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機(jī)會,我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讓我頗感困惑的場景:
當(dāng)時,公交車在一個站牌處停下之后,從前門上來了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大爺,一個坐在前排的女孩看到后,就慌忙站起來,客氣地讓座:“大爺,您坐這兒吧!”老大爺看著給他讓座的女孩一臉真誠,便笑著和藹地說道:“謝謝你,姑娘。我就兩三站就到,不用坐了。你坐吧,謝謝!”說著,他就替換著拉手,準(zhǔn)備一步一步地往車廂里面挪。
眾目睽睽之下,女孩因為被拒絕,她的臉“騰”一下紅了,就回頭再次對老大爺說道:“大爺您坐吧,站著多不安全,來坐吧,不用客氣!”老大爺回頭望過去的時候,也察覺到了周圍不少人異樣的目光,不忍心讓女孩難堪,就再次感謝著,笑呵呵地坐了下來。
見老人穩(wěn)當(dāng)落座,那個女孩站在旁邊也如釋重負(fù)一般,和眾人一樣,也露出會心的微笑。
三站過后,誰都沒想到,老大爺下車時,禁不住打了一個響亮的噴嚏,還一邊搖著頭,一邊自言自語:“唉!上次坐公交車,坐的就是緊靠前門的座位,上面開著天窗,前面是一站一開門,倆地方都灌風(fēng),當(dāng)時涼風(fēng)吹著感覺挺愜意,沒想到到家就感冒了。這會兒感覺跟上次一樣,說不準(zhǔn)回去還得吃藥喲!”
旁人聽了,心里五味雜陳。別人主動提供方便,這樣的好心善舉,對老大爺來說,卻喜憂參半:吃一塹長一智之后,但又不能拒絕,拒絕不了。
的確,好意雖是熱心之舉,但有時也會“傷”人。好意,看似和善良靠得很近,就像美好的心田里開出的一朵朵鮮花,能夠芳香四溢,沁人心脾,贏得觀眾的贊美;但不要因此,便以一己之喜硬施與人,可能,你的對象是一個“花粉”過敏者,濃郁的花香反而讓他不適。
人心向善,相信“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但也不要忽視了玫瑰是帶刺的,贈人的時候,自己手持的地方很平坦順手,而別人接手之處,卻暗藏一些他知道或不知道都不宜明說的潛規(guī)則之“刺”。
面對生活,一個人心懷慈悲、好意,彰顯著人性善良柔軟博愛的一面,但難能可貴的是,多一份細(xì)心,也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通過合適的方式,用對對象和地方。這樣,于不動聲色間,既不失自己的風(fēng)范,又留給別人選擇的余地,可謂兩全其美。
通聯(lián):450014 鄭州市金水路16號時代青年雜志社 范俊強(qi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