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冰
【摘要】當前中國的學生面臨諸多壓力,如學業(yè)、就業(yè)、人際交往、情感等方面,無論大中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面臨巨大考驗,可以從體育課程中加入挫折教育的因素,提高學生面對挫折的能力,以其更加適應社會生存的需要。
【關鍵詞】挫折教育;體育教育;管理;創(chuàng)造性
1、當代中國大中小學生抗挫折能力
挫折教育本應是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素質教育的需要適應社會生存的需要。近幾年我國已將挫折教育的內容納入心理素質教育的課程設置當中,學生健全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更需要對大中小學生進行抗挫折能力培養(yǎng)。當前我國學生的抗挫折能力還不是太樂觀,許多學生在挫折面前不能獨立思考,冷靜下來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而是采取一種消極回避或者過于激進的行為,這樣往往會使他們產生埋怨、悲觀、失望,甚至輕生的念頭等消極情緒,這些不當?shù)奶幚矸绞竭M一步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因此,要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就必須重視學生受挫能力的培養(yǎng),而挫折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心理素質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徑。素質教育是是每個教育階段都倡導的教育理念,它除了包含常規(guī)教育理念上的道德素質、智力素質、體育素質、文化素質和科研素質之外,還包括抗挫素質培養(yǎng)。我國的學校教育重智育輕德育,重書本講授輕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綜合能力不高,受挫能力不強,導致畢業(yè)后走上社會不能更好的服務社會,這也是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模式的造成的結果。因此,加強和提高學生挫折教育能力,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和學校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當今社會飛速發(fā)展,社會各行各業(yè)對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學生在校期間不能很好進行抗挫折能力教育培養(yǎng),一旦步入社會,發(fā)現(xiàn)與校園環(huán)境相差極大,只看到了社會的復雜面和陰暗面,不能正確處理,那么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不適應感。因此,給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是提高大學生適應社會能力,求得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2、現(xiàn)今大中小學生體育課的教學現(xiàn)狀
目前大中小學體育課即公體課教學中最普遍的一個現(xiàn)象就是浮于形式,小學中學的體育課程可以由各種原因被占用,大學體育課程則是學生教師共同造假。另外學生在上課中缺乏興趣,對于教師的指令或要求反應遲鈍,在課后往往疏于練習、缺乏鍛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生學校體育學習的這種態(tài)度不僅會極大地影響到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效率.而且從長遠來看,它將影響到我們整個民族的素質,這與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是背道而馳的。體育已經成為推廣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已經成為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重要方法,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和溝通世界、聯(lián)系世界的重要橋梁。目前體育課程教學中另一個普遍現(xiàn)象是重視程度不夠,這里講的重視程度是從多方面的角度出發(fā)所理解的重視程度。首先學校不重視,沒有下大力氣真正的把這門課程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去研究去推敲。其次學生不重視,學生和學生家長長此以往對體育的理解是非常局限和片面的,不了解體育的深層意義,所以對待接受體育教育也抱著一種可有可無和無所謂的態(tài)度。最后體育教師自己不重視,有些體育教師自身修養(yǎng)和能力有局限,對體育教育的各種理念理解不夠深刻,導致體育課程表面化浮于形式,還有一部分體育教師在嘗試積極的實踐體育教育,但是由于上面領導不重視,下面學生和家長不重視,最后也落下個白費力的結果。因此,在這一體育大眾化的契機中,目前中國體育教學的這種狀態(tài)是應該引起社會重視的。
3、挫折教育內容應在體育課程中體現(xiàn)
這種體育課程的模式和質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塑造高水平人才的需要了,面對未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應大膽展開全新的改革,把挫折教育的內涵融入到普通的大中小學體育課堂中去。體育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越來越無法適應和滿足體育大眾化的發(fā)展方向。要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使他們真正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就有必要通過挫折教育的方式,改變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觀念。學校體育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體育之外其他的課程大多是理論知識或者技能的教育,很少涉及到學生心理素質方面教育。而體育課與其他課程有所不同,體育課不但可以增強學生體質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因為體育課中學生需要不斷地練習才能掌握動作,也就是不斷地失敗才能成功;有些項目還需要團隊協(xié)作、克服外界干擾、戰(zhàn)勝自身矛盾等等。體育教學本身就是人為地設置困難,使參與者在克服和戰(zhàn)勝各種內部(生理、心理)困難和外部(環(huán)境)困難的過程中,培養(yǎng)頑強的意志,不斷鍛煉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體育教學可以使學生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感悟挫折,也可以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體驗戰(zhàn)勝挫折的愉悅,從而使學生的意志品質、心理活動以及個性特點,都表現(xiàn)得直觀、具體、生動、鮮明。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抗挫折教育是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目前高校公體課教學本身就存在著較大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在體育課上給學生設置困難,要一下子改變學生對于體育的看法和觀念是不可能的,但通過體育使學生轉變面對挫折的態(tài)度,從而為他們今后身心健康的走上社會這一活動卻是可能的。這就對體育教師提出了一個非常高的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情感的教育。
4、體育教師的工作應展現(xiàn)教育的勞動特征----創(chuàng)造
鑒于體育運動有它自身的特點,在體育課教學中應進行適當?shù)墓膭罨蚣?。教師的鼓勵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會拉近師生之問的距離,而且會消除學生對于體育的畏懼感和緊張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體育課的活動中會讓他們樹立起敢于表現(xiàn)自己、不畏困難的決心。其次對學生必要的關心,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要真正的走入學生的心靈,而不是簡單的機械的設置難度。在體育課的活動中,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身體狀況、情緒等是很重要的。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情況,在必要的時候及時地給予關心,這樣就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yǎng)良好的體育活動的氛圍。教師的示范作用,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動作,教師的示范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既使學生正確地掌握動作要領和技巧,又能增強學生的信心。
參考文獻
[1]姜琳.我國挫折教育研究中的錯誤認識及其糾正[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4,5.
[2]翁玲玲.陽光總在風雨后——小學生挫折教育三大途徑[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