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勇+劉繼練
摘要:內蒙古自治區(qū)是我國占地面積最大,民族豐富的省,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少數民族受到了內蒙古特有的氣候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形成了專屬于內蒙古民族的獨特運動方式,駝球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項民族運動。本文主要探究了內蒙古駝球運動的起源,并針對于內蒙古的特色對內蒙古駝球運動的發(fā)展方向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內蒙古;駝球;民族起源
中圖分類號:G86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9-000-01
引言
內蒙古傳統的駝球運動是內蒙古民族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歷史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自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以來,其中各族人民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現狀。在內蒙古自治區(qū)中蒙古族,回族,滿族,鄂倫春族等少數民族將自己民族的生活方式與特點融入到了駝球運動中,逐漸影響著內蒙古駝球運動。
一、內蒙古駝球運動的起源
內蒙古西部地區(qū)風沙較大,緊鄰沙漠,因此駱駝是內蒙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用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駱駝開始融入到體育運動項目中,從而也就產生了內蒙古特色體育運動——賽駝,駱駝也開始逐漸走入到競技性的民族運動中來。隨著那達慕大會等大型的群體活動的舉辦,借鑒于馬球的規(guī)章制度,最終形成了駝球運動。內蒙古駝球運動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傳承了我國內蒙古的民族文化,同時也將駱駝這一動物從傳統的勞作動物轉化成了具有多種身份和功能的民族動物。駝球運動與馬球運動相似,比賽主要分為兩場,有兩支球隊進行規(guī)定時間內的駝球競技為主,一般來說比賽隊員為六人,時間為20分鐘?,F階段內蒙古駝球運動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不僅在各大民族活動中,例如那達慕大會等中出現,還組成了專業(yè)的駝球運動隊遠赴蒙古國進行駝球比賽。內蒙古的烏拉特后旗被稱為了“中國駝球之鄉(xiāng)”,承載著我國內蒙古駝球運動的發(fā)展。
二、內蒙古駝球運動的發(fā)展方向
(一)區(qū)域性發(fā)展較為突出
任何一個民族的發(fā)展都需要一個特殊的地域空間,每一個民族之間的發(fā)展中都會形成獨特的人文觀念以及文化和體育活動。內蒙古自治區(qū)土地遼闊,民族眾多因此傳統的民族體育項目也具有很多,駝球運動作為一個起源于內蒙古西北部,發(fā)展與內蒙古中部,最終受到內蒙古地區(qū)的全面推廣的民族運動,其自身就具有著一定的區(qū)域性。因此,在內蒙古駝球運動發(fā)展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駝球運動的區(qū)域性特性。
(二)多樣性和民俗性并存
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境,地域遼闊,區(qū)域面積跨度大,數民族聚居地有著各自的生活習慣和社交范圍,他們所延伸出來的任何事物都不盡相同,當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也呈現出多樣性。從自然的角度上來看,單獨的人是非常脆弱的,但是人類又是特別聰明的,從最早期的集體意識的產生,人類就學會了借助于群體的力量獲得更多的生活資源與精神資源。因此駝球這項具有民族特色的運動發(fā)展中也無疑需要借助于集體的力量。內蒙古自治區(qū)內總共生活著49中不同的少數民族,可以將這些少數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進行一定的整合與借鑒,并有效地融入到駝球中來,從而促使駝球運動的賽事制度和競爭等方面更加的內容豐富。除此之外,在進行駝球運動的發(fā)展中,我們不但要培養(yǎng)駝球運動員的努力競爭,還需要將團隊、民族的榮譽放在前面,從而凸顯出內蒙古民族傳統的體育文化。駝球運動的產生,具有著我國少數民族的民俗性特征,這主要是由少數民族與各民族之間內部習俗相互結合而形成的。民俗性與多樣性之間存在著相互之余又相互影響的關系,因此在駝球運動中加入一定的民俗性內容,有利于延伸和發(fā)展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運動,其中民族性主要表現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定期舉辦的少數民族的各種大型的活動和節(jié)日中駝球運動的發(fā)展等。
(三)民族性和時代性并舉
內蒙古駝球運動并不僅僅是個體的少數民族運動,而是屬于更加廣泛發(fā)群體,因此駝球運動必須要經歷從少數個體逐漸發(fā)展到多個群體這一過程,才能真正突破內蒙古這一地區(qū)限制,從而傳承下去。我國內蒙古的西部地區(qū)氣候干旱,基本多數為平原地形,因此適合于駝球運動的發(fā)展,也成為了我國駝球運動的主要聚集地。但是要想讓駝球運動得到大家的認可,甚至是走向世界,就需要實現駝球運動的時代性發(fā)展。傳統的駝球運動僅僅是作為基礎的一種娛樂性項目,在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才會進行比賽,因此為了實現駝球運動的時代性,我們可以定期舉辦駝球運動的相關賽事,并進行新聞媒體的傳播與宣傳,逐漸地讓駝球這項內蒙古民族體育運動走向大眾的視野前。只有得到了大眾的關注,凸顯出自身的民族性,才能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中站穩(wěn)腳跟,一直流傳下去。
三、結論
綜上所述,內蒙古駝球運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以來一直舉行的賽駱駝比賽,也是我國內蒙古地區(qū)所特有的一項運動,這項運動主要借鑒于馬球運動,又融合了當地的自然特色,最終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體育項目。從其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駝球運動具有著一定的民族色彩,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性。所以我們需要在突出其地域性特色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其多樣化與民俗性的激發(fā),最后要與時俱進展現出駝球運動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特征,才能使內蒙古駝球運動在未來的發(fā)展中自成一派,流傳千古。
參考文獻:
[1]薄惠敏.大力發(fā)展內蒙占白治區(qū)體育經濟的對策初探[J].內蒙一占科技與經濟.2010(1).
[2]熊勝堯.從奧運發(fā)展角度看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fā)展過程與未來趨勢[J].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
[3]崔樂泉.21世紀的中國體育文化與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17(4):14-15.
[4]鐘海平,田祖國.民族傳統體育產業(yè)發(fā)展與西部民族地區(qū)文明進程互動研究[J].吉首大學學報,2013,4.
作者簡介:樊 勇(1963-),男,內蒙古臨河人,學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體育改革。
第二作者:劉繼練(1962-),男,內蒙古臨河人,學士,講師,研究方向:高校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