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不具
品牌重組,聯想的手機品牌將只留Moto?
在傳言漫天飛舞的同時,聯想集團又宣布,之前負責人力資源工作的喬健接替陳旭東,出任聯想移動業(yè)務集團總裁。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在今年11月4日的聯想2016年度第二財季業(yè)績發(fā)布會上,針對聯想移動換帥一事對媒體說道,“中國市場上我們需要大大地加強市場營銷的能力,喬健是聯想最早做市場營銷工作的負責人?!?/p>
而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這已是聯想移動業(yè)務近兩年內的第二次換帥。在移動業(yè)務處于動蕩之時,聯想派擅長營銷的喬健出任總裁,打的是什么算盤?聯想到2005年聯想收購IBM后,是喬健一手將IBM的團隊與聯想團隊成功整合,因此,可大膽推測—聯想此舉必定也是為了整合旗下聯想、ZUK和Moto這三個手機品牌以及團隊。
另外,在今年11月3日晚,楊元慶在業(yè)績溝通會上也曾表示,Moto將成為聯想集團旗下唯一的手機品牌。
雖然截至發(fā)稿前,聯想并未公布品牌重組的事項,但種種跡象表明,聯想手機這個品牌消失的傳言已經八九不離十……
一斑窺全豹,聯想移動業(yè)務下滑慘重
提到“聯想”這兩個字,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PC,第二才會是手機,聯想在PC領域的成功有目共睹,但相比之下聯想的手機業(yè)務表現就有些“慘不忍睹”。
根據聯想公布的2016年第二財季財報顯示,截止至2016年9月底,聯想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跌28%,手機業(yè)務持續(xù)虧損,金額達到2.77億美元。此外,現目前聯想旗下的3個手機品牌—聯想、Moto和ZUK,其中Moto還能靠著曾經積累下來的老本,在手機市場占得一席之地,不過ZUK就沒什么聲量了,市場知名度被同樣定位的華為榮耀甩了幾條街。至于聯想手機,在國內市場也沒有存在感,連前10名都排不進不去。
出現如此景象,也只能怪聯想自己,怪自己在策略上出現了重大失誤。
三個手機品牌同時運營,分別涵蓋高中低端市場的策略沒錯,比如華為和小米等都推出了子品牌,以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但是聯想的這幾步棋卻又有些東施效顰的味道。首先比如ZUK這個新品牌,作為一個新興品牌,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聯想都沒有大力宣傳。知名度沒有,硬件配置大同小異,又如何能火?
其次,在收購Moto后,聯想過分看重Moto的品牌影響力,一上來就給Moto定位于高端,與蘋果正面“剛”。結果在發(fā)現“剛”不過時,又化身“跳水王子”,進行幅度高達1 000元人民幣的降價。然而這樣降價,無疑又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一是傷了已購買者的心,二是給消費者一種心理—Moto的手機賣不了這么貴。顧此失彼,聯想失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至于聯想手機,以前靠著與運營商合作,日子“得過且過”,隨著互聯網手機廠商的崛起和線下手機廠商的強勢營銷,聯想手機聲量漸失也成了必然。
押注Moto,一子定成敗
至于為什么是“聯想”這個手機品牌被取消,原因很好理解—Moto的影響力在聯想和ZUK之上。
雖然放棄聯想手機品牌是一件好事,但正所謂好事多磨,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不比買彩票,也許一夜之間就能暴富。放棄聯想手機品牌后,聯想即便依靠著Moto,在手機市場還是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2014年年初,聯想接盤了谷歌“丟掉”的Moto就應該趁著大好的“青春時光”大力發(fā)展,可惜接盤Moto之后,聯想并沒有什么大動作。
不過當時沒什么動作也可以理解,畢竟谷歌早就已經把Moto的核心業(yè)務和專利拿走了,聯想接手的基本就只是空殼子—Moto這個品牌 LOGO 而已。如今,聯想雖如夢初醒,可問題依然擺在眼前—Moto除了品牌,并沒有其他可利用的價值?,F目前線上智能手機市場增速正在變緩,如小米等手機廠商的銷量都呈走低之勢。
另外,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中低端市場競爭激烈,除了華為、小米、魅族、奇虎360、樂視還有線下的OPPO、vivo等,讓這個本就一片紅海的中低端市場更是渾濁不堪。此時聯想才選擇重振旗鼓,面對的將是一個同質化嚴重、性價比極高以及利潤被進一步壓縮的飽和市場。對此,Moto又該咋辦?高中低端都要涉及?那能顧及過來嗎?恐怕在一段時間內,聯想都要摸著石頭過河。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看,市場上也不是沒有Moto的情懷粉,同樣配置的手機和近似的價格,如果掛上Moto的LOGO,相比較之下,肯定會賣得更好一些。因此,不過有多少艱難險阻,聯想此舉終歸還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