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
長壽是每個人的希望,但是真的活得很長壽,未必是好事。例如,有人祝賀他人活到120歲,果真活到120歲,齒牙動搖,不但東西啃不動,耳朵重聽,話也聽不明白,視力退化,眼睛也看不清楚,有什么趣味呢?
再說,活到120歲,100歲的兒子,甚至80歲的孫子都死了,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這不是人間最悲哀的事嗎?因此,壽命到底是長好還是短好,說不清。事實(shí)上,壽命長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是否有功于人間。人生不一定光講色身壽命,人生的壽命種類很多,例如:
身體上的壽命。身體上的壽命,一般能活到60歲,就算長壽了?;畹?0歲、80歲,就算賺來的。身體上的壽命是一種形象的壽命,能順乎自然就好。
言語上的壽命?,F(xiàn)在人常引述“孔子說”“孟子說”“愛因斯坦說”“亞里士多德說”,甚至“耶穌說”“佛陀說”,這都是語言上的壽命。
事業(yè)上的壽命。有的人做過的事業(yè),千百年后還是有功于世間,例如大禹治水、嫘祖養(yǎng)蠶、倉頡造字、愛迪生發(fā)明電燈、萊特兄弟發(fā)明飛機(jī)等,這是一種利世、利國、利人的功業(yè),永久為人所稱頌。
功勞上的壽命。周公制禮樂、孔子作春秋、張騫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和番、龍樹菩薩造論、玄奘大師西域取經(jīng)等,這都是福澤群生、廣利人民的功德事業(yè),是一種功勞上的壽命。
道德上的壽命。文天祥正氣浩然,為國忠心不貳,寧死不屈;佛圖澄感化石虎、石勒不殺,拯救天下蒼生無數(shù),這都是人格道德上的壽命。
精神上的壽命。一個人的功業(yè)不是靠年歲成就的,所謂“有志不在年高”,在世間的壽命能有多長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精神上的壽命。如羅門四哲之一的僧肇雖然英年早逝,但是他的《肇論》流傳至今,仍為研究佛教思想的寶典,這就是精神上永恒不朽的生命。
心理上的壽命。一個人覺得自己活得很滿足、很有意義、很有成就、很有貢獻(xiàn),能活出“人生三百歲”,這就是心理上的壽命。
智慧上的壽命。智慧的壽命是解脫的、清凈的生命,它包含歡喜、無私、慈悲、智慧的無量功德,這是吾人應(yīng)該努力體證與完成的生命。
人生的意義在創(chuàng)造宇宙繼起的生命,所以壽命的長短不在色身的生滅,甚至事業(yè)的大小也不在一時的成敗,乃在于自己對人、對社會留下多少貢獻(xiàn)。吾人若能效法往圣前賢,留下立功、立德、立言的精神,必能為生命留下璀璨的歷史,這才是真正的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