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龍巖市蘇坂鄉(xiāng)為例"/>
廖媚媚,李大玲,溫青萍,謝志忠
(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福州350002)
?
關于農戶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影響因素的研究
——以龍巖市蘇坂鄉(xiāng)為例
廖媚媚,李大玲,溫青萍,謝志忠*
(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福州350002)
摘 要:中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在連續(xù)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三農”問題都被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其中農戶貧困是“三農”的核心問題之一。資金匱乏,有效資金需求得不到滿足是農戶貧困的主要原因,而貸款是農戶獲取資金的最普遍最基本的方式。文章在以蘇坂鄉(xiāng)“關于農戶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影響因素的調查問卷”的基礎上,根據(jù)農戶小額貸款需求的滿足狀況,分析影響農戶貸款需求滿足度的因素,進而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改善農戶貧困問題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農戶;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
在加快推進農村城鎮(zhèn)化、促進新型農村建設、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提高農民收入的過程中,金融作為現(xiàn)代經濟的核心,無疑在發(fā)展現(xiàn)代農業(yè)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金融推動發(fā)展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道路上,根據(jù)農戶的資金需求,完善農村金融市場服務體系,加大對農戶的信貸支持,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xiāng),促進農村經濟的協(xié)調發(fā)展,是推動農村金融改革,促進金融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而農戶小額貸款可以說是農村金融組織在扶持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在貸款投放方面最好的方式。那么目前中國農戶是否存在普遍的借貸需求?農戶小額貸款需求有多大?這些需求是否被滿足?制約農戶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因素是有哪些?在構建和完善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金融市場體系和監(jiān)管制度過程中,這些都是需要關注和解決的重大問題。因此,有必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手段準確、深入地研究這些問題,為政府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制定金融支農政策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數(shù)據(jù)支持。
1.1數(shù)據(jù)來源
所選樣本鄉(xiāng)鎮(zhèn)是福建省龍巖市蘇坂鄉(xiāng),蘇坂鄉(xiāng)位于龍巖市新羅區(qū)東北部,其以種植水稻為主,主要的農作物還有花生、蜜柚等,是典型的農業(yè)鄉(xiāng)。問卷選取2個村子,分別是蘇坂村和美山村,并且采取一對一方式進行訪談和問卷調查,共發(fā)出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0份。
1.2樣本情況描述與分析
在問卷調查中,樣本農戶中有52戶農戶申請小額貸款,約占樣本農戶的57.78%,申請小額貸款總額為195萬,最終獲得小額貸款總額為154萬。因此,從整體上來說,在樣本地區(qū),多數(shù)農戶有資金借貸需求,且大部分申請貸款農戶可以獲得貸款,總體的滿足程度約為79%,也就是說根據(jù)量化的需求滿足度大小,農戶所獲貸款并無法完全的滿足其資金借貸需求。
2.1農戶年齡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問卷調查中,農戶戶主年齡在30歲以下、31 ~40歲、41~50歲、51~60歲和60歲以上的分別有10戶、14戶、38戶、21戶、7戶,分別占受訪農戶總數(shù)的11.1%、15.6%、42.2%、23.3%和7.8%,其中,年齡為41~50歲農戶所占比例最高。從調查結果看,農戶小額貸款額隨著農戶年齡的增長呈現(xiàn)增加的趨勢,農戶戶主年齡在41~50歲的農戶是所有年齡段中小額貸款額最多的,主要是因為處于這個年齡段的農戶不僅要維持家庭的日常開支,還要支付子女上學或結婚的費用以及家里老人的醫(yī)療費用。由于農信社規(guī)定借款人的年齡加上其貸款的年限不得超過60周歲,因此年齡在60歲以上的農戶能獲得小額貸款的概率幾乎為0(表1)。
從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來看,年齡在41~50歲的農戶申請小額貸款獲得的滿足度要相對高于其他年齡段的農戶,而由于貸款年齡的限制,年齡在60歲以上的農戶無法從農信社獲得小額貸款。
表1 農戶年齡結構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2.2農戶性別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問卷調查中,男性農戶74人,約占總樣本農戶的82.2%,而女性農戶僅占總樣本農戶的17.8%。從申請小額貸款戶數(shù)來看,申請小額貸款的男性農戶有46人,而申請小額貸款款的女性農戶僅為6人,這可能是由于女性在資金借貸和生產方面相對保守和謹慎導致的。從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來看,男性農戶中實際獲得小額貸款的有44人,占原申請小額貸款男性農戶的95.65%,女性農戶中實際獲得小額貸款的有4人,占原申請小額貸款女性農戶的66.67%(表2)。
表2 農戶性別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2.3農戶文化程度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問卷調查中將農戶的文化程度按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中專、大專及以上進行劃分,從問卷結果上看(表3),樣本地區(qū)農戶的文化水平主要集中于初中和高中,分別是33戶和32戶,這兩者就共占總樣本農戶的72.22%,且這2個文化水平的農戶借貸需求最為強烈,表現(xiàn)出農戶文化程度越高,對小額貸款的需求越強烈,同時說明樣本地區(qū)農戶的總體受教育水平較高,在資金借貸和生產上可以做出較為準確的決策。從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來看,大體呈現(xiàn)出農戶文化程度越高,申請小額貸款獲得滿足的程度就越高。
表3 農戶文化程度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2.4農戶家庭人口數(shù)量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隨著農戶家庭人口數(shù)增多,對資金的需求量也會增加,發(fā)生資金借貸的可能性也會增大。問卷調查中,樣本農戶家庭人口數(shù)在3人及以下的有37戶,占樣本農戶的41.11%,農戶家庭人口數(shù)在4~5人的有39戶,占樣本農戶的43.33%,農戶家庭人口數(shù)在6人以上的有14戶,占樣本農戶的15.56%。從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來看,大體呈現(xiàn)出家庭人口數(shù)越多的農戶,申請小額貸款獲得滿足的程度越高。從家庭勞動力人數(shù)來看,家庭中只有1個勞動力的農戶有24戶,占樣本農戶的26.67%,有2個勞動力的農戶有38戶,所占比例最高,約為42.22%,有3個及以上勞動力的農戶有28戶,占樣本農戶的31.11%。從總體來看,有2個勞動力的農戶申請小額貸款獲得滿足的程度要相對高于其他勞動力人數(shù)家庭(表4~5)。
表4 農戶家庭人口數(shù)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表5 農戶家庭勞動力總數(shù)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2.5農戶耕種土地面積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在農村土地是最主要的生產資料,也最能反映農戶的生產規(guī)模,通過農戶的自有土地和租用土地之和來反映農戶的經營規(guī)模。在樣本農戶中,耕種土地在667m2及以下的有13戶,占樣本農戶的14.44%,667~2 000 m2的有48戶,占樣本農戶53.33%,2 000~4 667 m2的有20戶,占樣本農戶的22.22%,4 667m2及以上的有8戶,占樣本農戶的8.89%,從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農戶耕種的土地面積在4 667 m2及以下(表6)。從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來看,農戶耕種土地面積的擴大對農戶實際獲得小額貸款的滿足度總體上沒有明顯的絕對的正向或反向影響。
表6 農戶耕種土地面積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2.6農戶家庭收入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農戶家庭收入是影響正規(guī)金融機構做出貸款決定的重要因素,其多少整體反應了農戶的經濟狀況和一年中的現(xiàn)金流入量。問卷調查中,農戶家庭收入在1萬及以下的有19戶,占樣本農戶的21.11%,家庭收入在1萬~5萬的有47戶,所占比例最高,約為52.22%,家庭收入在5萬~10萬的有15戶,占樣本農戶的16.67%,家庭收入在10萬及以上的有9戶,占樣本農戶的10%。從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來看,家庭收入在10萬及以上的農戶申請小額貸款獲得的滿足度最高,約為93.94%,而家庭收入在1萬及以下的農戶申請小額貸款所獲得的滿足度最低,只達到66.67%(表7)。在整體上呈現(xiàn)出農戶家庭收入越高,農戶申請小額貸款獲得的滿足度就越高??梢娹r戶家庭收入的高低對農戶申請貸款所獲得的滿足度有一定的影響。
表7 農戶家庭收入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2.7收入來源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家庭收入主要來源的不同會導致農戶收入的差異,從而影響農戶的還款能力。現(xiàn)今,農戶不再只局限于從事農業(yè)和依賴于農業(yè)收入,而是更加多元化,兼業(yè)收入和非農收入的占比也在不斷上升。一般來說,非農收入包括外出打工收入、經商收入和其他如教師、村官等職業(yè)收入。調查問卷中,將農戶的收入來源主要分為農業(yè)收入、兼業(yè)收入和非農業(yè)收入。從申請貸款總額來看,同時從事農業(yè)與其他行業(yè)的農戶和以從事非農為主的農戶對小額貸款的借貸需求較大。從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來看,純農戶和兼業(yè)農戶獲得小額貸款滿足的程度要高于非農農戶,可見有從事農業(yè)生產的農戶更容易獲得小額貸款(表8)。
表8 農戶收入來源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2.8農戶家庭儲蓄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農戶的儲蓄狀況體現(xiàn)了農戶的還款能力。問卷調查中,樣本農戶中有39戶沒有儲蓄,占樣本農戶的43.33%,樣本中有儲蓄的農戶為51戶,占樣本農戶的56.67%。在39戶無儲蓄農戶中,有申請小額貸款的有18戶,這可能是因為農戶認為自己的儲蓄水平低,較難申請到貸款,從而向農信社申請貸款意愿較低。從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來看,有家庭儲蓄的農戶獲得小額貸款需求滿足的程度高于無儲蓄農戶(表9)。
表9 農戶儲蓄情況與小額貸款需求滿足度的關系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一是農戶年齡結構中,農戶年齡與取得小額貸款滿足度的關系基本呈現(xiàn)倒U型關系,其中正規(guī)金融借貸供給最傾向于41~50歲的農戶;二是農戶性別分類中,男性農戶的借貸需求更強烈,且較女性農戶更易取得小額貸款;三是農戶的文化程度中,農戶文化程度對農戶申請小額貸款所獲得的滿足度具有正向影響,即文化程度越高的農戶更易取得小額貸款;四是在農戶家庭人口數(shù)中,大體呈現(xiàn)出家庭人口數(shù)越多的農戶,申請小額貸款獲得滿足的程度越高。同時家庭中有2個勞動力的農戶申請小額貸款獲得滿足的程度要相對高于其他勞動力人數(shù)家庭;五是農戶耕種土地面積的情況,從表3~6中可見農戶耕種土地面積的擴大對農戶實際獲得小額貸款的滿足度總體上沒有明顯的絕對的正向或反向影響;六是從表3~7可以得到,農戶家庭收入對農戶申請小額貸款所獲得的滿足度具有正向影響,即農戶家庭收入越高,農戶申請小額貸款獲得的滿足度就越高;七是農戶的儲蓄情況中,有儲蓄的農戶比無儲蓄的農戶更容易獲得小額貸款;八是農戶的收入來源中,反映出有從事農業(yè)生產的農戶比非農農戶更容易獲得小額貸款。
就整體而言,多數(shù)農戶有資金借貸的需求,但其有效借貸需求不足。調查中發(fā)現(xiàn),當問及向農信社借貸的難易程度和遇到的主要問題時,有66.67%的農戶覺得向農信社貸款難,而其中遇到最多的問題是程序復雜以及手續(xù)麻煩。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非正規(guī)金額市場上農戶對借貸主體的選擇上以親戚朋友間的私人借貸為主。在問到如需借款,首先會選擇的借貸對象時,有72.22%的農戶傾向于從親戚朋友借到所需款項,11.11%的農戶選擇向民間組織借款,只有16.67%的農戶會首先選擇向銀行機構借款。而絕大多數(shù)農戶選擇向非正規(guī)金融借款的原因主要是款項的可獲得性、手續(xù)的簡單容易、無息低息、制約條件少、期限靈活。由此可見,非正規(guī)金融供給市場對滿足農戶的金融需求、填補正規(guī)金融的市場空缺具有重要意義,滿足了農戶多樣化的借貸需求。
4.1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引導非正規(guī)金融的發(fā)展
面對農戶小額貸款供給不足局面,政府應積極引導農信社合理增加小額貸款的投放,可以在對農信社的貸款發(fā)放給予一定貼息補償?shù)耐瑫r,加大力度支持發(fā)展農戶資金互助會、村鎮(zhèn)銀行等金融機構,充分發(fā)揮其在貸款方面的作用,這樣不僅對農信社的發(fā)展起促進影響,還可增加對農戶貸款的供給。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農戶的貸款需求多數(shù)是通過非正規(guī)金融來填補的,非正規(guī)金融在滿足農戶資金借貸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非正規(guī)金融市場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管理機制和相關法律的約束,使得非正規(guī)金融市場混亂無序,因此,對于像私人錢莊、合會等非正規(guī)金融機構,政府應逐步引導其合法化和制度化,發(fā)揮為農戶融資、填補正規(guī)金融市場空缺的功能,使農戶能夠通過民間金融組織調劑自己的資金余缺[1]。同時,也應避免農戶的盲目投資,規(guī)范農戶融資的信用形式,提高農戶的儲蓄意愿。
4.2提高農戶自身積累能力,增強信貸資金使用效率
調查中發(fā)現(xiàn),農戶的文化程度是影響農戶小額貸款供求的重要因素,農戶文化水平的提高會提高農戶的理性判斷能力,更有益于把握和決定自身的借貸意識和行為。因此,應加大對農戶的技能培養(yǎng)和知識教育,多方面提高農戶運用現(xiàn)代農業(yè)技術的本領。如:充分發(fā)揮政府的支持領導作用,由于農信社自身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且并不具備大規(guī)模多方位的農戶培訓能力,這就需要政府強化對縣、市和鄉(xiāng)鎮(zhèn)培訓機構建設,建立專業(yè)化的技能培訓基地,擴大農戶培訓規(guī)模,同時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和農村職業(yè)教育,完善技能培訓師資隊伍建設,挖掘社會各方面人才參與技能培訓;著力引導農戶生產、就業(yè),正確使用信貸資金,從根本上保證生產項目的成功率、提高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率[2]。
4.3創(chuàng)新差異化的農戶融資產品,滿足農戶融資需求
合適的金融產品有助于擴大小額貸款的規(guī)模、保證貸款的質量。正規(guī)金融機構應充分考慮不同農村地區(qū)的不同發(fā)展現(xiàn)狀、因地制宜,探索創(chuàng)新適合不同地區(qū)的農戶金融產品,改善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品種設計能力,加大對農戶的信貸支持力度,滿足農戶的借貸需求[3]。在設計金融產品時,應考慮到農戶貸款用途和資金回籠的情況,如果農業(yè)生產周期長、資金回流速度慢,則向農戶提供期限較長的貸款,避免產生拖欠貸款或農戶資源外流的情況,同時還應對農戶的還款能力和來源進行深入了解。然后以此為基礎,開發(fā)出生產用途多元化、還款期限較長的、與農戶不同農產品生產銷售周期特性相適應的信貸產品。這樣不僅很好的符合農戶的需求,而且還降低了正規(guī)金融機構自身的風險,提高農戶的還款率,促進正規(guī)金融機構的貸款規(guī)模、盈利水平,實現(xiàn)小額貸款的可持續(xù)發(fā)展[4]。
4.4建立農戶征信管理體系,改善小額貸款的信用環(huán)境
一般來說,正規(guī)金融機構要獲取農戶的信息成本較高,這主要是因為在農村市場上,農戶分布地域廣泛且十分分散,要捕捉農戶的有效信息較為困難。在借貸發(fā)生后,還要對農戶使用貸款的情況進行監(jiān)督和維護,這必然會形成非常高的管理成本。這就產生了銀行對農戶“惜貸”的情況,換句話說,銀行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增加了交易成本,減少對農戶的貸款供給,也就使得農戶小額貸款需求得不到滿足[5]。對此,政府應加大財政投入,加強對信用村鎮(zhèn)、信用農戶的建設,盡快出臺和完善有關小額貸款的法律、法規(guī),嚴懲失信行為,為小額貸款的良性持續(xù)發(fā)展營造規(guī)范有序的信用環(huán)境。同時,還應不斷完善農戶信用評價體系,確保金融業(yè)務的有序開展。在農村地區(qū),在推廣小額貸款的同時還應促進信用村鎮(zhèn)的建設,加強宣傳工作,張貼宣傳標語,開展宣講大會,使農戶從思想上樹立守信觀念。
參考文獻
[1]何軍,寧滿秀,史清華.農戶民間借貸需求及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基于江蘇省390戶農戶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20-24.
[2]劉朝暉,徐麗.解讀中國農戶金融需求的滿足——農村外生金融與內生金融的比較[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5(4):69-72.
[3]何廣文,李莉莉.農村小額信貸市場空間分析[J].銀行家,2005(11):108-111.
[4]王宗祥,楊文彥,張莉,等.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村金融服務供需研究[J].金融視界,2013(4):34-37.
[5]馬永強.中國農戶融資現(xiàn)狀與民間借貸偏好分析——來自全國農戶借貸調查問卷[J].經濟學家,2011(6):28-37.
Research on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Farmers Microcredit Loans Demand—— Longyan City,Suban Town As An Example
LIAO Mei-mei,LI Da-ling,WENG Qing-ping,XIE Zhi-zhong*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xiàn)uzhou,F(xiàn)ujian 350002)
Abstract:Our country is an agricultural country, “three rural issues” in the “Central Document No.” have been put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successive years, the poverty is one of the core issue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Lack of funds, insufficient effective demand for funds is a major cause of poverty, and loan is the most general way for farmers to obtain funds.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About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Farmers Microcredit Loans demand Questionnaire” in Suban town,according to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farmers microcredit loans demand, analysis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armers microcredit demand satisfaction, and then to make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system, improve the poverty problems.
Key words:farmer; microcredit loans;demand satisfaction degree
通訊作者:﹡謝志忠(1970-),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農村金融
作者簡介:廖媚媚(1990-),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業(yè)科技產業(yè)化
收稿日期:2016-02-20
中圖分類號:F3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799(2016)01-0077-06