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呼喚理性
卓澤淵中共中央黨校政法部主任、教授
近期,發(fā)生了許多不該發(fā)生的故事,是事實,更是事故。北京昌平一個小伙子“被懷疑嫖娼而在警察手中失去了生命”,廣西南寧一個律師“被法警扯破褲子”,廣東深圳兩個小女孩遭盤查而“被警察帶走審查”等。微信圈乃至公眾媒體,為此分成了兩派,一派對警察的執(zhí)法提出質(zhì)疑,認為其涉嫌違法乃至犯罪,必須追究警察的違法犯罪行為;一派則為警察辯護,聲稱不要讓警察流血又流淚,說警察那么辛苦那么多犧牲,還不應該被原諒嗎?
看著這些形形色色的表態(tài),我陷入了沉思。警察怎么了?法治怎么了?中國怎么了?我們的路在何方?我們應走向哪里?
理性,成為了最需要的資源。任何憑借直覺的泛泛之論都可能是對事實的誤讀。作為媒體,誤讀不僅會傳達錯誤信息,誤導公眾,甚至還會影響國家有關機關而導致錯誤決策。
警察部門有沒有問題?就具體的事例來說,也許有,也許沒有。但是就總體來說,不可能沒有問題。那么究竟是怎樣的問題?難道我們能因為警察的辛勞和犧牲,就不需要去仔細探究問題,不需要去認真地解決問題嗎?
如果一個人只根據(jù)個人好惡來評價某一事實,也許就是個人自由的表現(xiàn)。但是要誘導公眾得出錯誤的結(jié)論,甚至要去誤導國家做出錯誤的決定,恐怕就有些居心不良甚至可惡。社會不拒絕偏見,甚至還會容忍偏見和保護持有偏見者的法定權利,這都是對于個人而言的。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一個司法機構,一個立法機關、一個公共媒體來說,他們是不應該有偏見的,他們最需要的是理性。面對紛繁的世界,如果沒有理性該是多么的可怕。
理性的根本是一個“理”字,最害怕的是不講理。在某地李家莊,有一戶人家,父母去世已久,兄弟倆分家單過。有一天,家中李老大突發(fā)奇想,要他弟弟李小弟出錢來給他家蓋房子。李小弟說,“我們已經(jīng)分家了,我怎么還要給您蓋房子?”李老大覺得弟弟沒有聽他的話,頓時火冒三丈,將李小弟一陣暴打。趁李小弟躺著地上呻吟的時候,沖進李小弟家中,將其家中財物亂砸一氣,使得小弟家中除了房子之外,無一完整物件。
李小弟憤怒了,不停地抗議。一會要請人評理,一會兒要報警,一會兒要向法院起訴,一時間引來了眾多鄉(xiāng)鄰。大哥拉大嗓門滿腹委屈地對鄰居們說,“請各位鄉(xiāng)鄰評評理,看看我們誰錯誰對?”
“第一,我有什么錯?所有的事情都是李小弟不聽話導致的。他是我弟弟,理該聽我的話,如果聽話,我會砸他家嗎?他不聽話就是禍根。是他不聽話,我才打他人、砸他家的?!?/p>
“第二,我打了他,砸了他家,我不心痛嗎?我比他還心痛,更比你們心痛。因為他是我弟弟。你們看我會去砸別人家嗎?會砸你們的家嗎?沒有??!之所以打他、砸他家,是因為他是我弟弟。我砸了,是看得上他,是愛他。他鬧著一會兒要報警、一會兒要起訴,還把我當哥哥嗎?是把我當罪犯,要把我送到牢房去,多么邪惡??!世界上有這么陷害自己親大哥的嗎?”
“第三,他小時候,我跟爸爸媽媽帶著他長大,我的勞動成果他沒有享受嗎?不然他能成長起來?現(xiàn)在他大了,不需要我照顧了,就不聽我話了。剛才他被我打了,家被我砸了,有什么大不了的?還要去告我!忘恩負義的東西。你們能支持這種忘恩負義的東西嗎?”
眾人聽完后,齊聲回答“不能”。紛紛認為大哥說的在理,李小弟太不像話。
李小弟聽著聽著,不禁喃喃自語道:“難道我真的錯了?天啊,還有天理嗎?”
我們呼喚理性,在李家大哥那里有理性嗎?李家莊的人講理嗎?李家莊人有理性嗎?沒有理性,哪來法治?,F(xiàn)在的李家莊沒有法治,看來李家莊很長時間也不會有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