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舟
在不久前廣州舉辦的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手風琴組比賽中,經(jīng)過層層選拔來自各地的26名選手走上了這個中國手風琴人翹首期盼多年、中國音樂界的最高舞臺。經(jīng)過4天精彩激烈的角逐,我省青年手風琴演奏家、沈陽音樂學院藝術學院手風琴專業(yè)教師曹野最終榮獲銀獎——總決賽排名第二名。這是全國縮減賽制及獎次后由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舉辦的最高規(guī)格的手風琴比賽,本次手風琴比賽設立金獎1名,銀獎1名,銅獎1名,優(yōu)秀獎3名。由此不難看出,人才積聚較多,競爭激烈,得獎不易,含金量極高。他為我們遼寧音樂界爭光,更為中國手風琴藝術事業(yè)發(fā)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曹野獲獎的的背后是種種不為人所知的坎坷過程。這是他幾十年刻苦練琴和學習才最終孕育的成功果實。這期間他所付出的辛苦與代價可能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1982年曹野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自幼師從張子敏教授學習鍵盤式手風琴。原本活潑調(diào)皮的他,一旦背上手風琴便能立刻安靜下來。完全沉浸在音樂中。手風琴成為他童年、少年時期最為親密的伙伴。無論嚴寒、酷暑,他都堅持去老師家上課,風雨無阻,從未缺席或遲到過;在節(jié)假日,他也能堅持每天彈琴8個小時以上。由于對手風琴深深的喜愛,他考取了沈陽音樂學院,并在孫阿瑤和蘇航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順利完成本科學業(yè)。本次參加金鐘獎,曹野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他放棄了陪伴女兒玩耍的時間,取消了陪伴父母度假的計劃,為了不影響學校日常的教學工作,下班后他獨自留在琴房里彈琴。臨近比賽,他每天早上七點準時到琴房進行最后的沖刺,直到晚上十點一樓收發(fā)室打更師傅一次次地催促,他才離開。可以說,曹野是用生命在演奏手風琴,用心血與音樂交流。
天賦極佳的他不僅聰明靈慧、勤奮刻苦,還愛學習、鉆研新鮮的事物。大學期間,當國內(nèi)多數(shù)人對巴揚手風琴不太了解的時候,曹野就已經(jīng)自費買了1臺巴揚手風琴。沒有專業(yè)老師指導,他就自己看錄像模仿、學習,這期間至少看廢了4臺VcD碟機,半年后,曹野已經(jīng)能用巴揚演奏一些簡單的樂曲,也就是在那一年他遇到了帶領他走向更高藝術巔峰的一個人——汪敏老師(原遼寧省音協(xié)手風琴學會秘書長,現(xiàn)遼寧省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秘書長)。曹野找到汪老師希望給他一次用巴揚演奏的機會,終于在2002年,遼寧省第二屆手風琴比賽頒獎音樂會的舞臺上,曹野第一次用巴揚手風琴演奏了由維克多·格里廷創(chuàng)作的《拉斯布哈》。
由于觀眾對巴揚手風琴較陌生,再加上當時曹野的演奏并不是很成熟,音樂會結束后曹野的演奏并沒有得到大家的共鳴。曹野的自信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堅持還是放棄讓其徘徊不定。但他想不到這次不太成功的演奏讓他的巴揚手風琴研究與學習不再孤單。音樂會結束后,汪老師找到曹野,鼓勵和支持他繼續(xù)研究學習巴揚手風琴,并幫助和扶持他盡快讓巴揚手風琴教學事業(yè)在遼寧省全面普及和提高。這一次談話又讓曹野重拾了信心,點燃了希望。汪老師自費帶曹野去長春收購俄羅斯巴揚手風琴、親自找到時任內(nèi)蒙古音協(xié)秘書長的郭君老師尋找買琴線索,又打電話給滿洲里的同學咨詢相關事宜等;這次行動收購了6臺各種大小型號不一的俄羅斯二手巴揚手風琴,并開始和曹野一起研究國內(nèi)一流和國際歷次比賽前三名獲獎者的演奏錄像以及國內(nèi)外巴揚信息,他們幾乎天天在一起研究學習巴揚演奏技術并共同了解國內(nèi)外巴揚事業(yè)發(fā)展的狀況。終于在2005年1月,將一場內(nèi)容豐富的巴揚手風琴講座奉獻給省內(nèi)手風琴人士。從此開始了遼寧省內(nèi)巴揚手風琴學習的新篇童。緊接著汪老師又帶著曹野開始研究巴揚演奏技術,分析西什金、里普斯、謝苗諾夫、斯卡里亞廖夫等國際演奏大師的技術。他們的聲音規(guī)格好在什么地方,我們現(xiàn)在跟人家的差距是什么……6個月后,他們成功舉辦了一場手風琴巴揚演奏技術分析講座,這更堅定了省內(nèi)手風琴人士對演奏國際化的信心。一場場的講座對曹野成長和進步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使他對聲音規(guī)格和演奏狀態(tài)有了更高的追求,同時更推動了省內(nèi)巴揚手風琴事業(yè)的發(fā)展。撫順“小白楊手風琴學校”的金順善校長率先開始推出巴揚手風琴教學,緊接著大連大學音樂學院張紅旗老師也加入巴揚手風琴教學行列……省內(nèi)巴揚手風琴教學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通過看錄像學習已經(jīng)不能滿足曹野的求知欲,在得知俄羅斯巴揚演奏家德米特里·索闊洛夫先生來北京講學,汪老師以曹野母親的身份打電話與索闊洛夫溝通,就在全國上下舉家團圓的日子,曹野卻踏上學習的征程。經(jīng)過春節(jié)小長假一周的學習,他不僅獲得了強大的理論基礎,他的演奏技巧及風格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演奏是舞臺藝術,必須在舞臺上錘煉,演奏家藝術實踐是非常重要的,不在舞臺上錘煉是成長不起來的。汪老師不失時機地為曹野創(chuàng)造演出機會,從規(guī)劃、設計、指導都細致入微且專業(yè)化。沈陽、大連、葫蘆島、阜新、大慶……一場場音樂會的成功舉辦,對曹野在舞臺上表演和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都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曹野不負眾望在2009年由國家留學基金委選派赴俄羅斯莫斯科格涅辛音樂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師從于俄羅斯人民藝術家、作曲家、巴揚演奏家謝苗諾夫(V.Semionov)教授。把國內(nèi)與汪老師一起研究所認知到的最先進的演奏技術和聲音規(guī)格在俄羅斯得到實踐、鞏固和提升,豐富了學習曲目,使他的演奏曲目更加國際化。2011年12月曹野又赴法國巴黎參加流行手風琴大師班。師從法國著名流行手風琴演奏家、教育家弗里德里?!さ律校‵rederic Deschamps)先生學習流行手風琴演奏。在2009年參與錄制了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手風琴學會第三套考級教材的錄音和錄像。在最后補錄過程中,又是汪老師協(xié)調(diào)錄音棚,并在現(xiàn)場監(jiān)棚完成補錄工作。201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參加了“謝苗諾夫教授生日音樂會”,在音樂會中他精彩地演奏了謝苗諾夫的新作品《冥想曲第一號》。作為音樂會唯一的外籍演奏者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2011年獲俄羅斯莫斯科第二屆國際手風琴比賽成人組(古典)第一名。2012年4月舉行的俄羅斯第十屆薩馬拉Vivat Bayan國際手風琴比賽中,獲得成人流行組第一名。這是該賽事舉辦10年以來第一位中國選手贏得此項大獎。在比賽中曹野演奏了他的新作品《蒙塔基的繆賽特》獲得評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薩馬拉國際手風琴比賽是俄羅斯最重要的比賽之一,是俄羅斯教育部承認的國際比賽。俄羅斯各大媒體和網(wǎng)站:《俄羅斯之聲》《神州學人》《波羅地海之音》,中國國內(nèi)媒體《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網(wǎng)》《新華網(wǎng)》等紛紛對曹野這次比賽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進行了報道。在2012年5月7日13日舉行的德國第49屆克林根塔爾國際手風琴比賽中,(克林根塔爾國際手風琴比賽是最重要的國際手風琴比賽之一,與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一同被列為中國文化部鼓勵中國選手參加的國際藝術一類比賽)榮獲成人流行組第二名。是該比賽49屆以來中國選手在成人流行組中取得的最好成績,在本屆比賽中曹野演奏了他最新創(chuàng)作的三首作品。通過精彩的演奏獲得評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為祖國爭得了巨大榮譽!就在赴廣州參加比賽之前,又是汪老師為他策劃了3場“金鐘獎賽前音樂會”,為年輕的音樂人才搭建平臺,給他們鋪路、筑石,為他們提供實戰(zhàn)機會。
曹野成功了,他已然從一個羞澀的少年一步步走向國際大舞臺。他的成長與成功不是單一方面的,除了必須經(jīng)過長時期勤奮學習與刻苦鉆研外還得到眾多優(yōu)秀老師、朋友辛勤的指導和無私的幫助。曹野是懂得感恩的,感恩音樂,因為它讓他感受到聽覺的美麗;感恩生命,因為它讓他體會到歷盡艱辛、失敗后化繭成蝶、重獲自信的喜悅:感恩大家,因為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大力的扶持、耐心的培養(yǎng)、細致的培養(yǎng)才使曹野取得今天這樣驕人的成績。未來,我們相信曹野會在他的藝術之路、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遠!
(責任編輯 張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