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姑娘
1
在日本坐電車,時間久了發(fā)現(xiàn)一個與國內不太相同的風俗,就是不能讓座。
大約是低調習慣了,日本的老年人和孕婦都不大希望自己成為受人矚目的弱勢群體,被照顧和謙讓總會感到尷尬。他們也很能忍耐,如果上車后發(fā)現(xiàn)“優(yōu)先席”已經(jīng)滿了,就默默地站在一旁堅持到站,從不會開口求助。
有次與朋友一同乘車,過了兩站,上來了一位老人。
這位老人的年紀實在是太大了,拄著拐杖,須發(fā)皆白,身體幾乎駝成了90 度,還不停地小聲咳嗽。
周圍的人都無動于衷,我等禮儀之邦出來的依然嚴格受到傳統(tǒng)禮法的心理考驗,渾身難受,如坐針氈,又怕站起來惹人側目,只好使勁拉了拉朋友的衣袖,問他怎么辦。
他想了想,說:“我們干脆裝著要下車,給他讓座吧?!?/p>
我覺得這個主意好,于是老人走過來的時候,我們站起身,向他點頭致意后走開。
眼看老人坐在了位置上,我舒了一口氣。剛在車門旁站定,朋友便使勁拉我一把,我不明就里,懵懂地被他拽著下了車,直到車門關上我才反應過來。
“你干嗎?怎么真的下車了?”我不解。
他小聲說:“站在車上,老人和其他人總會看到我們的,不如干脆下來?!?/p>
我笑他:“你還真夸張!不過是心知肚明的事情,演戲而已嘛。”
他認真地搖頭:“既然選擇不讓老人尷尬,就不要留下任何尷尬的可能性。演戲也要好一點兒的演技,才算是真正的成全啊?!?/p>
2
深冬,去黑龍江朋友的家中過春節(jié)。
給老人拜年時,朋友撲通一聲跪倒,把我嚇了一跳。
然后眼見他虔誠地全身伏倒,向笑得合不攏嘴的老人咣咣磕了幾個頭,一點兒都不放水,額頭都明顯紅了一塊。
拜完年后我偷偷問他:“干嗎那么賣力?”
他說:“我們這里都要這么磕頭拜年,磕得輕了老人會不高興,別人也會說你沒家教?!?/p>
我說:“孝順不一定要體現(xiàn)在磕頭上啊。工作順利,往家里拿點兒錢,改善生活質量,平時多陪陪老人多聊聊天……都能體現(xiàn)心意不是嗎,何必非要形式主義?”
他笑笑,說:“人老了,錢反而沒那么重要了,有時候在乎的就是那一點兒儀式感。你表現(xiàn)得重視,他就高興?!?/p>
他又說:“就算哄,也要哄得像那么回事。老人雖然老了,是不是敷衍還是看得出來的?!?/p>
去聽一位演講大師的授課,他說,討人喜歡大都體現(xiàn)在說話的細節(jié)上。
比如,不要說“謝謝”,要說“謝謝你”,不要說“抱歉”,要說“真的對不起”。
想想還真是這樣,加了幾個字,聽起來就更具誠意。
3
一個女孩向我傾訴往事,說起在她8歲時,父母分別找她談離婚。
她說,很多離婚前的父母大都會問:如果我跟你爸/ 媽離婚了,你跟誰?這種話很為難孩子,但說到底也是父母心里的牽掛和期盼??蛇@種待遇女孩沒有。
父親對她說:“我很想養(yǎng)你,但我是個男人,照顧你一個小姑娘不方便,我一個人賺錢也忙,很難顧著家里,不如你媽媽貼心。”
母親對她說:“你爸爸有錢啊,比我有錢。他這些年很少陪你,肯定心里對你有愧疚,如果你跟他一起生活,會比跟我在一起生活得更好?!?/p>
他們從來沒有明確地說過希望女孩跟誰一起生活,只是試圖用語言暗示她。
女孩雖然小,還是敏感地察覺到那并不是希望自己過得好的殷殷期盼。波瀾不驚的神色,平靜的語氣,冷靜的分析均透露出一個她不得不接受的現(xiàn)實:他們都嫌棄她是個麻煩。
后來他們終于私下達成了協(xié)議。女孩名義上歸屬了父親,但寄養(yǎng)在姥姥家,雙方付生活費。
多年過去,女孩終于長大成人,家中的條件變得更好。可她與父母的關系始終淡漠,有時一年不回去探望一次,即使見了面也沒有親切的感覺。
我開導她,希望她能理解并原諒當初的父母,畢竟已經(jīng)過去那么久了,應該放下。
她說,其實我不恨他們,也從未介懷兒時生活的不如意,但這些年心里始終扎著一根刺。我無數(shù)次地想,哪怕那個時候他們愿意掩飾得更好些,表現(xiàn)得再不舍一些,哪怕落幾滴眼淚抱住我,說幾句感性的話……我都會非常滿足。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她寧可相信膚淺做作的愛,也不要殘酷的真實。
她說,我多想穿越回8 歲那年,好好求求他們,不要那么敷衍地對我,別讓我那么輕易就看出自己的可有可無,也許就不會糾結痛苦地度過整個青春。
4
大學時看《美麗人生》哭得一塌糊涂。那是個幸福又不幸的故事:集中營里,為了保護兒子,父親導演了一場浪漫而殘酷的游戲美夢。他告訴兒子只要遵守規(guī)則,攢夠1000 分就能贏得坦克并回家。兒子在對坦克車的渴望中終于苦苦熬過了饑餓、恐懼和死亡的威脅。
最后兒子躲在柜子里,父親從他的面前帶著笑容大步走過。兒子始終記得父親告訴他的話,不能出去,出去就得不到坦克。
父親的表情和語氣那么認真。
他相信了,就此擁有了毫發(fā)無傷的完美童年。
與前文的女孩相比,可以想象,電影里的兒子即使長大以后,也會擁有更加健全、樂觀和積極的心態(tài)。
為了在乎你的人,又何妨當一次高規(guī)格的影帝。
不會有誰關心戲份真假,只關心演得投不投入,因為這證明了臺下的觀眾對于臺上主角的重要程度,值不值得爆發(fā)出全部的激情與努力。
想要你仔仔細細畫一個餅給我,哪怕虛幻如泡沫,也能感到四周洋溢的香甜與充斥的飽腹感。
因為你認真了,因為我投入了。
因為那是你給我的,而我愛著你。
人生如戲,請給我好一點兒的演技。
摘自中信出版社《時間會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