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加佳
2016年2月25日,紐約。國家主席習近平代表中國政府贈送給聯(lián)合國的國禮——“和平尊”,正式安放在聯(lián)合國總部。高1.65米、通體紅色的和平尊安放在玻璃展柜當中,端莊而 雍容。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尊”是十分隆重的禮器。和平尊不但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人民求和平、謀發(fā)展、促合作、圖共贏的愿望和信念,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景泰藍工藝的最高水平。
為了完成“和平尊”的制作,負責其設計制作的北京工美集團煞費苦心。他們是如何在短時間內(nèi)把全國工藝美術行業(yè)的大師專家攢到一起,如何從62套設計方案中優(yōu)中選優(yōu),克服道道技術難關完成制作的呢?北京工美集團總工藝師郭鳴為您揭秘和平尊制作的幕后故事。
“五一八”工程
2015年5月18日下午4時,正在開會的郭鳴接到北京市政府外辦的電話,通知他立即去開會。原來,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同時也是聯(lián)合國成立70周年。為此,聯(lián)合國將舉辦一系列峰會和慶祝活動。中國政府將在這一具有紀念意義的時刻,向聯(lián)合國贈送一件國禮。
郭鳴發(fā)現(xiàn)參加會議的設計制作單位只有“工美”一家。之所以把這么重要的國禮制作任務直接委托給“工美”,主要是因為時間太緊迫了。
“當天是5月18日。除去運輸?shù)臅r間,最遲9月5日這件國禮就要完工。滿打滿算只有4個月時間。”郭鳴掐指一算,不禁手心出汗。2014年,“工美”為APEC會議制作國禮,從設計、送審、參與招投標,再到最終制作完成,前前后后忙活了8個月。而這次,時間減半,國禮的重要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郭鳴感到壓力巨大。他在會上問了一些技術性問題,如展示空間多大,展陳環(huán)境如何,電梯大小之類。外交部的工作人員向他展示了現(xiàn)場照片,并告訴他展示空間大概是高2米、寬70厘米、長2米的區(qū)域。這就意味著,這件國禮要可著這么大空間來設計,太大太小,效果都不好。
會議只開了短短一個小時就散了。郭鳴馬不停蹄地趕回集團,向“工美”領導班子傳達了這項任務。當天,這項標有“機密”級的任務,被命名為“五一八” 工程。
“中國元素,北京特色”
這件事既然交給北京市落實,自然要體現(xiàn)北京的工藝特色,也就是常說的“中國元素,北京特色”。
什么最能體現(xiàn)北京的工藝特點呢?當然首推“燕京八絕”。燕京八絕,即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和京繡,八種傳統(tǒng)宮廷技藝。
連設計帶制作只有短短4個月。時間的門檻,首先就把燕京八絕中大部分工藝給屏蔽掉了。只有景泰藍和花絲鑲嵌比較合適。無論從制作工期,還是展陳效果而言,都比較理想。不過,花絲鑲嵌比較適合制作小件物品。而且,花絲鑲嵌的工藝品作為國禮擺在聯(lián)合國,似乎華麗有余、厚重不足。景泰藍則剛柔相濟,給人感覺既燦爛,又莊重。于是,郭鳴決定用景泰藍作為國禮的主要工藝,細節(jié)輔以花絲鑲嵌。
工藝確定后,當務之急是要召集設計團隊。郭鳴列出了包括6位國家級大師、12位北京級大師、4位院校和眾多設計機構、企業(yè)在內(nèi)的近百人的設計團隊名單。5月20日,這些榜上有名的機構和個人全部集中到北京工美。初稿,郭鳴只給了5天時間。
60多個設計方案
5天之后,第一批60多個方案交了上來。雖然各具特色,但是郭鳴坦言,并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5月27日,外交部、故宮博物院、清華美院等單位的11名專家參加了第一輪評審。專家們的意見很分散,得票最多的方案也沒有過半數(shù)。至于和平尊,只有一名專家提到,而且覺得造型太 傳統(tǒng)。
經(jīng)過評審,專家們從第一批62個方案中篩選出40個有改進基礎的。這次,郭鳴又給了設計師們10天 時間。
10天后,第二輪設計方案交到了郭鳴手中。在專家意見的啟發(fā)下,這輪設計稿有了很大進步。除了對既有方案進行修改,設計師們又拿出了20多個新方案。此時,和平尊的設計稿已經(jīng)從黑白單線圖,變成了通體紅色,饕餮紋、駝隊、和平鴿等紋樣也出現(xiàn)了。這一稿與最后的定稿非常 接近。
和平尊不在備選之內(nèi)
經(jīng)過兩輪評審,專家們最后選出了10件候選作品,報市領導審。
方案送市領導審閱時,郭鳴共編了兩本備選方案。專家看好的10件候選設計被編成A本,另外一些他覺得還不錯的編成B本。一直不被專家看好的和平尊并沒有被編入A本。
6月13日,郭鳴帶著備選方案上了市委常委會。領導們對備選方案很滿意,但還是覺得應該有一個突出中國傳統(tǒng)特色,以“尊”為造型的設計。
最后,市領導選出7個方案報中央。
散會后,郭鳴立即通知所有中選方案的設計師,當天下午3點之前必須趕到北京工美集團。這些方案都是效果圖,細節(jié)上還要再修改。一邊報中央審,一邊要把它們畫成線稿工藝圖。
6月18日,反饋意見傳來,領導意見覺得都不錯,還是要看實物才能決定。此時,距離接到任務過去了整整一個月,國禮按計劃進入制作流程。
所有景泰藍廠都用上了
一個常規(guī)造型的小景泰藍瓶子都得做3個月,何況是異形件,又這么大體量。郭鳴把北京周邊所有能做景泰藍的廠子和最棒的工匠都叫來了。北京做景泰藍的琺瑯廠、漢藝煌、銘客誠三家都來了,還有河北的十幾個廠家。大家一聽工程這么復雜,工期又這么近,頭搖得跟撥浪鼓 一樣。
這時候,又傳來新消息:7個方案不但要做8個大的(其中一個方案兩種顏色),還要做8個小的。
事情是這樣的,按照聯(lián)合國藝術品委員會規(guī)定,所有贈送給聯(lián)合國的禮物,必須要通過該委員會審批才能擺進聯(lián)合國。此次國禮9月中旬才能做出來,9月底贈送儀式就要舉行,根本來不及審批。外交部跟藝術品委員會溝通:能不能審批圖紙?對方?jīng)]同意,一定要見實物。因此,外交部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再做一套小的。
負責制作和平尊的是景泰藍大師張同祿之子張旭。張旭說,和平尊動工時,設計已經(jīng)改了10稿?!白鸬幕酒餍筒]有改,改動比較大的是頂部的龍飾、兩邊的鳳鳥和正面的饕餮紋。”饕餮紋是中國古代青銅器上常見的一種圖案。“不過,傳統(tǒng)的饕餮紋獸臉比較兇。和平尊的主題是寓意和平,所以我們就把它的眉毛、眼睛、嘴都改的和善了一些?!?/p>
改動最大的是和平尊的高度。開始設計的是1.25米,后來改成1.4米,最終變成了1.65米。和平尊底部還有一個40厘米高的木底座,加起來就是2米高。這樣觀眾看起來是平視,觀賞效果最好。
不過,尺寸越大,制作的難度也就越大。為了燒制和平尊,他們專門在河北砌了一個直徑1.5米,深2.2米的大爐子。和平尊的紅顏色在景泰藍燒制中是難度最大的。火候掌握不好,紅色就變黑了。和平尊一共要燒11次,每次進火都有風險,一次爐溫掌握不好,整個作品就失敗了。以往,失敗了還可以重來,但這次任務時間緊迫,容不得半點閃失。
特制的大爐子,可以把整個尊身都放進去,讓它受熱均勻?;鹪跔t子的中下部燒,中下部燒好后,工人們要趁熱用吊車把和平尊吊起來,旋轉180度,再放回爐子里繼續(xù)燒制,這樣才能保證尊身所有部位都燒 到位。
“件件是精品,國之重器”
經(jīng)過北京、河北30多家工廠300多名技師整整3個月的不眠不休,9月12日,8大8小16件景泰藍作品全部完成。
9月14日下午5點,在北京工美垡頭創(chuàng)意園1000平方米的大展廳中,8件大景泰藍作品一字排開。
驗收已畢。當天晚上,7大7小14件藝術品送中央終審。
中央領導看過這些藝術品后評價說:“件件是精品,都是國之重器?!弊罱K,和平尊被選中成為中國送給聯(lián)合國的國禮。郭鳴認為:“相比起來,和平尊顯得更加大氣厚重,一看就知是中國的,更適合擺放在聯(lián)合國?!?/p>
2015年9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聯(lián)合國總部,一同為和平尊揭幕。當紅布揭開時,現(xiàn)場爆發(fā)出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正像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說的那樣,和平尊不僅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當代文明,也體現(xiàn)了不同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互鑒、兼容并蓄、共同進步。
摘自《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