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榮昌
摘 要:作為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五指毛桃近年的市場需求量急劇攀升,發(fā)展前景看好。筆者在開展五指毛桃基礎(chǔ)研究和生產(chǎn)實踐的基礎(chǔ)上,對其種質(zhì)特性、生長習(xí)性、栽培技術(shù)、采收加工與儲藏等生產(chǎn)過程進行總結(jié),旨在為五指毛桃的高產(chǎn)栽培提供依據(jù)。
關(guān)鍵詞:五指毛桃 育苗 栽培技術(shù)
五指毛桃,又名五爪龍、五指牛奶等,為??崎艑僦参锎秩~榕(Ficus hirta Vahl.)。以根入藥,性平,味甘、辛,主要含有補骨脂素[1]、油酸、亞油酸、十六酸和佛手內(nèi)酯等化學(xué)成分[2-3],具有舒筋化濕、益氣健脾之功,主治自汗,腰痛,風(fēng)濕痹痛,脾虛浮腫和慢性支氣管炎等癥[4]。五指毛桃是地道的民族用藥,廣西、廣東、云南等多個民族均有用藥記載,主產(chǎn)廣西、廣東等地[5]。此外,五指毛桃還是兩廣地區(qū)流傳甚廣的“煲湯料”,民間常用其來煲雞、煲豬腳等。
近年來,隨著產(chǎn)地被大量開墾荒山坡地發(fā)展經(jīng)濟林,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嚴(yán)重破壞,加之連年的過度采挖,五指毛桃野生資源蘊藏量急劇下降,致使供不應(yīng)求,價格急劇攀升。因此,筆者在開展五指毛桃野生變家種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其種植關(guān)鍵技術(shù)進行總結(jié),為其高產(chǎn)栽培提供依據(jù),以期滿足市場需求。
1 種質(zhì)特性
雌雄異株,灌木或小喬木。嫩枝中空,葉、小枝和榕果均被黃色硬毛。葉互生,卵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邊緣具鋸齒;托葉卵狀披針形。榕果近無梗,球形。基生苞片卵狀披針形,頂部苞片臍狀。癭花果及雄花果卵球形,雌花果球形,均近無柄。雄花生于榕果內(nèi)壁近口端,披針形,紅色,具柄;花藥長于花絲,橢圓形;子房球形,花柱側(cè)生,柱頭漏斗形;雌花生于榕果內(nèi)。瘦果橢圓球形。花果期全年[6]。
2 生態(tài)習(xí)性
四季均可生長,旺盛生長期為5~8月,此時葉片粗大,節(jié)間較長。榕果隨枝條伸長成對腋生,由下往上依次發(fā)育。
喜濕潤溫暖的環(huán)境,多生于海拔500~1000 m的山坡林邊或村寨附近曠地,或附生于其他樹干上,向陽或半向陽,多單株散生,少成片生長。宜長于土層深厚,腐殖質(zhì)豐富,排水良好,肥沃疏松,保肥、保水能力較強的山地紅壤中。
3 栽培技術(shù)
3.1 選地整地
3.1.1 育苗地
育苗地宜選向陽背風(fēng),土層肥沃、深厚、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塊。冬季多次深翻曬土,讓其自然風(fēng)化,翌春后耙碎,起寬100~120 cm、高15~20 cm的畦,施腐熟有機肥1000~1500 kg/667 m2,均勻撒于畦面,將肥料翻入土層,平整畦面。
3.1.2 種植地
種植地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質(zhì)的向陽坡地。種植前先犁地,讓其自然風(fēng)化,以增加土壤通透性,減少越冬蟲源。翌年春天碎土、耙平,按寬140~160 cm,高30~35 cm 起畦。按株行距50 cm×70 cm,深15 cm×寬25 cm開穴,以腐熟充分的土雜肥或廄肥2~3 kg作基肥,施入穴內(nèi),與細土拌勻。
3.2 繁殖方法
3.2.1 扦插育苗
2~3月,從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株上選取粗1.5~2 cm的老熟枝條,剪成長20~25 cm,含2~3腋芽的莖段,上端平剪,下端斜剪,剪口呈45°,立即用高錳酸鉀將剪下的插穗消毒滅菌,用ABT 1號生根粉液浸枝促根8~10 min(具體濃度參照說明書),并將插穗的各個剪口及其以上0.5~1 cm浸入融化后的石蠟中后立即取出,室溫下冷卻至石蠟完全凝固,按行距25 cm、深8 cm開溝,每隔4~5 cm將插條斜擺于溝內(nèi),覆以細土,壓實,插條露出地面部分約1/3,如此邊開溝邊擺插條,插畢蓋草淋水即可。
3.2.2 種子育苗
選取2~3年生的健壯無病蟲害植株為母樹,加強水肥管理,促進多結(jié)碩果。當(dāng)果實由青綠變紫紅時,分批采收。搓爛果肉,取出種子,稍晾干表面水分,即可播種。若無法及時播種,則須用濕砂與種子按3:1比例混勻,藏于木箱內(nèi),砂的濕度以手抓成團而手縫不滲出水為宜,貯藏期間,保持砂子處于濕潤狀態(tài)。
隨采隨播或于翌年2~3月播種。由于種子細小,宜拌適量細河砂或草木灰撒播于苗床上,淺覆土,蓋草澆水即可。
3.2.3 苗期管理
扦插或播種后,若遇干旱,注意淋水,保持苗床濕潤,以利插條發(fā)根出芽及種子萌發(fā)。當(dāng)氣溫低于15 ℃,須用竹條搭建拱棚,覆上白色薄膜以增加溫度。當(dāng)氣溫高于25 ℃,則需搭設(shè)遮光率為75 %的遮陽網(wǎng)進行遮陰。在種子發(fā)芽出土?xí)r,揭去畦面蓋草,促使出土幼苗健壯生長。加強苗圃管理,注意中耕除草,當(dāng)插穗長出2~3片新葉,或幼苗長出第2片真葉時,可施腐熟的稀薄人畜糞水1次,此后每月追施1次,肥料濃度可以適當(dāng)提高。
移栽前5 d揭去覆蓋物,進行煉苗。移栽前1 d將苗床澆透水,帶土起苗,盡量不傷根、不傷皮。壯苗標(biāo)準(zhǔn)為苗高30 cm以上,須根粗長且多,無傷根爛根,莖段無折損,葉片厚長、濃綠,無枯葉光葉。
3.2.4 定植
3~4月,氣溫超過15 ℃時,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進行定植。將健壯無病蟲害的幼苗放入穴中,覆土壓實,淋足定根水,持續(xù)淋水至返青(雨天除外),期間,如遇雨天,注意排澇。
3.3 田間管理
3.3.1 及時補苗
定植后10 d進行檢查,如發(fā)現(xiàn)死亡缺株,應(yīng)及時拔除,并補以適齡健康幼苗。
3.3.2 水分管理
旱時注意澆水,雨后及時排澇,保持土壤持水量25 %左右。
3.3.3 中耕除草
每年3~4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田間無雜草。首次在春末長新梢前,末次在越冬前進行。松土宜由外至內(nèi),外深內(nèi)淺,防止傷根,創(chuàng)造有利于根部生長的土壤條件,以促進植株形成發(fā)達的根群,增強對養(yǎng)分和水分的吸收。
3.3.4 合理追肥
每年追肥3次,分別在春、夏、冬季進行。3~4月,于植株旺盛生長時,開溝施用過磷酸鈣50 kg/667 m2,腐熟人畜糞水1000 kg/667 m2;6月上旬,再施1次人畜糞水,增強植株長勢;初冬,施用腐熟廄肥、草木灰等混合肥2000 kg/667 m2,開溝施下,然后培土。
3.3.5 病蟲害防治
五指毛桃抗病蟲害能力強,一般不感病。偶發(fā)蟲害主要有卷葉蛾和粘蟲。卷葉蛾幼蟲為害嫩芽和嫩葉,可在幼蟲孵化后,用90 %的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并于冬季清除園內(nèi)雜草、落葉,消滅越冬成蟲,減少來年蟲源。粘蟲為害樹梢及嫩枝,可用40 %的樂果1000倍液噴殺,每隔7 d噴1次,連噴2~3次。
4 采收加工
種植2~3年,即可采收。秋冬季節(jié)進行,挖取根部時,留出1/3或1/2,即挖一邊留一邊的根,留下的植株培土施肥,加強管理,促使基部萌出新根,2~3年后再次采收。如此輪流采挖,既可減少新種植的費用,又可縮短采收間隔期,保證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
將采收的根揀除雜質(zhì)、洗凈后,按大小分級,切下細根和須根,捆成小把或斬為短段,主根趁新鮮切成厚片,及時涼曬,以防顏色變暗。遇陰雨天可用低溫烘干,忌高溫,否則香氣盡失。曬干即成商品。
5 儲藏
曬干后,存放于陰暗干燥通風(fēng)處。墊高儲藏室地面,用薄膜覆蓋,或用聚乙烯專用袋包裝,或貯存在干燥容器內(nèi),以防受潮霉變,期間注意防蟲、防鼠、防水,設(shè)施好的儲藏室一般可保存3~5年而不變質(zhì)。質(zhì)量以棕黃色,根須細,椰香味濃者為佳。
參考文獻
[1] 溫玲,吳華碧,劉沙,等. 廣東不同地區(qū)野生或市售五指毛桃中補骨脂素含量的測定[J]. 中國醫(yī)藥導(dǎo)報,2008,5(35): 29-30.
[2] 魏剛,劉春玲,何建雄,等. 五指毛桃 GC-MS特征指標(biāo)成分群探討[J]. 中醫(yī)藥學(xué)刊,2005, 23(7): 1249-1250.
[3] 趙麗萍,狄斌,馮鋒. 五指毛桃的化學(xué)成分[J]. 藥學(xué)與臨床研究,2007,16(1): 5-7.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 中國藥典(一部)[M].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7:90-91.
[5] 董青松,歐彪,陳乾平. 五指毛桃研究進展[J]. 廣西醫(yī)學(xué),2006,28(6):950-952.
[6] 中國科學(xué)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 23卷(第1分冊)[M].北京: 科學(xué)出版社,1998: 160-165.
Abstract: Ficus hirta, as an important plant resource of medicine and food,has a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 with its market demand increas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its germplasm character,growth habit,cultivation technique, harvesting, processing and storage, aiming to provide a basi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Ficus hirta.
Key words: Ficus hirta; seedlings; cultivation techn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