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摘 要]長期以來,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課是教師簡單的評講一下上次的作文,哪位學生寫得好,好在哪里,我們其他同學要學習等等一些老生常談的話。如果有時間的話,還會把優(yōu)秀作文念一下,讓學生具體感受一下;沒時間,那就毫不猶豫地省略,進入作文課的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文題。為了與中考一致,下課必須交.學生的作文只能靠老師的“三段論”、“鳳頭”、“豹尾”以及背別人的優(yōu)秀范文去取勝了。所以學生的作文中假情、矯情、虛情比比皆是,令人心痛。因此,作文課成了學生厭上,教師厭教的課。如何提高作文課教學水平呢?我把多媒體充分運用到平時的作文課堂教學中。我認為一節(jié)成功的多媒體作文課應當包含一定的環(huán)節(jié)和貫徹一定的原則。
[關鍵詞]多媒體;文教學課
面向二十一世紀語文學科教育改革行動綱領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很明顯,中學語文教學把發(fā)展學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作為基本任務之一。有哲人說:沒有油畫、雕塑、音樂、詩歌以及各種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樂趣就會失掉一半。作文教學中,如果忽視或抽掉了美的熏陶,將會蒼白無力。要使學生作文脫離低級趣味,識別假惡丑并具有抵御能力,首先要讓多媒體作文課美起來。
“劉翔的輕輕一躍,向世人展示了我們中國人的實力;劉翔的輕輕一躍;讓世人領略了我們黃種人的驕傲;劉翔的輕輕一躍,讓世人從此不再小看中國……劉翔,你是我們的驕傲,你是我們的自豪?!薄芭趴蘖?,這是勝利者的笑;這是堅持者的激動;這是永不言敗者的歡慶……”
也許,你認為這些語言并不美,可是,這些語言是我們作文課上學生的即興語言。為什么學生能寫出這樣的語言,不是我們的學生優(yōu)秀;也不是我們的學生有語言表達的天賦,因為他們的入學語文成績都不是太理想。我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我們采用了多媒體的作文教學,多媒體作文教學突破時空的限制,讓我們的學生感受到了美,從而表達了美;多媒體作文教學讓我們的作文課別具風采,作文課“有聲有色”;多媒體作文教學讓我們的作文課不再死氣沉沉、不再枯燥無味;多媒體讓我們的作文課美了起來。正如一位學生感嘆道:“作文課也可以這樣上,真是太美了。我從來沒有這么認真地上過作文課?!?/p>
如何運用多媒體已成了我們語文界討論頗多的話題之一。我認為先進的技術只要運用合理,它就能充分發(fā)揮它的作用,作文課運用多媒體也不例外。
1.要有閱讀的材料:材料的選擇可選自課內或課外,國內或國外,過去或現(xiàn)在。材料既可以是書目材料也可是圖畫材料。但必須具備一定的哲理或有深刻的含義。
2.要組織學生對材料進必要的探究。通常情況下應當設計以下幾個必不可少的問題:(1)你從材料中得到什么啟示?(2)你從材料中能提煉一個什么樣的相關主題?(通常情況下不止一個)。(3)圍繞你提煉的主題,材料中有限定范圍嗎?只能從那些角度突出主題?(4)圍繞這樣的主題和范圍,考慮到文章的表達方式,從整體上可構成那幾種寫作思路?
3.寫作思路:(1)若寫成記敘文,你會怎樣寫作?(2)若寫成立論文,你會怎樣寫作?(3)若寫駁論敘文,你會怎樣寫作?(4)若寫成散文,你會怎樣寫作?(5)若寫成其他文體,你會怎樣寫作?(6)你還會有什么創(chuàng)新呢(內容、形式、結構)?
4.范文亮點:這點其實是教師在學生剛才范文講評的基礎上,把學生的評析結果進行總結和升華,幫助指導學生學會提煉和總結。
5.素材超市: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拓展學生視野的主要渠道。教師針對出示的材料反映的主題,應把關于反應這一個主題的相關材料收集展示給學生,材料要琳瑯滿目,使學生有一種進入超市購物的感覺,通過展示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寫作材料,拓展學生的寫作視野。
其次,多媒體作文課件的制作要精美起來。情感需要有生活的感受和認識,而感受生活的前提是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美的眼睛。法國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人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彼晕覀冋Z文老師的責任就在教會學生感受美認識美,使之成為生活的有心人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去寫出美文。引領學生去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可以說作文課件有著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因此,我們要制作精美的課件,讓美的生活再現(xiàn)、讓感人的事再現(xiàn),讓學生用心去發(fā)現(xiàn)、體會、感受這些本來就存在于我們生活中卻被忽略的美。美的課件不僅是畫面要美,而且幻燈片上的句子也要美,更重要的是主題美。本著這一目標,我們的課件的設計就不能忽視以下幾個原則:
1.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學生是我們課堂的主體,教師只不過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作文課更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觸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學生寫作時才有話說,寫出來的文章才有真情實感。因此,我們課件的設計都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有針對性的設計。這樣,每次作文課學生都有一定的收獲。例如,我們在初一上學期《散步》作文課件的設計中,分析學生的當時情況是:“散步” 人人都做過,學生們都熟悉,但面對文中的情況卻是他們誰也沒有想到過的難點。于是,我們以此為重點,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為出發(fā)點,設計了“猜猜看”、“長大的感覺”、“令我感動的一瞬”等環(huán)節(jié)。美的畫面、美的語言,學生怎能不陶醉于其中。課堂上,學生在踴躍參加活動的同時,學會了如何去“表現(xiàn)”,如何能表現(xiàn)得更生動、更感人。“美”就這樣“隨風潛入夜”,收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2.單一主題的原則。每一次作文都應該有一個主題,這也是我們說的目標明確的原則。只有目的明確,訓練才有效果。主題的選定主要依據課本,再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初一剛開始,很多學生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比較,認為自己的學習不好、自己的父母沒有能力等,學習的熱情不高。為此,我們制作了一個《我是幸福的》課件。課件上有“母親輕放的一杯茶”、“爸爸風雨中的接送”、“校長彎腰撿拾校園的垃圾”、“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落后地區(qū)渴望讀書的孩子的眼神”、“伊拉克地區(qū)的斷壁殘垣”“地震中的同齡人”……這一切的一切,反差之美震撼了學生,讓他們從內心里感覺到自己確確實實是“幸福的”,我們不應苛求一切,而應該多付出一些什么。從課后交上來的作文里,我們知道:這節(jié)課是成功的。
3.材料精選的原則。課件的美不美,當然取決于精選的材料。主題確定后,我們就利用網絡,圍繞這一主題搜集需要的有關資料。資料的搜集并不在于這一時,平時我們就做這方面的有心人,可以說,我們資料庫里的資料非常豐富??墒?,課件的制作并不是材料的聚集,而是精選的材料的組合??梢刹灰谋M量不要,力求課件的緊湊,無一多余之筆。這一環(huán)節(jié)一定要群策群力,發(fā)揮集體智慧,單兵作戰(zhàn)是不行的。選用的材料一定要與主題關系密切,同時還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能讓他們產生共鳴,這樣效果將更好。
4.多媒體作文課的知識容量要大。一節(jié)精美和成功的多媒體作文課,知識容量要大,要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海洋的浩瀚,日積月累的重要。使新課程理念和教學三維目標都能得到有效的貫徹和落實。教給學生寫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總之,一節(jié)成功和優(yōu)美的多媒體作文教學課,除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創(chuàng)設良好的習作情境外,應當包含一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貫徹執(zhí)行一定的教學原則,應在作文課怎樣上和課件怎樣精美制作上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使多媒體作文課教學不僅能使知識得到落實,精美美觀,吸引力強,既創(chuàng)設了作文情境,拓展學生的視野,又能激發(fā)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還訓練學生的寫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使其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面向二十一世紀語文學科教育改革行動綱領.
[2]當代教育和教育藝術.
[3]新課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