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桐
在“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古城常熟,坐落著一座齊梁古寺,初名“大慈寺”。相傳在唐貞觀年間,有黑白二龍交勇,沖迸成溪,逐成破澗,故又名“破山寺”,后被唐懿宗賜“興福寺”額,因此名為“興福寺”。
興福寺香火甚旺,是祈福的好去處。當(dāng)?shù)谝豢|曙光從東方射來,興福寺里便已是香煙裊裊,香客不絕了。清晨,香客們由山門而入,沿中軸線經(jīng)過肅穆的天王殿,供奉著三佛的大悲殿,還有寺中最宏偉的大雄寶殿,直至最后的玉佛堂,無論是耄耋的老者,還是頑皮的孩童,都緊閉雙唇,一臉嚴(yán)峻,手捧香燭,虔誠地向佛像跪拜,祈求自己和家人健康平安、快樂幸福!神圣的佛像莊嚴(yán)肅穆,繚繞的香煙裊裊上升,清脆的鳥鳴不絕于耳,令人倍感圣潔!
興福寺內(nèi)有古木、飛泉、石橋、亭臺等,因此景點眾多。山門后挺立著一棵古金錢松,它枝干斑駁、遒勁,松針?biāo)募境G?。雖然飽經(jīng)風(fēng)霜,但仍長得郁郁蒼蒼。這棵松樹在歲月的洗禮中頑強地屹立著,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向人們展現(xiàn)著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之美。而玉佛堂前的金桂樹更是神奇,樹齡已達兩百多歲。它一年中花開不斷,金黃的花蕊點綴在油綠的枝葉間,風(fēng)一吹,桂花紛紛飄落下來,像是撒了一地的碎金。有了這些古木作伴,亭臺樓閣也就不會顯得單調(diào)了。在救虎閣前,有一個方形的池子,名叫白蓮池。每逢夏季,池中便綻放出上百朵重萼白蓮,散發(fā)出縷縷清香,令人流連忘返。而在不遠處,空心亭和空心潭交相輝映。最有名的則是半山腰的君子泉,受二帝之師翁同龢題詠,泉水潔白冰清,潺潺流淌,猶如謙謙君子一般。
興福寺還是游人休閑娛樂的理想之地。寺旁開設(shè)了許多面館、茶室,臨桌坐下,一面喝著香茗,享受著綠陰,一面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傾聽著鳥叫蟲鳴,是何等愜意!突然,蟲鳴、鳥叫、松濤聲戛然而止,只聽得寺內(nèi)悠揚的鐘聲響起:一下、兩下、三下……這也許就是常建在《題破山寺》中所描繪的“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的意境了吧!
江南四大名寺之一的常熟興福寺容林泉云壑之美,納古松奇石之秀,令人驚嘆。如今的常熟興福寺已經(jīng)成為佛教徒禮拜的圣地和國內(nèi)外游客青睞的名勝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