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吳海,魏淑琴,馬長春
(1山東省蒙陰縣果業(yè)局,276200)(2蒙陰縣農業(yè)局)
?
蒙陰蜜桃現代化栽培管理技術(一)
陳吳海1,魏淑琴2,馬長春1
(1山東省蒙陰縣果業(yè)局,276200)(2蒙陰縣農業(yè)局)
現代化桃園的核心是依靠科學化和標準化的管理,顯著提高果品產量和質量,保護果園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依靠機械化和數字化操作,提高生產效率,顯著減少勞動用工,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環(huán)境資源和人力資源的高效利用。現將蒙陰蜜桃現代化栽培管理技術總結如下,供參考。
1規(guī)范化建園
1.1園址選擇
地勢高燥,地下水位高于1米,排水良好,沙壤土或壤土,透氣性好,土壤pH值小于8,水、電、路統(tǒng)籌兼顧。
1.2苗木定植
選擇良種良砧,忌重茬。寬行密植,行株距3~5米×1~3米,行間通暢,便于人與機械作業(yè)。起壟栽培,平地起壟高50厘米以上,緩坡地起壟高30厘米以上,底寬1.5~2.0米,頂寬80厘米。起壟栽培的好處是早春地溫回升快,根系活動早;雨季排水,防止積水漚根;壟上土壤不板結,透氣性好,根系量大,根系較深,吸收力強,樹體生長健壯,防澇、抗旱。肥穴淺栽,地膜覆蓋。
1.3合理間作
宜間作花生,忌間作玉米等高稈作物。
2土壤管理與施肥技術
2.1行間生草與樹盤覆蓋
(1)行間生草。桃園行間生草畝產干草500千克,相當于每年施用有機肥500千克。同時還能保護果園生態(tài)環(huán)境,活化土壤,避免土壤侵蝕,減少肥料流失,提高果品產量和質量。生草模式有人工種草、自然生草以及人工種草結合自然生草3種。其中,自然生草管理簡便、省工省力,適宜蒙陰縣大面積推廣應用。生草管理:雜草生長高度超過20厘米時,用鐮刀或便攜式割草機割草,1年割草2~3次。刈割下來的草覆蓋在桃樹周圍。割草后,每畝撒施氮肥5千克,補充土壤表面氮含量。也可結合人工輔助播種,增加越年生雜草的種類和密度。生草果園長年不用除草劑。
(2)樹盤覆蓋。樹下覆蓋麥草、雜草、秸稈、樹葉、鋸末屑、花生殼、牛糞、兔糞等有機物料,一方面抑制雜草生長,避免土壤侵蝕;另一方面保持土壤墑情,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團粒數量,增強土壤持水力,調節(jié)土壤溫度;同時,有機物料的緩慢降解還可提供果樹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注意:覆蓋有機物料應距離主干20~30厘米為宜。
2.2桃樹所需營養(yǎng)元素種類及用量
桃樹對氮、磷、鉀3種大量元素的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鈣、鎂、硫以及鐵、錳、鋅、硼、銅、鉬等微量元素。每生產100千克桃果需吸收純氮0.3~0.8千克、五氧化二磷0.1~0.2千克、氧化鉀0.3~0.7千克。每年每畝需施純氮20~40千克,折合尿素43~86千克;五氧化二磷15~20千克,折合磷酸二銨33~43千克;氧化鉀15~40千克,折合硫酸鉀30~80千克。
2.3桃樹常用肥料種類及施用方法
(1)有機肥。農家肥、綠肥、堆肥和漚肥等有機肥是完全肥料,含氮、磷、鉀、鈣、鎂、硫等各種營養(yǎng)成分和有益元素。有機肥施用時間:在國慶節(jié)前后作為基肥早施為好,部分養(yǎng)分當年就被果樹吸收,增加樹體營養(yǎng)物質的貯藏,滿足果樹來年萌芽、開花、坐果和生長的需要。盛果期桃園按照斤果斤肥的用量,畝施45%(氮∶磷∶鉀=15∶15∶15)果樹專用肥100千克。豆餅是最好的有機肥,一般株施2.5~5.0千克,煮熟后堆漚1周再施用。有機肥施用方法:①環(huán)狀溝施。在樹冠外沿20~30厘米處挖寬40厘米、深40厘米的環(huán)狀溝,把有機肥與土按1∶3的比例及一定數量的復合肥摻勻后填入,隨樹冠擴大,環(huán)狀溝逐年向外擴展。②條狀溝施。在行間或株間開溝施肥,溝寬40厘米、深40厘米。③放射狀溝施。從距樹干50厘米處開挖放射狀溝,內膛溝窄些(20厘米寬)、淺些(20厘米深),樹冠邊緣處寬些(40厘米寬)、深些(40厘米深),每株挖3~6個放射狀溝。
(2)氮肥。桃樹常用無機速效氮肥有硝酸銨、尿素、碳酸氫銨等。樹體生長發(fā)育全年需要氮素養(yǎng)分,而氮肥在土壤中移動性強,易流失,污染環(huán)境,有效時期短,肥料利用率低。因此氮肥施用要全年總量控制,一年分3~5次施入,以減少流失,提高利用率。
(3)磷肥。常用磷肥有磷酸二銨、鈣鎂磷肥、過磷酸鈣等。磷肥在土壤中不易流失,一次足量施用有效期2~3年,可隔年施用。磷肥混合有機肥作基肥一次施入最好。
(4)鉀肥。常用鉀肥有草木灰、硫酸鉀、磷酸二氫鉀。鉀肥在土壤中較易流失,一次足量施用有效期3個月。鉀肥宜結合基肥和追肥一年施用1~2次。
2.4桃樹生長季追肥
依據測土配方、營養(yǎng)診斷以及桃樹不同生長時期的需肥量,綜合確定生長季追肥的時期、種類和用量。坐果肥:花后至硬核前施入,以氮肥為主,配合少量磷、鉀肥;催果肥:果實快速生長開始時施入,以氮、鉀肥為主,配合少量磷肥;采果后肥:以氮磷鉀復合肥為主。早熟品種和晚熟品種區(qū)別對待。葉面肥:每次打藥配合磷酸二氫鉀+尿素+氨基酸葉面肥,增強葉片的光合功能及抗逆、抗病能力,改善品質,增產效果顯著。
2.5桃樹主要營養(yǎng)元素缺乏癥及其防治
(1)缺鈣。桃葉脈皺縮,果實軟溝病,套袋果發(fā)生嚴重。花后10天左右開始至果實快速生長期,連噴3~4次0.4%氯化鈣+0.3%硼砂進行防治。
(2)缺鐵。新梢的幼嫩葉片上,葉肉先變黃,而葉脈兩側仍保持綠色,致使葉面呈綠色網紋狀失綠。隨病勢發(fā)展,葉片失綠程度加重,出現整葉變?yōu)榘咨?,葉緣枯焦,引起落葉。防治方法: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發(fā)芽前樹上噴2%~3%硫酸亞鐵溶液,生長期每隔10~15天,連噴3次0.5%尿素+0.3%硫酸亞鐵溶液,效果明顯。
(3)缺鋅。病梢發(fā)芽較晚,節(jié)間變短,葉片窄而短小,葉脈間失綠,葉片質地脆,部分葉緣向上卷。發(fā)芽前樹上噴2%~3%硫酸鋅溶液、展葉期噴0.3%硫酸鋅溶液、落葉前噴0.3%~0.5%硫酸鋅溶液進行防治。
(4)缺硼。新梢頂枯,并從枯死部位下方長出許多側枝,呈叢枝狀。缺硼會引起授粉受精不良,坐果率低,果實畸形,果皮下部分果肉木栓化,果面凹凸不平,扭曲變形,又稱“猴頭果”。在桃樹萌芽至花后,連噴3次0.3%~0.5%硼砂溶液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