頭,滿臉通紅地使著勁,絲毫也不退讓。就這樣,他們倆僵持了足足有一分鐘?!?/p>
改完后讀一讀,一個動詞變成了四個、五個,甚至更多,文章是不是立刻變得生動起來了?
開頭要有鏡頭感
作文的開頭是閱讀的第一印象,大家總是喜歡這樣寫:“今天,天氣晴朗,我和某某某去哪里干什么?!鼻宦?、索然無味。怎么辦呢?電影導(dǎo)演拍片都見過吧,有鏡頭感的文章才能吸引人。
比如這個最常見的開頭:“今天,風(fēng)和日麗,學(xué)校組織我們?nèi)ゴ河?。我們坐車來到了黿頭渚……”
要想不落俗套,就要把它寫出鏡頭感來!
“嗤一一”汽車緩緩地停了下來。我背起書包,跳下汽車,對著藍(lán)天大喊:“黿頭渚,我們來了!”
“到了!到了!”在我們的歡呼聲中,大巴車緩緩地停了下來。我們像一群飛出籠子的小鳥,邊嘰嘰喳喳地叫著,邊奔向黿頭渚公園的大門。
近了!近了!汽車?yán)@著太湖向前行駛,小路兩旁是成排成排的大樹,香樟樹的葉子在陽光的映照下亮得耀眼,柳樹姑娘則在春風(fēng)中甩動著長長的辮子,好像在一個勁兒問:“小朋友們,我美嗎?”綠油油的草地上開滿了不知名的野花,紅的、白的、紫的,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這樣有意思的寫法,自然和那個千篇一律、索然無味的開頭說bye-bye了!
結(jié)尾不要加“光明的尾巴”
大家在寫記敘文時,文章結(jié)尾總愛這樣點明中心,揭示道理:“這件事雖然已經(jīng)過去很久了,但它卻時刻提醒我……”“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甚至寫童話故事時,他們常常這樣結(jié)尾:“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大家以為這樣寫了以后,文章才完整,中心才突出,才有意義。
于是,在游戲作文《當(dāng)一回“獨臂人”》課上,我和同學(xué)們約定:道理啟示一般不直白地寫出來,而是將意義隱含在事情中,留有余地,讓讀者自己去回味,去發(fā)現(xiàn)。
同學(xué)們?nèi)粲兴?,紛紛動筆將“這個游戲告訴我們,殘疾人在生活中會碰到許多困難,我們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边@樣的結(jié)尾進(jìn)行了修改:
“游戲在同學(xué)們的歡笑聲中結(jié)束了,我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趁著同學(xué)們不注意,我偷偷地用左手幫了一下忙,這才把右邊的袖子脫了下來。我擦著額頭上的汗,心想:沒想到殘疾人做脫衣服這樣的小事都這么艱難,生活中還要克服多少困難?。 ?/p>
這么一改,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表達(dá)中心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等來表述,也可以意猶未盡、點到為止,這樣的寫法更能引起人深深的思考。
就是不用成語
三年級上冊習(xí)作四學(xué)完后,小怡又一次率先將草稿本交給了我。我微笑著接過小怡的作文本,洋洋灑灑寫了將近三頁紙,語句流暢,不乏情趣,的確很不錯了。但畢竟她才三年級,有不妥之處,于是,我拿起紅筆,開始批改起來。不一會兒,就刪去了一些哆唆的廢話?!袄蠋煛毙♀t著眼輕輕叫了一聲,“這些句子我想留著。”“為什么?”我很納悶:這些多余的句子對文章毫無用處,反而沖淡了精彩之處。小怡吞吞吐吐說道:“要是都刪掉了,我的文章就寫不滿三百字了,媽媽說這樣得不到高分,會讓我重寫的?!?/p>
我打開實物投影儀,把小怡的本子放了上去,故作神秘地問:“小怡,看來你很想把作文寫長,今天老師就把輕輕松松寫滿字?jǐn)?shù)的秘訣交給你!”同學(xué)們一聽,紛紛停下了手中的筆,瞪大了眼睛看著我。我煞有介事地用紅筆圈出小怡的作文本上“天高云淡”“雁過留聲;等幾個詞,問道:“這幾個詞寫得怎么樣?”同學(xué)們顯然有些摸不著頭腦:“寫得不錯,寫出了秋天的特點?!蔽页脵C(jī)說道:“作文為什么寫不長?都是成語惹的禍!”此話一出,震驚四座。
“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采嗎?”“當(dāng)作文中只會按照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xì)節(jié)就沒了,還不如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寫出來。什么天高云淡、風(fēng)和日麗、桃紅柳綠……這些被用濫的成語還是少出現(xiàn)為妙。”幾個機(jī)靈鬼已經(jīng)領(lǐng)會我的意思,高高地舉起了小手。星翔說道:“天是那么藍(lán),像洗過的藍(lán)寶石一樣。天邊飄來一朵白云,淡淡的,不知是哪位仙女不小心掉下的一塊絲帕,令人神往?!焙眉一?,把先前學(xué)過的課文中的語句靈活地用上了,我朝他豎起了大拇指:“看,人家多會湊字?jǐn)?shù),輕輕松松,五十字有了吧!”這一下,不服氣的可多了:
“天氣漸漸地轉(zhuǎn)涼了,一片片枯黃的葉子像一只只美麗的黃蝴蝶,紛紛離開了大樹媽媽溫暖的懷抱,輕輕地從樹上飄落下來,飛落到草地、小河、莊稼上。這落葉似乎是報信員,告訴大家秋天來了,秋天來了?!?/p>
“秋天來了,天氣慢慢地涼爽起來了。瞧,湛藍(lán)的天空中,大雁一會兒排成‘一字,一會兒排成‘人字,往南方飛去。它們有力地扇動著雙翅,邊飛邊叫,仿佛在向我們告別。”
一句句,不,一段段精彩的文字就這樣噴涌而出。剛才的四個字、八個字,一下變成了這么多優(yōu)美的句段,把文章寫長不難吧!湊字?jǐn)?shù)的秘訣,就是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手法把你看到的事物寫具體。
和大家一起閱讀、一起寫作、一起修改的日子里,我們還會有越來越多的約定,期待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