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功能障礙是指在運動、旋轉、甚至是站立或平躺時感覺到的一種不穩(wěn)或眩暈,這可能是由于某種疾病、藥物或內耳 / 大腦病變所致。那么為什么會產生平衡障礙,其常見病因又有哪些呢?首先我們要從前庭系統(tǒng)和內耳迷路說起。
前庭系統(tǒng)
所有與平衡相關的內耳組成部分都是前庭系統(tǒng),其控制我們的平衡感、位置覺、空間定位覺、運動及其他活動,而且保證身體移動時周圍物體處于視覺焦點。前庭系統(tǒng)與身體內的其他感覺系統(tǒng)如眼睛、骨骼和關節(jié)一起協(xié)作來維持身體在靜止和移動時的位置。
平衡覺主要由內耳中一個類似迷宮樣的結構來控制,稱為內耳迷路,其由骨骼和軟組織組成。迷路中的半規(guī)管和耳石可幫助我們保持平衡,耳蝸使我們可以聽到聲音。
常見癥狀
平衡障礙持續(xù)時間可長可短,常見癥狀包括:頭暈或眩暈、墜落或馬上要摔倒的感覺、頭重腳輕、昏沉或漂浮感、視物模糊、意識障礙或定向力障礙、惡心和嘔吐、腹瀉、血壓和心率改變、驚恐、焦慮等。
病因
平衡功能障礙的可能病因包括:內耳病毒或細菌感染、頭部損傷或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影響內耳和頭部。各年齡階段的人群都經歷過平衡障礙問題。平衡障礙和頭暈也可以是服用某些藥物所致;神經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可導致某些姿勢和平衡障礙;骨科或眼部疾病,如關節(jié)炎和眼肌痙攣也可以導致平衡障礙;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平衡功能障礙都是無明顯誘因突發(fā)的。
分型
平衡功能障礙種類繁多,其中最常見的包括:眩暈、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BPPV)、內耳迷路炎、美尼爾氏綜合癥、前庭神經元炎、外耳淋巴瘺、暈動癥和 Mal de debarquement 綜合征(又稱暈船綜合征)等。
眩暈
眩暈是一種自身旋轉或周圍物體旋轉的異常感覺,可伴隨劇烈惡心和嘔吐。其可能與平衡覺減退相關,導致行走不穩(wěn)和摔倒。眩暈本身是潛在平衡功能障礙疾病、內耳迷路疾病和小腦病變的一個癥狀或提示。
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
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一種短暫的、強烈眩暈發(fā)作,通常由特定的頭部位置改變誘發(fā)。很多人在翻身的時候發(fā)生 BPPV,有時其發(fā)作是由于頭部損傷或高齡。
內耳迷路炎
內耳迷路炎是內耳感染或炎癥,其可導致眩暈和平衡功能障礙,通常與上呼吸道感染相關。
美尼爾氏綜合癥
美尼爾氏綜合癥與內耳部分迷路內的淋巴液體積改變相關,其可致眩暈發(fā)作、不規(guī)則的聽力下降、耳鳴和耳朵脹滿感;目前病因不清。
前庭神經元炎
前庭神經元炎是前庭神經的一種炎癥,可能由病毒所致,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劇烈眩暈發(fā)作;可影響青年至中老年人群,通常在非特異性上呼吸道感染后發(fā)生。
外耳淋巴瘺
外耳淋巴瘺是內耳淋巴液泄漏進入中耳所致,其可在頭顱外傷、較大氣壓差(如潛水)、耳部手術或慢性耳部感染性疾病時發(fā)生。除了眩暈和惡心外,其最典型的癥狀是行走或站立時的不平衡感在活動時加重,休息后緩解。某些嬰兒出生時即可發(fā)生外耳淋巴瘺,這與出生時聽力下降相關。
暈動癥
暈動癥,俗稱暈船或暈車,是最常見的一種內耳疾患。其可由重復運動如海面顛簸、汽車運行或空氣湍流時飛機飛行所致。癥狀通常包括:惡心、嘔吐、頭暈、出汗和不舒服感。這些癥狀都起源于內耳所致的平衡失調所致。
Mal de debarquement 綜合征
Mal de debarquement 綜合征(MdDS)是一種感覺持續(xù)搖擺或擺動的平衡功能障礙疾病,通常發(fā)生于海洋巡航或海上旅行之后,上岸后數(shù)小時或數(shù)天癥狀即可緩解,當然重癥患者可能持續(xù)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
治療
首先需要明確患者的平衡功能障礙是否為疾病或藥物所致,如果是的話,則需要對相關疾病進行處理或調整用藥。平衡功能障礙類型不同其治療措施也不同,常用的治療方案包括:藥物、平衡康復治療、頭部、身體、眼部練習等。
遇到平衡功能障礙的患者,首先需要告知其如何應對可致摔倒或損傷的日常行為,如開車、上下樓等;而對于 BPPV 患者,可給予Epley耳石癥手法復位;美尼爾氏綜合癥患者建議其減少食鹽、酒精性和咖啡性飲品攝入,戒煙,當然也可適當給予抗眩暈和止吐藥物,需警惕上述藥物的催眠副作用;其它治療如在耳膜后注射慶大霉素和類固醇至內耳也許對眩暈有一定療效。但是慶大霉素可破壞耳蝸中的聽覺細胞導致永久性聽力喪失;重度美尼爾氏綜合癥患者或可考慮手術治療。
很多平衡功能障礙患者其眩暈不適無法完全緩解,對于這類患者可通過日常訓練或前庭康復治療來應對眩暈,即通過個體化康復練習方案(包括頭、身體、眼部練習)來減輕頭暈和惡心。
來源:丁香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