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枋
滿街的小食肆里、面攤子上差不多都有鹵菜附售,鹵蛋、鹵牛肉、鹵鴨、鹵豬舌、鹵豆干,好像是應(yīng)有盡有,可是認(rèn)真地品嘗起來,能夠真正適口好吃、又香又咸的并不多。什么原因?不外乎是鹵湯不好,火候不到之故。
煮鹵湯,主要的是所配的香料問題。普通的,第一次如鹵二斤肉、十個(gè)蛋、半只鴨,到中藥鋪配花椒、大料(八角)、小茴香、母丁香、桂皮、豆蔻,一共花幾塊錢就足夠了。其中小茴香要較少,花椒要較多。把這些東西裝在一個(gè)小紗布口袋里,放入鍋中,鍋中加八分滿的水,加足量的濃色好醬油,一杯黃酒或米酒、鹽、糖、蔥、姜、辣椒(看口味,可多可少),先行煮沸,然后把所要鹵的主料(如肉、肝、雞、鴨等)放入。豬頭、豬耳、豬肝、雞、鴨等煮一個(gè)多鐘頭即熟。如鹵牛肉,則需時(shí)較多,不過也可以用“重鹵”的方法,能更入味。就是牛肉第一次鹵半熟,取出放涼后,再入鍋鹵煮。
一切鹵品取出,涼后切剁裝盆上桌,這些不必細(xì)說,主題該在鹵湯的處理。如果是用大砂鍋煮的,則先把香料包取出,再把湯置火上,蓋好煮沸,不再開蓋,離火放在妥當(dāng)?shù)胤?,可以三五日不壞。如三五日?nèi)不再鹵東西,可把湯重煮一次。這樣隔些日子煮煮,湯越久,味越濃香。所用香料包擱置通風(fēng)處晾干,再鹵東西時(shí),再放入同煮,可用三次。覺得鹵湯香味漸淡,就要換新的香料。糖、鹽、酒、醬油每次添加,蔥姜也要每次新置。假如是用鋁鍋、鐵鍋等鹵煮,則鹵湯必須在煮沸后倒入搪瓷蓋罐或瓷的蓋罐中保存,否則易變味。
我外祖母是我鄉(xiāng)烹飪名家,我曾吃過二三十年老湯鹵的東西,這也許就是我目前吃不慣街頭鹵味的原因。鹵湯能保存這么多年,有一件必須注意的,就是不能鹵豆干、素雞等豆制品。如要鹵此類東西,可把鹵湯單分出一部分另行鹵煮,煮過所剩之湯就不要了。因?yàn)椴挥昧魷?,鹵這鍋東西時(shí)可以少加水,最后煮到湯極少,所鹵出的東西,味也就特別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